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14-09-11

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低丘陵地区削山造城建设的背景下,剖析了低丘陵地区城镇化过程中滨河地带开发的主要问题.以内江小青龙河绿道规划为例,从五个方面提出滨河绿道景观策略:比如以土地综合弹性度分析为依据划定绿道红线;从城市整体土地增值角度出发控制绿道周边用地开发方式;紧密结合低丘陵地貌特征进行景观布局;增加雨洪管理蓄洪设施的布置;考虑城镇化过程中多元化的乡土产业发展.
  • 摘要:以北梁城市更新改造背景下的转龙藏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介绍城市更新过程中,景观设计面临的种种问题及解决措施.先简要分析中国城市更新和绿色开放空间营造的关系和主要特点,继而介绍转龙藏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城市更新过程中,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改善,更要注重城市特色的营造,以及对生态环境、空间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的改造和延续.
  • 摘要:从欧洲传统园林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与归纳欧洲传统园林特色,结合具体的现代公园的案例,研究欧洲传统园林对现代公园在形式表达层面与文化传承和美学表达的影响,以期帮助现代公园的设计策略的研究.公园设计的核心是创造有地域性、反应时代性、满足目标人群的使用需求。基于传统园林的公园设计,应该只是作为现代公园的设计途径之一。传统园林的构思、手法、布局等经验各有其在某些方面的独特优点,公园设计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既不能对传统园林不闻不问,也不能盲目地学习运用,以为在公园设计中结合传统就是好的。当今,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的文化与形象的展示平台。这要求风景园林设计师不仅要用感性的眼光理解过去,更要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去观察、研究自然与环境,要用科学的手段指导现代公园建设。
  • 摘要: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特色风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承德市的园林绿化现状出发,分析了承德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生态园林的建设走向,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摘要:景观生态规划中的环境生态技术通过作用于大气、土壤、水体、地貌以及人类活动而产生作用,产生一定的景观生态效益.本文系统归纳了以上五种作用中的重点环境生态技术,建立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的环境生态技术框架,列举了各技术单元下的重点技术,梳理了其中的重要技术链条,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的环境生态技术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环境生态技术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从大气、水体、地貌、土壤、人类活动等五个大类解决了空气污染、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废弃物污染以及声、光污染和资源衰竭等环境问题。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的环境生态技术应用,应该遵循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同时采用更为集约、节能的方式开展设计工作。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推进,环境生态技术因其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景观生态规划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应结合规划对象的不同特点,有机选取相应的环境生态技术加以应用,使规划过程、规划结果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需求。
  • 摘要: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前留下来的深刻记录历史的城市文化遗产,被中共中央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人们看作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先从遗址公园的概况着手,在介绍遗址公园现状基础上,发现目前公园使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根据时代需要既保留住遗址公园的思想内涵,也能为现代人营造一个可使用的公共绿地环境,使人们在美丽的城市环境氛围中感受传统爱国主义的精神与文化.具体措施包括控制遗址公园的门票价格,强现有遗址的保护,加强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坚持遗址保护与绿化相结合,注重园林小品的构建等。
  • 摘要:当今发展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是以步行和骑自行车为基础的锻炼和休闲,是最适度有益健康的活动方式.而绿道是指沿着诸如河滨、海岸、山脊线、历史道路等自然和人工走廊所建立的开放空间.基于其本身特点,综合性绿道具有安全承载自行车和步行活动的小路、园路及自行车专用道的能力.本文将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通过接近度计算、行为测绘及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绿道可达性与使用者活动程度的相互关系.通过总结与反思,希望能给日后珠三角绿道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研究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绿道可达性和使用者活动程度的关系,介绍了调查绿道使用程度的方法。同时调查结果表明:较好的绿道可达性会直接影响人们对绿道使用程度的高低。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随着创建园林城市的活动在全国普遍开展以来,配合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各个省市相继建造了大批的城市公园,期望在美化城市的基础上为城市市民提供休闲的好去处,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公园的功能、文化、品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批多年前建造的城市公园也已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要,设施陈旧、场地狭小破旧、功能不健全、历史文化缺失等问题一一浮现,对公园的提升改造迫在眉睫,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分析城市旧公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结合旧园景观提升的理论方法和原则及案例改造的成功经验,提出旧园改造在历史文化、植物景观、园路景观、建筑景观、铺装景观等方面的提升策略.研究过程中以城市旧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葫芦岛龙湾公园景观改造为例,分析公园改造的定位和目标,总结出城市公园改造的方法和策略,在龙湾公园改造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得出地方性城市旧公园改造的关键所在:地方文化特色突出;功能分区明确合理;道路系统清晰明了;植物空间层次丰富;场地形式统一,功能多样;建筑功能合理,立面丰富且统一;驳岸亲水且形式丰富多样;服务设施规划合理。
  • 摘要:通过对南锣鼓巷商业业态的调研,发现2005年以来南锣鼓巷经历从生活空间、创意空间、旅游空间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内在机制是政府、居民、创意群体、游客、商户等不同行为主体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主导业态、关联业态、配套业态、社区业态等商业业态的需求、选择、反馈的效果叠加.
  • 摘要:郊野地区作为城市外围的保护屏障,负担着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责.而长久以来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给郊区的生态维护带来困难.郊野公园作为一种新的郊区发展模式,将郊区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公园系统有机融合,并且促进了郊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以上海青西郊野公园生态规划为例,提炼青西地区的生态内涵,分析敏感区域,通过制定生态保护系统及其相应的湿地净化方案,修复食物链及植被群落实现了维护大地肌理安全和郊野景观体系的生态目标.
  •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PM2.5的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绿道尤其是社区绿道,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绿色基础设施,对降低PM2.5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社区绿道和PM2.5进行基本认知的基础上,从分区建设、建设要素、配置绿化植被和注入地域文化四个方面提出社区绿道降低PM2.5的规划策略,希望能够对社区绿道的建设有所裨益.
  • 摘要:屋顶农场作为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景观形式很好地解决了快速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内学者对屋顶农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汇总,从案例研究、系统理论研究、设计手法研究几个方面总结前人成果,以期更好地了解当前该领域的发展情况,提出研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屋顶农场在生态、经济、社会、景观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效益,它将有效地缓解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起到改善城市环境,协调城市与耕地关系的作用,具有实施的必要性。但中国屋顶农业研究的道路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业界学者一起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研究方向,使得屋顶农场在中国的发展更趋成熟与完善。展望未来中国的屋顶研究应该朝以下方向发展:开拓的研究方向,例如探索更多可与屋顶农场相结合的建筑形式,探索更多新型种植技术,发掘更多可种植在屋顶的蔬菜品种;已有的研究方向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例如屋顶农场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可以尝试用更多定量的手法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应该结合实践,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做出更多好的实际案例和研究。
  • 摘要:在中国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建筑的同一化掩盖了城市的地域文化的差异,而传统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根基与源泉.因此,研究地域文化与传统建筑的相互影响尤为重要.本文以河南社旗山陕会馆为例,从其建筑设计与装饰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探求传统建筑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当代建筑如何传承地域文化进行探讨.
  • 摘要:在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中,历史文化名镇的遗产保护与复兴之问似乎总存在着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文试图揭示中国现今历史文化名镇开发与复兴中的现状问题,探讨新型城镇化机遇下古镇遗产保护的新契机,并结合日本长野县妻笼宿古镇遗产保护与城镇复兴的成功发展模式,阐述兼顾古镇保护与旅游复兴的双赢策略.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倡导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建设用地拒绝粗放低效开发,注重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同时,针对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完全可以通过合理保护城镇历史风貌,个性旅游资源,以旅游产业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绿色动力,实现历史文化名镇的城镇化复兴,并且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在新型城镇化和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参与热情,以人为本,当地居民自发保护,保护成果惠及当地居民,只有有当地居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古镇才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古镇。
  •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风景名胜区作为兼具优秀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区域,是体现区域自然特征和文化底蕴的重要场所,其规划建设也应与时俱进.近些年随着3S技术的发展,空间规划对于数据的整合能力大幅提升.本文通过对蒙山风景名胜区蒙顶景区的案例研究,全面统计和整合自然和文化景源,科学地进行分区规划,并且通过用地适宜性分析,对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提出了建议,试图探寻一条能够有效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规划途径.
