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16-09-24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国家提出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城市纷纷高举创新经济的发展旗帜.但如何塑造具有创新气质的城市,成为专家们探讨的重点.本文从创新生成的机制路径出发,提出在创新进入2.0的背景下,建立创新生态环境成为重要的手段,而创新生态环境的塑造仰仗于创新人群的集聚.研究创新人群的需要,方能了解具有创新气质的城市特色.本文以上述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杨浦区建设创新型城区(上海高教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为例,探讨杨浦区相对比创意阶层集聚地特质的短板所在,研究杨浦区的未来发展导向.指出杨浦所面临的核心问题的关键需以“创新要素联动”为突破点,以创意阶层的需求出发,重新构建杨浦的战略目标与功能空间组织关系.并以城市存量规划为前提,提出建设具有创新气质的城区需进行系统网络化更新,以微更新的方式,围绕六大主题板块,系统网络化推进城市功能空间重塑.
  • 摘要:基于车辆段、停车场等轨道交通设施的复合利用与开发,是目前国内正在积极探索的一种交通设施用地的土地二次开发模式,其目的是在“精明增长、集约节约”的城市发展理念下,缓解轨道设施运行对城市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轨道设施及周边的土地利用价值.本文从广州市轨道建设情况与存量用地优化利用的现实需求出发,采取理论研究、实证调研、部门访谈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轨道车辆段的工程开发条件与项目编制审批流程,厘清轨道车辆段的工程、用地的审批流程与关键控制要点,探讨了如何在轨道车辆段复合开发的规划编制中,创新规划控制方法,优化审批流程,以此实现轨道车辆段、站点及周边联动地块的一体化开发,促进轨道交通、城市空间的联动发展.
  • 摘要:空港核心区是城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所在地,在“第五冲击波”宏观背景下,逐渐被多位研究学者所关注;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中国“法定规划”中最为重要的规划环节,直接指导土地开发与管控,对于空港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相关问题探讨在国内还比较少,本文就控规层面如何确保机场正常运营、如何优化空侧资源配置、如果控制机场用地开发、如何有效与城市规划衔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期对未来空港核心地区用地规划编制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 摘要:为了解决北京市城市街道街角公共空间使用质量较差、缺乏活力等问题,以SD/DEA为主要研究方法,以SD/DEA为理论依据与科技手段,通过对北京市街道空间的详细调研,分析当前街角空间的特征,找到其缺点,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激活城市街角空间的优化方案,满足人们对于街角空间的各种心理需求,激活城市街角空间,增加街角公共空间活力,充分发挥街角空间小区域的带动作用,提升城市街道街角空间使用效率.
  • 摘要: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与体育锻炼需求的增长,以体育赛事带动大型体育设施建设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必须向注重居民日常使用的群众体育设施均等化布局转变.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通常按照国家标准以“千人指标”进行体育用地的配置,无法反映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的效率和公平性.对此,应以可达性分析为辅助手段,按照居住区出行距离评价体育服务覆盖率,补充服务盲区的体育设施,同时以此为基础根据最近距离划分服务域,进而推算服务人口,分析体育设施的服务规模,为公共体育设施的均等化、合理化布局提供支撑.
  • 摘要:本文以城市色彩为研究对象,选取国内外典型城市色彩规划案例,探究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方法与策略.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工环境三个方面,对长兴岛经济区现状城市色彩进行调研与评价,并从城市总体控制、城市分区控制、分类控制三个层级进行控制引导,旨在建立有序的城市色彩秩序,改善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整体形象感知.
  • 摘要: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近年来一直是城市发展的热门话题,而什刹海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为国内的历史街区提供了经典的规划蓝本.但现在的什刹海街区,依然存在街区活力发展不均衡、居民私搭乱建破坏街巷肌理、休憩交往公共空间数量和种类匮乏等诸多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归纳什刹海街区空间形态的现状问题,运用空间句法这种客观定量化描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从本质上探讨什刹海街区人群活动特征与城市空间结构、道路交通组织以及用地功能布局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究现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从城市空间结构、道路交通组织以及用地功能布局三个方面对什刹海街区提出了符合街区特色、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空间形态优化策略.本研究运用空间句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历史街区空间形态研究的框架体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优化策略—句法验证,它改变了单凭直觉经验进行历史街区空间改造与更新的方式,为避免造成不尊重建成环境而大拆大建提供了更全面的技术支撑.
  • 摘要:文章从历史的视角,在对中国现代城市设计发展阶段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2000年代国内城市设计实践走向迷茫与混乱的现象及其背后城市设计思想与理论缺乏的原因.文章讨论了不同语境下城市设计概念及其价值取向的差异.进而在城乡规划学视野下从城市设计的公共政策属性出发,展望了未来中国城市设计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 摘要:本文通过对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的发展演变,以及部分城市控指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认为控规的控制指标在经济类指标和景观类指标难以在现有控规体系中妥善解决.控规从产生到现在已有近三十年的时间,但是其核心的控制指标体系却基本未作改变,已难以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者对控规的诉求过多,为更好的实现土地开发管控,不断的在控规指标中增加新的内容,控规更多的承担了管理功能,而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初衷相去甚远.本文选取了四个一线城市的控规指标体系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其在控规探索中出现了强调通则式管理,减少规定性指标,增强经济性研究,提高城市景观控制等发展趋势,为中国控制性详细规划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 摘要:城市绿地系统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的专项规划,但现有的各种绿地系统规划过于关注中心城区的规划,忽视了从区域层面考虑生态格局.在《石门县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中,笔者利用生态技术和方法分析现绿化环境,并分三个层次进行规划.县域层面强调生态格局的保护,明确生态斑块、廊道的位置,建立生态格局;规划区层面注重与山水格局的结合,形成生态圈层,规划不同的生态涵养区,并根据公园设置低冲击影响设施,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的影响;中心城区形成“环状+棋盘”的绿地系统空间结构,则侧重对不同的绿地分类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并提出对道路绿带的低影响开发、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议,从而指导今后城市的建设.
  • 摘要:指出滨海城市灾害日益突出以及国内外关于综合防灾规划研究的差距.提出风险评估是综合防灾规划编制的基础,可提高规划科学性;进而从综合防灾规划的视角出发研究风险评估的理论内涵、内容和方法,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进行综合灾害风险评估,绘制风险区划图,识别高风险区,进而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目标制定、重点区域识别、避难场所规划、防灾通道规划等内容编制提供基础.
