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安徽省第三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
安徽省第三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

安徽省第三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合肥
  • 出版时间: 2011-12

主办单位:安徽大学

会议文集:安徽省第三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伴随着微博的快速普及和变革,用户数目不断增长,加上微博自身具有的裂变传播及互动性,使得其被应用于营销成为可能.通过读客图书推出的《我们台湾这些年》等成功案例,以及多家出版机构和知名出版人纷纷开通微博并以此作为一大营销阵地的现状,可以得知,微博已经被出版业引入到图书营销中,并成为营销利器.笔者在本论文中对微博的概念、特征和国内外微博营销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微博作用于图书营销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微博助力图书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层面、内容层面、微博应用层面、已有经验层面、图书定位层面、用户层面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除了上述层面以外,图书微博营销仍可以摸索新手段。从传统的纸质出版到电子出版,纸印书终将会落败于电子书的强大攻势,但纸质与电子都只是内容传递的渠道,真正惠泽读者的思想结晶才是精华所在。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不断交融的背景下,微博助力图书营销时也要深刻明白图书行业生产的是既具经济价值又具精神价值的产品,真正的营销原点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应该以内容为王。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微博的生命力尚难预期,其作用会被新生媒介的力量削弱甚至取代亦难以预测,但如何在新媒体与出版业交融的浪潮中抓住微博营销的机遇为出版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则是应该审慎思考的问题。
  • 摘要: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近来广为新闻史学界推崇,本文试图借用这一新型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重庆时期《新华日报》的抗争过程做出另一种解读,以期为新闻史研究提供一条新路径.文章通过对《新华日报》的历史考察,分析总结出该报通过三条途径即政治的、文艺的、操作的抗争手段,在团结国统区人民、发挥党报舆论领导作用的同时,也于无形中构筑了国统区这一特殊地域下的特殊"公共空间"。
  • 摘要:在震后三年间,区域性报纸《成都商报》在积极修复成都"文化旅游"一体化的城市形象的同时,又一次对区域传播进行了探索.本文通过对震后《成都商报》的富有区域文化特色的传播道路作出分析,可为当下区域化报业以及媒体指出新的方向.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在打造成都市以及整个大西南巴蜀文化方面承担着不可小觑的责任,而现实中,该报业集团下的《成都商报》在区域传播的探索历程中,最终舍弃异地办报,而从本地特色文化出发,从中汲取文化涵养,借助机遇,乘风而行,既实现了其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又探索出了一条报业区域化竞争中的必由之路。
  • 摘要:当下的中国电视出现了大量的关照私人领域的节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调解型电视节目,这是私人话语在电视媒介中兴盛的表现.本文对调解型电视节目及其所体现的私人话语表征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它出现的传播语境.文章还从中国电视发展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电视对私人话语的发展历程,认为其先后经历了"非常态化"、"常态化"和"深入化"三个阶段,并认为以调解型电视节目为代表的私人话语节目就是中国电视对私人话语呈现的变化发展进入"深入化"状态的表现。
  • 摘要:本文以徐童纪录片《麦收》《算命》为例,通过对性工作者"红苗""唐小雁"(化名)的言说、行为的忠实记录,分析女性通过身体挑战社会文化对其规定的性角色.并探究"性能否成为底层妇女言说的武器?""底层女性的身体是驯服的吗?""纪录片是否实现了贱民发言的可能?"等问题.尤其彰显了今天纪录片对于呈现底层女性及其所在的弱势群体积极的表达作用与社会意义。
  • 摘要:自《南京零距离》开播至今的近十个年头中,电视民生新闻迅速成为我国新闻界蓬勃兴起的一股新闻潮流,这十年的发展变化诞生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电视民生新闻.本文旨在分析报道型、帮忙型和调解型三类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并分别以安徽地区的《第一时间》《帮女郎》和《庐州和事佬》为蓝本分析这三类电视民生新闻的形态属性。
  • 摘要:本文拟通过探索微博和公共领域的发展过程,分析微博的传播特征以及公共领域的内涵与特征,并以实际案例分析微博是如何建构公共领域,论述了微博中公共领域建构体现在有效搭建了公共话语平台,使人际交往更容易实现,彰显独立精神和理性批判气质的意义等问题.