  • 摘要: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时期,研究村镇尺度下的环境容量对于保护村镇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存的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对环境的概念理解过于狭隘,缺乏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容量的考虑,而且缺乏对于村镇尺度范围的研究.本文通过研究新型城镇化对村镇生态政策的要求,对村镇宜居社区环境容量的评估方法进行再思考,综合各类影响因子,构建村镇宜居社区环境容量模型,量化村镇宜居社区环境容量计算.当分别评估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支持承载力、设施承载力、心理承载力后,根据村镇体系划定的生态恢复型、控制改造型、中心服务型、产业配套型和融人城镇型五类发展方向的特点,赋予各单项承载力子系统相应权重,如生态恢复型村镇由于农林业生产对山地环境造成了破坏,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起决定作用的指标,故应赋予较高的权重;而中心服务型村镇受城市影响最大,重点在人居环境治理方面,故设施、心理承载力相应地赋予较高的权重。对上述四指标进行综合,即可对村镇宜居社区的环境容量进行评估,该方法不仅能对村镇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与调控,更能量化各单因素对宜居社区构建的影响程度,使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更具针对性。
  •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近年来绿道建设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与国外绿道建设相比,国内绿道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绿道的概念、起源出发,结合国外绿道发展的情况,以成都绿道建设为例,对成都已建成绿道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对未建成区绿道以及国内其他地方的绿道建设提供参考.绿道是新型城镇化下绿地系统的一种重要类型,是开放空间、生态网络理想的表现形态,它兼顾保护与利用,将各类用地连成一体,从城市延伸到村镇,甚至郊野,绿道网络的形成将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游憩活动的生机。成都绿道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同时打破城乡界限,让城市和乡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绿道不仅连接了城市与乡村的自然要素,也融合了彼此的生活方式。以绿道为载体,绿道系统超越了物质形态,成为社会与文化的代言,绿道系统规划也从物质的规划走向物质与精神兼顾的规划。成都绿道建设到现在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之后绿道网络的建设中要注意并避免以下几种情况;风景景观化,把绿道周边的景色当作公园绿地来做,虽然也能营造出美景,但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是巨大的,同时地域性的景观也得不到保护;特色口号化,成都绿道以九大主题串联而成,在国内的绿道建设中算是具有一定的特色,希望这样的特色不是停留在规划层面上而是能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去体现各个主题的独特魅力;绿道骑行化,在已建成的成都绿道体系中,大面积的塑胶道路以及其他的附属设施都在迎合骑行者的需要,这样片面地理解绿道的作用必定会降低绿道的使用和与之相应的功能。
  • 摘要:本文以济阳乡为例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形势下的古村落乡村风貌保护,讨论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并对针对古村落乡村风貌保护的具体措施提出了策略与建议,包括乡村民俗文化风貌的保护与传承,村镇聚落的多核聚集空间保护,新型乡镇绿野分隔的规模控制,型升级中的资源统筹与风貌保护等,以期将更科学的手法运用于城镇化的规划建设中。
  • 摘要:儿童通过游戏来认知世界、学习知识、成长成熟,儿童游戏场地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从儿童游戏场地现存的问题入手,列举了忽略儿童心理的设计,缺乏独立活动空间,缺乏可呼吸游戏空间等问题.通过对游戏场地设计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儿童游戏场地设计中可施行的解决对策与建议,包括增加自发性游戏设施、筑巢游戏的应用、合理组织自然元素等内容.以期通过人性化的设计理论,满足儿童对游戏场地切实的需求,从而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 摘要:城市轴线空间设计历史悠久.近年来,中国的城市设计中常常借鉴西方的城市轴线空间设计方法.本文从欧洲古典园林的轴线与园林内部空间、轴线与城市空间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发掘轴线设计结构上和空间上的连续性,剖析轴线空间形态的演变及轴线与城市相互融合的过程,总结园林轴线空间设计方法的精髓和城市发展背景下适度转型的表现,为中国在城市设计中合理利用轴线空间提供思路.
  • 摘要:校园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文化性随着校园规模的扩张所丧失,面临各种不可持续性问题.作为风景园林设计师,就要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设计要素,以实现校园景观的可持续性,并发挥其教育示范作用,建立师生的生态观念,并推广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本文以多个校园改造项目为例分析了在校园景观如何以具有教育示范意义的雨水管理系统,参与性活动介入的绿色材料回收及使用,设计的地域性与乡土特色,植物种植模式的改进等作为设计策略实现校园景观的生态性.
  • 摘要:防灾公园属于城市防灾避难系统的一部分,是重要的防灾避难场所.以济南泉城公园改造为主城区内最大的防灾公园为例,探讨总结易于推广的防灾避险功能改造模式,使应急避难场所更多的依托现有的公园绿地,使公园具备避难功能,既是城市公园,又是防灾公园.济南泉城公园改造为防灾避险公园,将启动济南市中心城区防灾避险公园的建设,从而达到完善济南城区防灾避险绿地系统、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增强人们防灾意识的目的.
  • 摘要:近20年以发展为名对自然空间的挤压使之日渐消失.本文将围绕新型城镇化"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宗旨,以22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研究范围,运用文献资料和历史分析结合文化景观方法论,在梳理道教历史发展演变的基础上,探讨影响风景名胜区中道教山岳文化景观形成的人文背景原因.从宏观和微观,即洞天福地的仙山体系和道观园林的营建法式两个方面阐述道教山岳文化景观的特点,揭示空间形成的具体原因,为此后的遗产地文化景观价值研究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 摘要:中国目前风景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国家标准对风景资源分类、分级基础上,通过数据反映场地的表象特征,如土地类型、植被状况、美学特征等.尽管量化数据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风景的静态表现及表象特征,但却不能反映景观动态变化过程及无法挖掘其隐含价值.本文分析目前中国存在的风景评价问题,比较国外现有风景评价模型,在分析对比基础上构建风景评估新模型,即动态评估模型.动态评估模型强调景观动态变化过程,并为挖掘景观潜在价值提供了综合的概念评估框架.
  • 摘要:本文首先对批判性思维进行论述,旨在说明在知识创造与学科发展中这是一个具有普遍规律性特点的思维方式.然后再聚焦到在风景园林学科内部,虽然也存在着这样自觉的批判性思考,但是其更多的是展现了一种被动的态势.因此,在本学科领域中,有必要重新建立一种主动的批判性思考的学科意识.并以此为基本的思考模式,在明晰批评、历史、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构起风景园林批评的可操作性,使风景园林批评成为一种可能性.并从风景园林设计和规划两个尺度上出发,通过建立起来的风景园林批评路径,创造出更多具有洞察力的学术观点,并且期望在更高的层面上推动风景园林的实践活动.
