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16-09-24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1400条结果
  • 摘要:栟茶古镇是目前南通市保留较好的历史建筑集中区域,东西大街保存了大量历史建筑,而且栟茶古镇具有完整的古护城河和历史道路系统.本文通过追溯栟茶古镇的文化渊源,深入解析古镇的选址和结构、街巷和建筑,通过这些“文化基因”的表现形式,归纳总结出栟茶古镇的“文化基因”,同时基于对“文化基因”的延续,进一步对栟茶古镇提出一些更新的建议.
  • 摘要:本文结合武汉市当前发展阶段,通过对存量规划编制转型所面临的难点分析,从强化存量用地综合容量的规划研究、保持整体空间结构延续性、突出存量用地空间的分类指引以及建立适应存量用地利用的体制机制等几方面提出了对特大城市存量规划编制模式转型的思考.
  • 摘要:随着大城市战略目标与方向的逐步明确,如何从更面向实施的层面落实城市战略成为许多城市区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但当前以区为单元的规划方法研究与指引总体偏少.本文以武昌区发展战略规划为例,从中心城的“区”发展特殊性与重要性入手,梳理区发展规划过程中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思路,提出区规划研究与城市战略的宏观性和综合性不同,而更偏重“落实性与可操作性”.接着文章从中心城区的认知与动力研判方法、目标定位研究方法、发展阶段判别、空间规划重点四方面提出相应的方法探索,提出对中心城“区”的认知与研究要更关注内在微观动力的判识;目标定位研究要更关注定位聚焦;发展阶段判别要关注实现阶段规律及分阶段路径;空间规划要更关注空间语言主导的策略性指引和面向可操作的近期建议等.
  •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逐渐由增量向存量过渡,城市建设正在从以“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为主的新阶段,公共艺术是塑造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上海作为中国最早进入后城市化阶段的城市之一,近年来逐渐开始探索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建设领域,通过介绍公共艺术介入风貌区活化、中心城更新、新城营造、传统村落复兴方面的实践,探索物质空间与文化空间的同步复兴,并以空间转型影响城市治理转型建立一种公众性的城市治理模式.
  • 摘要:传统的总体规划基于人口的自然和机械变动,以人口规模预测反推用地规模,城市规模的预测缺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应的关联研究,并在规划策略中缺乏弹性应对措施.同时,出于政治因素考虑,人口规划指标设定偏低.由此导致的规模失控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总规修编的主要原因.特大城市规模往往已突破既有总体规划制定的要求.在土地资源紧约束的要求下,如何积极探索高强度开发、高密度人口集聚的超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满足不确定增长的人口需求,对特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方法转型提出新的要求.文章提出基于人地关系的多情景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认为其应该成为特大城市提高规划弹性应对能力重要手段之一.
  • 摘要:为适应全面深化改革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发展要求,深圳各区近年来纷纷开展了综合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本文从深圳规划编制体系演变的进程探讨综合发展规划的来由,梳理了深圳各区已经编制的综合发展规划的背景与实践,并重点以龙岗区综合发展规划为例,在借鉴综合发展规划国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综合发展规划的规划编制和实施生效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其创新要点与对焦视角,综合发展规划本身即是“多规合一”的体现,规划过程中也在各系统各层次不断探索“多规合一”在“多部门、各领域”横向纬度和“市-区-街道-社区”纵向纬度的深度统筹;在规划效力上,综合发展规划兼顾宏观层面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指导,同时,注重具体实施层面的部门行动计划责任清单的制定,改变过去战略规划实施难,与近期国土空间开发行为相脱节的问题。
  • 摘要:时下推行的“多规合一”亟待甄辨一些易混淆术语,廓清地域空间边界,厘清相关概念内涵,做好前期基础性工作,避免错位、交叉或重叠的现象发生.鉴于此,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从地域空间范围、规划行动策略、城市其他术语等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共涉及近七十个易混淆术语,通过比较进行甄别和辨析,重点思考其间的差异性,明确其概念及独特内涵,助推“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建设发展的主力军,高校公共空间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活动场所,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活动、学习兴趣、价值观等.分析大学生行为特点及心理需求,从行走和逗留两种行为特性出发,提出高校公共空间设计建议,满足了学生行走过程中的方向感、舒适感和逗留过程中的私密性、安全感、公共性、认同感,让他们在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中找到家的归属感.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例,结合行走时的走捷径、适度原则和逗留时的边界效应、吸引定律、互动理论,分析学生使用空间的感知心理及相关的行为活动,研究同济大学室内外公共空间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活动,论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以期在精神层面和功能层面上满足高校学生的行为心理需求.
  •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残疾人弱势群体存在择业难的现状,通过对南京市玄武区的社区残疾人就业情况调查,提取残疾人群体就业亟待辅助的“中残层”群体,基于多种调研方法运用和大量一手资料收集,分析搜集该群体所处政策、城市空间环境等背景信息,得出技能、态度、成本、途径这四大影响该群体就业的关键因素.同时针对就业率低、就业层次低、就业空间分布不合理等现状问题,从自身条件、就业模式和空间分配三方面提出建议.
  • 摘要:《城乡规划法》未赋予区一级政府的规划管理权限,国家也一再要求城乡规划权必须集中在城市一级不得下放,下放得要予以纠正,通过撤县设区等行政区划调整方式形成的新市区仍然以各种名义保留规划管理机构和管理权限,这一点与新常态下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文章以南京撤县设区型新市区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新常态背景下对规划管理的要求.在介绍国外政府再造理论主要内容、理论实践和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撤县设区型新市区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新常态下依法治国的宏观背景,提出了以规划管理机构再造、规划管理职责再造、规划管理流程再造为主要内容的撤县设区型新市区规划管理转型优化思路,并对操作层面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细化,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摘要: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强调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的背景下,“临港新城”,作为中国正规的郊区开发模式(“新城(“新城”开发),在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紧抓住政策对中国临港新城发展的重要影响,紧密联系各时代特点,归纳临港新城空间发展演变的本质特征.首先梳理中国临港新城的发展历程及总体概况,然后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针对各阶段的国家发展需求及特征,对滨海新区在城市建设、空间发展和经济方面与规划空间演变的互动一解析.最后通过对中外不同现状及政策下的发展差异对比,寻找在国际视野下中国临港新城在下一步的完善策略.
  • 摘要:商业网点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分.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城市消费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本文构建了新常态下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框架,重点解决传统商业网点规划中存在的需求预测不足、空间布局科学性分析不够、可实施性差等问题,并在市场弹性调节和规划刚性控制之间寻找平衡.该规划框架包含了商业网点规划的法定要求,并在需求规模预测中考虑了新常态下市场和需求的不确定性,还通过GIS、Depthmap等软件对商业网点空间布局优化进行科学决策.该框架主要有三方面内容:首先,在解读相关规划、预测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构建商业网点总体空间结构;然后,根据需求规模预测给出定量引导,需求规模预测时留足弹性;最后,通过空间句法、GIS核密度等方法对商业空间布局进行细化和优化;同时充分对接控制性详细规划,保障空间的可实施性.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刚性城市规划向弹性城市规划转变的问题.首先对风险社会和弹性城市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并对城市规划中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所涉及的防灾问题进行了介绍,接着通过列举典型问题的方式从人文性、完整性、前瞻性、优先性、科学性这五个方面探讨国内外城市在面对风险灾难时的不同应对策略,同时梳理了国内外弹性城市规划的研究现状,从内容框架、评估体系和实践应用上详细介绍了国内现有的研究和实践状况,在与国外的弹性城市规划更注重社会公平、公众参与和大数据分析相比较后,总结认为国内城市规划缺乏弹性思维,难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因此,城市规划亟需新的弹性理念来指导.弹性城市规划需要在坚守城市发展底线的前提下,设定具有目标弹性和内容弹性的框架.
