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99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林业、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4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18468篇;相关期刊459种,包括广东园林、现代园艺、园林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5年湖南科技论坛、2015城市雨洪管理与景观水文国际研讨会等;公共绿地的相关文献由1071位作者贡献,包括郭佳、梁山、谢军飞等。
公共绿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468篇
占比:94.93%
总计:19455篇
公共绿地
-研究学者
- 郭佳
- 梁山
- 谢军飞
- 陈榕生
- 何如平
- 张艳霞
- 李延明
- 李薇
- 王健
- 黄书祥
- 丁文敏
- 于永忠
- 任夏婧
- 何晶晶
- 倪项根
- 刘大伟
- 刘建国
- 刘楚雄
- 刘海燕
- 刘霞
- 吕诗静
- 吴伏虎
- 周小和
- 唐峰
- 张富明
- 张春慧
- 张江
- 张玉鑫
- 张鼎
- 强方方
- 晓州
- 曾冬玲
- 木荷凌霄
- 本刊记者
- 权刚
- 李秀亭
- 杨振威
- 王友国
- 王惠卿
- 王新军
- 王荣
- 翁一峰
- 肖世浩
- 肖强华
- 胡运骅
- 袁剑越
- 袁盛华
- 覃杏景
- 许纪霖
- 谢春平
-
-
无
-
-
摘要:
该项目位于深圳留仙洞总部基地九街坊规划中的北绿廊地块。万科想借此机会在北绿廊打造一个集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一个创意园区——设计公社。在城市设计导则的指引下,设计通过大绿化坡道将首层与负一层连接,划分连续的办公单元,将北向区域高起作为独立建筑单元,增加自然采光通风洞口。在保证屋顶公共绿地的连续性与提供地下办公空间良好环境之间寻找平衡点。
-
-
吴玲;
杨小明
-
-
摘要:
翻阅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贵阳老照片,在黑压压的瓦房老楼间,只有稀疏的行道树。除了河滨公园,城里很少见到成块的公共绿地,而现在人们所见的场景,已然完全不同——不仅能推窗见绿、开门见园,还能徒步山林、漫步郊野。一座座公园,就像一颗颗“绿色明珠”,构成了贵阳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让贵阳市民在生态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
-
林伊鸿;
滕腾
-
-
摘要:
自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来,城市空间品质在规划设计中得到更多关注,城市绿地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人居环境、增强城市“多样性”的重要工具。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动和配套政策的忽视,城市更新地区的公共绿地普遍存在难以落地、任意侵占等问题。从广州城市更新地区公共绿地建设的困境入手,借鉴国内外城市经验,从更新地区公共绿地的体系构建、规模界定、政策支撑、机制创新4个方面提出规划策略。
-
-
陈奕兵;
华亦雄
-
-
摘要:
公共绿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被认为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条件,其不仅可以拦截雨水、储存水分,还可以增加社会互动,增强社会凝聚力,减少犯罪,提供娱乐场所并帮助周围居民保持心理和身体健康等等。因此,公共绿地的建设非常重要。而可达性作为一项衡量城市中某两点之间道路便捷程度的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公共绿地的分布情况,是评价绿地建设的理想指标。同时在中国,环境正义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影响和幸福感越来越多地按收入分配达成,绿地的可达性也成为了一个环境正义问题。文章将从环境正义的角度出发,审视苏州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的可达性是否有利于所有群体。
-
-
高春江
-
-
摘要:
A市某街道接到群众信访举报,反映公寓底商堵塞楼内消防通道、住户占用公共绿地私搭乱盖问题。该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教导员冯某、大队长崔某先后到该公寓进行现场核查,在未对底商进行内部检查的情况下,敷衍应付,向市整改办回复举报情况“不属实”。之后,市环保督察组通报指出,该综合执法大队存在对群众信访举报调查不实不细的问题。最终,冯某、崔某分别受到政务处分。
-
-
冼宁;
刘雯雯