  • 摘要: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以及面临城市化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城市面临各种人口、环境与空间问题.生态城市理论致力于解决在城市化进程中各种问题,对于指导城市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北部新城是常德市开发的一个重要生态都市新区,将生态城市理论运用到北部新城的绿地系统规划中,是一次理论付诸实践的新的尝试;在本次规划中,不仅在整体格局上处理好规划区与周边生态基质的关系,而且将生态城市的思想灌输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每一个细节.常德北部新城的绿地系统规划是一个对于生态城市理论的全新尝试。在本次规划中,不仅在整体格局上处理好规划区与周边生态基质的关系,而且将生态城市的思想灌输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每一个细节上。通过本次规划,至2030年规划期末,新城的人均绿地面积将达到19mz/X,绿地率将达到43%,绿化覆盖率将达到62%。届时北部新城将成为一个“水系穿城,节点均布,绿轴连接,生态环绕”的新型生态城市。
  • 摘要:近60年来城镇化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新的生态、社会问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生态优先、文明发展成为一个必然趋势.生态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城市基础设施,在指导城市进行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意义重大,而城市慢行系统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不可忽视的部分.本文立足于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之下,从慢行系统的概念入手,分析和探讨慢行系统对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构建方法.最后,以笔者参加的北京市海淀区翠湖科技园规划项目中的慢行系统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慢行系统的构建以及其对于新型城市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 摘要:中唐至两宋的500余年是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互动、融合、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山水园由"情"入"理",由"理"向"神"的重要转折期."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两宋思想文化的根源则直指中唐.从一定意义上讲,柳宗元是唐宋思想转型和宋明理学复兴的先驱,其风景旷奥之说与实践已触及了现代景观美学分析评价理论的核心.阐述柳宗元风景旷奥的核心思想、来源及在唐宋山水"诗画—园"耦合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探讨继柳宗元之后,开创风景空间感受评价与应用对现代中国风景园林的启示与意义.
  •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脚步的加快,中国村镇面临着水系统、土壤系统、环境与资源系统三大主要生态问题.为了实现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系统成为了营造村镇宜居社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村镇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本文在系统总结绿色基础设施研究发展的基础上,依据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理论,对适宜村镇特点的生态保护技术进行了选择,并设计构建了针对水质净化、地貌保护和污染控制的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技术链条。以生态保护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的绿色基础设施技术链条的建立,不仅针对性地解决了中国村镇中突出的一系列生态问题,而且由此形成的天然与人工绿色空间相互联系的具有内在结构和具体功能的系统提高了村镇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 摘要:本文在调查夜雨湖环湖消落带的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坡度、石砾含量等立地因子基础上,将其划分为土质缓坡型、河口型、砾质坡地型、库湾滩地型和岩质岸坡型等5种类型,对各种类型的消落带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生态修复措施.水库消落带作为特殊的生态系统,引起了广泛关注。水库消落带系统可以通过自然演替形成,但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且往往仅有草本植物。因此,人工恢复与重建消落带植被生态系统应是水库消落带系统建立的主要措施。在具体实施中,要根据消落带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植被恢复模式,以维系消落带的景观多样性,尽量保持原有的生境。
  • 摘要:古村落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古村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不同村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民俗特点及生活方式,如何对其进行适宜性的保护可以避免造成鲜活文化的损失,延续文脉,促进其在新时代的更新与发展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本文针对古村落的更新问题,提出了以经济导航模式思维为切入点的历史村庄、村落更新策略,并以湖北咸宁通山县闯王镇宝石村为例,阐述了这种经济振兴带动下的古村落历史风貌保护、更新、复原的具体方式与方法.依据构建的古村落空间更新模式策略,以当地的资源优势、社会环境、产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开发政策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及传统生活为基础,构建适于异质古村落的发展的经济导航模式,形成农村、农民、农业三大能量链,分期传递积蓄能量,逐步建设延续历史文脉的古村落新生活方式,切实有效利用风景园林方法与手段,及时充分地参与到完成从外而内及从内而外的全面更新保护的各个能量传递环节,以期为非典型古村落的更新与保护方式方法提供借鉴。
  • 摘要:本文通过对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自然遗产与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该地区工业遗产积极保护与整体创造的三种模式,从静态的工业遗址到动态发展的工业博物馆模式,从孤立的工业历史保护到整体国家公园的景观文化创造模式,从工业技术的历史保护到社会公众参与和政策支持的公共保障模式。最后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提出几点建议:制定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工业遗产保护有法可依,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建立价值评估体系,开展城市工业遗产的等级认定与普查工作,鼓励公民积极参与。
  • 摘要:绿道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模式,这一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就备受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等学科的关注,成为时下的前沿和研究热点.城郊绿道系统的构建,为城市居民提供开敞空间和游憩场地,有助于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对保护森林资源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枣庄市环城森林公园绿道网络体系,在保护城郊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对其生态价值和自然文化价值进行梳理整合,致力于构建一个绿色、宜居的城市生态网络,为市民打造一个集多元化、多功能、复合型于一体的游憩型绿道系统.
  • 摘要:1991年3月,中国城市规划行业的第一部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正式实施.该标准一直作为中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发展,旧的标准对中国现阶段城市建设的控制导向作用已经越来越弱,新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应运而生.新标准对城乡用地的界定和绿地大类的变动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顺应社会发展进行变革的一个契机.通过分析新标准更新的原因,把握新国标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影响,针对城市混合用地中的绿地的控制和城乡协调发展趋势下的城市绿地控制,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改变来缓解现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绿地控制方面的局促和缺失.
  • 摘要: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虽然从2003年开始建立审批至今已经公布了六批共276个,但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古村落的保护发展仍然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剖析了当今中国古村落消亡背后的内因以及规划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策略,比如抢救性普查与调研,聚合政府与非政府力量共同保护古村落,通过产业转型给古村落带来的活力等。
  • 摘要:滨水地带是城镇发展最早的地带,也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带,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文化.而今,这类空间有很大部分受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冲击,文化特色逐渐消失,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急需科学合理的整治.本文以江苏高港一带为例,通过对相关区域内传统文化景观空间中滨水空间在不同尺度上的机理特征的比较分析并加以总结归纳,以文化和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得出全方位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法.
  •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城郊村镇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延续和人居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通过对村镇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及大城市郊区村镇人居环境现状和主要问题的剖析,从生态视角探讨村镇宜居社区的内涵,并提出村镇宜居社区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初步建立起一套具有针对性的相对完备的大城市郊区村镇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村镇宜居社区的建设提供借鉴参考.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仅从现有数据中获取信息来量化指标,而应深入调查踏勘,针对不同村镇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整体性特征,识别其特有的影响因子。关于居民感知指标的确立,还应当深入调研,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获得居民对于村镇人居环境最真实的感知评价。
  • 摘要:生态校园规划是以生态优先为基本,实现各系统内部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使之成为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的可持续生态校园.本文以中国环境干部学院新校区规划为例,研究系统集成下的生态校园规划,将生态规划中的各系统进行理论梳理、方法总结、规划实践.运用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协同作用的综合生态设计方法,对生态校园规划进行定量的持续评价,实现生态校园模式的示范应用.生态校园规划中生态系统作为必要因素,被放在了最核心的基底,保证校园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城市需求、功能、美学等元素的必要条件。生态校园是城市中的教育型社区单元,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元素,生态校园规划同样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有着普适性,要坚持以能量平衡为目的,以生态评价为依据,以教育示范为趋势。
  •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独具风韵的珍宝之一,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每一个中国古典园林都是一种景观艺术,蕴含丰富的艺术理念、美学境界和艺术方法.本文旨在对中国古典园林之审美进行分析,探索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气质和迷人魅力.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由直觉意义和抽象意义上的两大审美要素构成,前者是能直接感受到的形式之美和艺术美感,后者包括哲学的、诗意之美。中国古典园林是人们生活起居、颐养心情之所,园林假山的堆叠、水的保护、植物的配植,都要科学合理。每一座中国古典园林都既是一个生活的场所,更是一个审美的场所。
  • 摘要:激活历史文化街区活力使其融入城市功能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举措.文章探讨了在以旅游和文化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振兴中,街区的振兴机制、商业业态类型和时间演变等问题,目前对于此类争议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仅有的一些探讨也是更多聚焦于单个街区的案例探析,包括文化主题的选择,业态比例的统计,形成脉络的梳理等。本文则着重从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中,摸索出重构街区核心魅力、经济活力和城市功能的普遍规律,并通过商业业态的振兴机制、业态类型和时间演变等最直接的表现出来。
  • 摘要:"依山傍水"一直是古往今来人们内心深处理想的人居环境.本文从"山水"的自然、历史原型秉质入手,探讨"大山水"的空间营建策略(从选址、空间层面)及"微山水"的空间营建策略(从建筑、园林、道路层面).旨在针对当今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选址、空间营建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手段,以营建优越的山水人文生活空间.