  • 摘要:针对丘陵城市的排水问题,融合国外先进的雨洪管理理念,转变传统排水模式,提出以自然水系为主体,结合绿地、水渠等景观要素构建生态排水体系,并通过对地表径流的分析划分排水分区,科学引导排水管网的布置,探索丘陵城市可持续的雨水排放方式.并以江西万载南部新城雨水排水体系构建为例,从雨洪利用角度出发,借助犀牛grasshopper为技术支撑,合理划分排水分区,科学布置排水管网,规划不同等级的生态渗滤设施,实现防洪排涝、雨水资源化和景观化的多重效益.
  • 摘要:随着城市系统的复杂化不断增加,其潜在的灾害风险也呈递增趋势.既有社区作为城市中规模最大且防灾能力相对薄弱的地区,其御灾能力与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需受到格外重视.我国现有防灾规划体系内缺乏系统全面的评价标准,社区的御灾能力难以衡量.随着灾害韧性理论的发展,韧性评价体系成为韧性理论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突破口,其中RATA韧性评价提供了将空间实体与社会结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来衡量既有社区的御灾能力.研究以天津市某既有社区为例,利用APH赋值法,统计数据分析、居民深度访谈等方式,从社会构成、社区空间、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了老旧社区与新建小区的御灾韧性水平,发现既有社区普遍存在着居民防灾意识低、防灾空间建设不完善、应急管理不灵活、防灾工作未能融入社区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并依据灾害防治的全时段提出提升居民防灾自救能力、构建及时有效社区应急管理制度、合理利用社区空间结构阻灾避难、构建多类高效疏散网络以及将防灾管理体系融入日常建设的相关策略,以提高既有社区御灾能力.
  • 摘要:虽然全国各大中城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共同沟工程建设,但是燃气管道是否纳入共同沟一直是争议的焦点.为了探究这个争议问题,分析了城市燃气及其管道需求、燃气管道事故以及共同沟建设状况,综合研究了燃气管道共同沟敷设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燃气管道共同沟敷设存在危险性,但是通过采取一定安全预防措施能保证其安全运营,并且燃气管道共同沟敷设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它的长期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因此,城市燃气管道共同沟敷设是可行的,而且非常必要.
  • 摘要:临港型经济区是重要的区域经济引擎,对城市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市政系统开展研究是保证城市快速发展和经济建设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础.本文探讨了临港型经济区内市政系统布局的基本原则和适应形态,并以天津临港经济区为例,对其水资源和能源系统的空间布局开展规划研究,为建立可靠和可持续的市政保障系统提供理论支持,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
  • 摘要: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的速度仍在不断加快,老年人在城市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步行作为老年人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却因步行环境差、步行系统缺乏整体性等原因导致老年人的步行出行不便捷.本文在对现状步行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后,通过对老年人群体的出行行为特征、出行空间特征以及新的交通需求等方面的研究,从规划设计、工程技术层面提出对步行系统的优化策略,以使得老年人拥有便利、舒适的步行环境.
  • 摘要:文章结合厦门岛步行系统的规划经验,分析了步行系统的主要使用群体及使用特性,确定了步行系统的层级构成:步行主骨架、通勤主通道、通学主通道和休闲主通道,据此,提出先分别构建各自对应的步行子通道,再将之整合为一体的“分解重构法”构建城市完善的步行系统.
  • 摘要:随着小城镇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公共自行车开始作为一种对公共交通的重要补给方式,大量进入到小城镇中.但有别于大中城市的交通出行特征,小城镇居民的短距离出行特征使得公共自行车成为小城镇公共交通中主体角色,从而要求其站点布局必须具有“社会公平”的属性.基于此,本研究以社会公平为视角,以温州乐清市虹桥镇公共自行车站点布局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网络分析的可达性、服务水平和区位熵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公共自行车服务水平呈现从镇中心向外围递减的特征,不过整体服务水平较好.且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分布与居住用地结合得较为紧密,基于居住用地面积的服务水平明显高于基于用地面积的服务水平.但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区位熵空间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特征,各村享有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平程度较不均衡,一定程度上存在与常住人口不匹配的问题.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把握小城镇公共自行车站点的空间分布与服务状况,为小城镇公共自行车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 摘要:2015年9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要求各地于2016年3月底前发布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因此充电设施专项规划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中,公共充电设施是解决居民出行中里程焦虑的关键,其规划布局也必将是各级政府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的重点内容.为有效确定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体系、选址类型及服务半径,各本文选取了国内外充电设施推广较好的城市或地区为案例,对其充电设施布局建设情况进行梳理.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根据充电时间和占地条件差异,可将公共充电设施可以分为非独立占地的慢速公共充电设施、非独立占地快速公共充电设施、独立占地的快速公共充电站.其次,由于充电时间、场所活动类型、服务对象的差异,各类公共充电设施的选址类型各不相同.最后不同类型的公共充电设施的需求和服务对象有较大差异,因此其服务半径也各不相同.
  • 摘要:为更好地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尤其是北京的部分铁路区域交通组织功能,依托京津冀区域铁路网优化,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客运枢纽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对天津城市用地布局发展的分析,结合天津特殊的“双城”城市空间发展特征和需求,以提升天津铁路客运枢纽地位的角度为出发点,对天津铁路客运枢纽与城市布局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深入剖析铁路枢纽存在的现状问题,从解决问题适应发展趋势的角度,提出新增大型车站的枢纽布局方案和发挥现有车站功能为主的枢纽布局方案.
  • 摘要:步行是一种短距离且灵活的交通出行方式,对于改善城市交通,优化城市环境具有独到的作用,在机动化时代依然是城市交通出行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定边县西环路为例,研究中小城市干道步行活动的特征及空间需求,综合应用文献查阅、现场踏勘、访谈等手段,掌握第一手资料,疏解并评价西环路步行空间构成要素,对该步行空间进行人性化设计尝试.规划形成“一轴五区段多节点”的空间结构,并从铺装、绿化、街道设施等方面进行人性化设计,建立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安全性”“适宜性”“生态性”“文化性”“经济性”五大原则,并将人性化设计落实于道路交通、社会交往和城市设计三个层面.
  • 摘要:慢行交通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慢行交通系统在完善与提升城市空间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长沙市目前已经进入机动化发展的“膨胀普及期”,但是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往往较多考虑城市发展和汽车通行,没有给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以足够的空间,本文主要从“三问”长沙慢行交通出发,分析长沙发展慢行交通的必要性、设施条件以及发展对策.
  • 摘要:本文在对国内外地铁上盖相关研究及实践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首先总结了天津市近年来地铁1、2、3、9号线及规划5、6号线的上盖建设及规划情况,指出目前上盖建设项目主要位于老城厢周边地区及南京路沿线,城市外围地区上盖开发较少,而规划上盖大多位于中心城区外围地区,从空间布局上是对现状上盖的补充;其次对于天津市的地铁上盖建设提出反思,指出在天津市现状地铁客流量不多,商业、办公等市场相对严峻的新形势下,已建成的地铁上盖运营情况不容乐观,认为未来对于地铁上盖规划也势必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在此基础上,从规划设计思考的要素出发,探讨了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未来地铁上盖规划应当在原有规划分析的基础上,更要从城市发展不同阶段客流量的发展趋势、上盖地区所处区位及上盖服务人群三个方面着手,对地铁上盖功能及规模进行合理的判断,并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 摘要:机场陆侧是实现航空运输与地面交通运输转换功能的场所,是城市内外交通联系的结合部.大型机场交通接驳方式多样,集散道路功能复杂,对外接驳系统交通规划作为机场陆侧规划设计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航空运输的服务质量.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典型机场的对外接驳系统进行分析总结,然后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为例,详细梳理了机场分层次的对外交通需求,并针对AB楼、T3航站区、T4航站区不同的发展诉求,对深圳机场对外接驳交通对策进行研究探讨,以期为国内其他城市的机场交通规划提供借鉴.