  • 摘要: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国各省和东中西部二十余年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和基本特点,主要关注了三大类实物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然后通过计量方法(相关系数计算和逐步回归)进一步考察了这三大类基础设施与国民经济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总体上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对经济的作用不完全相同,信息基础设施的作用相较于其他两类基础设施的作用更加明显,而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基础设施的优势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要持续重视基础设施投资。促进GDP增长,为其他经济活动提供保障,提高经济发展效率。要协调基础设施与其他促进经济发展的要素的关系。不仅要关注基础设施,也需要关注政治环境、经济结构、人力资本等等其他要素,各要素交互作用,真正实现经济的高速高效发展。
  • 摘要:本文基于生态城市规划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依托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山地城市重庆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城市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集中与分散、上游与下游、地上与地下、大中小相结合;结合城市地形地貌,集约紧凑布局,丰富山地城市景观特色;因地制宜地采用合理工艺,与再生水厂适当合建等合理性措施,以此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水环境生态修复,有效提升山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 摘要:相对于稳定快速的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步伐,我国现有的综合管廊建设运营模式存在一些结构设计的缺陷,将会直接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和运营稳定性.通过对国内综合管廊项目常用的三种模式进行案例分析,借鉴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在建立综合管廊专项基金的前提下,提出基于“双层架构”的“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和“引进社会资本、政府后期回购”两种模式,为解决综合管廊建设运营中出现的“政府建设资金短缺”、“运营单位收费不畅”、“社会资本融资困难”等问题提供思路,以实现综合管廊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
  •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在我国已逐步进入精细化管控阶段.作为新型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其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的开发建设.由于各地在自然特征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地必须探索符合当地条件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包括有效的领导组织架构、合理的制度机制、本地化的技术标准、高效的投融资机制等.以佛山市为例,探讨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介绍了佛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市、区两级海绵城市建设领导组织以及其他海绵城市制度机制建设情况.海绵城市建设统筹方面,介绍了佛山市海绵城市相关专项规划及技术标准体系的编制计划,以及海绵城市重点区域的筛选和建设任务的梳理,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
  • 摘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以下简称充电设施)包括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等,是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推广应用电动汽车的基本保障.但目前有车无桩、有桩无车现象严重,为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各地相继编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本文分析了目前充电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充电设施的规划布局、充电模式选择、站址选择提出了一些看法,以增强充电设施建设的可操作性.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地铁.地铁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交通面貌,提升城市影响力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但由于地铁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较大,使得城市交通面临极大的挑战.处理好城市地铁施工与城市交通的矛盾,将施工对城市交通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以确保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是现阶段许多城市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为此,昆明开展了一系列城市轨道施工期间交通疏解研究,协调城市轨道施工与城市交通,确保居民正常出行,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本文以昆明轨道交通1号线西北延线一阶段施工为例,研究制定城市轨道施工期间交通疏解方案.本次交通疏解在融入重慢行、重秩序、重可达等理念的前提下,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级不断深入,层层递进,实现区域交通与施工路段交通协调,交通管理与交通组织统筹,多种交通方式协调,保证施工期间交通平稳运行。
  • 摘要:从“社会-经济”需求的角度切入,解析邻里中心发展演变的内在动力,审视“邻里单位”的内涵及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原则.通过步行尺度和开发强度的相互作用研究,思考邻里中心的分级和划分标准;通过不同社会群体对公共设施需求度和“公益性-经营性”设施配置的再思考,提出服务设施配置类型.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住区邻里服务中心规划为例,提出规划建议:(1)分级体系:确定邻里街道中心与社区中心的划分标准;(2)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明确社会群体特征,提出邻里街道中心和社区中心集中式布局的服务设施类型和配置规模;(3)空间布点:通过GIS技术手段,提取居民点、服务设施半径等要素进行空间叠加,划定邻里中心布点范围.
  • 摘要:手机已成为广大市民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而为手机提供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通信基站的建设却日益艰难.移动通信基站和水、电、气一样同属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又和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一样具有邻避现象.如何在基站布点时预判和协调各类城市要素之间的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保障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是规划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是长沙移动通信基站规划中的一些尝试,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思考和策略.本专项规划的编制,既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的现实要求,也是服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内在需要。基于我院非盈利事业单位的性质和长沙铁塔公司的开明支持,在本规划的编制中,可以一直思考如何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利用好规划这个工具,协调各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
  • 摘要:综合管廊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管线敷设的形式之一.自2015年我国开始以城市试点方式推动综合管廊的建设工作,并在中央财政上给予补贴.综合管廊规划是综合管廊建设的主要依据.本文对综合管廊规划编制的技术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以石家庄为例,提出了以城市经济能力确定建设目标,以管道需求为主安排空间布局方案,在近期项目中落实技术细节的规划技术体系.并对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从科学角度讨论综合管廊规划的技术方法、规划内容等问题.
  • 摘要: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城市无序扩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大背景下,规划和建设绿道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便于居民感受自然风光,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对“新常态”下生态文明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绿道成功经验的研究占据绝大多数,而对其问题、教训的系统性研究数量不多.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对中外绿道规划建设中“自下而上”模式和“自上而下”模式、绿道的生态性和经济性、绿道线路空间布局和节点功能开发等三个问题的对比和探讨,提出了三点对广西绿道体系规划建设的建议,即应进行政府和市场结合运作的PPP模式、探索大数据支撑下基于多个子系统目标的区域绿道网络“智慧规划”和依托区域自然与人文特色综合进行绿道选线布局和节点功能开发.
  • 摘要:各地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边缘区是遏制城市蔓延、构建城市生态格局的核心区域,但同时也是一个既区别于城市,也区别于乡村的特殊的社会-自然-经济复合系统.笔者认为,只有在兼顾政府、市场、农民等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基础上,大胆革新规划编制组织,优化规划编制模式,才能够有效促进城市边缘区生态保护规划的有效实施,并以武汉市后官湖生态绿楔为例,以期对城市边缘区未来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 摘要:中心城区边缘区是天津市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生态化转型的核心地带,通过分析城市型生态社区的特征,提出多尺度整合、多系统联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规划思路,并从城市空间空间结构的生态化、与城市共生的生态社区空间布局以及可持续社区微环境塑造等三个方面提出天津中心城区边缘区建设绿色生态社区环带的规划策略.
  • 摘要:县域作为行政和地域的基本单元,是落实国家政策要求、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的重要空间单元.通过对县域自然本底条件、管理现实需求、城乡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构建了永川区核心——廊道——片区相结合的全域生态空间格局,形成“一环五带多核多连线”的基本生态空间网络体系.通过平衡保护与发展,以生态空间管制促进城乡整体格局的优化.
  • 摘要:城市生态规划作为协调城乡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既是对城市规划体系的补充与创新,同时也需要借助城市规划确保生态保护与建设目标能够在城市建设中得到落实.青岛中德生态园根据自身现状与发展需求,在编制园区控规的同时,开展了具有总体统筹特征和空间属性、面向实操的生态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从“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空间系统构建、生态管控与实施”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策略,通过统筹梳理生态建设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建立从发展目标到空间管控再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引导机制,将生态指标、生态控制线等控制要求与城市规划空间管控体系相衔接,在完善控规的同时,保证了园区生态发展目标的实现.文章通过对该实践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索控规层面城市新区生态规划的编制思路与管控实施路径,为同类园区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 摘要:能源消费是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源供应结构不合理、环境约束显著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要实现城乡建设模式的转变、能源利用的绿色化,推广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青岛中德生态园作为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和国家新能源示范园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坚持了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绿色建筑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本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进行了实践和探索,相关项目已经开始建设和投入运营,未来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5%以上.通过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能源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实现了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其他新城新区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城乡规划的未来不是技术的叠加,而是技术的集成,不是简单的二维以至于四维,而是多维度的突破演化.人类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城市规划的价值取向由单一专注于效率效益而转变成为以环境为第一价值取向.进一步凝聚社会各领域对科技、对城市未来的美好共识,促进对城市未来科技的理解与支持.作者基于百度凡尔纳计划针对人类未来学的深入研究,以技术集成本身定义为基础,结合当前处于的生态文明时期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城市未来学的基本定义:城市未来学是在生态文明时期的背景下,以环境为第一价值取向,在城市未来建设使用中,综合采用了当今时代经济技术可行的集成技术群并给未来技术的创新和升级留有接口,以不增加原有基底和节约资源为根本目的,使城市规划设计一开始就以环境为主的整体性出发,以技术集成为平台,实现了整体资源消耗的最小化目标的技术集成体系,贯彻城市未来发展的生态、包容、循环、创新四大理念.城市未来学的内涵非常深刻,外延也极为广泛,城市未来的发展可以预计但又无法确定,本文唯愿作为一种学术探讨,以推动城市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 摘要:随着国内外对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探索和规划建设持续升温,绿色生态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快速增加.但是由于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体制、机制以及配套的不健全,绿色生态城区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发展困境.基于当前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情况,本文以青岛中德生态园绿色生态规划建设为例,介绍了园区在绿色生态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全程管控、扶持政策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所采取保障及创新措施,保证生态规划技术指标的落地,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目标的实现.