  • 摘要:资源型城市通常依托于自然资源发展,以资源开采、初级加工为支柱产业.过于依赖自然资源和单一的产业结构导致资源型城市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合理的绿地布局模式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迁安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典型范例,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通过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的探索,提出一种有效可行的绿地布局模式,来构建与自然、文化紧密集合的绿色基底,贯穿城市的生态廊道,以及公园为主体的绿色斑块,为类似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摘要:可持续景观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概念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国内外很多专家对可持续景观设计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并且对可持续景观设计做出了尝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案例与经验.本文将论述可持续景观的理论,并通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妮卡市花园与中国香港湿地公园两个案例,分析可持续景观的设计理念、方法.可持续性的做法主要体现在物料的选用、水系统的设计和能源的利用几个方面。香港建筑署在建造湿地公园时十分注重物料的选择,优先选用可以更新的软木材而不是硬木材;大量使用乡土湿地植物物种,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生境,而且能将维护成本和水资源的消耗降到最少;材料再利用应用于景观设计中。利用可以获得的天然水资源,重建了淡水和咸淡水栖息地;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采用了高效的地热系统:在空调中采用了低温冷却系统。香港湿地公园可持续性设计理念贯穿了其整个过程,经过多学科的合作,并成功地处理了各项目标之间的可能冲突。这也启示可持续景观的设计需要多个领域专家的参与。
  • 摘要:工业遗产是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工业遗产再利用要在对其进行性质及价值的分析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其保护以及再利用的模式.景观重建是工业遗产再利用中公共休闲空间模式的实现手段.文章对纽约高线公园、西雅图煤气公园的景观重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学习国外工业文化遗产再利用中景观重建的手段方法,并对以北京798艺术中心为例的中国工业遗产景观重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北京798的景观重建,充分体现了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但是相对于纽约高线公园以及西雅图煤气公园,798还有很多的不足。首先,798是自发形成的艺术园区,缺少统一合理的景观重建规划。很容易在注重个别空间的同时忽略园区的景观统一性;其次,社区内部的服务设施数量不足,景观效果较差,不仅不能够体现艺术园区的设计美感,而且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景观需求,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景观原则;再次,园区内部的植物配置、园路设计、地形设计都相对较差,景观美感重建以及园区内的生态重建都较差很难吸引游人。工业遗产的景观重建,不仅是要将工业遗产的历史记忆展现出来,而且要将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将工业遗产转变成有人气有生命力的活动场所。
  • 摘要:文化景观是人、地关系的遗产,而古村落属于有机进化的持续性景观.本文以闽南福全历史文化名村为例,运用演绎法,从"物质"和"价值"两大系统对福全文化景观进行要素分类,并进行自然环境要素、人工要素、人文环境要素的深入剖析,揭示出古村落的空间形态、街巷空间、神缘与血缘相结合的文化空间,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归纳并解读了福全文化景观的内涵.
  • 摘要:地域生活场景是公共生活、场所空间、情感体验相互联系形成的立体化复合情景,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原有生活场景不断破碎消解,如何重构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城市发展要求和城市文脉传承的开放空间场景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议题.研究以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松江河规划为例,通过分析地域生活场景的特征,提出基于景观序列途径的生活场景再生模式,探讨如何以绿地空间组织串联滨河两岸景点,形成滨水景观序列系统,实现滨水空间生活场景的系统重构与有机再生.
  • 摘要:在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为中国城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维护区域的生态安全,以保证城镇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市域的层面出发,梳理传统城镇化带来的生态安全风险,以常州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前期研究为例,提出通过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构建绿色生态网络,保护地域自然人文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 摘要:文化线路遗产普遍有地理跨度较大的特点,造就了文化线路遗产中的节点具有风貌的独特性和文化的地域性.这些节点多数被遗忘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所受到的关注并不多,保护发展方式面临大困境.羊楼洞自唐以来以产茶闻名四方,1851年以后更成为中俄万里茶路的源头.。作为历史村镇的开发保护,保护策略也应当从街道形态、空间布局、建筑、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出发,完成从宏观到微观的文化线路的重要节点的保护性开发。本文旨在探讨文化线路遗产中重要节点的保护策略,同时结合羊楼洞作为历史文化村镇的具体形态,提出适合羊楼洞模式的具体保护策略.包括产业结构融入文化线路的更新定位,功能与服务的前瞻性设计,新旧格局的更新,文化主体的兼容性等。
  • 摘要: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给新区城市河流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河流水质水量的急剧下降,城市人口的增加也对河道防洪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新区河道往往没有防洪规划或防洪等级过低,对城市安全带来重大隐患.本文通过《信阳市狮河河道景观设计》及《延吉市布尔哈通河河道景观设计》两个实例来探讨此类型景观规划的对策.蓄洪公园能够为河流分担排洪压力,也能够有效防止城市内涝,同时可作为生态廊道,为鱼类以及过境的鸟类提供安全的栖息地和中转站.充分发挥河滩湿地(河道淹没区,即常水位到堤防之间的区域)的生态作用,河滩湿地的利用不仅可以改善沿岸的环境质量,更重要的是增加城市吸引力,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摘要:在面临全球性生态危机情况下,现代学者认识到了中国风水含有科学性成分,并试图利用其中涵盖的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态学、数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各学科的知识去寻找以及创造理想的人居环境.优化其中"精华"科学性理论,验证"糟粕"理论,形成中国特有的指导人居环境选择及创造的理论体系.风水理论涉及的范围很广阔,主要涵盖了物理学、哲学、美学、地理学、生态学、化学、心理学等各学科内容,从而体现出其本身是具有科学性的,可以将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有些在古代往往以玄异的面目出现的理论,但实际上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风水理论。比如说,因为某种微量元素超标的缘故,影响到主人的身体健康,甚至死亡,风水师傅就会说是阴阳不调,五行相克需要调整房子的风水,更严重的则说其是大凶宅地,不可再居住,事实上起到了建议其迁居他处的目的。所以说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科学水平的限制,风水理论也同一切传统学术一样,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迷信的桎梏和羁绊,没有也不可能发展为完全科学的理论体系。而且有些尚未通过科学证明的理论往往被人视为迷信,这就需要学者们验证其科学性。
  • 摘要:面对当代快速城市化进程,发展已不再是城市生长的唯一目的,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驱动下,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景观,成为城市发展的推动力.使城市绿地从封闭的内向型空间转向开放的公共场所,使城市形态从与自然的对立转向互利.从生态基础设施的结构入手,探讨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景观构建的三种途径:保护生态斑块,改善区域基质,优化生态廊道.
