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老照片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63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农业经济、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2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886篇;相关期刊1043种,包括档案与建设、北京档案、现代声像档案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遥感技术在长城保护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首届藏书文化学术研讨会、第五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等;老照片的相关文献由2163位作者贡献,包括沈弘、谭金土、孙道荣等。
老照片
-研究学者
- 沈弘
- 谭金土
- 孙道荣
- 赵丽宏
- 仝冰雪
- 刘钢
- 刘鹏
- 臧伟强
- 萨苏
- 郑明光
- 马亚伟
- 丁东
- 佚名
- 冯克力
- 宋兴文
- 本刊编辑部
- 秦杰
- 肖莹
- 陈鲁民
- 丁言昭
- 丁金栋
- 余力
- 兰声
- 冯凯
- 刘善文
- 刘敏
- 叶兆言
- 周娜
- 孙延庆
- 方刚
- 晏欢
- 曾璜
- 李斌
- 李皓
- 杨茹(整理)
- 王娟娟(口述)
- 王安忆
- 王琦
- 程大利
- 罗缋沅
- 蒋铎
- 费翔
- 赵倡文
- 陆其国
- 雪小禅
- 黄玉环
- Rick
- 丁蕊
- 中国农垦编辑部
- 习习
-
-
黄玥
-
-
摘要:
1.内景大巴车日雨滴击打在车窗玻璃上。大巴车上的电视播报着新闻: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各大网站积极展开“为烈士寻亲”网络系列活动……李承穿着一身黑衣瘫坐在座位上,从包里摸出一张被折去一半的泛黄老照片,陷入沉思。2.外景照相馆门前日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来往谈笑的行人和来回穿梭的车子融成一幅热闹的景象。
-
-
汪冰倩
-
-
摘要:
荷兰国家博物馆曾发布了一张夜间巡逻犬在《夜巡》旁的老照片,这幅照片让人会不禁思考:在过去是不是经常会用巡逻犬来巡逻博物馆呢?下面来分享一下博物馆与巡逻犬的历史小故事。1930年代的时候,在欧美国家的一些博物馆里已经出现了简易的防盗警报系统,只要一移动画作,马上就会警铃大响,通知保安前往现场。但是,由于那时候还没有像现在有高科技的红外线和高清的监视器,加上防盗系统的电路太明显又很好认,因此,很容易被窃贼识别与破坏。而且只要晚上遇到溜得快的蒙面歹徒,几乎可以说就束手无策,也使得当时的艺术窃案较现在来得频繁。
-
-
施芳
-
-
摘要:
四月的北京,万物生长。中国书店雁翅楼店,一群读者聚精会神地看着中轴线老照片展;正阳书局,几位老人仔细研究着老北京地图;外研书店,一群孩子专心地听“研妈妈”讲故事;全民畅读书店,一个创业团队正热切讨论着设计方案;建投书局,一场关于读书与藏书的讲座吸引着刚下班的白领;三联韬奋书店,三三两两的读者在夜灯旁静享阅读时光……
-
-
苗文杰
-
-
摘要:
宝宝,父亲节到了,你想知道爸爸有哪些小秘密吗?快来做一名调查员,调查爸爸的秘密,找到爸爸最喜欢的东西送给他吧!1奶奶翻着老照片说,爸爸的小秘密是喜欢吃糖。哎呀,爸爸,那我送你一包糖果吧!