  • 摘要: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化过程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重要人类活动因素之一,气候变化又带来全球变暖引发热浪、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文章以城市化地区为研究对象,以天津为例总结近年来城市气候变化特点,结合城市化发展规律和城市复合系统的主要特征,从植被、湿地、生物多样性、产业用地和人口健康五个方面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敏感性分析,找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时城市化发展的短板.从减缓气候变化、应对极端气候、适应气候变化三个方面探索规划编制过程中应该重点控制的内容和要素.提出开展环境绩效评估、划定通风廊道等规划编制对策和建议,提高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缓解热岛效应等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城市规划低碳化提供相关研究基础,科学指导城市应对气候变化.
  • 摘要:风是影响城市热环境变化和微气候形成的基本要素,城市风道是缓解城市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的重要手段.基于科学数据的城市风道分析,是科学制定改善城市风环境空间策略的前置条件,本研究以“城市通风廊道量化研究”为切入点,以乳源中心城区为研究实例,借助GIS软件和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平台,通过建筑迎风投影面积密度这一核心指标,将城市通风的三维问题二维化,定量评估城市建成区环境的通风能力,并通过对比仿真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风道“分级、分型、分形”规划控制的思路,并以乳源县城为例,初步拟定了城市通风控制指标体系,并编制了城市风道控制导则.
  • 摘要:从街区尺度分析研究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分别研究低碳街区的路网形态和低碳街区的空间模块.通过低碳的交通方式对于城市空间形态的要求与影响,确定低碳街区的路网形态.引入体型系数、天空视域因子、建筑被动空间等微观因子,研究最基础的建筑模块与能耗关系,从低碳的建筑空间推导低碳的城市街区空间形态.
  • 摘要:湿地生态功能分区是有效保护湿地资源,促进湿地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以生态学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在3S技术的支持下,对汕头西部生态新城与牛田地区湿地生态功能分区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及1930~2014年湿地历史演变特征,研究湿地生态因子的空间分异规律,对湿地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将结果分为极重要、重要和一般重要三级.在此基础上,将区域湿地划分成滩涂湿地保育区、自然湿地重建区和人工湿地体验区三大生态功能区,分别提出建设与管控指引,为汕头西部生态新城和牛田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保障提供支撑.
  • 摘要:绿色基础设施重视系统性保护与适宜性开发、自然与人文需求之间的平衡,是实践生态文明理念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研究,进行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与特征解析;基于广东省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分析,明确广东省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与着力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层级、分类别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广东省各空间层级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冀为广东省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 摘要:生态是城市区域规划设计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分析临山港口及填海区的水体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多类型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结构情况,提出保护、完善、修复三个层次的规划策略.以深圳盐田港中港区为例,同时结合产业、交通、用地及能源规划,重点研究沿海山体珍稀动物保护、淡水生态系统修复及近港口城区污染生态控制对策,为港口及填海区构建健康生态系统,制定符合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城市规划方案提供初步分析及策略.
  • 摘要:沙漠与沙漠化土地是中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风沙危害也是中国目前最为突出的生态问题,因此发展沙产业、保障沙区生态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漠资源为研究背景,充分立足于现实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合内蒙古干旱地区的生态沙产业发展类型,探索生态治沙、用沙的产业路径,并以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为例,对现状水土资源条件进行产业适宜性分析,在促进黄河西岸生态综合治理实现的同时,探索了干旱沙漠地区的生态沙产业发展模式,并指导沙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对西北部干旱地区的沙产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摘要:河网型城市的水生态功能下降已经成为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典型问题.笔者指出,水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对待河网生态问题不能局限在河道滨水空间上,必须从更大的区域尺度改善水文循环及生态问题.因此,研究尝试将低冲击理念应用贯穿于各层级的规划中,从宏观层面出发,利用gis水文分析建立水安全格局,根据生物流最小耗费路径划定生态控制线,补充完善生态专项,与总体规划的空间管制衔接整合;到中观层面,依据上位限定条件,对缓冲区进行城市设计,结合控规“蓝线”、“绿线”及建设强度指标体系进行生态控制;到微观层面,落实关键生态节点设计及技术支撑,形成以尊重水文循环为基础的系统规划方法,为河网型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 摘要:随着城市热岛效应、雾霾、气象灾害等问题日益凸显,城市通风廊道已经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及政府决策的重要课题.目前,传统规划理论难以满足城市生态、环境、通风、治污等多方面诉求,本文借鉴德国、日本和国内北京、武汉、西安、广州等城市通风廊道案例,对影响通风廊道规划的三大因素(背景风、地表通风潜力和绿源)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思路和方法,明确长度、宽度、走向等通风廊道的规划控制标准,并结合现有的城乡规划体系,分析区域、城市、街道尺度下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重点和内容,为各地开展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 摘要:资源型小城镇是基于自然资源禀赋而发展兴起的.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开展,其原有的发展模式具有难以持续性.湘乡市棋梓镇以水泥产业为支柱,充分体现了资源型小城镇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布局不合理及一、三产业发展水平低等普遍特征.本文通过:合理选择转型模式,确定产业定位;提出各产业发展措施,使建材产业绿色化、旅游产业区域化、传统农业高效化、新兴产业联动化;布局落实各产业等措施,指出棋梓镇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力图为中国广大资源型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面临的空气污染问题不断凸显.城市规划作为指引城市空间发展的公共政策,大气环境越来越成为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外较多学者从定量研究角度开始思考城市土地利用对于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选择土地利用回归模型分析城市用地与空气质量的线性关系,以连云港中心城区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高程、土地利用、交通等因子模拟城市空气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空气质量监测点PM2.5浓度相关程度最高的是300米范围内公共服务用地面积、5公里范围内主干路长度及1公里范围内绿地面积.本文在模拟连云港城区空气污染分布基础上,提出在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交通系统规划应对空气污染建议,增加城市空间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同时也为其他自然和人文条件相类似城市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 摘要:低碳理念是当今最流行的规划理念之一.本文从城乡规划最基础的坡度分析切入,从规划一开始就植入低碳的理念.具体研究方法是从坡度分析中的像元取值入手,通过分析像元尺寸与坡度中误差的曲线变化情况,当曲线斜率趋近于0时,坡度中误差基本不随像元尺寸的变化而变化.大于该尺寸时,坡度分析与实际偏差较大,小于该尺寸时,坡度分析的精度基本不变,但计算机的处理负荷会成倍增加,所以可以认定该像元取值即为符合低碳理念的像元取值.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规划体制及地貌的实际情况,选取3种典型地貌,9种典型比例的地形,共分27种情况,依次分析总结每种情况的像元取值.以期为城乡用地的坡度分析提供参考.
  • 摘要:学界对社区规划的研究从未间断,深圳、厦门、上海等城市也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推进实践探索.现行制度环境下,社区规划长期以来几乎完全是一种国家主导模式.十八大提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化改革目标,公众参与和社会治理的需求逐渐提高.本文简要回顾国外社区规划的发展历程,并归纳为“社会治理综合手段”、“地方认同培育计划”两种模式,指出现阶段前者适用于社会经济统管的城中村地区,而后者更适合在乡村社区、创意社区等需要强化地方社会文化认同感的地区推广.最后提出国内社区规划需要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
  • 摘要:四川藏区历来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带,城镇发展长期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保障四川藏区城镇进程中的防灾安全,以炉霍县新都镇为例,首先明确城镇防灾减灾面临的挑战,并进一步从固有自然条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剖析灾害的成灾机制.总结现阶段城镇灾害的特征为:城镇灾害孕育环境复杂,灾害类型多样;灾害类型具有连锁性;承灾体防灾减灾系统不健全.在总结灾害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新都镇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及核心指导思想是顺应自然,重点是改变灾害孕育环境中的人为因素;将控制干扰作为城镇防灾减灾的规划应对方法;从硬质的空间准备和软质的制度准备两方面为具体措施建立新都镇城镇防灾减灾系统,期望能为四川藏区的城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借鉴.