  • 摘要:城镇化进程中千城一面、文脉薄弱的现象,激发了民众在"看不见山水,记不住乡愁"的建筑森林中追溯生命之源、灵魂之根的情愫,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保护文脉物质化产物的自然文化遗产即成为发展的症结所在.在对比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思想,以求在意识感知层面将遗产的"历史性"和"在地性"与民众沟通的基础上,在新城镇化背景下,通过自然文化遗产的个体保护、生态维护以及系统构建三个方面,使民众感知遗产保护的意义与方向,对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背景的自然系统进行保护,既需要保证自然文化遗产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城镇生态格局构建中的完整性,又要对生态和视觉质量较低的区域进行景观整治,提升视觉质量。新城镇的建设要考虑丝绸之路遗迹的保存,可利用遗址所承载的文化与空间来塑造新城镇发展的文脉指引,鼓励建设与自然文化遗产廊道主题紧密相关的游憩设施和项目,以完善进入系统促进遗产的绿色游憩开发,并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保护自然文化遗产。
  • 摘要:通过对国内学者关于近代青岛城市建设既往研究的整合,将其分成城市规划、建筑及风景园林三类.对青岛城市规划、建设及风景园林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青岛城市规划与建筑领域的研究已渐成体系,风景园林领域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及建筑领域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的借鉴,提出风景园林的研究应从多角度,以整体构成因素为对象,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风景园林在研究方法上多利用传统的研究方法,缺少创新性。城市规划中的研究方法几乎包含了所有的风景园林的研究方法。可以尝试借鉴城市规划研究中出现的交叉学科分析法、空间句法理论、开放复合法、定性分析法及哲学思辨法等方法和建筑研究中运用的问卷调查法、理论研究法、建筑符号学、动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应用到风景园林的研究中。本文通过对收集的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及风景园林的既往研究的整合,对青岛城市规划、建筑及风景园林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出风景园林领域上新的研究方向。从多社会背景下风景园林的产生原因,城市的发展因素对于风景园林的作用的研究。从而为完善近代青岛风景园林的研究以及青岛历史风貌的保护和修缮提供参考和借鉴的意义。
  • 摘要: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单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城镇化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传统的粗放式社区规划与建设方式往往忽视社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存在多种问题.本文探讨了生态友好型社区的概念与特点,认为景观基础设施策略是建设生态友好型社区的基本策略,并通过一个北京五环附近的城中村——后八家村改造的案例,进一步探讨生态友好型社区模式在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同时对城市边缘地区城镇化模式进行反思.将区域、社区、组团三个尺度综合起来,就形成了完整的雨水管理景观基础设施的网络。与传统的市政排水系统相比,该网络更接近雨水的自然循环过程,具有更大的弹性,雨水在循环过程中经过蒸发、下渗、被植物吸收、净化,可被循环再利用。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社区绿色空间网络,滨河绿地、中央绿带、社区绿带结合组团绿地、运动场、带有购物中心的广场等,大大改善了社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在规划中,对原有格局进行最大限度的保留,减少拆除与建造的费用。将拆除所得到的建筑垃圾重新用于透水路面、驳岸等的建造,实现循环使用。通过建造4—5层高的新建筑提高密度,保留原有的居住与商业混合的格局,沿中央绿道两侧规划为底商建筑,并完善社区步行交通系统。通过规划设计减少小汽车的使用,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在景观营造方面,采用低成本、低养护的乡土植物,避免华而不实的景观堆砌。与景观结合的地表自然排水方式具有简单、低技、经济等特点。
  • 摘要:中国的新城大量规划、建设"中央公园",并普遍地引用纽约中央公园为案例支持其规划.但这些新城的"中央公园"规划存在类同化现象,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误区,如规划师将大型公园视为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形,而忽视其问题.大型公园"挤占"的绿地指标,忽视了其他种类的开放空间建设等.
  • 摘要: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美国国家公园系统一直致力于对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并使文化景观保护形成一套完整、全面、有效的体系.本文从发展历程、定义、分类、特征四个方面,对美国国家公园文化景观保护体系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提出了未来中国在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研究中应当加强的三个方面,即:构建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保护体系、设置文化资源专门研究机构和解说教育与培训项目的建立.
  • 摘要:城市街道是城市居民日常公共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区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和纽带,也是人们对城市景观最直观和最寻常体验的来源,这种体验通常通过人的心理感受直接反映出来.因此,城市街道景观的构成在引导人们对城市的认知方面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城市形象有相当的影响力.在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随着人工环境的增加,城市居民逐渐丧失了很多自然环境,丰富又柔和的自然环境会带给人们的舒适感受,而相对来说生冷又单调的人工环境场所会慢慢对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严重的损害影响.人们对于所处场所的需求也不仅仅停留在生理的物质条件满足的程度上了,而对于空间的安全性、私密性、领域性等人性化的需求也愈加强烈a城市街道景观需要在合理的功能定位下,将街道景观各个构成要素进行有机结合,使街道空间使用者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愉悦.本文试图通过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景观大道这个具体的道路景观设计实例进行探索,总结出城市街道景观人性化空间的特征、景观设计方式和方法.为现阶段城市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氛围的营造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 摘要: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行,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大力弘扬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风景园林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生态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也不容忽视.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其研究的不足之处,探讨生态园林建设的方法,总结适合中国城市发展的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新思路.要树立正确的城市环境系统化、自然化、文明化和人性化的生态观念,以生态学为指导,以植物为主体,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功能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以景观生态学中斑块的大小、形状及边缘生态效应等理论应用于城市园林中点及重点面的规划,主要寻求城市中点及主要专用绿地(面)的布置位置、大小、形式的生态效应及其相连关系,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公园、广场、小游园及大型企业的定位、定规、定形提供生态学依据。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用生态园林规划理论与方法对城市进行规划,并与现有的绿地系统规划从总体到局部进行比较,以验证理论与方法。
  • 摘要:在界定城镇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城镇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进行了深入探析,并阐述了城镇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应避免的几个错误倾向,要防止以人为本的绝对化,防止景观战略的教条化,防止先筹后建的商业化,防止政府主导的片面化,防止生态优先的短期化。
  • 摘要:园桥曾经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重要的造园要素之一,也是中国灿烂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桥发展到了现代,在材质、结构和形态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园桥不再仅仅是桥梁本身,更是扩展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在此基础上,以古照今,从"桥景共生","人桥互动","情景交融"三个层面,探讨如何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园桥文化,并借鉴应用于现代景观设计中.
  • 摘要: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生态规划是近年来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其在方法借鉴及实际应用层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本文尝试性地提出生态圈层结构模型,从理论层面对复杂的景观系统进行抽象化处理,为整体把握不同尺度下的复杂景观格局提供新的思路.之后以烟台市福山南部地区为例,通过对该区域生态圈层结构的分析明确区域内部具体的生态格局组成及"格局一过程"关系,以网络化生态空间构建的方法,将抽象的生态圈层结构具体落实,并通过生态设计、生态技术及与城乡规划成果对接的方法予以支撑,以期从理论及实践层面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自然生态要素的双重性及人居活动对空间的需求间的共同作用是生态圈层结构产生的源动力,和谐健康的生态格局需要尊重自然生态要素在生态圈层结构形成过程的存在,最低限度的自然生态要素影响的保持是保障生态安全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生态规划的对象是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通过生态圈层结构的分析可以对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生态景观格局及潜在生态过程进行整体把握,进而明确不同组成圈层区域的规划重心,为后续规划方法的引入提供必要依据。
  • 摘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城景的层级关系、文化共生关系和功能平衡关系,城市型风景区的城景协调规划应把风景区及其所处的城市环境看作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研究.以蜀岗-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扬州城市为例针对城景文化生态系统中出现的城景功能失衡、文化碎片化等问题,通过城景文化格局构建、城景交通体系优化、城景功能协调和土地利用引导等专项规划制定城景协调的城市文化发展策略.