  • 摘要:餐厨垃圾收运与集中处置一体化的本质是通过政企合作,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一条减量分类、资源化利用的闭合产业链条.本文通过大量文献梳理,归纳总结出我国目前运作相对成熟的四种模式,并在对四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餐厨垃圾收运与集中处置一体化体系的理论思路(包括参与单位职责、收运系统、集中处理方式、监管体系的构建),并进一步选取深圳市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对优化和完善城市餐厨垃圾收运与集中处置一体化体系构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摘要:又一轮通信发展浪潮汹涌而来,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该如何应对冲击,传统通信工程规划该如何改变才能适应通信行业新发展趋势下对规划的新要求?本文在简单介绍通信行业新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从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和强化规划实施的角度,结合笔者十余年的工作经验,对通信工程规划编制体系的多个环节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对策,与同行共同探讨.将传统通信工程规划中的十多类通信局址综合为通信机楼和通信机房两个层次的全业务型通信局址。在编制通信工程规划时,尤其是局址规划选址时,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
  • 摘要:由于空间条件限制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求,北京旧城内仍保留着大量的合流排水管道,影响着居民基本生活、街区气味环境以及下游河道生态.生活在胡同四合院里的居民始终面临出门上公厕的窘境,无法享受在家中上抽水马桶的现代生活体验.狭窄的胡同系统,使旧城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改造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在满足风貌保护的前提下,利用现有条件实现旧城胡同街区的雨污分流,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市政规划工作者创新思路,精细设计.本文以改善旧城胡同街区居民基本生活和空间环境为目标,从改造思路、技术措施、实施要点等层面,提出了旧城胡同街区雨污分流改造的对策和措施.最后,对旧城胡同街区雨污分流改造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 摘要:下穿立交区域一直是城市最易受涝的地段,而且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因此,保障下穿立交的安全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宁波城区现状下穿立交的调研,分析其在强降雨期间的运行状况和积水原因,梳理其组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下穿立交作为城市交通重要节点的排水防涝设施标准和要求.首先,必须保障下穿立交区域封闭,防止外水进入下穿立交区,并且尽可能减小汇水面积;其次,宁波市中心城区下穿立交新建雨水泵站设计的重现期取30~50年,现状雨水泵站设计的重现期以与进出水管、设备匹配为原则;再次,雨水泵站地坪竖向标高高于防洪标准,以应对超标准洪涝灾害;最后,雨水泵站用地指标由生产必需的用地指标和外围防护绿带两部分组成,明确不同设计规模下的用地指标取值,填补现有规范的空白.随着城市内涝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异常天气的增多,保证下穿立交绝对不受淹几乎没有可能,但是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在强降雨来临之际,保证下穿立交在设防标准内或在超标洪涝水袭击下雨水泵站不受淹,从而能在雨后迅速排水恢复交通.
  • 摘要:市政设施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必不可缺的生命工程.随着城市更新、填海造地等各种形式的城市扩张发展,现状市政设施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然而市政设施大多是系统性的,重点地区的改造时,市政设施配置不应局限于该规划区范围,应从更大区域或各专业相对独立的系统范围内去分析并结合规划区的要求进行设施布局.
  • 摘要:城市竖向规划是伴随城市规划各个阶段的重要专项规划,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安全、经济、美观.随着竖向规划编制的进一步发展,既有竖向规划体系面临的体系不够完整具体、内容深度规定不够详尽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有必要对此进行完善.通过对相关的城市竖向规划编制和城市竖向建设情况的问题分析,总结出广泛存在的五大问题,继而提出上下位规划有效衔接的竖向规划编制体系,特别是明确各层级规划的具体要求和重点.文章最后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对城市竖向规划编制体系的实践进行了阐述.萧山实践以分区竖向规划为先导,总结经验后进行全区竖向规划编制,明确上下位规划衔接,再向下反馈到各控规单元的竖向修编中,这一做法对其他城市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由粗放增长型逐渐向质量效率增长型的高速发展期,公共设施的均衡供给是提升城市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市政管线设施作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公共资源,其规划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质量以及土地资源的集约化程度,综合管廊规划作为实现管线集约化、资源化的有效途径,逐渐受到现代社会的青睐.本文通过社会公平理论的分析,总结出与本文相关的三大公平原则:环境公正、社会公平和空间公平,并结合综合管廊的实际情况,提出综合管廊的需具备的公平属性:布局均衡,成网成系统,因需求制宜,结合实际,决策公平.以淮安综合管廊的规划方案为例,将综合管廊的公平属性纳入方案实践研究,提出能够促进社会公平的规划策略,包括总体布局的均衡性、因素分析的综合性以及规划方案的系统性,以对未来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是国家层面对于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相对系统的思考和应对,但是目前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生态学理论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足的问题.为从生态学角度提高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本文探讨了生态理论研究及应用如何与海绵城市建设需求相结合的问题.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三条路径相关生态要素和既有生态学研究体系的梳理,提出生态要素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加强相关内容的研究和应用探索.文章分析了不同分类学范畴、不同组织层次和不同应用方向的生态学研究领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可以进行延伸研究的内容,以及海绵城市建设不同阶段和不同技术措施中需要进行研究的主要生态要素,总结了海绵城市相关生态研究与应用的若干关键问题,并以植物选用为例,提出了海绵城市中生态要素研究与应用框架.
  • 摘要:中国的现代城市规划历史始于1949年共和国的成立,而1960年,“三年不搞城市规划”的提出,则意味国家规划事业近20年停滞的开始.因此可以说,1950年代中国的城市规划经历了初春、酷夏、到冷冬的演替,其具备的“完整生命循环”特质,为观察毛泽东时代规划史中所谓的“苏联规划模式”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时间断面.研究以这十年间的规划实践为中心,以社会环境变迁与城乡规划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基本切入点,将近代东亚最大的城市——上海作为实证的对象,在纵向、横向两个维度上分析这座城市10年间的规划实践演变历程.纵向上,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分为两个阶段及其中间的一个转折节点进行微观的回溯;横向上,采用制度环境中的规划、规划编制过程、规划布局形态的分析框架,对以上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考察.最后,从上海的个案推演出1950年代中国城乡规划的演变线索,认为在规划体系上,从总体规划走向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并重;城市空间形态上,大中城市从被动的边缘区扩张走向主动控制的组合型城市;在规划范型上,在对苏联规划模式的全面反思基础上,走向了对结合本土特质的苏联模式重构,并认为1950年代中后期的规划实践是中国本土规划理论模式的起点.
  • 摘要:结合“一五”时期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工作,针对老专家访谈的具体实践,对城市规划口述历史工作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概括起来,城市规划的口述历史应当采取一种专题性、互动式、研究型的实施方法与技术路线.所谓专题性,即围绕若干主题组织访谈内容,中心比较明确,口述历史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所谓互动式,即访谈者需要首先查阅大量的档案资料,既免除老专家的后顾之忧,又对老专家的回忆和口述起到提醒、启发、触动等帮助作用;所谓研究型,即必须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去投入口述历史工作,善于提出问题并与老专家进行深入的交流.城市规划的口述历史,并非是要取代档案研究,而是要与档案互动,成为其有益补充,从而促使历史研究走向准确、完整、鲜活和生动.