  •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们思维方式的某种呈现.本文选取《南都周刊》一年间的封面报道标题为研究语料,对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以图明确隐喻的道路及表意形态.力图基于隐喻本体理论基础之上,对其作出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将隐喻传播纳入到文化语境中进行解读,无疑可以延展"媒介即隐喻"这一论断,从媒介自身以及话语表达所构筑的意义网络中指认出隐喻的方位、辨析其意。
  • 摘要: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能够通过塑造信息交流模式来决定交往场景,进而影响人的社会行为.当下,微博等"新新媒介"兴起,虚拟人际交往越来越成为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微博之中信息交流遵循着怎样的游戏规则,人们又如何凭此来进行角色扮演?本文尝试去描述的就是,微博构建了怎样一个社会交往场域,在其中又有何种交流模式,以及人们应该如何去进行新情景下的“角色扮演”。文章总结了微博这种虚拟的交往空间的即时发言、夜幕广场、直接对话、更多倾听等信息流动模式。这种现实与虚拟生活的交汇,对社会交往不断带来新的情境定义和交往模式。
  • 摘要:结合传统报业所面对的新语境来看,报社品牌活动的开展对传统报业的未来生存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结合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较为全面地展现上海报社品牌活动的整体面貌,并针对上海报社品牌活动所面临的相关瓶颈提出了相关建议:在强调“内容为王”、集中精力办报的同时,应重视推进报社品牌活动;从运行机制保障的高度,强化报社品牌活动的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紧密围绕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及实际需求开展报社品牌活动;建立品牌活动有效的奖励机制;注重品牌活动的整合营销传播,加强报社品牌活动的技术含量;注重品牌活动的创意策划,开发新型的报社品牌活动;探索新型的经营性品牌活动合作方式与盈利模式;打破壁垒,政策扶持等.
  •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行政区域不断拓宽,但是城市居民的城市文化记忆却日益模糊,不论是城市中的本地人,还是外来人员都处于精神上的迷途状态,缺乏归属感.文字具有高度象征性和相对抽象性,报纸以文字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它在塑造城市文化的想象空间,形塑城市历史的集体记忆和重建市民的身份认同上有天然优势.本文以《江淮晨报》"晨报地理"专栏为例研究媒体对于城市文化记忆的再现功能,以及市民身份是如何在城市空间中重建的."晨报地理"在再现城市文化记忆的过程中实现了德国学者扬,阿斯曼所提的文化记忆的职责,扬·阿斯曼认为每个文化体系中都存在一种“凝结性结构”,“其方式便是把过去的重要事件和对它们的回忆以某一形式固定和保存下来并不断使其重现以获得现实意义。”“晨报地理”试图通过再现城市文化记忆去建立“凝结性结构”将城市成员联结在一起,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使所有成员对合肥城市的文化体系产生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把自己定义为这一集体的一分子。“晨报地理”将怀旧化的笔调,散文诗化的语言,暗黄色调的老城照片和明亮色调的新城照片结合,通过对城市地理的关照再现出一个集体感知轮廓的文化记忆。
  • 摘要: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跨文化对外传播日益频繁.而我国跨文化传播的一大目的就是消解西方媒体"文化霸权"下展现的带有"刻板成见"的中国国家形象.媒介地理学不仅强调人文地理环境对媒介的形塑作用,更重视地理样本在媒介中的呈现.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为案例,运用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文献整理法等研究方法探析媒介地理学视阈下国家形象构建国际传播策略.《中国国家形象片》等对外传播方式要取得大规模成功,必须要尽快消除"地理区隔"和"空间置换"带来的隔阂和疏离;开发传播版图,培养全球观众;积极引导跨文化传播机构"地理集群"与"能量积聚";合理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对外传播.