  • 摘要:遗产廊道体现着当地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古代人类的生活痕迹,它是在遗产区域保护、绿色通道、文化线路等概念上发展起来的线形文化景观.本文总结分析了遗产廊道的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构成因素,以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为例,将县域内的遗产进行分类并评价,确定遗产廊道的规划原则和空间布局,探讨了构建遗产廊道的具体策略和方法,阐明了营建遗产廊道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指出遗产廊道营建研究的重要意义,以期为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遗产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湿地公园的产生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必然产物,是目前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湿地公园目前存在的效益与破坏共存的现状,分析表明针对湿地公园的评价研究目前已经成为湿地公园研究新的热点.通过文献研究整理得出湿地公园评价目前存在规划前的适宜性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成后的验收评价以及建成后的运营情况评价四种类型,并总结评价环节中的技术方法.最后通过总结与反思湿地公园评价研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湿地公园的项目从选址、规划、施工到后期的管护,需要整体的各个环节的评价体系共同建立评价机制,可以考虑限制因子进行综合评判以及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减小定量评价结果的误差。以风景园林学科统筹,结合各个学科领域例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数学等方面的专家共同制定各个尺度的评价机制,健全评价指标因子以及更加合理化因子权重。
  • 摘要:以佛山新城城市型绿道规划设计实践为例,并结合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提出指导佛山新城城市型绿道实践工作的五个规划设计命题.围绕该五个命题对佛山新城绿道网规划以及滨河绿道一期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最后在讨论总结佛山新城绿道规划设计的特色与创新基础上,提出城市型绿道建设原则和目标.城市绿道规划应遵循整体观、系统观,实现绿道将城市绿地、文化遗产等化零为整,发挥绿地效益最大化,绿道设计不应停留在生态、美观的层面,需要对本土文化进行挖掘雕琢,这是对长时间积淀而成的,是民众珍贵情感与记忆的人文遗产的延续。
  • 摘要:传统村落是不断演变、发展中的活态景观,文中从时间、空间、文化等多个维度来解析景迈山芒景古村落景观的活态特征,并探讨其地域文化传承与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活态保护策略.村落景观具有的内外空间相互作用、景观随时间持续演变、文化对空间组织性等活态特征,促使村落景观在空间、时间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中延续与发展着,故保护应从村落景观活态特征人手,遵从其内部发展规律,才能焕发村落景观活力,维系“地脉”与“文脉”,构建多方协调的共管模式,促进“文化因子”的再生等。
  • 摘要:针对快速城镇化中的遗产地精神维护与遗产记忆留存关键议题,分析了城镇化对遗产及其整体环境的影响,指出文化景观方法论在应对快速城镇化中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景观所阐发的关联意义及其在遗产精神维护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因遗产保护引发的议题作了反思.面对高速城镇化的遗产保护及其内在精神维护有赖于对遗产价值基底的清晰洞见,建立多方利益协调机制,在诸多利益博弈中寻求最佳的平衡点,不遗余力地实现公众参与,体现国家、地方、社区等不同层面在遗产问题上的对话协作。在面临时代发展中充分尊重遗产本身的活化演进过程,尊重当地人拥有的生存发展权利与时代科技进步成果分享权利,尊重不同社会群体对遗产的文化权、话语权,为遗产价值的阐释、遗产精神的维护和人类最宝贵的遗产记忆的留存努力营造一个清晰透明、富有见地,汲取信仰力量的整体语境。
  • 摘要:笔者通过松台山公园历史文化保护提升规划项目,探讨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公众利益和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规划、景观的手法,如何解决大众与小众的矛盾,使公园中的历史遗存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又能确保整个公园与人们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相和谐.通过规划手法和景观措施,重在解决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历史遗存的保护,以及山上山下功能空间的矛盾等问题。历史空间关系保护是重点,松台山作为温州古城文化名山,具有重要的空间关系,保护这层关系,也就是保护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信息和历史文化。
  • 摘要:把城市建设用地中的水域、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从构建城市整体景观生态格局的角度,以城市绿地系统为重点,分析城市各类生态斑块及廊道等要素的建设和保护状况,提出针对性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措施,提出景观生态格局优化策略以及绿地生态建设建议,包括保护生态斑块、建设生态廊道和公共绿地等,用于指导下一步的规划实施,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
  • 摘要:通过概述天津原租界公园发展历程,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提出其存在问题,总结出遵循佛罗伦萨宪章;保留租界公园原有形态和肌理;采用动态保护理念;融合市民生活;补充、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利用植物实现环境再生等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对未来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建设与历史风貌保护的关系,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延续城市文脉提供借鉴.
  • 摘要:古典园林中的游览路线在游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起着连接性的作用,好的游线组织将景点定格在恰当的地点,然后按照一定的韵律组织景观序列,在曲折迂回之时,不经意间放大了园林空间,引导游人体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胜境.本文基于对拙政园中部空间结构的句法分析,量化分析各景点之间的空间整合度关系,结合园路系统组织现状,优化选择了一条经过各个景点、适合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有组织环形游览路线.沿着这条游览路线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条件下,最大可能地感受拙政园中部空间的变化之美.
  • 摘要:贡院是古代会试的考场,是中国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的象征.贡院在城市中长期普遍存在,延续着当地的文化精神和地域特色.但随着科举制度的终结,贡院走向没落,不少城市的贡院建筑被拆除.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资料收集,总结出中国现存贡院的主要保护形式和消失贡院遗址的保护利用形式,探索出贡院在新城市景观结构中的文脉延续方式,契合新型城镇化所致力的"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模式.
  • 摘要:武汉市内有大量近现代名人故居,它们具有相当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但因数量多、年代远、认识不够、改造手法不完善等问题,未能令名人故居作为文化遗产发挥其文化作用.通过对武汉市几处名人故居的探访,结合遗产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手段,参考了国外若干遗产保护的措施,提出了几点对于名人故居遗产的保护建议.面对名人故居的现状,我认为主要存在几个矛盾:一是保留还是拆除,是全部保留还是部分保留。二是怎样令名人故居重焕生机。三是怎样令名人故居在当今时代下发挥其作用。应该对“人”、“精神”、“物质”做出分级保护,重现历史中的“奋斗”精神,保护其“故事性”。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和生境破坏问题已日趋严重.文章分析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提出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的技术路线,并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涵盖江河、湖泊、湿地、城市水网、地下水等众多内容。河流综合整治应当贯彻落实“建设生态文明”的方针,通过水系连通、截污导流、河湖清淤、岸线整治与修复、水源保护等综合措施,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新思路转变。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研究应更加注重水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并结合传统物理、化学方法的优点,发展多工艺结合的综合工艺,以实现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所容纳汽车的保有量逐渐上升,城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也随之加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的大背景下,低碳城市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与此同时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低碳城市发展要求,以杭州市为例,从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运营点选择、设置数量、技术手段等方面探讨了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策略,同时对城市公共自行车体系同城市风景资源的结合,新的游憩方式可能性的提出进行探讨,以期得到一定的规律和经验.综上所讲,杭州市的公共自行车运营系统是现阶段较为成功的。无论从运营模式效果还是整体完善程度,为城市带来较为便利的非机动车出行体验,提升了城市整体市政基础设施的水平和完善标准。作为传统的旅游城市而言,完善的基础设施是解决城市正常运行同旅游人流对接的根本手段。杭州在这点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游人流同城市常住人口对公共交通的冲突问题。然而作为一个日益完善的系统,在若干技术要点上仍存在亟须提升的空间的。从微观上看,自行车存储点的存储数量平衡问题;租赁点剩余自行车数量量化的数据深度公开问题;短期游客的租赁手续退换办理问题等难度难点仍然制约着城市的基础设施便利性的进一步推进提升。从宏观上看,如何同城市交通和城市绿道体系对接,应在相关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上向公共自行车的游憩体系建立上有所倾斜。笔者认为,只有从政策上,从城市发展趋势上对例如自行车游憩体系规划等基础设施的发生发展进行引导,更多的低碳模式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在更多的城市以更多种的形式发生发展。才能从更大的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考虑低碳城市概念的搭建和成型。
  • 摘要: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对环境保护及其基础设施规划研究的热点,但是人们对于生态安全格局中水安全格局的构建仍然没有深入的了解,本文在研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以阿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生态安全格局相关知识,将GIS作为技术手段,分别从雨洪安全、水质安全、水生境安全三个层面进行水安全格局的建构.在以上三个单一过程安全格局叠加的基础上,构建综合水安全格局,为阿城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与依据.