-
-
徐红燕;
金卫萍
-
-
摘要:
2022年1月,第十七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揭晓,胡松山光荣上榜。2月,他又被评为“浙江好人”。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岁寒知松柏,一诺如泰山,一句承诺,胡松山用了15年时间去兑现。医保卡、身份证、户口本、各种资格证书,还有一张张老照片……胡松山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文件包,里面全部是关于裴理荣生前的相关证件,这是老友留给胡松山唯一的念想。
-
-
钊飞鸿
-
-
摘要:
翻看着老照片,一个个教育片段在我脑海里闪回……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冬天的一节早读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二九”两个字。“冬至那天是一九,过了九天,今天是二九……”我说道。学生在追问中,理解了《数九歌》是记录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气候变化情况的童谣。
-
-
周文磊;
吴昌煜
-
-
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摄影技术不断变革。经过银版、湿版、玻璃干版、胶片、相纸的几度变迁,出现了不用感光材料和化学冲洗的数码摄影。传统的冲洗过程、加工设备,特别是作为化学处理的湿加工及其设备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数字技术为中心的,排除了化学处理的干加工。传统摄影所需要的一切,在数字技术领域里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数字化时代,影像一旦转变为数字信息,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及其影像处理软件进行自由处理和剪裁。因此,既要尊重传统摄影作品追求构图与剪裁、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又要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对摄影作品进行活化创意。文章介绍传统摄影构图与主题的表现方式、构图的注意事项,深入分析摄影应用数字技术的意义,以实际案例展开并寻找解决办法,探究未来传统摄影的数字发展策略。
-
-
吴玲;
杨小明
-
-
摘要:
翻阅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贵阳老照片,在黑压压的瓦房老楼间,只有稀疏的行道树。除了河滨公园,城里很少见到成块的公共绿地,而现在人们所见的场景,已然完全不同——不仅能推窗见绿、开门见园,还能徒步山林、漫步郊野。一座座公园,就像一颗颗“绿色明珠”,构成了贵阳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让贵阳市民在生态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
-
陈培新
-
-
摘要:
网上看到一张难得一见的火车站老照片,照片中"钱清站"三个字清晰可见。这种过去很常见的小镇风格的火车站现在已经看不到了。钱清是萧山与绍兴交界处的一个小镇。以前没有现在这样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去小镇周边的乡村,唯有搭乘绿皮火车。我的老家在绍兴九岩高田塍,那是鲁迅笔下活脱脱的江南水乡。
-
-
张秀英
-
-
摘要:
母亲是美丽的,赋予我对美的最初认知。年轻时的母亲,衣着整洁简朴,如幽兰般恬淡素雅。偶尔翻出家里的老照片,依然惊叹于母亲的素颜之美。物资匮乏的年代,不施粉黛的母亲明眸善睐,灵动娇俏,更显温婉精致。而今,已近古稀之年的母亲依旧对美有着执拗的追求。每次出门前,她都会整理衣衫,梳洗干净。她常说,穿得干净整洁了,自己心里亮堂,别人看着舒服。
-
-
王晓华
- 《西北五省(区)图书馆第十四次科学讨论会》
| 2018年
-
摘要:
宁夏老照片是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能够补史之缺、正史之讹,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认识过去,甚至可以为研究历史脉络、揭示历史真相独辟蹊径.文章通过分析宁夏老照片的收藏、搜集和使用现状,对宁夏历史影像资料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进行深入梳理和论证,从而促进老照片文献资料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人们对老照片的文物保护意识.
-
-
王琦
- 《国际“城市记忆”与地方文献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老照片资料的生动直观性、地域特性和蕴含的时代属性,使其成为历史文化叙事的媒介.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从文化景观到文物古迹,从历史街区到当地民居,从传统礼仪到民族风俗,从物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通过摄影活动被不同程度地记录下来,构成社会记忆载体的一部分.本文分析了照片资料的特点和作为历史记录载体的价值,强调组织资源建设,做好影像的“互文”,为文献开发和社会记忆工程提供支持.
-
-
陈秋瑾
- 《第五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法,借助老照片的视觉符码和参与者的访谈,建构一个挪威家庭1902-1912年在上海的生活叙事,从中了解到东西文化交会的情况,探讨老照片叙事和视觉文化的关系.挪威Koren家庭因爸爸是国际航线的船长,于1902年带着太太和二岁的女儿到上海居住,直至女儿12岁小学毕业返回挪威读寄宿中学,共有十年的上海生活.在上海有快乐的回忆,有异质文化的冲击,也有不能回首的难过.
-
-
-
许俊
- 《第二届全国纸品收藏高峰论坛扬州论坛》
| 2018年
-
摘要:
我平常喜欢收集一些老纸品,尤其是有关兴化的资料,今年上半年无意中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了一张日军占领兴化的原始照片在拍卖,这张照片距离今天大约有70多年了,我很是喜欢,经过轮番加价,最后被我拿下,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兴化历史照片资料.这张照片长11CM,宽17.5CM,表面己微微泛黄,一只氢气球穿过几棵大树悬挂在半空中,下面有日军占领兴化六个醒目大字,照片左下角隐隐约约的是一个岗哨,这张照片应该是日军当年占领兴化后自己拍摄的,也为自己留下了历史的罪证,具体拍摄地点有待考证,这张日军侵占兴化的照片非常珍稀,也极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
-
-
柴颖菊
- 《首届藏书文化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传教士Virgil Chittenden Hart(赫斐秋)及其儿子Edgerton Haskell Hart(赫怀仁)在庐山、九江等地拍摄了一批照片,直观记录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历史,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其中部分照片仍然需要审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