  • 摘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次工作组报告指出,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气候变化是由人类的行为造成的.本文在气候变化与城市规划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建设行为对城市气候变化的影响展开研究.本文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将济南市城市建设的数据如人口、建成区面积、绿化覆盖率、道路面积等数据和气象数据如温度、降水量、风速、空气质量等有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得出城市建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本文在济南市近20年的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定性、定量地描述了各指标值之间的相关程度.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建成区面积的扩张影响城市温度的升高;城市绿地能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城市道路面积影响城市风速等,分析验证了“城市建设是引发各类城市气候问题的主要因素”.根据定性、定量分析的结果,文章从城市的土地利用、产业布置、交通出行、绿化系统、建筑节能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对策和措施.
  • 摘要:由于气候变化加剧以及由此带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候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威胁.而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的北方复杂地形地区,人口、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特殊的地形环境使得承灾体的暴露度增加,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最为严重.因此,现阶段急需探求一种契合北方复杂地形地区特点的灾害防控手段.本文立足于复杂地形的概念界定及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北方复杂地形地区典型灾害及其特征,结合弹性城市的新理念,分别从确定用地适宜性、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完善城镇内部各层级防灾规划、提高生命线系统的冗余度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五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地域性防灾策略.
  • 摘要:灾害的发生是一个风险概率事件,山地城镇逐渐激化的人地矛盾增加了山地灾害发生的概率与造成的损失,而风险管理理论是广泛应用于安全领域用来识别、分析、评估、处理概率事件的有效科学的方法.本文基于山地灾害风险特征,以攀枝花市为例,把风险管理理论融入山地城镇规划中,以山地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为基础,应用风险回避、风险适应、风险防止、风险补救等风险控制措施到山地城镇各个规划层面中,形成山地城镇规划防灾系统方法,实现山地城镇规划中安全性的规划原则,以优化山地城镇空间布局,减少山地城镇灾害风险.
  •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引起了各地摩天大楼的建设狂潮.摩天大楼的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也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象征,然而摩天大楼的大规模建设,给城市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危害,主要表现在摩天大楼对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抵抗能力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摩天大楼大规模建设给城市环境带来的“热岛”“雨岛”“风岛”效应,以及摩天大楼建设是否会引发中国的“劳伦斯魔咒”等经济危机.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发展时期,本文从弹性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从城市工程弹性、城市生态弹性、城市社会经济弹性三个方面提出对摩天大楼建设的规划意见,即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解决建设安全问题;改善生态条件,减轻城市环境灾害;进行合理规划,促进城市协调发展.通过对摩天大楼建设的工程、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改善,提高其应对各种消极的不确定事件和突然袭击的能力,从而提升生活质量、空间品质,保持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摘要: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关键基础设施所提供的各项服务,然而自然灾害、包括战争和恐怖袭击在内的人为灾害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如何对关键基础设施能进行有效的防护是当今研究热点.本文对比了利用地下空间对关键基础设施进行防护与其他防护措施的各自特点,得出将关键基础设施转入地下,利用地下空间对关键基础设施进行防护较之其他防护手段更为有效.通过介绍国外利用地下空间对关键基础设施进行防护的优秀案例,分析了利用地下空间防护关键基础设施的优势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意见.
  • 摘要:在倡导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历史地段的物质环境的防灾问题受到关注,其中历史地段内人员的防灾安全尤为重要.本文以历史地段公众疏散避难为视角,运用STEPS软件模拟公众疏散行为,分析历史地段疏散相关安全因子的疏散避难特点,并对走马塘古村落某防火分区的疏散避难安全性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加以修正,在最短时间内达到避灾减灾的目的.
  • 摘要:气候变化是全球范围内面临的挑战,在不确定扰动的威胁下,人们被城市系统所庇护.当城市系统受到的扰动超过可以承受的范围,人们将直接暴露在这种扰动下,并受到威胁.本文对气候变化下的城市脆弱性内涵进行重新解读,在城市脆弱性的三个结构要素作为准则层的基础上,利用综合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结合SPSS软件与哈尔滨市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以哈尔滨市为例,建立城市脆弱性评价体系,提出城市脆弱性评价体系建立的新思路,为城市面对气候变化提出新的研究方法.
  • 摘要:老旧社区作为城市安全的薄弱环节,其灾害风险评价和优化策略对切实保障城市安全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在老旧社区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韧性理论的老旧社区灾害风险评价及优化策略,旨在降低其灾害易损性,提升其在灾后可恢复性,为提升老旧社区的灾害应对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 摘要:基于山地城镇生态系统脆弱敏感、人类活动与城镇建设干扰性强的特征,本文提出在山地城镇的生态安全评估中引入DPSIR体系的优化方法,构建更准确描述山地城镇社会经济、生态安全与政策规划之间内涵关系的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生态安全评估与规划反馈间更密切的联系.引入DPSIR体系,将实现山地城镇生态安全评估方法的研究视角、评估维度、技术路线等方面的扩展与优化.最后以重庆市长寿区为实证案例,基于DPSIR体系方法构建了长寿区生态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总结了指标测度的计算流程和评估结果的分析方法.最后,提出了DPSIR体系山地城镇生态安全评估方法在生态修复政策制定、山地城镇城乡规划调整与方案优化方面的规划实用意义.
  • 摘要:山地城市因其地形复杂、文化多样、气候多变、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导致山地城市更新面临诸多不利条件,本文研究的山地城市旧城更新社会成本,以山地城市学原理和社会学原理为基础,探讨旧城更新在生态环境、社会关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去分析各个层面产生的社会成本,总结社会成本产生的原因,对控制山地城市旧城更新的社会成本提出相应建议.
  • 摘要:海绵城市是近几年来城乡规划协同其他各领域中的热点话题,并且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的战略发展目标.国内部分城市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海绵城市规划研究与实践,而其中关于山地城市的相关内容较少,且缺乏体系的完整性.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所提出的海绵城市内涵,对其进行分类归纳为生态景观方向和工程技术方向两类,且各自有其不同的侧重内容.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海绵城市实践案例,结合山地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的特殊性,发现山地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不论是在生态景观还是工程技术方面都更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对山地海绵城市构建的可行性做出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初步探索提出了山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和相关的发展意见.
  • 摘要:公众参与对乡村规划的意义重大,村民不仅是规划的受益者,也是规划未来建设的主体.本文在总结我国乡村规划公众参与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文化为核心的公众参与研究逻辑和规划策略,寻找现代规划与乡村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湖南通道县侗族村寨的实例研究和规划实践,进一步阐释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乡村规划公众参与策略的可行性,以期对未来乡村规划的实践工作有所借鉴.
  • 摘要:传统城中村改造中的越位规划与错位治理导致大多数改造社区建成后陷入了“无序”和“失序”,改造居民面临再贫困危机,处于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能否将城中村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均融入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课题,只有实现城乡空间融合、城市不同居住空间的融合,才有可能促成社会不同群体的相互认同、和睦共存,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在此,将社区融合理念融入城中村改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城中村改造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社区融合理念的城中村改造理论,阐述了社区融合的基本内涵,进而以社区融合要素为基础,从博弈论角度出发对城中村改造模式进行了建构,并结合西安市小雁塔片区改造提出了城中村改造方法和规划策略.
