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10-31

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风景园林工程作为高等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核心专业课和园林专业指定选修课,已成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教学中以课程理论讲解和施工图绘制为主,总体上存在"重艺术,轻技术"的倾向.立体教学系统通过建立1个理论教学简化系统、建立1个施工图设计数据库、学生全程参与建成1个工程实务展开系统研究,使风景园林工程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改变,彻底改变课程结构不合理状况,建成水平较高的教学实践平台,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力加强学生面对设计与工程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在方案及工艺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实现交互式的教学体验环境.
  • 摘要:中国的风景文化传统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对于自然的感知,经过神化、人化、感性和理性的认知最终形成完整风景体系.中文语境下的风景是人对自然环境的文化性、生态性、审美性改造和人地关系的营建,并以具象的空间形态表现出来.中国传统风景地中的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乏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经典案例,蕴藏着深厚的东方古典哲学智慧.这种基于人的需求的充分体现人地和谐的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智慧可以称之为中国传统的风景智慧.当今面对中国自然风景保护地的发展困境和保护地系统的混乱局面,以及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所面临的各种争论和困惑,对中国传统的风景智慧的研究和发展变得更加紧迫.需要从中汲取精华,为未来中国的自然保护地和国家公园的管理和规划提供更切合中国保护地特点的指导.时代变迁,人的需求与古代相比发生变化,原始的功能和其相对应的空间形式对应当代人的需求如何延续、置换和重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自然、文化双遗产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古今人的需求、功能和空间形式的对比,对古代风景资源利用方式与人的需求满足的关系进行深入解读.从古人的智慧中吸取经验,为未来中国国家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理论技术支持.
  • 摘要:本文以《圆明园四十景图》为依据,结合清帝诗文和圆明园老照片等历史资料,考证圆明园四十景中松景的分布,进而得出松在圆明园四十景中的配植方式和特点.再结合松景的传统文化内涵,分析松在圆明园中景观与意境的营造手法,更好地发掘传统园林中松景营造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以期运用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实践当中.
  • 摘要: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一个重要阶段.陈从周先生作为一名在建筑和古典园林2个领域均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文史学者,其50年代的著述为中国古典园林研究开拓了新思路.本文通过解读陈从周先生在50年代发表的2本专著和6篇论文,探讨其中对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及视角的体现,对园林之于城市及乡村建设意义的揭示,以及对造园手法、园林文化的剖析,以期对当今多元文化交汇、多学科交流背景下本土风景园林理论的发展带来启示.
  • 摘要: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国内乡村出现景观乡土性与多样性流失问题,当代乡村建设呈现"重物态建构,轻社会关怀"的态势.通过反思当前乡村景观规划问题,引入族群认同理念,从联合调查参与、规划谨慎下乡、族群认同与共同建造三方面重建村民身份认同与家园意识,赋予村民在血缘、地缘族群上的乡村景观营建主动权,指出当代风景园林师的学科目标及社会责任,为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乡村地区本土化风景园林建设提供方法指导.
  • 摘要:木芙蓉是中国传统名花,由于其花开深秋"拒霜"、花名寓意"福荣",雅俗共赏,自古以来深受国人喜爱.文章首先从生命、文化、美学、空间等方面总结木芙蓉的基本特征,基于历史文献重点分析了其拒霜、高古、出尘、柔美的美学特质;其次以有"芙蓉城"之称的成都市为例,从地域特征、历史渊源、园林意象、民俗雅好等方面研究成都的芙蓉文化,调查分析木芙蓉在成都市武侯祠、锦里、文化公园、人民公园、青羊宫、浣花溪公园、杜甫草堂、百花潭公园的造景和栽培现状,提出更新建议,从植景角度探索当下地域性景观的保护和发展.
  • 摘要:目前国内的城市近郊森林公园正处于亟待开发建设的新阶段,城市近郊森林公园的优越位置为渴望走入山林的都市人提供一处娱乐休闲的绝佳场所;同时森林公园为某些特殊的户外活动提供了条件.本文通过对美国城市近郊森林公园的相关案例进行收集和分析,总结出此类公园的相关游憩活动策划,并进行比较性研究,从中探寻支撑城市近郊森林最大化发挥功能作用的各项因素,供国内城市近郊森林公园建设借鉴与探讨.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在人口稠密的户外空间中,人们对于热舒适性的敏感度越发提高,进而对环境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小气候适应性研究融合多学科知识,更加科学地指导和优化景观设计,为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选取北京城区典型公共街道空间作为实测对象,在夏季6、7月份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利用HOBO便携式气象站对街道空间的温度、空气湿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风速风向和太阳辐射等小气候指标进行测量记录,分析对比不同街道空间模式(建筑高度、街道宽度、断面构成等要素不同)下,小气候的影响和调节作用.在数据实测的同时,进行街道空间的热舒适度问卷调查,以调查问卷得出的结论检验测量数据结果,比较在不同的街道空间模式下各类小气候要素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和差异,从而提出街道空间优化设计的依据和参考.
  • 摘要:章回体小说从宋代出现以来发展至明末清中达到高潮,小说的题材逐渐转向日常生活,从世俗角度反映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此时大量的园林描写开始出现在这类小说中,成为情节发展的重要脉络.本文以清代著名家庭题材写实小说《红楼梦》为例,从布景象征、情节线索以及人物塑造等多个方面探究园林要素在小说发展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小说中的园林文化所折射出的社会特征以及对于当代园林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借鉴意义.
  • 摘要:我国城市未来开展公共开放空间规划成为新趋势.研究首先介析公共开放空间作为总体专项以及与城市绿地系统、公园绿地的关系,加深现有规划体系下对公共开放空间的认识,进而从三个方面与国际进展加以对比研究,述评概念、规划实践现状以及规划机制.最后基于弥补差距、保留自身规划的特色而不盲目借鉴的目标,以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40)战略议题"公共开放空间专项"为例提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的编制途径.