  • 摘要:近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推行公共自行车计划(PBP).盛行的原因在于它所谓的好处:灵活的机动性、有益于身体健康、缓解拥堵和节能减排.公共自行车系统(PBS)是在寻找小汽车交通方式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实现它的益处也是以替代小汽车交通作为前提的.在中国如火如荼的推行PBP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一种量化的手段来评估其对于小汽车使用的影响,进而了解计划的运行情况.本文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的五个城市墨尔本、布里斯班、华盛顿、伦敦和明尼阿波利斯的PBS为例,总结了评估上述城市PBS对于小汽车交通替代程度所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具体的数据来源、分析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目前PBS发展的状况,提出了可借鉴之处,以及在在借鉴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 摘要:研究以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趋势入手,提出了集中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居住区规划及实施中的优势,总结了三个典型案例中的集中配置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特点.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的特点,以地方规范为基础,明确了滨海新区可进行集中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并对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及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 摘要:自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后,低碳、低碳经济、低碳城市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低碳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与实践情况,重点阐述了低碳理念引导下的城市设计策略七个要点;以山西科技创新城城市设计为例,对低碳理念下的城市设计策略展开实践探索,探讨如何将低碳理念下的城市设计策略落实到低碳城市规划中,为国内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对于空间形态的塑造,采用紧凑城市开发模式,通过土地利用与交通组织的紧密结合,构建开放空间格局、组织绿色交通体系、打造两级低碳生态单元体系,实现用地、交通、绿地、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相互融合,形成可持续的低碳空间形态。在低碳建设方法上,制定了一套低碳生态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规定刚性要求的同时赋予一定弹性,落实到城市、社区建设中;通过园区和邻里生态单元的建设,将具体的规划设计手法运用到社区及公共空间、建筑层面。
  •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乡城市往往面临着中心城区不断扩张的必然现实,在新区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在延续传统文脉的基础上创造独特的城水相依空间形象和丰富的滨水景观,是规划设计的关键.本文以江苏中部水乡城市兴化城东新区为例,围绕“文化传承”及“特色塑造”两大目标,加强项目前期策划、运用城市设计方法,重点从“水系整治梳理、历史文化彰显、特色空间设计、绿色交通构建、宜居生活圈打造”五个方面探索了水乡城市新区发展的核心策略及主要路径.
  • 摘要:汉江横贯武汉市中心城区,与长江交汇,是武汉商贸发源之地.武汉城市的发展从顺江而兴到离江开拓,汉江两岸经历了从繁盛到落寞,如今两岸新建主要为住宅,功能较单一,可用空间也较为零散,地理、文化和景观优势未得到充分利用.本文从认识汉江、解读汉江、策划汉江和展望汉江这几个方面,追寻城市本源,着重文化传承,挖掘地方特色,探索城市中心滨水空间整合与开发的方式方法.
  • 摘要:近年来,深圳市迈入了城市更新时代,但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的二次开发往往意味着更高经济和人口密度的压力,在城市更新中,如何控制与保障作为城市稀缺资源的公共开放空间成为规划师思考的重要议题.本文首先界定了城市更新中所讨论的公共开放空间的范畴,其次,通过梳理2012—2015年深圳市已公布的城市更新规划项目,总结出其中公共开放空间的供应情况及相关特征,最后,对岗厦村河园片区典型案例中的公共开放空间控制情况展开详细剖析.研究发现,在宏观规划层面,城市更新中的公共开放空间越来越受到更新项目的重视,并且呈现出偏向于中小型、差异化的特征;在微观实践层面,亦有多样化、立体化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细化地块出让、明确城市设计的形态控制地位、优化中小型立体化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的对策.
  • 摘要:城市更新正成为规划热点话题,如何使规划方案具有可实施和可操作性,是城市更新实施规划的核心难题.南岳古镇核心十字街区城市更新实施规划进行了一次有效的尝试,通过编制设计控制指引体系对城市建成环境形态和谐性的设计指引与管控,有效的弥补单一规划控制只关注城市建成环境的功能合理性.形成具有具象化、实操性强的规划设计方案,从而指导规划管理者编订相关政策条文,并健全开发控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环节,形成完善的规划管理机制,使规划设计方案得以有效实施.并针对实时监控实施效果的反馈,与规划管理者和公众互动,修订并优化设计控制指引体系,打造生态绿色的步行历史文化游览街区,实现地方特质营造的创新实践.
  • 摘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城市病,城市空间形态活力式微正是其中一种病症表征.现今,把城市看作一个有机体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对城市有机体所具有的生命属性研究已经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生命体理论应用于城市设计以提高城市空间品质、城市生活水平逐渐成为可能.由此,该文试从城市生命体视角入手,结合城市生命体相关概念,从城市与生命体的相似性解析城市活力形态营造,以长沙市朝正垸片区城市设计为例,基于城市生命体系统要素提炼整合,提出了复合生命单元——城市功能的多元交混、梳理生命脉络——道路系统的双尺度结合、激活生命穴位——第三空间体系的情境塑造三种活力空间形态营造策略,以促进城市生命体内部新陈代谢,激发朝正垸片区空间形态活力,实现健康的城市生命状态.进而为营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空间,创造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提供一定途径和方法.
  • 摘要:城市空间品质的高低取决于于居民的直观感受,空间品质高的城市能够满足居民更多的需求,为其提供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是通过调研和考察研究青岛市目前在高空间品质城市建设和设计方面具有的优势,并以良好城市空间品质的基本要素为基础,从建筑、街道、环境、布局几个方面分析设计高空间品质城市的方法.
  • 摘要: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问题层出不穷,随着近期政策或文件的出台,总规评估意义重大.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侧重于优化存量还是外向扩张,现状建设与规划预期差距有多大,特别是如何区分已完成规划建设的用地和仍需改建的城市用地.然而,目前国内城市规划实施评价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得到普遍认可的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据此,本文借助GIS软件,拟通过对乳山市规划基准年(2005年)、现状年(2015年)、规划目标年(2020年)的地块性质进行比较分析,统计用地性质变化情况,提出总规实施延续性的概念,指现状年用地与规划年用地相比,用地性质需要改建的用地占总用地的比例.作为主城区用地方面总规评估的参考方法.
  • 摘要:手机信令数据所具有的在时间上的动态性、在空间上的全覆盖以及个人行为定位的特性使其成为城市时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工具.利用手机信令数据,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选择园区、受到园区影响的张江集镇和周边待进一步开发的孙桥集镇三个典型城市活动场所,从其时空间活动强度,人群组成,以及信令类型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总结,概括提取三类空间活动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三类城市空间的时空变化既体现出较为相似的日夜周期变化规律,又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对其活动强度、人群组成以及信令类型的动态变化特征的比较,得出三种类型的活动空间自身特有的波动/稳定和广域/地缘型组合的时空变化模式.不同于传统的以物质、设施为依据的城市活动空间特征研究,手机数据这种展示时空间活动特征,且从个体行为出发,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城市活力的时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手机信令数据可以有效地在时空和个体维度展示不同活动空间的活动特征和变化规律、评估空间活力提供了实证支持.
  • 摘要: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正日益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三产业的支柱.基于调研所获取的青岛市东岸城区传媒类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基本状况,借助GIS空间分析的手段,运用空间平滑法中的核密度估计法以及邻近分析的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青岛市东岸城区传媒类企业整体呈点状分布,在传统城市中心向面状集聚.由于传媒类企业自身的特点,强集聚中心与商务中心、科研集聚区以及相关产业集聚区高度吻合.此外,传媒类大部分企业靠近城市主要的交通干线或者交通节点.在研究中发现传媒类企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间的耦合度较低,想要探究其中的原因还需要通过进一步获取该类企业的更多信息、了解产业园区的定位、梳理青岛市整个的政策引导以及挖掘企业自身深层的发展机制来深入研究。
  •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迅速扩张.为满足市民生活需要及内部系统能够正常运转,新增、兴建市政基础设施必要而紧迫.然而,如污水处理厂、火葬场、变电厂等设施对附近区域具有负外部性,这些公共服务设施又被称之为邻避设施.近年来,邻避设施与周边居民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反抗行动甚至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其中,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作为大型厌恶型市政设施,长久以来使市民形成了形象不佳、环境污染、有害气体排放等不良印象,如今正遭遇最巨大的社会阻力.本文以深圳国际低碳城节能环保产业园为例,探索城市垃圾综合处理设施走出邻避困局之对策.通过“构建全新园区的形象”、“建立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的综合垃圾处理新思路”、“以科技创新、多元复合、开放融合为目标的综合功能开发策略”、“与周边居民共享园区设施及利益”四个规划策略,从根本上扭转城市居民对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厌恶印象,促进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从厌恶型设施向环境友好型设施转变,助推垃圾处理设施早日走出邻避困境.