  •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政策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据调查显示,传统村落消失速度令人吃惊,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正在慢慢地陨落,甚至濒临消亡.哈密市博斯坦村地处戈壁荒漠之中,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也面临如此的威胁.但是博斯坦村作为哈密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区,几经历史变迁,沉淀了很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大量的珍贵文物,作为哈密乃至新疆地区的“历史文化缩影”研究之地和文化遗产的载体,保护它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机遇,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个节点,对博斯坦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也被重新被赋予新时代的意义.在博斯坦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形成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村民为核心,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发挥他们的最大优势和保护能力,实现村落的动态化保护。建立分类保护机制。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的保护要素进行分类,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文化遗产进行不同的保护和维护,对遗产的保护真正做到保有所值,发挥文化遗产应有的价值。
  • 摘要:在社区建设中,“社区营造”因其良好的兼容性及可持续性成为中国台湾城乡社区更新和发展的主要模式.本文首先对祖国大陆乡村社区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概述,其次对台湾社区营造的概念及乡村社区营造的不同切入点进行总结.得出台湾乡村社区营造存在以自然景观、人造景观及绿色工程为切入点;以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产品及农业观光园为切入点;以工艺产品为切入点;以文化艺品及节庆活动为切入点;以历史文化资产为切入点;以地方文化设施为切入点进行乡村社区营造的六种模式.最后文章选取发展生态旅游的御史里乡村社区、发展农业资源的姜麻园乡村社区、发展地方文化的竹田驿站乡村社区三个具代表性的不同营造模式的乡村社区进行SWOT及USED分析,梳理总结乡村社区营造经验,希望其成为引导祖国大陆乡村社区建设的新方向.
  • 摘要:以井陉矿区为例,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地区美丽乡村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受阻、村庄规划各自为政以及可操作性不强等现实问题,以及当前面临的经济转型发展和乡村文化资源价值凸显的机遇.认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不同于经济发达地区,其更加需要切合地方实际,将可实施性作为基本前提.提出了规划需要明确制定可行的规划目标,量身定制系统的规划策略(以村庄布点体系为纲领、以文化旅游为抓手、以十二项工程为指引、以具体设计为指导)以及精打细算的工程投资估算三个规划应对要求,保障美丽乡村规划的落地可行.最后希望通过本研究,对此类规划项目构成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基于当前大多数村庄景观面临着生态环境被过度干扰、土地权属关系复杂不利于建设、乡土性逐渐消失与异化、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本文提出“有限干预”理念,从生态盈利、村民参与、乡土营造、经济可行四方面为普通村庄环境提升提出规划策略,并以富平县淡村镇中合村为例,阐述“有限干预”理念运用于村庄实践各层面的具体做法.通过有限干预理念极大的提高普通村庄环境建设的生态性、乡土性与可操作性.
  • 摘要: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乡村的重要角色,它在粮食安全、特色呈现、文化寻根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是体现综合吸引力的重要载体.对于乡村地区的指引,传统的村庄规划逐渐受限,需要一个基于城乡关系之上,统筹县域内所有乡村,统筹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宏观引导长远计划,避免发展的盲目性.本文采用大数据分析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细致的盘点了平潭乡村的发展特征和问题,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制约.根据影响村庄发展的核心要素,多维度对村庄进行分类,并提出差异化的管控和引导策略.四个维度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照城镇化特点分类、按照村庄风貌特点分类、按照主导产业类型分类、按照生态限制程度分类.综合各个维度的村庄引导策略,制定村庄发展导则和近期行动指引,对接实际的管理应用,指导村庄的近期建设.
  • 摘要:我国正处于一场前所未有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城市的扩张,众多城郊传统村镇地区被纳入城市规划建设范围.由于目前“大拆大建”土地一级开发城镇化实施模式的僵化执行,众多城乡传统风貌村落不断消失.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琉璃渠村为研究案例,试图探索传统村落如何协调城镇化与传统风貌保护的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人的城镇化”.论文提出要避免大拆大建、整体搬迁、集中安置、改变对原住民实施一次性拆迁补偿等思路,并提出了关于传统村落城镇化实施的规划方法建议,包括基于传统村落空间肌理进行道路等基础设施改造并将其纳入一级开发成本、推进住宅院落用地确权与合法流转、实施小规模渐进式改造建设、鼓励公众参与、保障原住民长期利益,力求探索相对合理有效且适合京郊传统村落的城镇化实施方式.
  • 摘要:相比大城市色彩规划的进步与完善,小城镇的色彩规划由于技术、经济、意识等多方面的欠缺而经常被忽略.在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下,小城镇的建设将直接对乡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与示范作用,其中色彩规划在小城镇中的实施不仅能体现“记得住的乡愁”,更能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本文以陕南地区特色鲜明的宁陕县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状色的实地调研获取现状色彩意向,同时分析了其城市色彩构成的原因,进而构建了色彩数据库,在进行色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主导色彩是城市色彩文脉延续的重要手段,针对不同功能分区,通过有效色彩引导、控制,最终实现小城镇的特色塑造.
  •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当下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自国家、江苏省层面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之后,地级市层面的新型城镇化规划陆续展开相应探索.本文以江苏省新兴中心城市淮安为例,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探讨了“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的新型城镇化核心命题,提出了地市层面新型城镇化规划作为政策引导性规划的地域独特性、公共政策性以及实施落地性,构建了平衡区域发展目标与地区发展诉求之间的博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中心城市区域化、县城城市化、乡镇特色化、农村田园化”,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提供借鉴.
  • 摘要:本文基于东莞市和惠州市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历年来的统计年鉴数据,分别从需求侧的人口吸引力和供给侧的市场消化力测度指数对两市的收缩状况进行考察,并比较两市的收缩特征和机制.研究表明:(1)东莞市由于严重依赖传统加工贸易模式的发展路径,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本地经济下滑,外来人口流失严重,普遍城镇出现人口收缩,引发衰退的并发症,是需求要素的萎靡(即人口与经济活动主体)导致平衡被打破而出现的衰退结果;(2)惠州市由于前期非理性的过度投资增长,加上发达区域的虹吸作用造成本地人口吸引力不足,市场风险不断积累,这是供给面要素大大超出了本地实际需求能力而形成的衰退结果.东莞市的城镇收缩现象符合欧美国家传统城市收缩的标志性特征和机制,而惠州市城镇收缩所代表的我国投资建设快速增长背景下的“透支”衰退,有着我国独特的地方性背景和成因.
  • 摘要:专业镇对地方经济具有显著的带动辐射作用,新常态下专业镇建设管理混乱、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失序、景观特色同质化等问题突出,转型升级空间重构迫在眉睫.以问题为导向,立足宜业、宜居、宜游协同发展目标,提出园区集聚+升级融合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功能更新+设施优化构建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生态修复+景观塑造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高就业承载力、设施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同时,以福绵为例,提出产业园区集聚化、产业结构高端化、城镇功能复合化、公共设施体系化(品质化)、生态景观美丽化5个规划策略.
  • 摘要:供给侧应以需求侧为导向,根据目前供需错配的结构性矛盾,超大城市周边小城镇供给能力与超大城市需求趋势高度吻合.随着超大城市休闲旅游需求越来越旺、生产要素成本急剧上升、研发产业向流动趋势明显等因素作用下,小城镇具有满足超大都市溢出需求的潜力.超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由于特殊区位,在传统城镇化阶段要素聚集能力较一般镇更强,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新形势下在小城镇居民自身需求和超大城市溢出功能需求的内外合力驱动下,小城镇功能亟待转型.小城镇对内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园绿地系统、提升就业层次和水平,提高本地人口的工作、生活水平.对外承接大都市休闲、产业、科研功能外溢需求,建设专题体验旅游,造“概念小镇”;建设优美环境景观,塑“蓝绿小镇”;建设教育科研功能,筑“梦想小镇”,提升小城镇功能层次和特色.