-
-
摘要:
城市街区对老年使用者的关怀是城市更新进程中重要的课题之一。文章主要分析老年使用群体和口袋公园现状的主要矛盾,从景观设计角度出发,为老年使用群体提供一个简单交流、休憩、放松的场所。文章以沈阳马格德堡公园为例,从用户需求、空间布局和现状问题等角度出发,提出了街区口袋公园的改造设计原则与策略,以期为街区口袋公园的适老化改造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
-
张辑
-
-
摘要:
该文依据太原市某公共绿地实例,探究花境在公共绿地项目中的运用,分析其在该地区绿地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提出花境在太原公共绿地项目建设中的未来发展前景,为促使其进一步推广使用奠定基础。
-
-
王一帆;
周峻岭;
王伯勋;
谢凌峰;
张书源
-
-
摘要:
澳门常年位于高密度城市排名榜前列,公共绿地供给严重不足,居民无足够休憩空间。为提升澳门高密度社区的品质,以澳门高密度社区佑汉和台山社区内的18个公共绿地为研究对象,借助心理学中的SD法(即语义差分法)分析了居民游客对澳门高密集度社区公共绿地环境的客观感知及心理印象。通过编制问卷和现场发放,收回有效问卷336份,并使用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对于本研究的假设进行验证。得出感知因子、环境因子、空间因子是3个重要影响因素。针对分析结果,本文从公共绿地吸引力和使用率、公共绿地空间布局、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土地利用规划等多方面探讨了如何有效结合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环境优化策略研究,试图为提升澳门高密度城市可持续发展探寻有效途径。
-
-
李玥祺
-
-
摘要:
城市绿地评价是城市绿化水平的基础标志,上海市浦东新区绿地养护管理面积逐步扩大,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发展阶段的提高,相对应的绿地养护管理的要求已经不只是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而是更加注重其功能的完善和质量的提升。为了促进绿化管养水平质量,本文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城市绿地综合评价,引入公平性指标,有效建立上海市浦东新区范围内相对完善和更为客观的公共绿地养护管理评估体系。
-
-
杜昌轩;
杨传贵;
王天
-
-
摘要:
为研究城市中心区公共绿地设施配置与服务效率问题,基于高德API路径规划接口,运用空间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采用高德API路径规划数据、城市路网与建筑底图数据,通过分析城市中心区公共绿地时空可达性,探究了公共绿地的公平性与服务性,为人群带来健康公平的生活。结果表明:研究区公共绿地时空可达性较优;骑行为各出行方式中通行时间最短的交通方式,是值得推荐的出行方式;公共绿地布局较为合理,大体可以满足公共绿地的供需平衡,但中山公园与土山公园服务公平性仍有待提升。
-
-
任祺卉;
卢希康;
桂佳宁
- 《2018年(第三届)京津冀高校建筑与土木领域研究生论坛》
| 2018年
-
摘要:
无法逃避的人口老龄化正给中国带来极大的挑战,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适老化设施变得越发重要,景观环境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不仅能提供适宜老年人的户外空间,同时也能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通过对国内外适老化公共绿地交往空间的调研,总结出其现在面临的问题,从受众人群各方面需求出发,利用低影响开发策略对适老化公共绿地交往空间进行设计.
-
-
GUAN Jun-hong;
关军洪;
LI Xiao-peng;
李晓鹏;
HAN Jing;
韩晶;
JING Rui;
荆瑞;
DONG Li;
董丽
- 《2017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选择北京地区景观水平较高的35个村庄为研究对象,对村庄内公共绿地进行实地调研,从物种构成、植物应用、植物景观结构模式等方面对北京地区村庄公共绿地植物景观特征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如下:调查到人工栽植物种共计193种隶属于57科116属,常绿植物13种,乡土植物有150种,所占比例为75%;在植物应用上大量选用乡土植物,注重植物景观季相变化,精致与粗犷景观风貌并存,同时与生产相结合,植物景观展现出较为浓厚乡村生活气息和乡土景观特色;除此之外探讨了村庄公共绿地中不同类型绿地植物景观的营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村庄公共绿地典型的植物景观结构模式.最后,总结当前植物景观特点并积极探索北京地区村庄公共绿地植物景观建设的方向.