  • 摘要:20世纪30年代,媒体反映的中国形象从以西方为镜鉴来关照中国转变到深刻地批判中国社会现实,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忧虑和变革意识,《申报·自由谈》就是一个个案.本文分析了1932年12月至1934年5月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的杂文文本,并尝试梳理媒介拟态环境建构的中国形象.本文认为:在《自由谈》杂文文本中,中国形象从民族形象、民权形象、民生形象三个维度呈现出整体的矛盾性和暂时的迷失性,《自由谈》的媒介拟态环境和社会现实表现出高度一致。
  • 摘要:本文通过叙事学的方法将网络同性恋幽默的文本进行解剖,分为"准备—乖讹—消解"三个阶段,并检验其背后的权力结构.研究结论认为,在网络同性恋幽默的阅读中,网民享受着类似于巴赫金"狂欢节"概念的感官主义体验.另一方面,幽默文本则采取了动机具有多元性的"并置"手段,本身便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进入主流社会的边缘路径.此外,亦应当看到这种路径的局限性.
  • 摘要:华裔的身份,使得骆家辉身上凝聚了国人内心深处特殊的情愫,而驻华大使的官职,也时刻提醒着国人,他代表的是美国的价值观.这样一个有着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华裔美国人,将带领中美关系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将更"亲华"还是更"亲美"?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媒体的目光紧紧追随着骆家辉,本文选取《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五份报纸在骆家辉上任前后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研究骆家辉上任前后的媒介形象,并运用议程设置理论来分析。媒体一直在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职责来建构公众的思考。在研究中,媒体在骆家辉上任前后两个阶段中侧重不同的点报道。媒体通过选取某些关键词、报道体裁等方式强化主题,凸显报道对象,建构了骆家辉不同的个体媒介形象,剥去平民形象,剥去华裔的外衣,引导人们要从更客观的心态去看待骆家辉。通过议题转变,骆家辉从“华裔英雄”型的人物转向百分百的“美国人”,引导舆论向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 摘要:电视剧是人类社会生活需要和现代媒介技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凝结形成的一种大众文化产品.近年来,文化工业操纵下的国内电视剧的生产制作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和体系,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其所承载的商品属性和娱乐化印记愈加鲜明.本文从文化工业的角度窥探国内电视剧的生产形态,归类出颠覆、虚构、仿制这三种类型.这三类生态形态在生产动机、生产模式、生产主导力量等方面差异甚微,共同造就了当前国内电视剧在文化工业景观下的独特样貌,并对这种生产热潮进行反思.
  • 摘要:本文对F.R.利维斯及其主持的"细察派"有关媒介教育的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并从利维斯的批判思维脉络、大众文化思想、媒介教育理念这一思路阐释其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媒介教育理论体系.笔者认为,利维斯的媒介教育思想经历了一个从文学到文化再到媒介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而利维斯的媒介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和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摘要:21世纪是形象时代,市场竞争与非市场竞争都集中表现为"形象"的竞争.21世纪是城市时代,城市是全球化竞争的主角,城市形象的竞争不可避免.如何塑造出个性鲜明、具有张力的城市形象是当前摆在各城市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城市形象建设的困惑入手,提出精准定位、保持个性、整合传播是塑造城市个性、体现城市差异化的重要途径,并试图提出有利于全面展现城市风貌,释放城市多彩魅力的整合传播方式:加强对传播工作的长远规划,在专注传播形式的同时兼顾实际的传播效果;加强城市自身网站、宣传资料、招商引资资料的设计与包装,提升专题节事、会展、海外招商引资推介会的策划能力;重视国内外新闻媒体的作用,编撰媒体推广计划,积极为新闻媒体提供城市新闻、招商引资信息;建立城市品牌形象营销的组织系统,包括政府部门的专职营销部门,非政府组织营销机构,私营营销企业,以及负责城市营销的新闻媒体等.
