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4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环境保护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9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17663篇;相关期刊141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城市问题、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等;生态基础设施的相关文献由392位作者贡献,包括俞孔坚、李迪华、秦趣等。

生态基础设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9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17663 占比:99.80%

总计:117903篇

生态基础设施—发文趋势图

生态基础设施

-研究学者

  • 俞孔坚
  • 李迪华
  • 秦趣
  • 冯维波
  • 刘海龙
  • 石龙宇
  • 乔青
  • 屠凤娜
  • 廖振珍
  • 李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岳邦瑞; 朱宗斌; 潘卫涛
    • 摘要: 研究目标:生态安全是对生态系统预期状态的程度保障,降低风险和提高抗性是维持目标的基本途径;经过多学科之间的持续研究和不断融合,生态安全逐渐形成了系统理论、方法、工具以及实践应用。基于生态安全概念的多学科对话,围绕生态安全概念框架在景观规划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展开综述,以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生态安全介入景观规划的历史阶段进行梳理;按照不同学科与生态安全的理论和实践关系,比较其在空间应用的途径。研究结果:(1)基于“研究对象(Object)—研究问题(Problem)—理论工具(Tools)”提出生态安全多学科概念框架;(2)提出景观规划角度的生态安全概念;(3)生态安全概念介入景观规划经历生态安全意识萌芽、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主导、生态安全格局多元优化三个阶段;(4)生态安全空间实现主要有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基础设施两种途径,二者是生态安全在空间应用不同阶段和领域的具体体现。研究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学科交流,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构建“规范—机制—实践”的一体化框架;探索空间机制研究,使景观在时空结构中达到最佳状态;考虑跨尺度等级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并加强不同情景下的动态预测研究;权衡协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经济社会功能,建立生态安全阈值研究的基础模型。
    • 尚媛; 祝明建; 陈风名
    •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影响。和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理念不同,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深圳福田区作为研究区域,在海平面上升的环境背景下,对研究区进行脆弱性评估、保护设计、生态基础设施综合辨识。通过构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模型,整合海平面上升影响模型、物种栖息地模型和生态基础设施辨识模型,提出未来福田区及我国其他沿海城市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适应性策略:(1)促进沿海生态恢复,构建沿海适应性防护系统;(2)规划线性生态廊道,贯通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整体性和连接性;(3)开展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地区影响评估及适应性规划工作;(4)将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融入沿海城市和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
    • 辛立勋
    • 摘要: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湿地的形态和功能载体,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理论和实践表明,在科学和适度的人工引导干预下,通过建设和完善城市湿地公园体系,合理利用景观学途径,实现风景园林学、林学、生态学、环境工程、水利工程等跨学科交叉融合可以促进城市湿地资源的系统保护与合理利用。神农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关注湿地的污染控制、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及休闲展示功能,通过防洪排涝、水系优化、低影响开发、湿地生态恢复与地带性植被重建、景观设施完善等手段保护漳泽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湿地公园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 石龙宇; 郑巧雅; 廖振珍
    • 摘要: 雄安新区的建设目标是构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将城市发展与生态宜居并行。生态基础设施作为城市中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条件与过程,对构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起到主要支撑作用。构建了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雄安新区规划文件,采用地区类比法等方法对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情况进行预测,以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模型处理得到的7类景观类型作为生态基础设施指标,并从人口、经济、产业、城镇化4方面构建雄安新区城市发展指标;其次建立耦合协同模型,分析2010、2015、2017、2025、2035、2050年6个年度雄安新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协同度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雄安新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在早期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后续经过政策引导,雄安新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协同程度逐渐提高,至2050年已达到良好协同状态。研究结果可为促进雄安新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协同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 侯显成
    • 摘要: 湖滨缓冲带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保护圈层,这个保护圈层的基础设施与其他地区的基础设施有较大的区别,其规划和建设需要因地制宜的“私人定制”的过程。本文根据洱海湖滨缓冲带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思路,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从6个主要方面总结洱海湖滨缓冲带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法,为我国其他湖滨缓冲带基础设施规划提供必要的经验借鉴。
    • 赵尤阳; 黄海伟