  • 摘要:通过对上海桃浦地区拟定于2019年作为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选址的特殊性进行分析研究,思考园博会的主题及与智慧城市结合的意义,并探索其可能的发展趋势.桃浦园博会规划与设计可以围绕“智慧带动城市,园林改善生活”这一理念展开,即智慧园林,通过智慧技术带动城市的发展,通过园林的塑造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主题致力于通过园博会展示最新的智慧城市的理念、技术、现状以及未来发展预测,探索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园林的发展与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新形式的园林,服务于智慧城市的生活,同时代表智慧城市的环境,通过本次园博会.对未来智慧城市生活的游憩空间进行试验,打造不同以往的主题与形式新颖的园博会。园博会的选址不应局限于自然风景地和城市废弃地,可以通过在城市当中选取合适的范围,改变周边甚至区域的环境,带动其多方面的发展,通过举办园博会服务于地区的转型和提升,改变周边的城市生活空间和氛围,在会后也能作为市民日常的活动空间。
  • 摘要: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被市民公平地享有是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城市公园的可达性能够很好地描述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及评价其服务公平性.本文首先对可达性概念进行全面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将可达性评价方法分成距离法、累计机会法、引力模型法和拓扑法四大类,对其原理及优缺点进行评述.其后,针对不同方法适用领域及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介绍.最后,对今后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尽管有关可达性的评价方法多样,涉及领域广泛,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能够全面涵盖城市可达性信息的方法。而有关可达性评价所被应用的诸多领域中,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的方法中,网络分析法最能反映实际情况,也显示出了极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在可达性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将以上方法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则更具现实意义,无论在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以及评价,甚至未来的优化过程中,可达性评价方法都将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并将更频繁地被使用。但是,关于“可达性”的研究始终是一项“以人文本”的研究,人的心理认知在可达性评价过程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公园的吸引力也对人的出行、目的地的选择等方面构成影响。因此,将公园吸引力、居民心理等因素纳入可达性评价中,可以更好的提升评价的准确性。总之,关于可达性评价方法的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仅就城市公园可达性评价一方面来说,还有很多问题亟须探讨与解决。如何在评价中将“客观现实”与“主观感受”有机统一,这将是未来研究中值得深入探索的内容。
  • 摘要:在中国风景名胜区制度实施30周年之际,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议题,使风景名胜区规划成为风景园林学术界当下热议话题.然而当前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由于缺乏对用地及协调的考虑而使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实践性较弱.本文以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为例,在反思当前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基础上,试图从土地利用协调视角对总体规划编制方法进行探索,主要针对风景名胜区各分区规划的边界缺乏实际管理效力、核心景区缺乏实际保护效力、外围控制地带缺乏实际控制效力等。从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协调角度人手,以提升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实践性,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协调区域发展,促进当前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完善。
  • 摘要: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装饰艺术中极具魅力、是中国艺术的精髓,传统文明的一种载体,是人类不同时段中完美生命力的体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本文通过对现代园林设计中各种传统装饰纹样元素、单体纹样的运用,归纳总结出中国传统纹样在文化内涵、审美内涵、制作工艺的传承;装饰作用;传达吉祥寓意的作用等几大方面的意义.将传统艺术和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富有中国文化意蕴的设计作品.合理地利用好传统的装饰纹样元素为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服务,更好地挖掘本民族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对园林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论文聚焦于"一张图"式的GIS技术在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的生态资源空间识别、监测,构建城乡生态安全格局和划定生态控制线范围三大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并以惠州市基本控制线划定规划为例,实证研究这一规划技术方法,为风景园林在城市—区域规划领域拓宽了实践途径.基本生态控制线的规划正是风景园林与城乡规划二者结合发力的最好印证。“叛型城镇化”园林、城乡规划和建筑学领域新的指南,打破城乡二元空间的传统藩篱,实现城乡一体均衡发展,谋求社区一城市一区域的最大利益。不难发现风景园林主动参与城市一区域规划,拓宽实践途径是大势所趋。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极大提高,越来越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旅游便成为人们忙碌生活之余最受欢迎的活动,近些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古镇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城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旅游古镇的建设和保护对于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关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古镇复兴的内涵是在历史文化的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基础上实现物质、功能与文化三方面的复兴.本文就以平遥古城为例来探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古镇的保护与复兴.对于古镇资源而言,保护是其主要的发展动力,只有完好无损地保护古镇的旅游资源才能带来较好的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应该遵循保护与发展二者兼顾的原则。既要使得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得以保护,又要能够促进城镇的发展,实现城镇现代化。对平遥古城的保护应该着重从古建筑群进行保护,平遥作为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其历史文物建筑群的价值高于当地其他文物,该建筑群作为一类有形的,并且是不可再生的建筑旅游资源,在保护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同时还应把当地环境也作为保护的重点去保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古镇的保护与复兴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终实现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与注意。
  • 摘要:通过对格鲁派寺庙的分布及空间形态的研究,以塔尔寺为例,论述了格鲁派寺庙的空间特点,即整体布局呈"自由发展式"、以"措钦"为中心,各功能分区等级分明、神格空间高于人格空间、寺庙整体统一均衡、空间变化异常丰富.继而研究了产生这些空间特点的形成因素,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和宗教因素.
  • 摘要:中国草原地区城镇化进程日渐加快,城市与草原生态之间的矛盾与问题日渐突出.草原游荡型河流是草原地貌所特有的景观要素,当城市建设与此类河流产生交集,了解河流的本质与特征是处理好城市与生态之间关系的重要前提.本文旨在以宏观视角解读草原游荡型河流的特征与意义,并结合海拉尔湿地景观规划案例提出对此类河流规划设计的有效策略.游荡型河流是天然河流中常见的河型之一,在中国分布较广,根据其所分布的地理位置,可分为平原、草原和宽谷三类。草原游荡型河流,在地理学上特指草原地貌上具备游荡型特征的一类河流。对海拉尔河湿地的宏观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建设对草原生态的压力,但还远远不足以确保草原地带的全局安全。对于草原游荡型河流而言,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河段的盲目侵占都会带来下游所有河段的水源断流和相应草原区域的根本性沙化。中国草原的生态现实已经不容许有更多的错误决策继续出现,后果一旦显现为时已晚。
  • 摘要:以上海后滩公园为例,分为后滩公园外的西向区段和后滩公园内的东向与南向区段,分别在距离黄浦江0m、50m、100m处各设置9个测定点,共计设置27个测定点.通过对各测点负氧离子含量、气温、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噪声、风速6个指标的测定,研究探讨了上海市后滩公园滨水绿地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三个方向上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东向>西向>南向,分别为595ions/cm3,589ions/cm3,380ions/cm3;三个测距范围内所有测量点的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50m处>100m处>0m处,分别为591ions/cm3,498ions/cm3,476ions/cm3,负氧离子浓度的大小主要与植物群落的植被组成结构及大小有关,其次与主导风向有关,再其次与距黄浦江的距离和人流、车流量有关;西向、南向及东向的空气湿度平均值分别为43%,44%,40%,南向>西向>东向,空气湿度主要受与黄浦江的距离、微地形和植物群落的影响;分布在后滩公园的18个测量样点中,有13个样点噪声小于50dB,后滩公园较为安静;三个方向风速均呈现为距黄浦江越近风速越大的特点,最小风速0m/s,最大风速1.7m/s;三个方向上气温变化幅度约在1℃左右,公园绿地比公园外降温约1℃.
  • 摘要: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景观设计出现的文化表达缺失现象,文章试图通过适当地运用乡土材料来唤起现代景观设计中历史文化,总结了乡土材料的内涵及特征,探讨了传统乡土材料的景观营造的原则,然后以南阳市卧龙岗公园的设计为例,挖掘了传统石材、木材、砖瓦等乡土材料的景观应用价值,探寻了乡土材料对卧龙岗地区历史文化的表达途径,最后文章对乡土材料在未来景观营造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摘要:林盘是四川省部分农村地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星罗棋布的乡村聚落,川西林盘作为独特的乡村景观,是与自然地理相融合所形成的聚落形式,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林盘是川西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珍贵的文化景观,也是原住民维系乡愁情感的重要载体.当前新型城镇化中,川西林盘在数量形态等方面发生明显变化.本文以文化景观的视角审视林盘,提出"实体景观+延续动力"的演进机制,以崇州市为例探讨林盘保护与发展的策略,川西林盘在田、水、林、宅四要素的基础上.还应有人的要素。因此,与其他人造园林景观相比,对于川西林盘文化景观而言,观赏性是其外在的属性,而生存(生活)性才是其本质所在。
  • 摘要:本文阐述了城市生态系统稳定与自然山水格局构架的重要价值,以武穴市绿地系统与滨江景观规划为例,分析了武穴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生态网络格局和景观结构、天际线与自然山水格局保护、低冲击的规划理念三个方面来探讨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相关策略,既要定性描述,又要量化控制,以期改变中小城市迅速扩张的发展模式,创造可持续的城市人居环境.