  • 摘要:黄梅戏从草根文化的黄梅小调到家喻户晓的五大剧种之一,走过了二百多年的曲折道路.它曾是乡间草台班子的主要谋生方式,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后流传入城市,成为市民们自娱自乐的休闲方式.逐渐专业化之后,黄梅戏又被搬上了剧院的小舞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大众传媒的出现尤其是电视的普及为原本小众化的黄梅戏提供了大舞台,使其得以广泛传播.本文选取黄梅戏经典唱段之一《天仙配》为个案,分析比较黄梅戏在广场、剧场小舞台和电视大舞台三个不同区域传播的各自特点,认为由于区域环境的不同,黄梅戏在审美趣味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发生了变化,并由于电视媒介的介入而变得现代化,偏离了原生态.
  • 摘要:黑幕揭发运动在美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一场媒介运动,更是一场社会运动,对美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形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采用历史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双重视角对黑幕揭发运动进行分析,在历史视角中具体地分析黑幕揭发运动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背景,从而分析社会背景对新闻媒介的影响;在新闻传播学视角中通过引入新闻传播学中关于媒介与现实社会关系的理论来阐述黑幕揭发运动中媒介对社会产生的能动作用.通过双方面的分析,论述黑幕揭发运动中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而更深入地解释黑幕揭发运动的历史动因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 摘要:以往人们谈到《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与《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这两份传教士报刊,就会立刻条件反射式给它们贴上一个标签——外国侵略者的先遣部队,本文则试图以"同情式的理解"代替这种"贴标签式的理解",通过对影响媒介内容形成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进行置身其中的"同情式解读".首先要从宏观方面对报刊进行“同情”,即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这种时代氛围对办报人的认识及行动起着“潜意识”的作用,并形塑着报刊的内容,媒体体现的并非纯粹的个人意志,而是一个时代所特有的趋势。其次,不能忽视微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个人因素的影响,即个人意志与历史趋势的博弈,在同一历史条件下,并非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一致的,选择难免受个人特征的影响。不过,除了宏观时代氛围和微观个人因素等,还有一点不容忽略,那就是每个民族所特有的气质、传统、文化习惯,它们在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一个人以及一家媒介的意见及行为,让其不知不觉中受到摆布,这些前提太重要了,以至于人们会忘记它们的存在,对民族气质、传统、文化的研究属于人类学、文化学范畴,仅从新闻学角度出发,难以把握,对跨区域传播内容的“同情式理解”需要跨学科的解读。
  • 摘要:《每周评论》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动态.本文通过对《每周评论》这一刊物的分析,试着画出新文化运动在一战结束到五四爆发再到《每周评论》被查封这一阶段的运动轨迹.具体说来,新文化运动有转向政治的趋向,或者说,当时的政治升温干扰了新文化运动的前进方向.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作为一个整体同旧文化捍卫者较量,同时,阵营内部的分化随着涉足政治领域而显露出来.但北洋政府的压迫,又显示了他们的共同命运.
  • 摘要:在蒙牛"诽谤门"这起关于网络水军的经典案例中,借助网络水军的议程设置,蒙牛集团对圣元婴儿奶粉、伊利儿童QQ星等一批竞争对手进行诽谤和诬陷.而公众站在各自的角度看待此事件,由于缺乏权威对错的认定,舆论一片混乱.其中"网络水军"成为舆论的"意见领袖",左右着不明真相的公众,为这次竞争事件的传播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网络水军"在这次互联网竞争事件中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并对网络水军操纵舆论的现象进行深刻反思.蒙牛“诽谤门”事件已经落下帷幕,但“网络水军”参与的网络事件却每天都在真实地上演,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媒体,作为网络媒介的载体,“网络水军”的出现打破了互联网行业的自由竞争,人为掩盖事实的真相无疑是一种传播责任的缺失,公众在舆论中寻求事情的真相,而事实的真相却淹没在“网络水军”制造的虚假环境中。如何从根本上避免“网络水军”对舆论造成的负面影响,这将是未来社会将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 摘要:在科技化和网络化的大时代背景下,Internet与传统传播结合形成了新型的网络传播,为提高当前中国信息传播的水平,网络如何更加积极有效地传播信息,怎样使整个社会能够正常运作,是目前必须面对与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不能仅仅单从技术的层面来考虑,如果从当前热门的社会资本理论作为视点,通过网络平台,来构建一个更有利于信息传播的网络环境达到目的.社会关系形成的社会网络成为一个实际潜在的资源.借助于网络对社会网络的形成产生的影响,来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探讨网络传播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以及引导舆论和舆论监督等方面。
  • 摘要:辛亥革命对于中华民族是一种根基性情感联系的记忆,本文以辛亥革命百年的媒介话语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区域的大众传媒是如何对历史记忆进行建构的,分析媒介建构历史记忆的几种模式,并进一步探讨在现存的社会秩序中,传媒在建构历史记忆过程中对历史真实的框选,以及这种框选与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政经逻辑的契合及其对现实的影响.