  • 摘要:在江苏沿海大开发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沿海港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为避免各港口的盲目建设,实现港口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同时推进重点港口的建设,需要对港口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定位.传统港口规划中,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分析,科学性难以保证.本文以南通港为例,尝试通过GIS手段进行港口腹地与规模的定量分析,首先建立模型对南通港及周边港口的吸引力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借助GIS建立区域交通网络,通过运输成本的量化分析确定南通港的腹地,利用以上的量化数据最终对港口的发展规模进行测算.
  • 摘要:文章以南京市各区为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阐述绿地系统作为城市复杂系统的子系统之一,对城市的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定量方面借助AHP法和综合价值法构建了城市绿地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得出南京市各区城市绿地的综合效益值.研究表明,南京市江宁区由于绿地空间合理、大型绿地数量多、景观破碎度低而位列第一.绿地综合效益受多方面的影响,是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
  • 摘要:近年来,“多规合一”工作全面铺开,全国上下多层级的试点探索了不同的工作路径、形成了多样的工作成果.“多规合一”编制技术导则为试点“多规合一”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上级部门加强试点管理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我国国家层面尚未出台具体规范,也少有省级层面的技术导则.研究分析了当前试点“多规合一”工作的情况和主要问题,结合福建省试点“多规合一”工作经验,对《福建省试点市县”多规合一”编制技术导则》进行分析,从背景定位、主要内容和探索创新等方面深入分析福建省试点“多规合一”编制技术导则的特点,为当前试点“多规合一”编制技术导则提供经验借鉴.
  • 摘要:随着我国体育建设由金牌体育转向全民体育,公共体育设施均等化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方面.但受土地资源紧缺影响,均等化布局需要打破大规模铺开建设的路径依赖,而公共空间复合利用成为重要的突破方法.本文将城市公共空间分为建筑公共楼层空间、块状和线性公共开敞空间、闲置空间和其他空间五类,并以此为抓手,提出不同的改造方式.同时,关注体育设施在城市空间上的落实,以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均等化布置体育设施.具体步骤为:首先,根据体育设施POI核密度计算得出服务能级较低的地块;其次,与公共空间相比对,识别出具有符合改造价值的地块;再者,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得出的人群活动密集地区相比较,识别出满足使用效率的地块;最后,计算地块的交通可达性,满足居民出行要求.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宜兴市公共体育设施均等化布局中公共空间复合利用研究发现,城市建设用地具有较为丰富的改造空间,而公共空间增建体育设施能够有效覆盖边缘人群,满足均等化布局要求.
  • 摘要:新老城“双城”模式是目前我国众多市县级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写照,面对新常态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和“双城”结构存在的问题,如何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合理引导城市空间发展,解决新老城两极发展不平衡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城区一体化的“融城”目标,是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无棣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引入空间句法分析方法,通过对城市空间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智能度、选择度等因子的分析,结合现状调研情况,提出了无棣县城“重心北移、一主一副”的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并指导总体规划的用地调整.空间句法分析方法不是决定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唯一标准,但可以为规划师进行决策提供科学分析依据.通过本文研究,以期建立一种基于空间句法分析和现状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高城市空间发展决策的科学性,为其他同类城市空间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步行交通系统功能提升是实现老城区人气集聚和活力重塑的重要驱动因子.本文以上海市虹口区为研究对象,以步行交通系统功能提升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以步行空间结构、步行功能分区、步行网络系统、特色步行集聚区打造、步行人气集聚策略、步行诱导系统及步行安全、景观、品质的精细化设计等方面为研究内容,深入研究了步行交通系统功能提升策略及对老城区活力重塑的驱动作用和实践意义,所得结论对其他城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摘要:考虑到现状大学新建校区大都尺度巨大,但由于没有完善的交通设施配套,导致校园内部出行以及与校外交通联系极为不便.香港中文大学较好地解决了大尺度校园内部交通的组织,通过对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内部交通方式的探讨,总结出大尺度校园内部可行性交通组织形式以及运作方式,旨在对国内的大尺度校园交通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借鉴.大尺度是当今大学校园的重要特点之一,大尺度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有的大学校园内甚至出现小型山体、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不仅有利于改善校园的自然环境,也对学校的形象塑造起到良好的效果。但随之而来的不利影响是出行距离过大、交通不便等,降低了校园运转效率。为了方便管理,大学校园通常采用功能分区的手法将校园进行切分,将切分之后的区域作为管理的单元。各功能区建筑群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沟通较为频繁,因此各功能区内的建筑群通常采用组团式布局,可有利于空间的有效使用,同时保持校园内部用地使用的弹性。
  • 摘要:随着城市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停车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隐患.增建停车设施缓解停车难和停车供给应该加以控制,若政策制定者对看似矛盾的这两者认识不足的话,则很有可能使得一个城市的停车政策导向不明、停车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影响动态交通的运行及城市的整体发展.对此,本文首先从停车供给和停车需求的相互反馈机制分析停车供给调控是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手段,之后介绍了国外城市停车供给调控经验,主要包括停车供给总量控制、降低或废除最低建筑配建指标、建筑配建指标设置上限、停车共享、禁止停车等,最后结合我国城市停车现状,提出停车供给调控的相关建议.
  •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人们养老观念已发生转变,传统的家庭养老已难以满足现代养老服务需求.然而,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养老服务设施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方案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昆山市为例,基于空间自相关和可达性分析,重点研究了养老服务设施的选址问题.结果表明:空间自相关分析可以提高对老年人口的空间聚集状态的认识;结合昆山市片区指导下可达性分析既有助于基于公平视角下的养老服务设施选址,也符合昆山本地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养老意愿的要求.
  • 摘要:互联网正在对城市的购物方式、出行方式、休闲方式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对于承载城市购物、休闲活动的空间载体——公共活动中心,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无论是服务内容还是布局的规律,有着趋于标准化、扁平化的发展趋势.本文选择发展成熟的上海市中心城区进行研究,利用网络和统计数据,探讨互联网时代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布局变化趋势.原有的商业中心正在向更加综合的、注重参与性的公共活动中心转变;公共活动中心在市民生活需求提升的背景下,供给仍有需求,总规模与空间都在增加,但是服务内容在改变;“地方中心”级的公共活动中心布局呈现均质化、扁平化趋势.
  • 摘要: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的许多特征会影响城市环境,通过城市设计来改善城市环境是一条可行之道.例如通过调整城市道路走向、宽度、建成区密度、下垫面参数、绿化带宽度等,不仅可以提高城市舒适度,降低热岛强度、节约城市能耗投资、提高城市行洪安全、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保证城市较好的空气质量等.而传统上,我国城市设计从设计到管理,都主要注重物质形态引导和城镇风貌塑造,而忽视了其对城市环境品质的影响.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城市设计中对于城市环境品质的落实办法,梳理我国城市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随着我国城市设计的立法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环境品质内容应纳入城市设计.并建立“城市设计模拟及审查平台”;城市设计导则层面增加“环境控制内容”、完善城市设计的“关注指标”等,创造高品质的城市环境,提高我国城市设计水平.