  • 摘要:生态基础设施是人们持续获得自然服务的保障.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在对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基础设施相关基础概念进行辨析,以及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比较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策略,包括:建设主体多元化;生态基础设施产业化;森林与农业为伴,与海洋共生;建立城乡连续的山水格局;让乡村"发酵";让自然河流回归;建立生态廊道;开放式布局;与水为友;功能复合等十大战略.
  • 摘要:传统村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何处理村落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关系,成为棘手的难题.本文通过诠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本质,探讨新型城镇化与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的矛盾,并以徽州传统村落的保护为例,提出了一些解决矛盾的措施.要特别重视整体规划,对传统村落所依附的山水环境进行整体保护,延续其场所特征,保护其标志性的景观要素和空间格局,同时融人传统村落所根植的乡土文化。
  •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原有的自然生境支离破碎,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而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持续性的保证.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城市的生态内涵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虽然近年来学者对于如何在城市环境中营造生物多样性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往往没有落实到城市景观规划建设的控制和引导中.为此,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视角,分析了在不同尺度下景观规划中的生物多样性导控,综合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导控的基本内容,最后对景观规划中生物多样性导控的手段提出了新的方法思路.目前,在新型城镇化社会的发展中,中国的城市化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且这种快速增长势头将持续较长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做到既追求经济效益,又认真考虑社会需求和生态需求,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值得从各方面慎重考虑。对城市景观规划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持续利用的关注,已成为国际潮流和趋势,它要求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及管理时必须以景观生态学原则与方法为指导,切实地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规划工作,以生物多样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景观规划中加人生物多样性的引导和控制的因素,对于城市景观中生境多样性的营造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 摘要:古村落是乡土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农耕文明的精髓.但在城镇化进程中,建设主体追求形式创新和经济效益,给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对此,本文以浙江斯宅古村为例,探析斯宅古村景观特色与保护价值,针对斯宅古村保护现状,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发展要求,探寻在新型城镇化中保护和发展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并存的传统古村落的新策略.在新型城镇化的形势下,只有认清斯宅古村历史价值,处理好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新型城镇化与古村保护的关系,构建富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精神的聚落空间系统,完成保留与更新的双重使命,才能实现斯宅古村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城镇化的进程带来大批的拆迁安置小区建设,在进行这些安置小区景观设计时如何才能合理地延续其地域文脉,让这些几百上千年的村庄文化得到继承与延续,为回迁居民营造归属感与认同感.本文通过总结地域文脉在安置小区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从场地记忆的延续、村庄文化的继承、回迁居民生活方式的引导三个方面提出拆迁安置小区景观设计中地域文脉延续的方法.
  • 摘要:西湖凤凰山中的排衙石景观,是吴越国和南宋两朝皇家园林的古迹遗存,本文在文献考证和实地调研测绘的基础上,分析排衙石景观特征、空间关系及其用典案例,研究了排衙石自宋代艮岳起对造园的重要影响,并指出其反映的用典文化是中国叠石假山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遗产价值.
  • 摘要:上海城市公园已经进入从大规模开发转向自我更新发展时期,其变迁过程意味着公园设计与管理等多方面的变革.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下,海派园林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遗产,如何平衡未来与过去、现代与传统、创新与保留等多方面的冲突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本文以海派园林嬗变过程的特质为切入点,探讨在现代主义语境下其自由的空间形式、公众意识引导下的功能包容与颠覆传统的管理模式,为海派园林的更新提供新的启发.通过在城市公园空间形式、功能服务和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促进公园的更新发展,将海派特质进一步传承与发扬,使海派园林成为上海重要的城市名片,是一种必然趋势。
  • 摘要: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实例,通过建立人文景观资源研究方法,对校园人文景观资源进行了现状调查,从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景观空间、活动事件空间方面开展了校园人文景观资源分项评价和分区评价.
  • 摘要:洹园是一座新建公园,经过5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并确立了其以自然山水为依托,以植物造园为主体的仿古文化园林的指导思想.为了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确立洹园今后的发展方向,理顺思路.根据中国古典造园的经典理论,对洹园现有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立六大景区的观点,对每个景区的形成、意境、内涵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为洹园的建设提出了初步构思,下步应在大岛上建一组仿古建筑,以契合方蓬仙境之意,并可供游人小憩,或作管理人员办公之用。完善岛上绿化美化工作。以不同树种和栽植方式,使各岛形成不同的风格,整个景区形成后,既有江南水上园林之灵秀,又有北方园林之质朴,岛中有湖,湖中有岛,水波潋滟,树影婆娑,水中陆上虚实明暗对比和谐,色调雅致。
  • 摘要:目前在风景区的游线设置的过程中,大多是以定性的方法主观地对各个景点进行有机的组织.但这样的方法有一定主观性和局限性,难以对游线进行客观,准确,科学的设置.本文通过相应的调查和运用现代景观评价体系的相关方法,分析研究其相应规律,并因此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系统的分析,探讨游线中游人的不同体验过程,以此研究游线设置及相应的评价,并因此提出相应游线设置方法的建议.对游线设置的评价得到的数据结果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游线资源评价数值,其二是游客在游线中的旅游体验变化曲线。游线资源评价数值是有助于对游线设置进行总体宏观上的评价,游线中游客旅游体验变化的曲线反映游线设置中微观的动态的评价。最后将游线资源评价数值、游线体验评价值赋权进行运算,得到游线设置的综合评价。本研究通过对游客与专家的调查得到相应的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合理分析。得到对游线的科学的系统的评价。在风景区规划中还未有对游线规划的评价理论。但笔者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是对规划有着深远影响的。对游线规划设置进行评价有利于设计者从更客观、科学、严谨的角度认识场地,摆脱规划者主观的限制。同时通过对游线的评价生成的游线体验评价变化曲线,能定量的对游人的旅游体验变化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这对风景区游线规划设置是有极大意义的。
  • 摘要:保护培育规划作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重要的专项规划之一,是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依据.而现行的保护培育规划分区体系中,缺乏强制性的内容,对资源的保护没有真正落实到规划操作中.本文提出以资源为核心的保护分区体系,通过对资源的调查、分析和评价,确立切实可行的保护分区,并与其他分区规划相协调.对于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专项规划,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是其最重要的目标,既要使风景资源的价值得到保护又要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本文尝试建立以资源保护分区为核心的风景名胜区分区体系,把资源保护和利用落实在一个空间框架内,协调了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游赏开发的关系,消除了规划与实施相脱节的现象。
  • 摘要:以乌镇西栅风景区为对象,从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和景区本身承受能力出发,在构建旅游空间容量模型和旅游心理容量模型的基础上,以实地调查研究为依据,运用多种统计方法测定景区内旅游空间容量和旅游心理容量,并结合实际对结果进行比较修正,最终得出合理的日容量为7200人/日.最后,基于研究分析,从不同方面分析了容量超载原因,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首先,由于西栅景区的可利用面积是一定的,其可容纳的游客数量也是一定的,通过网络、传媒等方式及时传播实时的游客信息,使旅游者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合理安排,尽量避开高峰时期。其次,整合现有的资源,增强景点间的有机性,增强旅游者的保护意识,减少其在游览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使得景区得以更健康的发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