  • 摘要:社区新闻,作为公共新闻的一支新触角,在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实践,但它像一棵生命力极强的幼苗,已经深深扎根到基层社区,它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民生工程的一道亮丽风景.如何认识社区新闻的社会价值,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新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怎样拓展社区新闻信息反馈渠道,怎样避免社区新闻实践中的缺憾,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根据当前社区新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反对虚假新闻,坚持真实报道,健康而不低俗,娱乐而不说教,追求多元化,避免同质化,厘清是非关系,思考留给社会的对策建议。虽然社区新闻在我国尚处于起步的阶段,但作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它已经成为近年来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热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加速,社区新闻如何实现它的服务性和导向性,如何走向多元化而又突出主旋律,进而显示其在社区舆论阵地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只要继续践行党的以人为本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关注民生,创新采编报道模式,服务社区,促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新闻事业一定有着美好的明天。
  • 摘要:媒体中的"专家热"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了,但是值得关注的是,那些活跃在媒体中的专家们慢慢地成为了网民口中的"砖家",社会公众对专家群体的不信任溢于言表,代表着理性、知识、真理的专家的权威被消解.本文借用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在贝克的论述中,风险社会中的风险不同于现实,它是被建构的,并且由于科学理性对知识的垄断被打破,每个人都有可能有兴趣对风险作出解读和想象.于是专家群体、公众、大众传媒等各种主体都在对风险进行建构并试图掌握某种话语权.专家知识面对"风险"显得有些无力,公众的风险意识和不安全感强烈地促使他们不停质疑专家权威,并在开放的网络话语空间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
  • 摘要:区域传播在地方文化建设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反过来,地方文化形象对区域传播有没有影响?本文以"碧山丰年祭"活动为对象,试图通过分析"碧山丰年祭"活动与徽文化形象的重塑之间的关系来回答区域传播与地方文化形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一个地方文化形象的提升同时也会繁荣和丰富区域传播。一个地方的文化形象是人们对其地方文化的整体感知,无论是区域内的人还是区域外的人。两个关系密切的实物总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而此次“碧山丰年祭”活动宣扬了碧山以及所在徽州的区域地方文化形象也正验证了上述观点。碧山地区文化形象的提升也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从而进一步丰富区域传播范式和扩大区域影响力。
  •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阐述电视故事化的表现形态,分析得出故事类栏目的优与劣.考察古代说书人情况,得出说书人的作用.考察电视栏目的收视率,分析故事类栏目的现状.参考电影的表现手法框架,分析电视故事类栏目的表现元素和这些元素的作用.最后结合传播学原理,分析故事类栏目的局限。
  • 摘要:经过了将近十年的探索,社区影像从理论到实践探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社区影像为中国纪实影像的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但社区影像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在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关于社区影像到底有何效果,到底如何理解、认识和评价此类影像效果,鲜有文献加以讨论,基于此,本文将在勾勒中国社区影像发展轮廓基础上,着重分析应在什么维度上来认识和评价社区影像在当下的传播效果.社区影像作为发展传播中的一种重要的参与式手段,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我国公共媒体缺失的情况下,社区影像作为草根民众自我发声、自我表达、相互交流的渠道,在扶弱、直面现实,表达意向和权益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就社区影像在当前的发展来看,理论支撑不足、操作方式不当、小众传播的劣势都对其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因此,笔者采用一种辩证态度和多元视角,着重分析应在什么维度上来认识和评价社区影像在当下的传播效果,将社区影像在社会记忆、集体记忆的重塑方面进行尽可能深入的剖析,从社会意义的角度出发,用另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社区影像在历史解读、文化传承方面的显著成效。作为新生力量的社区影像,对其收效应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到了一个好的开始,但其在规范化,本土化上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摘要:随着后现代主义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开始对中国文化思潮产生深远影响.受众作为视觉研究的重要范畴,受众在"看"与"被看"之间显露出视觉文化的发展脉络.本文旨在以婚恋节目《非诚勿扰》为分析对象,在后现代语境下,研究受众的视觉现象,探索当前受众视觉凝视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相得益彰的关系,并反思其呈现的交互式影响.