  • 摘要: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城镇化之路,让更多农民工在城镇落户,而住房定居成本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地点选择时的重要影响与决策因素.为了更好地引导胶东小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定居,本文通过对胶东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进行住房定居成本计算与比较后发现,不同等级与规模的城镇在吸引农村转移人口定居的成本优势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住房定居成本和城镇规模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变化关系.再通过与东中西部发展程度不同的城市群的横向比较,可以进一步确定城镇规模与城镇定居成本之间的正负相关及其区段性变化特征,并且存在与住房定居成本升降变化拐点相关的多个城镇规模阈值.最后以此为依据,对胶东地区小城镇发展的适宜规模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 摘要:本文以2008年以来上海推进“两规合一”工作为背景,以青浦区的三个镇为例,分别阐述了不同时期上海新市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形式和重点,以及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接的情况,梳理了从集建区的划定开始,到最终实现一套成果全面对接的推进过程.从重点关注镇区,到重点推进减量化工作,再到实现全面对接,成果融合,通过三次转型升级实现了“两规合一”的逐步推进和落实;同时,本文对这一过程不断推进可能引起的问题也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 摘要:南京汤山以温泉而闻名,近年来长三角休闲养生旅游的兴起带给汤山发展机遇,汤山一度成为投资的热土,但受到传统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的影响,过度开发、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阻碍着汤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十三五”规划中的“健康中国”目标,提出将中医养生文化全方位地植入温泉旅游,通过强化温泉旅游的健康养生功能,拓展温泉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丰富旅游产品,拓展依托空间,结合科技与文化的植入,完善以温泉养生为核心的产业链,从而带动汤山温泉小镇的全面发展.
  • 摘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是浙江省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新探索新实践,其产业定位“特而强”、功能叠加“聚而合”、建设形态“精而美”、制度供给“活而新”的特征内涵,对传统城乡规划内容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对当前特色小镇规划所面临的难题与挑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加强实施和长远发展考虑,提出了凸显特色的产业链培育、功能复合的空间培育、融入文化的形象风貌培育、注重整体效益的分期开发培育等规划策略,并以平阳宠物小镇为例进行实例阐述,探索面向实施与未来的特色小镇规划创新.
  • 摘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社会公平性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情况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的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以陕西省凤翔县为例,针对研究区设施配置种类不完善、配置水平和使用率较低等现状问题,采用实地调研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配置种类、配置水平和设施可达性为着手点,探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需求,初步提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4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建议,以及“集中型”、“分散型”、“混合型”3种空间布局模式;通过协调设施配置水平和设施可达性的关系,达到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的目的.
  • 摘要:西青区是天津市紧邻中心城区的环城四区之一,是天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要求全面提升其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效支撑片区的城镇化进程.规划一方面应强化公共设施规划的公平性原则,另一方面,由于西青区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和农村人口,多元的人口构成对公共服务配套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在公平理念指导下,如何提供满足多元人口的、差异化的公共服务设施需求,是本次规划的难点.规划从西青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现状核心问题出发,即总量偏低、布局不合理、可实施性较差、未考虑外来人口需求等,提出规划策略:第一,建立以常住人口数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满足多种人群的需求;第二,引入“生活圈”概念,根据不同出行距离和时间需求,布置不同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服务半径;第三,整合各个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区统筹考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同时和各个主管部门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各部门的配置标准,确保规划标准和其他部门标准的协调统一,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第四,根据不同设施的属性,提倡引入市场资源,解决部分设施的配套问题.最终构建一个公平、便捷、可实施性强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 摘要:滨海景观路往往是一座城市的形象窗口,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已经开始呈现出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珠海情侣路的规划实践为例,探讨城市建成区的滨海景观路提升,通过滨海景观路面临的问题分析、与国际知名滨海景观路的对比与经验借鉴,提出建成区滨海景观路提升的内涵与策略.本文认为滨海景观路不仅仅是一条城市道路,更应该是一个复合交通体系、一条海陆一体的城市海岸带,其提升是一个注重品质化建设、内涵完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提升,是涉及交通、功能、形象、管理等多方面的全方位提升,因此本文着重结合这几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提升策略;同时,作为城市建成区内的滨海景观路,更应注重可操作性,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精细化设计,合理配置公共服务建设与强化实施管理,从而带动景观路沿线的整体发展,撬动大区域的整体提升.
  • 摘要:土地资源约束下,存量发展已经成为深圳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式,城市更新实质是以市场经济内在发展规律为线索,平衡更新活动涉及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发展权益,研究市场主导下更新项目中城市空间的发展及其影响有助于理解和探索城市更新的任务和使命.以深圳南山区为例,通过对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解读,预测式地分析了更新项目中居住和产业空间的发展,并对空间发展进行了反思.研究认为,更新项目中居住空间主要表现出开发强度高、空间组织内向、居住群体更代的趋势,产业空间表现出更新方式多样、土地效率提升、就业岗位倍增的趋势,城市更新主要产生了以下消极影响:1)单一价值导向产生模式化的空间塑造;2)统筹缺失下对外部系统产生压力;3)快速更新冲击低价住房供应体系;4)人口再分布加剧城市的职住分离.
  • 摘要:以院落为基本居住单位的社区组织形式是对社区精神培育的积极探索,特别是院落入口空间的重点打造.院落入口空间集通过功能、衍生交流、休憩娱乐等于一体,为社区精神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空间载体.此次研究以成都最具代表的肖家河社区院落入口空间为例,对肖家河院落入口空间进行较为详尽的走访注记、统计分析,从入口空间及周边的各组成部分出发对各空间要素的设置形式与人的行为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社区居民的意愿,初步探究院落入口空间营造与社区精神培育的内在联系,以及社区物质与精神、功能与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
  • 摘要:1994年我国提出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保障房政策主要经历了:建设提出、体系初步建立、建设缺位、建设回归、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保障房建设调整六个阶段.虽然我国保障房建设力度逐年加强,政策转变的大走向是符合趋势的,甚至在2010以后出现了保障房建设“大跃进”的现象,但却回响平平,不禁让人质疑保障房的大建设对于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等的住房保障、分配真的实现了吗?基于此,笔者通过抓取新浪微博2011-2015年关键词为“保障房”的所有微博信息,运用语义分析方法对微博信息进行关注热点及”热议事件”分析,以此对我国保障房建设形成新的理解及反思.主要结论:1.保障房建设重数量,轻质量;2.保障标准过高,分配严重不均;3.保障房建设体系的混乱以及过分拔高棚改房的重要性;4.对保障对象的封闭性和歧视性.
  • 摘要:结合当前中国城市从增量规划转型到存量规划的趋势,本文探讨在城市人文思想指导下,城市老旧社区的治理如何体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并研究其治理方法与实施机制.以成都少城片区为实证,从老旧社区的院落改造、街区的有机更新和社区治理的实施机制三方面入手,构建基于城市人文视角的社区治理研究体系.归纳和总结成都在老旧社区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提出社区治理的规划对策与建议.
  • 摘要: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当中,“城中村”作为一个特殊现象,大家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从“毒瘤”到“社会保障性住房”的转变,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它的存在价值.“城中村”由于其特殊形成过程,具有典型的城市非正规性.这种非正规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城中村”自下而上去满足流动人口的住房需求,并使“城中村”适宜流动人口居住.本文希望通过对“城中村”在区位分布、空间形态、居民构成、公服经济和组织管理等5个方面的非正规性现状进行调研,并结合流动人口视角进行分析,归纳出“城中村”在居住方面适宜流动人口的空间、社会和经济等层次上的经验,并将其总结成为“城中村”非正规模式.希望能够为将来我国正规性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在流动人口居住模式上提供借鉴.
