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雨洪管理

雨洪管理

雨洪管理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56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2篇、会议论文96篇、专利文献299882篇;相关期刊212种,包括中国房地产业、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现代园艺等; 相关会议47种,包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2015城市雨洪管理与景观水文国际研讨会、2015年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等;雨洪管理的相关文献由120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海龙、车伍、俞孔坚等。

雨洪管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2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9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99882 占比:99.82%

总计:300430篇

雨洪管理—发文趋势图

雨洪管理

-研究学者

  • 刘海龙
  • 车伍
  • 俞孔坚
  • 姜涛
  • 王思思
  • 高学珑
  • 刘家琳
  • 刘燕
  • 刘颂
  • 吴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初晓冶
    • 摘要: 起源于低影响开发(LID)理念的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项投资高,难度大,需要涉及多部门工作协作进行的项目,能否按照计划实现各项目标和产生预期效益至关重要。因此亟需建立健全对海绵城市绩效评估的相关体系,加深对其绩效评估体系和办法的研究。通过对国内研究进展和国外雨洪管理实践案例中的绩效评估办法的分析总结,得出国外相关实践案例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估的启示以及展望。
    • 叶伟阳; 李杰; 李俊锋; 刘光荣; 肖诗凯
    • 摘要: 海绵城市的理念发展为城市管理者增强城市雨洪管理能力、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供了方向指引。深圳市福田中心区通过下沉式绿化带、透水铺装及环保型雨水口三方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龙舟水”强降雨期间对工程范围进行观察记录,证明海绵设施可轻松应对常规暴雨事件,与其他城市相比突显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优越性,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示范作用。
    • 张泉; 薛珊珊; 邹成东
    • 摘要: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古村落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以低影响开发(LID)理念为指导的雨洪管理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古村落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以安徽省泾县查济村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软件和SCS-CN降雨-径流模型联合模拟不同重现期极端日降雨量下的潜在淹没范围和地表径流特征,分析查济村雨洪管理现状和问题,提出构造河道上游湿地、生态种植坑、渗透性排水系统、生态过滤农田等具体LID策略,并通过模型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建立雨洪管理网络对查济村的洪水及水质问题进行治理,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总量,削减径流污染物含量,改善古村落生态环境,相关经验可为其他古村落雨洪管理提供参考。
    • 彭林林
    • 摘要: 城市森林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本文通过结合案例,对美国城市森林建设相关背景、具体策略和行动进行梳理,概述了美国近年来在城市森林建设和管理中的几个特点和重点,指出美国在城市森林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特别注重城市森林基础管理、注重将城市森林和雨洪管理结合、注重实施公众参与。最后,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城市森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美国先进经验,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的城市森林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 耿佳慧; 杨艺红; 王若寒
    • 摘要: 校园屋顶景观不仅需要解决屋顶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问题,深入发展建筑空间雨水利用潜力,而且要考虑师生感知、了解、探索自然的需求。多种雨水利用措施与景观设计有较好结合的可能性,对雨水利用设计景观感知层面的发掘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通过景观设计改善校园屋顶空间雨洪利用现状,能够满足景观感知活动需求。文章以“雨水—感知”为核心,将视、听、嗅、味、触、空间六种感知融入雨水空间规划、感知细部设计两个主要维度构建的屋顶空间设计,以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为例,创新性地应用在校园屋顶景观中。校园屋顶景观在解决场地雨洪问题的同时,营造体验式雨水利用景观,创造景观感知体验。该方案对景观感知理念在校园屋顶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 卢凡凡
    • 摘要: 随着时代发展,将商业综合体的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营造出对人亲切、对自然友好的生态环境是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以南宁东盟创客城景观设计为例,从项目概况、概念设计方案、主要景点设计、铺装设计、植物种植设计和水生态设计等方面探讨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生态景观设计,设计将商业区的景观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相结合,起到雨水管理、丰富生物多样性和提供休憩空间等功能。
    • 陈飞
    • 摘要: 城市雨洪灾害和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需以跨尺度的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基础,需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不同尺度的承接、配合,多种海绵空间相互关联,形成多尺度、立体、交融的体系。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形式的片区建设,应专门有针对性的海绵城市系统化方案来和规划,并与具体项目实施进行衔接。以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停车场上盖地区海绵建设为案例,探讨海绵城市系统化方案如何实现有效协调衔接。
    • 陈修康
    • 摘要: 在全球异常升温的背景下,极端气候愈发频繁,快速城镇化的“混凝土森林”城市面临着更大的雨洪管理压力。城市绿地作为“混凝土森林”城市的绿州,城市透水地面的主要组成,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对象。为缓解城市雨洪管理和水资源利用等问题,我国城市绿地处于快速海绵化建设或改造阶段,以优化城市水系统建设。在海绵城市设施规划布局与建设过程中,应重视海绵城市规划碎片化、无序化的问题,加强全过程专业化管理,进行系统规划、协作设计、优化施工、专业化养护,以增强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祁晓序
    • 摘要: 本文以南京新济洲湿地公园陆域码头区为实践研究对象,通过对场地梳理以及对长江相关场地资料的收集调研,对场地特征进行系统的解读,了解其主要雨洪问题,确定适合场地雨洪管理策略和具体设施技术,结合码头未来功能转换,从景观的角度解决场地汛期内涝、非汛期景观维护、生态恢复及旅游服务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学、生态学、水利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支撑,使南京新济洲湿地公园陆域码头区未来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湿地公园维护和游客观光休闲,以期为之后滨江码头景观改造开发提供一定的研究和和参考价值。
    • 白红伟; 王志楠; 宋佳民; 陈金旭
    • 摘要: 在园林视角下,基于雨洪管理的目的,针对济南市泉城公园自身实际情况,本着渗、滞、蓄、净、用、排相互结合的原则,以“蓄、渗”为主,兼顾“滞、净、用、排”等技术措施,以提高公园地面渗透、雨水径流调蓄和雨水收集回用的能力为切入点,对泉城公园景观改造提升。该项目贯彻雨洪管理设施与园林景观风貌相融合的设计理念,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生态环境,提升景观风貌,增强雨水调蓄能力,对老旧公园改造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