  • 摘要:本文以新浪微博网上有关"郭美美登上《嘉人》"的微博为例,通过量化统计和文本分析,深入探讨微博作为媒介批评的新载体和以报刊为载体,以及其他互联网应用模式为载体的媒介批评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微博载体型"媒介批评主体构成为媒介类名人的批评、非媒介类名人的批评、媒介从业人员的自我批评、知名受众的批评、普通受众的批评;特征表现为五个层次:观点的自由市场、波浪形高潮、言论分流的集聚、批评的双重互动、规模大深度小;意义体现为有效促进媒介自省,但准公共领域一说则言之尚早.
  • 摘要:大众偶像无疑是现代文化工业依托大众传播技术打遣出来的传媒偶像.大众媒介打遣出的偶像即使原本没有多少可圈可点之处,但经过巧妙的包装、强力追捧,便奇妙地产生了光环效应,以完美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要.一批批"网络红人"从出现到消失,其过程耐人寻味,有人开始质疑,大众审美时代已经终结;也有人开始欢呼,全民审丑时代已然来临.时代和媒介的发展是为了使人类更加自由、幸福和便捷,而不是要造个牢笼局限、束缚和奴役人的本性。
  • 摘要:期刊作为传统媒体之一,在网络当道,新媒体迅速崛起的今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竞争加大、效益下滑、人才流失,这一切使得传统期刊昔日的地位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期刊要求得生存,必须做出相应地调整.《读者》杂志作为一本有近三十年历史的文摘类杂志,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使得其依然保有稳定的读者市场.而在发展的同时,杂志本身也逐渐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和渗透.研究分析其与新媒体融合的各种方式,对于新媒体下的期刊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本文通过对"PM2.5"媒介事件中关注于北京市政府的媒体报道进行研究,分析报道趋势,提取报道关键词,并将国内媒体报道与国外媒体报道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在此次事件中北京市政府的传播形象。综合传播学和危机管理等学科知识提出了政府形象传播应该注意的四个要点:重视第一次发言;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打造透明化政府,变被动为主动;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以人为本,减少以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重视政府官员在网络等新媒体上的言论。
  • 摘要: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强劲地推动了城市的进步.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是以城市为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道出了城市在当今时代发展的渴求,在树立城市形象的同时,媒介如何传播和如何推广城市形象成为传媒人思考的重要话题.近几年,省城合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媒体尤其是本地媒体及时跟进报道,对合肥城市形象的建构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新安晚报》为例,从分析《新安晚报》对中博会的报道和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入手,提出合肥媒体对合肥城市形象的建构策略:在保持自己内容特色的同时积极参与了新闻的生产,积极开展选题策划,有意识地发挥了媒介议程设置的功能;媒介议程呈现多元性.通过分析《新安晚报》对合肥形象的建构,可以发现城市形象建构的核心和终极目标,不在于城市的景观及建筑,而往往是一种城市精神的建构。媒体传播是城市形象传播的主要形式,对于城市精神的传递,对于城市形象的建构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事实上,“新闻的读者也是为了在白纸黑字的文章中发现意义。他们感知词语和语句,感知事实和关于事实的解释。他们通过积极的理解而赋予这些文章以意义,就如同他们积极地把人们发出的声音理解成说话和语言一样。”所以说,媒体通过传递一种意义进行舆论引导,地方媒体也是采用这种方式建构本地城市形象。