  • 摘要:转型期,中国城市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城中村作为现代城市的组成部分,成为理解中国城市形态转变的一把钥匙.本文从物质空间形态、社会空间形态和感知空间形态三个层次,分析随着城中村形态转变的对内及对外的影响.选取广州市内采取三种不同改造更新策略的城中村来对比:完全保持传统风貌的聚龙古村,综合整治更新后的大体保持原有形态的三元里村,以及全面改造成现代式多高层安置区、商业商务区等的猎德村.研究发现,完全保持传统风貌的聚龙古村,物质空间形态并未提升,社会空间和市民感知也不一定因此而提升;综合整治的三元里村,在三个层次上缓慢提升,相互影响协调发展;全面改造的猎德村,其快速物质空间形态提升,而社会空间形态和市民感知形态的提高具有较严重的滞后性.规划者应将关注点聚焦在时间-空间-行为视角下的城市形态解读,不断改进规划设计与政策制定,来促进城市形态的良性改变,实现可持续的城市更新.
  • 摘要:传统村落是乡村文明的重要标志,具有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生态化的记忆.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村落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不断的遭遇各种威胁与挑战.保护传统村落,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美丽的乡愁,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本文以云南大理沙溪古镇传统村落群为例,在传统村落群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对沙溪古镇传统村落群的核心价值特色进行深入挖掘,并进行综合价值评价,为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与支撑,让更多的人了解沙溪未来文化与旅游发展应予高度关注的焦点.
  • 摘要:在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建设用地资源紧缺、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态势的倒逼之下,上海在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中率先提出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明确提出建设用地“零增长”、“负增长”,城市发展要从传统的增量拓张向存量提升转型.中心城区大量的老旧住宅区则是这些存量用地中的主角,以往大规模拆除式的旧城改造已不再符合上海城市发展的要求.然而,建于20世纪80、90年代左右的老旧住宅小区,因为缺乏经济利益的更新驱动,成为了城市更新中的痛点,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建筑年久失修、生命通道堵塞、交通组织不畅、停车矛盾突出、小区环境差、物业管理欠缺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基于此,上海静安区于2015年7月启动美丽家园建设,旨在探索如何解决老旧住区中诸多的“急难愁”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正在参与的上海静安区彭浦镇“美丽家园”社区更新的规划实践,提出了社区规划“P+P”理念模式、总结了美丽家园社区更新的组织流程和主要内容、建构了社区更新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探索和实践了社区规划师的工作机制.
  •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提高,城市人口以及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棘手的焦点问题,尤其是老城区出现的行车难、乘车难、停车难、秩序乱、道路网不顺畅等现象,给出行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究其原因,不通畅的道路格网以及道路两侧居住小区产生的不合理的交通量分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大街区-宽马路的形式给道路交通带来超负荷的压力,片区结构空间单一,“以车为本”的布局也让居民更加依赖小汽车出行,破坏了城市的肌理,增加了交通的绕行距离,降低了出行效率.本文以小格网交通-居住街区为研究对象,对于小格网居住街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布局组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济南市商埠区为例,研究城市道路与居住用地之间的契合,以在老城区内营造小格网骨架、功能复合、设施共享、步行公交导向的开放型居住街区.
  • 摘要:通过对比北京、上海、西安等三座城市常规公交的线路长度、非直线系数、站间距等三个特征指标,可以发现线路长度、非直线系数、站间距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并且都受到路网结构的强烈影响.特别是北京和上海,两者在城市规模、尺度、能级等方面比较接近,但是公交线路特征差异却最为明显,一个是方格路网,一个是自由路网.北京和西安的城市特指差异较大,但是由于路网结构都是形制都是棋盘型,所以其公交线路特征反而比较相近.第一、通常情况下,城市规模越大,线路长度应该普遍延长,但是上海的公交线路长度不仅少于北京,更是少于西安,原因是其路网结构不佳,为保证运营的稳定性不得不缩短线路长度.第二、路网结构不佳同时也导致上海公交线路的非直线系数远远大于北京和西安.第三、公交线路站间距的大小受到其线路长度和路网结构的双重强烈影响.
  •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私家车保有量大幅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日益严重的拥堵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出行者对道路的运行情况缺少了解,在选择出行路径时,易经过拥堵区域,使道路网络车流分布不均,降低城市道路网络的运行效率.本文结合TC-B算法,对路径优化问题和TC-B算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车联网条件下基于TC-B算法的路径优化技术,并用案例验证其可行性.通过车载/路侧通信装置,可以将车载装置获得的信息和路侧装置获得的信息进行相互融合,来确保获得更精确的交通实时信息,动态、实时诱导车辆,均衡分布道路网上的交通量,缓解交通拥堵,提升道路交通的出行效率,最大可能的发挥目前道路网络的作用。因此,车联网条件下的路径优化技术研究意义重大。
  • 摘要:和其他特大城市一样,上海也面临着交通拥堵的问题.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上海制定了一系列交通管理措施,停车换乘设施也在其中,但在实际运营中呈现冷热不均的现象.现选取4个P+R停车场,通过对P+R使用者出行特征和出行意愿的调查,研究P+R设施的服务水平,反思P+R设施实施的社会公平性.研究发现,P+R在服务水平仍有改进的空间,在社会公平性上,P+R仅仅满足了既有使用者的交通需求,对于确立公共交通主体地位影响不大,作为一项缓解交通拥堵的公共决策,实施结果也不甚理想,同时P+R的公共产品存在私有化的倾向.最后P+R系统优化、交通需求管理方面提出了初步改进意见.
  • 摘要:随着我国特大城市轨道交通步入网络化发展阶段,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TOD开发模式已成为地区规划阶段的重要策略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地区开发的引导作用,从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和周边土地使用特征入手,总结站点TOD模式及策略并提出规划实施建议.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将进行TOD开发的轨道交通站点分为4类并归纳得出代表站点的TOD模式,选取上海市轨道交通8号线和10号线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采用以商办功能为主、开发强度较高TOD模式的站点集中布置在线路中段将导致断面客流不均衡,降低线路运营效率.建议轨道交通站点采用与站点功能相对应的TOD模式且各线路的高强度TOD开发站点宜分散布置在各段,同时城市更新地区站点应考虑整条线路的运营效率,合理提升开发强度.
  • 摘要:随着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城市郊区化和空间重构现象日趋加剧,职住失衡现象在城市化进程中日渐明显,已经成为当前国内特大城市都市区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结合职住平衡相关研究成果和案例,研究构建基于城市发展阶段、职住用地比例、职住人口比例、通勤交通特征四个指标为核心的职住平衡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重庆两江新区的城市和交通发展进行评价.研究认为两江新区整体职住基本平衡,但外围组团因居住功能滞后于产业发展而导致职住空间分异明显.研究进而从交通规划层面提出构建交通复合走廊、打造交通枢纽地区、细化分区发展指引等策略,以期实现城市就业和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职住平衡改善.本研究可为下一步两江新区城市空间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 摘要:舒适的风环境是舒适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建筑体量在增加,建筑层数在增高,城市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轨道交通周边,我们强调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建筑密度,往往导致不良的风环境.本文从营造舒适风环境的角度出发,在建筑布局、建筑单体以及开敞空间三个层面提出规划措施,指引宁南贸易物流区核心区的城市设计,并利用Phoenics软件进行风环境模拟.