-
-
Dong Nannan;
董楠楠;
Liu Qiang;
刘强;
Zhang Shenghong;
张圣红
- 《第十一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上海快速更新改造的背景下,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导致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形态多元并存的现象.滨水区作为城市极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容纳了城市改造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和社会特征的人群聚居功能及其游憩功能.在滨水区居住空间分异背景下滨水区新建绿地的公平性和使用效率是本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尽管在空间距离的布局方面,社区与绿地之间的可达性在滨水区开发中被普遍关注,但是这些空间为导向的布局设想与人口入住后的实际使用效果往往呈现错位.其中公园服务覆盖的实际人口数及覆盖人群的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简称SES))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这些绿地公园的游憩与实际使用特点.本研究结合问卷、访谈等社会学调研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归纳了样本滨水区中居民对公园绿地游憩使用需求,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首先,居民SES层级与公园游憩需求层级相关,居民双S越高,对公园绿地特殊游憩需求越明显,SES较低的社区居民则更加关注公园的基本游憩功能;其次,滨水公园内的游憩使用差异性程度与周边社会空间的SES分异程度相关,周边居民SES水平相差越大,公园内游憩使用的差异性越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基于SES差异性的滨水居住区景观供给与外部公共绿地的社会性功能耦合策略,并从规划布局、空间设计、管理养护方面总结了结合社会人口SES属性的社会性滨水公园设计策略.以满足实际使用人群的需求,促进不同SES阶层人群的交流与融合,实现滨水区公园绿地供给的公平性.
-
-
-
向超伟
- 《2015年湖南科技论坛》
| 2015年
-
摘要:
城市"公共绿地"作为"城市海绵体"的主要承载对象,其布局与具体的设计都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海绵城市"建设的有效性、合理性.本文从"海绵城市"的绿地布局形态、相互关系,以及"海绵体"的具体设计思路加以阐述,抛砖引玉,以求对城市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在公共绿地设计中,应充分利用雨洪因素将公园转换成湿地,形成一个能自我更新的、可持续的生态基质,成为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源泉。此外,可以通过屋顶绿化、道路、广场的绿化等,为城市和周边居民提供多样化的自然环境。总之,城市绿地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一方面要摆脱对现有治水途径中“工程性措施”的依赖,另一方面要让城市生态环境有彻底性的改观。
-
-
-
张瑾乐;
段莹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进入新时代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旋律,而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城市存量土地更新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河北省廊坊市碾子营片区概念规划为例,探讨片区由旧有棚改模式转向高质量城市更新的发展思路.碾子营片区概念规划从规划工作新举措、配套设施新标准、规划成果新探索三个方面对该命题进行研究.首先,规划从跳出产权边界、平衡多方诉求、定位区位优势出发,阐述规划手法的创新点,以及所能达成的效果;其次,规划以设施配套、公共绿地、路网体系、环境品质四点要素,探讨如何借鉴最新规划标准及最先进规划经验,进而指导片区的高质量发展;最后,规划通过控制引导图则和开发引导图则的形式,将概念规划核心理念转化为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引导框架.碾子营片区概念规划是新时代城市更新的典型范例,将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及城市更新贡献实践经验.
-
-
-
方可;
吴啸
- 《2017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的公共活动空间为例,通过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分析了城市商业空间活力特征的背后原因,以及城市大型公共绿地的交通可达性条件,对进一步改善以上功能空间的支撑条件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空间句法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思考.
-
-
王恒;
常文越;
赵光辉;
刘智;
张依然
- 《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为了解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不同功能绿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其重金属含量,并依次采用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和污染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沈阳经开生态工业园公共空间绿地土壤中Cd、Cr、Zn、Ni、Hg、Cu6种重金属均超过背景值,最大超标倍数为18倍.污染比较严重的功能区为交通绿地,污染最严重的元素为Cd.沈阳经开生态工业园公共空间绿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等级均在中污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