  • 摘要:地方合作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导致该地方文化形成中,基于声誉的传播机制在其中产生的关键性作用.通过运用演化博弈论和社会仿真模型,分析和模拟流言及受其和多种因素影响的声誉对地方合作文化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和社会仿真模拟,分别得到了在封闭和开放性的地区中,声誉传播机制所导致的不同结果.在一个封闭的地区中,模型现实基于声誉的信息会最终传达到每个人,但是在考虑声誉信息在传播中的失真后,模型现实两大阵营的成立,并且在模型的假设下,最终会形成分离均衡。当引入开放性地区假设后,由于代际和地区性的人口流动,在模型的假设下,完整声誉信息和不完整声誉信息形成了一个范围区间的均衡。同时,也从实验研究中得以证实本模型所得到的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 摘要:网络具有巨大的民主潜力,它为协商决策实践的开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然而,网络协商决策面临着许多挑战,政府与公民社会间实质性不平等及其对网络协商决策的消极影响正是诸多挑战之一.为使网络协商决策能更有效,必须建立独立的网络舆情审查与管理方、促进源自政府的信息公开与民意回应、增强网络协商决策的抗衡力量、克服国家宏观民主化策略的不利影响.
  • 摘要:在数字媒体兴起、媒介融合加强和产业布局调整的新时代语境下,视频消费和终端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受到了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兴数字化视频服务形态的市场挤压,面临受众不断分流、广告收益下滑等诸多问题.本文将试从电视节目内容的角度,对当前媒介竞合环境下电视生存的变化和对应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电视节目内容生产,一方面要在本体上进行提高,利用好生产主体增多、视频市场繁荣的局面,加强节目内容的真实性、艺术性、文化性,多出精品、经典和大制作,发挥主流媒体的特殊价值优势;另一方面,要重视媒介传播与受众消费需求的变化,提供综合性、个性化、传达率高的便捷服务,加快制播技术和智能化终端的研发,适应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媒介消费环境。而对于媒介竞合下电视生存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应当从现象层的描述深入到可供产业发展参考的本质层分析,以提高学理探讨的信息价值和实践价值。
  • 摘要:文章从被改造者王明、博古的视角切入,在王明、博古与毛泽东的延安整风的政治博弈中,深入探讨《解放日报》改版的政治逻辑及其对党报理论的深刻影响.文章认为,《解放日报》改版是毛泽东为使党报在战争环境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整合与社会动员的媒介功能及将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改造成强有力的现代动员型政党的一次成功尝试.王明、博古等充分认识到毛泽东改版《解放日报》的政治意图,并以"缺场"或自愿接受"改造"方式接受了毛泽东的思想.虽然改版让党报在战争环境下达到了政治整合与动员功能的最大化,但在整风环境下形成的"全党办报"的党报理论及党报实践也烙上了新的教条主义.