  • 摘要:在今年的《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对于“小街区、密路网”的模式引发了公众的热议,期间宜宾市莱茵河畔小区被誉为“最成功的开放式小区”而爆红网络.这个小区是开发企业自主将一个大的地块分成了若干小的封闭组团,将组团间的道路开放形成的所谓开放式小区.对于这样一个典型的开放式小区,我们发现其实政府、开发商、业主对于这个小区的开放与否是持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的.最关键的是最终持有这个小区产权的业主们,他们对小区的开放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带着这样的疑问,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这块土地的使用权通过房地产开发从宜宾市化纤厂转移至开发商、然后通过销售转移至全体业主、最后假设若干年后二次更新是的产权易主这一系列产权交易过程中的制度环境、交易成本和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小区土地出让时的产权界定是大地块,虽然开发商选择了“小街区、密路网”的规划方案,但是当小区产权转让给业主后,法律对业主的产权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当初大地块的初始产权界定依然影响着小区的空间资源配置——大地块出让无法避免大地块封闭,这是产权制度决定的.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小街区、密路网”的空间资源配置是表象,土地出让环节的产权界定方式才是关键因素.要实现真正的“小街区、密路网”,必须从政府土地出让环节开始就进行小地块的产权分割.
  • 摘要:作为一座国际商业城市,香港的居住、工作与生活模式以高密度著称.这种密集型、商住合一的空间结构创造出宜人、便利、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与生活需求、并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城市环境.本文以划定的旺角中心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与观察统计、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式,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结合,对旺角商住空间的演化特征与机制展开研究,以此总结其商住合一的多功能空间模型,并据此发掘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三方面要素:土地与空间混合利用机制下的多样性空间、空间“内向”开发、小尺度单元,为中国大陆一二线城市未来的城市内向开发提供一个可行的范本.
  • 摘要:受到建设用地增长限制,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已势在必行.但既有研究对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方法探索尚不充分.基于我国现实情况,本文在梳理了当前城市设计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框架,着重阐述了三种有效解决途径:1)可持续发展,加强“精明增长”理念;2)自下而上,开展“公众参与”项目实践;3)联合开发,重视“空间生产”市场需求;并对相关实践案例展开分析.
  • 摘要:新加坡的水敏性城市设计实践在十余年间,经历理念构想、制度探索、项目有序输出三个阶段,始终以实施推广作为首要关注,从注重顺应自然生态系统的方式涵养并净化地面雨水径流,使其流入河道和水库,到重视优化生物多样性和人居环境,意味着水敏性城市设计从生态效益到景观环境综合效益的转变,其也越来越被公共机构和私人开发商所接受.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实施和项目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充分借鉴新加坡水敏性城市设计实践的实施经验,对我国海绵城市的推广普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详尽的文献梳理,列述新加坡水敏性城市设计实践的历程、实施路径以及各项规划与保障制度,并针对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阶段,在统筹与实施主体、与景观环境的整合要求、海绵城市的品牌意识、社区实践与公众参与、项目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 摘要:城市设计在我国开展多年,通过评估其实效性可以更好地发现其实践当中的问题,从而进行优化和提升.评估工作历来有之,但主要以单项城市设计的实效性评价为主,多样本城市设计综合评估问题更为复杂:数量较大,时间跨度长,类型繁杂,涉及编制、管理、实施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引入类型学的方法,对常州市城市设计评估进行实践研究.围绕综合评估目标,通过类型学思想构建城市设计评估框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辨别提取,类型评估,归纳评析.尝试了一种关于多样本城市设计综合评估的新方法.
  • 摘要:城市文化景观是人类在地表活动的产物,是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文化体系,文化景观具有遗产资源物质与文化价值合一的特征,是城市发展的文化资本.历史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城市原住民日常生活的基本载体历史街区文化景观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景观的重要组分.本文从文化景观“物质—文化”合一的视角,对青岛市中山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遗产的物质载体与文化精神内核进行审视.结合青岛市的山水格局、自然环境等特征,梳理中山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物质与文化系统构成,并且通过街区格局延续、场所空间保护、文化产业融合和景观内涵展示提出应对策略,实现中山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保护,实现街区有机演进.
  • 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承载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留存城市记忆的重要手段.而历史步道是串联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种新型、直接、有效的手段.本文以长沙市历史步道规划设计为例,从历史步道的设计定位和理念、历史步道的选线、改造类型和方式,如何保障其可达性、连贯性、区域微循环,如何增加其历史性、文化性、趣味性,如何提升其美观性、舒适性,如何体现其唯一性和可识别性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研究拟通过历史步道设计,将散布的历史文化资源点串联,将碎片化的城市记忆进行整理和展示,强化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形象.通过对长沙市历史步道规划设计的解析,以期对今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所启示.
  • 摘要:文章联系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尝试结合历史人文研究和历史空间研究的表达方式,对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进行分析.文章针对历史空间研究的意义,历史人文学科、规划建筑学科对于历史空间研究的优势与局限,历史空间研究需要见物见人见精神、结合有形与无形的研究理念,以及图形处理、历史考据、现实启示等三阶段在历史空间研究中的不可或缺,提出通过回望历史,以启迪当下、展望未来的必要性.文章倡导开阔规划建筑学科的研究视野,探索融合历史人文学科等多学科知识,将空间作为研究的底板和载体,将人文作为空间的精神和灵魂,实现空间与人文的双向结合,通过不同时期城市空间发展特征的比较,在较长时间跨度内探寻历史空间发展的内在规律,结合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新方法、新理念,进行一定深度的分析与思考,形成对未来城市形态发展和功能塑造的建议基础.
  • 摘要:南京市钟岚里地段不仅仅是城市旧城更新改造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其有着优秀的民国历史空间肌理,文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城市设计以文脉延续为视角,围绕历史地区整体秩序重构,新旧建筑和谐共融,城市建筑形态与功能协调,各利益相关方共赢为主要设计目标.通过敏感视点选取与模拟来确定新建建筑高度,场地空间结构整体打造,建筑肌理、界面、材料、屋顶的具体设计,控规用地性质的相关调整,持续多方协商等策略来解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现代功能开发之间的矛盾,重现该地区场所和功能的活力.
  • 摘要:健康城市背景下,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健康概念、健康影响要素、当前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营造中对健康促进的忽视等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了基于健康促进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评价方法、体系框架和要素指标等,探索建立以社区健康风玫瑰为标志的公共空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社区空间环境的优化完善提供必要的基础.
  • 摘要:历史环境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遗产,也包括城市的历史记忆和自然环境.旧城保护从最初对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到建筑周边环境的保护,直至更为强调城市整体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延续.然而当前“重塑古城”和拆迁重建的方式极大的破坏了历史城市、历史街区的风貌,只重视物质层面的更新改造,而忽视了文化和社会层面的传承.因此,为了塑造城市的文化特色,保护与设计方法也必须变化应对城市的发展和文化需求.洛阳老城在隋唐洛阳城遗址上兴建而成,历史环境的叠加导致了老城保护与更新的复杂性.本文以老城西南隅为例,通过对历史环境三种特征——物质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分析,结合规划建设现状与问题,并对应从物质形态、文化传承、社会组织三个层面提出规划策略.
  • 摘要:既往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多以村落个体的物质环境保护为对象.但是,传统村落的形成与演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国内尚缺乏基于市域层面的保护规划的研究.因此,本文提出由市域层面角度对传统村落实施整体格局保护,以济宁市市域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为例,探索了市域层面传统村落整体保护方法过程.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组织座谈会等方式普查传统村落并登记,统筹把握市域内村庄的村庄面积、村落空间布局、传统民居、建筑外貌、建筑肌理、历史文化内涵、古树名木、文化价值、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方面内容,挖掘村落的文化特色,注重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依据构建的村落评价指标体系,对村落遴选、分级,建立村落档案,进而分析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最终通过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总体格局指引,采取分类保护方式,提出更新支撑系统和产业发展引导的发展策略,为传统村落重新注入生命力.