    • 摘要: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生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协同,有助于城市健康宜居、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概述了生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协同优化研究的背景、目的 与意义,通过分析现状问题给出了策略与措施,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 肖玲; 姜群鸥; 王美林; 律可心
    • 摘要: 【目的】对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规划者从生态学角度宏观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为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基于MSPA和InVEST模型分析了京津冀地区2000-2017年生态基础设施、生境质量和产业发展变化特征,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该地区三者的耦合协调性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京津冀不同区域未来五年耦合协调度。【结果】(1)京津冀地区生态基础设施水平整体偏低,连通性较差;生境质量空间差异显著,整体生境质量0.450,水平不高;(2)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农林牧渔业发展稳定,津冀工业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东部滨海发展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京津金融业发展实力较强;(3)京津冀地区耦合协调度主要处于轻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状态之间,空间差异明显。其中,南部功能拓展区耦合协调度最高,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耦合协调度最低。(4)未来5年京津冀地区耦合协调度均将有所提升,但中部核心功能区仍将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北京和东部滨海发展区仍将处于勉强协调状态,是未来需要优化的重点区域;天津耦合协调度将由勉强协调转变为初级协调,西北部生态涵养区耦合协调度将由濒临失调转变为初级协调,是具有协调发展潜力的区域;南部功能拓展区耦合协调类型将转变为中级协调,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结论】该研究通过评估京津冀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生境质量-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并分析预测具有协同发展潜力的重点区域,为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依据,并为其他城市群范围内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 廖振珍; 杨萌; 尚晓琪; 石龙宇
    • 摘要: 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一系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可持续发展挑战,需要在城市规划阶段尽量规避这些风险.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倡导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协同治理的理念,是新兴城市化背景下指导城市规划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外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在宏观尺度研究比较系统,而在小尺度的研究相对欠缺.我国社区等小尺度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由于规模较小,缺乏网络化构建,导致了建设后雨水内涝、面源污染问题仍层出不穷.构建了一种城市小尺度生态基础设施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流程,以雄安新区启动区为研究区开展生态基础设施设计:(1)基于实际调研与理论研究分析场地现状,综合考虑自然要素、物理感知、心理感知、生态过程等相关因素构建"廊道为骨,斑块为节"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2)辨识区域主要动物活动、迁徙以及保护植物多样性等功能生态斑块,构建串联全城提供多种功能的系统性廊道、增加城市内部生态系统服务的结构性廊道、将生态系统服务渗入城市肌理的局部功能性廊道;(3)从景感满意度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个方面进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预期效果评估.研究结果有助于缓解雄安新区建设所面临生态环境问题,保障人居生活环境品质,并为今后城市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 司雨田; 方瑾; 许立言; 田乐(翻译); 王颖(翻译); 肖杰(翻译)
    • 摘要: 本研究梳理了北大景观和土人设计团队20余年来在生态安全格局理论指导下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项目,探索了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各生态类型区和特殊生境中,以及各种生态过程分析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拓展。由于本研究涉及的近百个实践项目所处生态类型区不同,因此在将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应用于生态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然而,类似生境内的项目需要应对的重点生态问题存在共性。目前,该理论已从最初的面向生物栖息地保护的"试验性"理论,发展到包含所有重要生态过程及其子过程的庞大理论体系。本文重点关注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区域和城市尺度上的实践,试图梳理:1)当该理论应用至更广泛的生态类型区后,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如何能够针对性地解决地方性生态问题,以及该理论在不同生态类型区中应用情况的异同;2)针对典型生境的规划,利用该理论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协同发展的方法;3)该理论在空间广度上的拓展对理解生态过程、建立生态安全子格局,以及更新分析技术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不论是就方法论还是实践应用而言,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 姜芊孜(文/翻译); 窦月含(文/翻译); 任震; 田乐(翻译)
    •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伙伴全球会议是生态系统服务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之一,聚焦世界范围内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与实践,是掌握研究前沿动态的重要途径。基于部分学者已将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等融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之中这一现状,本文筛选出第十届会议中与景观规划相关的分论坛主题,结合各分论坛中的发言进行总结,从多类型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在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制图与建模三个视角对研究及实践热点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而言,今后将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应用于景观规划领域的热点在于:1)探索面向多种景观类型的态系统服务评价;2)探索将生态系统服务融入各类景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框架;3)探索适用于景观规划与管理的生态系统服务综合建模与制图工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