  • 摘要:美剧在我国已经风靡多年.由于剧中人物用英语对话,美剧字幕的翻译便在整个电视剧的传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译员需通过适当的翻译让观众得以了解剧情,进而实现适当的跨区域传播.《生活大爆炸》是一部以"科学天才"为背景的情景喜剧.幽默搞笑的对白以及鲜明的人物个性使其一播出便迅速在美剧粉丝中蹿红.本文就以其为例,来分析跨区传播的美剧字幕翻译.美剧的字幕翻译是要以受众为中心的。译者必须满足观众想要得到电视剧的信息,从而获得愉悦感的需要,通过简洁明了的通俗语言将电视剧的人物对话转换成字幕并传递给观众。美剧字幕的翻译要求的不是精准无误,而是要使字幕配合电视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事情的发展,创造出一种观众乐于接受的语境,达到信息成功传递的效果。而这可以通过使语言本土化,加注释,把握节奏等策略达到。
  • 摘要:现代商业广告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呈现出固定化的现象.女性在广告中的形象主要表现为贤妻良母的形象、年轻美女形象和固定化的职业女性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这种歧视现象的形成由多种原因造成,而且对女性、儿童以及整个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认知等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新时期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女性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广告中继续呈现固定化的女性形象对广告效果的发挥也是不利的.现代商业广告应该拓宽女性角色的塑造,改变广告中一成不变的女性形象,反映出女性的新面貌。
  • 摘要: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重要的产业经济,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旅游经济在经历了单个景区的资源开发、单个城市的资源开发以后,已经上升到区域旅游资源整体开发阶段.在现代消费社会,面对市场经济的大形势,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已经走向资源整合利用,形象化开发的新模式,把旅游资源变成消费者身边形象化的产品和服务品牌,让消费者感知、认识进而去消费,转变成经济和社会效益.旅游资源的这种形象化过程,实质就是旅游资源品牌的整合营销,即旅游资源品牌的构建、传播与维护.山东作为旅游资源大省,近几年通过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短时间内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品牌化,"好客山东"已经成为山东旅游产业的名片.
  • 摘要:城市形象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是国家形象的子系统,同时也是打造城市自身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形象广告更是承担着对城市的综合实力、人文风情、独特个性的宣传与推广的职责.本文依托芜湖城市形象调查结果及对芜湖城市形象广告的美学赏析,从广告美学的视角对城市形象广告进行新的阐释,认为现代城市形象的广告美应注重受众的多元化审美心理,它的本质应该是一种人文化、生态化美学。
  • 摘要:随着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在当今中国各学科研究中的"风靡",报刊新闻史研究也开始尝试以相关概念来建构和解构新闻史.笔者此文从"文人论政"这一传统出发,思考一个简单而根本的问题:近代报刊是否真正促成了哈氏所谓"公共领域"?从近代中国的性质和历史传统看,"文人论政"和"公共领域"虽然"貌合",实则"神离".不同的社会环境背景和思想传统决定了中国近代报刊不可能形成哈氏的"公共领域"。
  • 摘要:1946年至1948年,以储安平的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为纽带,当时中国最具盛名的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齐聚《观察》周刊,为之撰稿,以之为共同舆论阵地.在当时极不景气的出版环境下,吸引了大量读者,创造了最高达十万余的发行量.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不朽传奇.本文即以储安平(编者)和观察撰稿人群体(作者)和读者的交往为切入口,试描绘出三方的公共交往网络,探讨民国末年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何实现公共交往,建构出独立于政府的公共领域,提供"一个共同说话的地方",从而达到"以言论干政"的目的,同时指出:他们构建的公共领域十分薄弱,难以承受社会强力的冲击.
  • 摘要: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到审查与宣传、与认识外部世界的关系,认为,没有审查制度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宣传,审查就是为了干扰人们认识外部世界.本文从报刊与审查的角度分析袁世凯帝制时期的舆论策略,认为:袁世凯一方面利用御用媒介制造出利于自己的虚拟环境;另一方面制定严格的报刊审查制度,在公众与真实的外部环境间制造障碍,从而达到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 摘要: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指出媒介文化有三重含义,其一就是"文化文本的接受和运用".网络时代,信息成几何倍率倍增,人们"文化文本的接受和运用方式"无疑呈现出"碎片化阅读"的趋势.本文将对碎片化阅读的内涵及模式进行梳理;着重从社会的碎片化、媒介的碎片化、信息的碎片化、受众的多元分化等方面,追寻网络时代阅读走向碎片化的原因.本文认为,"碎片化"阅读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社会、媒体的"碎片化"等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阅读模式的"碎片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