  •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进程已逐渐从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消费文化则成为城市发展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影响着规划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近现代风貌街区的文化空间消费很具有代表性.本文以“重庆天地”为例,通过消费文化的视角从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消费环境四个方面研究人们对于街区的空间认知,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提出适宜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实现近现代风貌街区保护与现实发展之间的平衡与共赢.
  • 摘要:济南市高新区是济南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片区现状交通拥堵严重、公共交通发展薄弱,本研究以片区现状交通问题为导向,以优化交通出行结构、促进片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与片区控规同步编制互动,协同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围绕公交线路、公交场站、公交站点、智能公交等开展了公共交通十大行动,打造与小汽车具有竞争力的公共交通系统.本研究是济南市首次开展公共交通行动规划研究,对其他片区规划编制、公交引导片区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 摘要:城市规划阶段若对交通需求考虑缺位会导致后续的一系列问题.研究以四平路彰武路交叉口区域为例,通过交通观察确定了拥堵原因:设施瓶颈类,特定通行需求时间上无法满足;交通秩序类,部分合理交通需求对整体通行效率产生影响.研究提出了信号优化、车道调整和开辟临时停车空间三方面优化建议,结合Synchro软件对早晚高峰交通信号优化配时,引入VISSIM微观仿真系统对优化方案进行评价,通过“通行能力”和“延误水平”两项指标的评判确定:空间规划方法结合交通管理对现有交通矛盾进行疏解是积极有效的.研究也表明,靠交通法规“堵”的方式压制交通的多样性需求是不可行的,以“疏”为导向的交通安排是重要的补充;VISSIM仿真评价是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可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 摘要: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宜居丽村庄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本研究通过问卷和统计资料分析山东省现有村庄的人居环境,着重对山东省东中西部地区的村庄环境进行了对比,调查村民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意愿和需求,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议.本研究对于落实国家相关要求、改善山东省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推进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山东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近年来,国家土地立法不断完善,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已成为了农地改革的焦点问题,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完善宅基地规划管理的政策措施,但是当前农村宅基地利用低下、管理粗放的问题依然存在,且各类问题正逐步增多.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通过调研农村宅基地规划管理中的存在问题,从城乡治理的视角提出农村宅基地规划管理的改善策略及建议,以期对宅基地规划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
  • 摘要: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城郊村庄,有着独特的地理区位,同时面临城市和乡村的双重问题,因而在当前幸福村居建设的大背景下,探讨其规划编制对于城郊村庄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在对城郊村庄的概念与确定原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围绕珠海市城郊村庄规划的实践,探讨城郊村庄规划编制的核心问题.珠海市城郊村庄规划从城乡如何互动发展,融合共生等方面出发,引导村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并制定城郊村庄规划实施的六大工程,为城郊村庄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
  • 摘要:旨在通过桃李村的历史变迁入手,探索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破解对策.发现工业化及城镇化冲击带来的产业人口转移及区域人口流动和政府政策的调控引导是村庄变迁的两大驱动力,很多农村问题实质上是工业化及城镇化带来的衍生问题,传统乡村规划模式和内容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认为现阶段乡村规划管理的核心职能是保护和重构乡村社会生态空间形态,为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空间载体,村庄规划的核心内容不应是简单沿用城市规划的详细用地布局和标准化设施配置,而是以村庄公共利益协调和改善为目标的村庄公共空间和公共资源管控.同时,本文认为适应村庄公共空间和公共资源管控的专业性乡村规划咨询机构非常匮乏才是当前村庄规划编制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建议政府将专业性乡村规划咨询机构的培育和发展作为推动乡村规划改革的重点任务纳入议事议程.
  • 摘要:空间环境是传统村落有机生长、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保障.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的内涵,分析提炼空间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总结出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的保护策略,最后,结合册亨县板万村的保护规划,在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空间格局整体把控、绿地景观分层构建、建筑街巷风貌彰显、文化空间特色营造的空间环境保护策略,以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参考.
  • 摘要:2013年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和全新的思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形势下,乡村的转型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转型的概念,从转型背景、目标内涵、参与主体、转型领域等方面建构了乡村转型的逻辑框架.通过挖掘新时期乡村的多元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对其在乡村转型中的内在促进作用做出了研判.分析了当前乡村变迁的主要特点和所存在的问题,包括乡村出现的“空心化”和老龄化、乡村精英大量流失、乡土特色文化消解、公共服务设施短缺、土地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最后从改善城乡关系、促进经济发展、重塑传统文化、创新土地制度、完善规划管理体制等角度提出了乡村转型的路径和规划应对策略,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新型城镇化促进了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但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空间本身的转型也迫在眉睫,尤其在我国由“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经济”的情况下,资源型城市的农村空间转型更是举步维艰.文章将中国农村空间生产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空间生产、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空间生产及以城乡统筹为目标的农村空间生产.最后,针对第三个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山东省新镇化试点-新泰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新泰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生产视角,借助生产三要素建立“劳动力、资本及土地”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对新泰市当前农村物质空间演变与社会变迁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转型期的中国农村发展提供思路.
  • 摘要:“保护与发展”是新时期城乡规划变革的重要概念,而传统村落的发展保护则是领域中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关键课题.近年来旅游热的兴起,传统村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过度开发等众多问题.国内各类传统村落基于地域文脉的差异,形成丰富多彩的村落类型,其中亦存在诸多共性,但各种传统村落的保护对策也应“因村制宜”.本文从传统村落共性发展入手,首先总体分析梳理了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及困境,继而从“大香格里拉”范围内的藏族传统村落着眼,通过探究分析特定环境下的藏居文化体系,提出旅游背景下藏族传统村落保护性发展的探究,并以稻城县卡斯村传统村落的发展保护规划为具体研究对象,从理论到实际,落实具体的规划措施.并在实际的操作中对规划进行反思,总结得出相关经验,希望为类似的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丰富完善现阶段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储备.
  • 摘要:在经历了快速城镇化的“量变”阶段后,我国的城镇化进入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质变”阶段.如何解决目前城乡社会二元化矛盾,推动整个社会的融合和城乡不同群体间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实现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引入城乡互动的概念,在新的视角下,探索解决城乡二元化矛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的有效方法与规划策略.本文选取天津市蓟县三个有代表性的村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个典型村庄进行分析比较,对其城乡互动类型进行分类与判定,针对三类村庄分别提出符合各自村庄城乡互动类型特点和市场规律的规划策略.通过城乡间以人为载体的各种要素的流动,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人的城镇化目标,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 摘要:本文基于国家现阶段城乡规划编制“多规合一”趋势,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规划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六十余年来乡村规划的成就;研究乡村规划现状,分析得出乡村规划体系中的主要规划即乡村规划、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多种规划之间存在内容重复,空间交错,从属关系不明等问题,多规之间的矛盾导致乡村规划无法较好的指导乡村建设发展.结合《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中两个试点县“多规合一”工作实践研究,提出县域层面乡村规划“多规合一”是解决乡村规划问题的最佳思路,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乡村规划体系“多规合一”的研究重点.最后研究并总结得出“多规合一”背景下乡村规划编制的核心,为新一时期乡村规划编制提供借鉴与参考作用.
  •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涵是挖掘乡村的田园生活价值、社会网络价值、生态景观价值、传统文化价值,农业生产价值,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应从“三生空间”及“五大价值”的视角出发,通过产业提升、空间引导、文化挖掘及植入、环境整治、人居环境规划、资源保护及利用等内容,重塑乡村价值,本文以新疆阜康市六运中心村为例,结合以上思路来探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策略,帮助本人,乃至美丽乡村推进相对缓慢地区的各方参与者进一步了解其工作的内涵及要点.