  • 摘要:为解决既有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模型存在静态、封闭、缺乏弹性等问题,采用博弈分析方法,从居民、开发商、交通部门、政府等角度,分析了不同决策个体的博弈行为对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揭示了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互动作用机理的实质是不同决策个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博弈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可拓展性的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模型框架,并给出模型的动态变化、结构功能、应用拓展等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 摘要:本文应用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开发的相关理论对北京市旧城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旧城内大量站点的调研,选取典型站点深入分析,研究各要素的现状特征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在理论研究及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TOD的规划设计原则,通过AHP的方法对各目标重要度进行排序,筛选出更符合旧城特征的目标,即环境效益最大化、用地集约最大化、用地混合最大化.基于现状问题及多目标导向,构建容积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 摘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大城市的社会极化问题严重,其中交通维度的社会排斥现象不容忽视.首先简要介绍西方关于社会排斥的概念,指出分析交通维度中社会排斥的必要性.接着从城市空间分异、城市机动性以及个体交通能力差异这几个方面分析引发社会排斥的机制.并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大城市交通维度的社会排斥产生的机制与西方国家既有相似因素,也有我国当前城市空间结构、社会转型、老龄化社会等独特因素,最后提出建议为我国城市交通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在具体交通规划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应将交通规划带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纳入考虑范畴,构建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全面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模式,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策略。为减少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应当建立对特殊人群的交通支持体系,这就包括降低弱势群体出行的交通成本,建立城市交通中社会排斥的评价与反馈机制,为特殊人群设置无障碍交通设施等等。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步行与自行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通行安全性与便捷性有基本保障,核心地段通行网络基本成型.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上也有了新的需求.如何在国家和省的政策指导下,结合地方城市的诉求,在省级层面的区域协调下进行控制和引导,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主要采用的是实证分析的方法,选取广东省为研究对象,对步行与自行车的交通规划进行研究.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广东各城市最新实际,按照国家和省的宏观思路和区域协调部署下,对建设广东步行与自行车交通提出了可行的办法.
  • 摘要:随着社会转型、城市空间重构及居民生活空间逐步向社区转变,“最后一公里”困境成为制约快速公交服务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微循环公交作为城市公交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效填补了公共交通规划的空白区,为居民的短距离出行提供了便利.本文以南京市仙林大学城为例,通过对321路微循环公交进行跟车问卷调查,首先从线路布设、站点设置和运营管理三方面对仙林大学城微循环公交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其次,从乘客特征、出行目的和出行时耗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具有如下使用特征:乘客构成具有单一性和周期性;出行目的具有多元化和时段性;出行时效较低,普遍候车时间较长等.最终基于居民满意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规划建议.
  • 摘要: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一直是都市再开发的焦点.本文选取了10个东京典型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从通勤客流密度、换乘便捷度、与CBD的邻近性等角度评价其节点价值;同时从周边土地开发强度、昼间人口密度、地价等因素评价其场所价值.然后基于节点-场所模型得到评价结果,并对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拟合估计.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的节点价值与场所价值呈非线性相关,当站点节点价值已经较高时,再提升其可达性对场所价值的正向效益将递减.且当站点的节点-场所价值处于不均衡状态时,将形成土地再开发动因使之回归均衡.
  • 摘要:针对当前城市研究领域多样性测度的紧迫性和难以摆脱目标导向干预的困境,在讨论生态学多样性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将改进的模型与不同城市活力诉求进行相关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侧重于总量数值表达的多度和丰富度模型更能准确地匹配客观情景,其说明空间的三维特质必须纳入模型进行考虑;(2)人群满意度与多样性未呈现显著相关,说明仅依靠多样性的提升而忽略外在要素的影响则难以达到整体的进步;(3)使用多样性模型作为论据必须重视合理性前提,以避免模型选取的盲目性;(4)测度对象的分类学多样性可能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最后,思考和讨论了城市土地多样性的指数内涵、组合方式、尺度分类和数据运用等问题,并从方法引介、模型组合、测度思路和实际绩效四个方面提出了展望.
  • 摘要:本文从共享经济模式得到启发,结合社群活动兴起和城市传统活力空间衰落并存现象,认为社群发起的具有临时性特征的“游击”活动正在成为城市待活化空间资源的需求者,而衰落的传统活力空间则成为“游击”活动的资源供给者.与普通共享经济平台主体的独立诉求不同,待活化空间的供需双方诉求互补、依赖彼此而生,存在共生关系.研究希望构建名为“共生城市”的资源共享平台,对城市中零散的待活化空间资源以及广大社群活动策划组织进行摸底调研,建立详细资源库,基于用户的需求标签进行在线匹配,为供需双方提供资源对接和信用管理的公益服务,帮助失去活力的城市空间重新成为满足市民休闲社交需求的场所,进而为城市存量空间活化、城市品质提升的发挥作用.本文认为规划部门有优势也有责任成为共生城市平台的构建引领者,并将共生城市平台作为城市更新转型的可行切入点.
  • 摘要:城市设计的目标是改进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关注人与城市空间的互动,进而创造有活力的宜居城市.社会活力是营造城市活力的核心因素,面对当前城市设计中以土地经营为目标的新城扩张到以资本为载体的大规模旧城更新,设计过程过多重视公共空间的物化成果而非社会环境直接导致了“再造”空间人群的缺失和流失,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渐失,人城互动疏离,最终导致城市生活品质下降.因此,文章提倡在城市设计中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内涵以及城市设计的社会属性,明确公共空间社会活力交往、认同和自组织创造三个层次的内涵表征,并通过城市设计理论层面的探究以及城市公共空间具体实践的反馈,明确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的表达需求,以探讨营造富有社会活力的公共空间的城市设计.
  • 摘要:从宏观到微观的城市设计过程与人从微观到宏观的理解认知城市过程是相反甚至有时可能是矛盾的.所以,城市可识别性是作为人理解城市中提供的信息容易度的概念,在城市设计过程中被广泛重视.同时,在网络技术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的人认知城市的过程.如今社交网络技术大数据提供的开放空间分布模式,为城市可识别性的可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Twitter作为全球使用群体最庞大的社交网络代表,成为人们通过新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沟通展示城市生活的媒介.在特定时间地点内发布的Twitter,都是居民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联系点.通过对日常活动内容的记录和活动地点数据的收集,测量开放空间实际使用过程中被有效识别的程度.研究以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为例,截取了连续20天的日常生活作为数据搜集时间段.在大丹佛区域内20km×13km研究范围内,根据不同Twitter发送地点的空间分布数据,点状虚拟的开放空间使用分布图.本文在社交网络数据视角下,运用空间分析法,提取并分析开放空间聚集模式.根据不同用地下开放空间聚集人群的能力,讨论开放空间被识别的程度.再将聚集点转化相对坐标点,利用相对并采用了统计学分析与空间分布模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聚集点与规划中作为主要活动空间的城市中心的之间的分布差异,讨论.最后,研究探索了城市行为活动特点与城市空间交互的可视化分析作为新的城市空间研究方法,提出对未来城市规划新的发展机遇以及相关城市环境发展建议.
  • 摘要:在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极具现实意义.本文综合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需求变化、养老服务中“公众-政府-市场”的关系、相关政策等多因素,将我国近60年的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并总结发展特征,针对目前的养老服务设施的问题进行了规划应对策略的探讨.
  • 摘要:以论述日照标准对城市居住形态的影响为主线,兼论其他相关因素的作用.认为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将日照间距的需求引入居住建筑设计,现代日照标准的建立导致布局形态由围合式街坊转变为行列式街坊.论述了行列式板楼住宅由于适应日照标准并契合时代精神而在现代居住区布局中取得主导地位.二战后邻里感的需求使居住形态趋向回到围合式街坊.与房地产开发相适应提高容积率的需求,结合满足日照标准的需求,导致用地方式与居住形态更大的变化.提出在现有高密度基础上以回归围合式街坊形态为补救措施,以不同的日照标准和改建方式区别对待旧城与新开发地区;完善混合用地建设导则和东西向建筑的合理功能,促进既有板楼行列式居住区的围合式街坊改造,以宜人的尺度设计近人细部和底商;鼓励新建居住区的围合街坊化设计,尊重原有街道和城市肌理;增强围合的同时增加居住地块的开放性.长期培养一种对沉淀为现状的历史环境的敬畏情怀.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