  • 摘要:在传统村落保护已经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今天,乡村文化旅游是传统村落复兴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但这种传统旅游是以历史景观资源为核心载体,对村落空间、游客时间及数量要求较高,即使历史景观资源十分完整的传统村落都面临同质化发展竞争.而当前还有大量未受关注的非整体型传统村落,这类村落更不应该简单盲目地将传统旅游业作为其复兴的主要推力.本文针对传统村落普遍存在的发展困境,提出将乡村养老与分时度假产业融合作为传统统村落复兴的一种新思路.利用传统村落在现代乡村社会空间上多呈现为“中心”特征,将其作为乡村养老服务设施优化配置的据点,解决传统村落及周边村庄共同存在的养老问题,同时结合自然历史资源适当发展适合城市老人的田园养老,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完善;并抓住年轻人间歇性回村看望老人等基本生活规律,引入分时度假理念,将乡村养老与分时度假产业融合,以养老带动度假,用度假完善乡村养老服务在精神照料方面的短板,并探寻一种推动传统村落复兴的持续动力.具体从乡村养老与分时度假融合的机制、可行性及路径进行探索,最后结合半浦村保护规划编制实践提出相应的规划应对策略.
  •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处于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往往最先受到波及,与其他农村社区生产与生活方式拉开差距,构成城与乡之间的中间过渡结构,但在现有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上却不存在过渡标准,城市边缘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始终停留在乡村标准,与其生产生活方式和收入结构已然城市化的现实严重不符,也因此导致了公共服务设施在此处配置的一系列问题,其中表现最为显著的是健身空间的配置问题.全民健身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引导健身空间配置,然而在研究区域内却出现了农村居民抛弃已有健身空间,转而自发频繁进入临近城市社区健身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居民健身需求现状与健身空间配置现状的实地调查,深入分析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在城市边缘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过渡期配置中,新的配置策略——“共享理念”,使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以只追求城乡人均数量均等为目标,更重视配给质量上的均等与利用率上的最大化,最终实现居民实际可使用设施量上的均等.
  • 摘要:当前我国乡村建设方兴未艾,村庄规划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城乡规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在以人为本的规划观的导向下,乡村规划的编制应以乡村各利益主体为核心,协调其多元价值下的诉求.本文结合扎西镇院子村扶贫规划,对云贵川交界处山区乡村发展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并在多元主体与多元价值追求的背景中去考量乡村规划编制的核心命题,以期为该类贫困地区的乡村规划与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业“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的特征,并在观念和政策层面对其进行了比较.在此视角下,文章对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生产主义”困境进行了剖析,提出其转型和复兴的“后生产主义”策略,即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农业“接二连三”、的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并依托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向乡村旅游等服务业转型,从而构建具有“后生产主义”特色的大农业体系,实现乡村的复兴.此种思路可以为城市近郊的农业型城镇发展提供参考.
  • 摘要: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宝贵遗存,是中国不可再生的文化财富,对其保护和建设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湖南省作为文化、文物大省,传统村落数量居全国前列,因此按照国家部委的工作部署,我省积极开展传统村落调查摸底、资源评估及推荐上报等一系列工作.文章基于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实际工作过程,总结了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梳理了传统村落的特点,并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机更新、分类保护、优良传统文化复归、包容性生长4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为湖南省下一阶段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调整细化,以及下一层次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宏观指引与借鉴.
  • 摘要:梳理与总结浙江“特色小镇”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既有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美丽乡村的升级版应以培育乡村内生发展动力为核心,协调统筹产业、生态、地域文化旅游、社区生活等内容,进而有效整合乡村建设的空间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发挥美丽乡村既有建设成果的效应.结合南京首个特色小镇——大塘金片区的规划建设探索,提出产业策划与规划协同、特色与需求并重;产业融合文化激活乡村文化价值;规划、管理等多层次处理发展与生态的矛盾;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配套服务的创新;丰富空间组合迎合多元主体参与等发展路径,进而实现乡村片区可持续发展.
  • 摘要: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生态乡村成为当前村庄规划的主流.葛隆村作为上海市嘉定区三个历史保护村之一,其村庄建设不仅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动力缺失等现实问题,更需妥善处理历史文化要素保护与村宅更新之间的关系.规划重点关注其历史风貌和格局肌理的保护,通过分类处理、有序引导、渐进更新、特色彰显的规划策略,逐步解决历史风貌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的现状矛盾,使地区历史文化特色和空间发展脉络得以传承.
  • 摘要:针对我国历史村落保护工作中长期以来“重物质空间,轻人文关怀”的现实,本文强调了历史村落保护在乡村复兴和历史村落改造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提出场所精神的重塑和再造在兼容历史文脉与现代功能、提高空间认同的改造目标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解决当下历史村落保护与更新困境的关键所在.基于“场所理论”,本文通过分析村落建筑空间、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三要素在村落保护和文化传承中的内嵌关系和外在影响,进而以南京市杨柳村为实证案例,具体分析历史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从村落形态完善、水路环境重塑和社区空间复兴等角度总结保护更新思路与实施手段.最后,本文认为在历史文化价值和意识不断提高的提升、体验经济等新型经济形态快速发展和地域认同不断日趋强化的今天,历史村落保护与更新将逐渐出现精细化、过程性和融合性的发展趋势,人、历史、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将被赋予更多的关注目光,而作为“人、物”两张皮的传统机械静态规划也注将转轨到“物、我”融合的现代柔性动态规划中.
  • 摘要: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迅速消亡的危机,虽然国家启动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并强化传统村落的规划编制指导,但目前还缺乏统一规范,规划编制的深度和科学性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明确保护核心资源,平衡保护发展关系,可持续性的村落发展和切实的规划实施等方面尚缺乏共识.本文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创造性引入资源脆弱性概念应用于传统村落规划编制和保护发展工作,提出以提升传统村落资源脆弱性为视角,定义传统村落村落性概念及其核心要素,提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四条核心原则,科学指导传统村落的规划编制和实施.之后,本文以云南省腾冲市银杏村为例,将所提概念和核心原则进行实际应用,实践证明该四原则可以有效指导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实际工作,不仅可以帮助规划工作者明确保护的核心资源,划定保护红线,同时助力资源科学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平衡保护和发展的需要,并通过创新性的思维理念,借助行政和财政的双重手段,推进规划的有效实施.
  • 摘要: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乡村原有生产生活方式,压缩了小农生产生活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差距和矛盾.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作为一种城乡居民互助合作模式的CSA模式取得了初步发展.CSA模式将消费者和农民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推行有机、绿色健康食物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传统城郊乡村的经济活动,对城郊乡村土地利用模式的改变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研究了国外CSA模式的发展和经验,提出乡村规划应以农业的发展为根本,着眼地区发展,改变“去农业”的发展倾向,合理组织乡村产业结构;其次以对CSA模式的研究和产业视角下城郊乡村布局的改变为出发点,研究CSA模式的概念、作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统筹考虑城郊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乡村建设等需求,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乡土风貌等问题,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本文以黄梅县孔垄镇张塘村为例,探讨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基于CSA模式的城郊乡村规划设计思路及相关策略,强调以农业为基础,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以旅促农,农旅互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引导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建设,为今后社区支持农业的研究提供借鉴.
  • 摘要:2014年,上海市开始启动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在已上报的纲要中,明确提出未来的上海将在资源紧约束背景下,强调底线管控、内涵式发展、弹性适应等新要求,未来城镇建设用地从以往无序扩张的模式转变为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模式,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村体系专项的村庄布点规划,其规划原则和操作方法需重新定义,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村庄布点为例,从人口规模、经济条件、区位交通、基础配套、环境风貌、文人历史等多因子进行大数据综合评价,针对城中村、邻近村、远郊村等不同区位条件的村庄,定性定量确定保护、保留、撤并三类村庄布点导向,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实施意见,结合近远期资金估算,渐进式指导下一步村庄整治、保护村规划及集中居住点规划.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