  • 摘要:低影响开发是基于可持续性理念,旨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水文特征的雨洪管理手段.城市绿地系统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风景园林师在低影响开发中的重要实践场所.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出发思考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思路,研究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低影响开发策略,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设计中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技术的利用提供借鉴.水资源管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能够有效地处理城市雨洪问题,恢复场地水文功能,同时,又能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性、景观性、游憩性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基于低影响开发对绿地系统规划层面的研究和实践还远远不够。在全国推行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需要风景园林师和环境、给排水、水利等各专业人、员协同工作,共同努力,实现我国城市发展中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试图寻找一个较为直观的方法来分析绿道现状:首先从生态功能的角度,对绿道进行分类;然后在中观和微观尺度下,利用遥感影像,对绿道进行分段标记;再结合绿道段在城市中的空间关系和优化生态功能的要求,分析需要优化生态功能的路段分布;最后总结增城区和花都区绿道系统的特点,提出优化绿道生态功能的策略.
  • 摘要:城镇化进程中千城一面、文脉薄弱的现象,激发了民众在"看不见山水,记不住乡愁"的建筑森林中追溯生命之源、灵魂之根的情愫,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保护文脉物质化产物的自然文化遗产即成为发展的症结所在.在对比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思想,以求在意识感知层面将遗产的"历史性"和"在地性"与民众沟通的基础上,该论文从个体保护、生态维护、系统构建等三方面浅析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期为更好地贯彻实施新型城镇化服务.rn 场地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教学板块,是在设计项目开始时需要面临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其成果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整个设计项目的质量。DAEV教学系统是整合的高新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联合使用,能够在场地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成为一个框架性的构想。将课程设置分解为四个连续步骤来讲解,在每一个步骤中都可以融合虚拟现实技术来提供更加直观的教学体验,能够使得学生们对整个场地规划设计过程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能够在独立设计过程中有一个完整的操作框架,做到学以致用。本次研究对于DAEV教学系统的构想已经有了一定的操作框架,但真正的教学效果仍然有待与实践的证实。拟在本校景观学习本科二年级的场地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及论证。
  • 摘要:城市公园的品质直接影响游憩活动的开展,十分重要.城市公园品质评价体系帮助我们系统与客观地解析城市公园品质,进而找出对游憩活动有益的公园品质特征,最终促进高品质城市公园的建设.本文综述了美国基于游憩活动视角的城市公园品质评价体系.这些体系包括Bedimo-Rung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品质评价体系,公共游憩空间评价体系,步道评价体系以及社区公园评价体系.本文剖析了上述评价体系的视角、指标项特点、评价范围以及应用,以期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公园品质评价体系提供借鉴.
  • 摘要:视觉文化成就了城市风景园林的视觉表征,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区景观是城市空间视觉表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其景观形态设计的视觉文化特征研究,对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整体风貌的形成以及城市文脉的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城市建设中特色趋同、千城一面的症结,本文通过对当代视觉文化特点和现象的梳理,结合对武汉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区的实地走访和举例分析,反思工业遗产景观在场所更新和功能转型后,在视觉文化感知方面收获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视觉文化角度介入,从符号叙事化、空间典型化、地域特色视觉化等三个方面提出景观设计策略,结合国内外相关实例的分析,力求寻找具有共性的解决途径,为类似的场所提供借鉴和探索的思路——工业遗产不仅再生,更应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 摘要:居住区绿地作为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住区居民的身心健康紧密相连.然而,当前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更多关注国家规范关于绿地指标的定额配置、空间形式以及外在的景观效果,而忽视了绿地与使用者在心理与生理层面细微的联系,尤其是对居民户外活动行为的切合,从而制约了绿地规划设计本应具有的更多功能拓展和作用.康复花园作为具有人本主义特征的园林形式,可更好地贴合使用者的表征和深层需求,实现住区景观兼具美学与康复双重功能.论文针对居住区绿地使用人群构成与分类特点,行为特征、活动区域以及对环境要素的要求,通过传统住区绿地与康复花园规划设计理念的对比分析,总结现有绿地规划设计中的不足,提出基于康复花园理念行为引导理论的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策略,为居住区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提供新的视角.
  • 摘要:园林展起源于西方国家,旨在通过展览的方式促进园林、园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园林展纷纷在各大城市举办,不仅带动了园林、园艺事业的发展,更为举办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园博会是园林展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时间性限制较强,目标指向都是取得在一个时间段内的成功,而没有重视其后续的发展,使会间资源在展后大量浪费.同时,由于会后游客量骤减、园区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大部分展区几近荒废.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园博会的一种趋势,并成为评价其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展后利用与园博会前期统筹规划中的选址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历届园博会的选址进行分析总结,旨在寻找选址与展后利用的关系,并对未来园博会的选址提出参考性建议.
  • 摘要:城市绿地空间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新常态下人群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城市人群综合需要"和"空间使用者活动需求"入手,应用语义差别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城市绿地空间品质进行定量分析,构建出城市绿地空间品质的评价体系模型.结论得出,一级指标5项,分别是:丰富度因子、功能性因子、主观性因子、管理度因子、安全性因子;二级指标17项,根据社会调查结果聚类而成,指标具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性;三级指标39项,根据相关文献和行业经验进行的推演而来.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提升城市绿地空间品质提供思路与方法,能够为以人为本的理想空间提供思路,能够为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供借鉴.
  • 摘要:文章首先解释了解说教育的定义和解说教育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解说教育规划是进行风景区、遗产地、旅游区等各类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进行资源价值展示教育、建立资源与人沟通、交流的有效途径。国外许多国家公园和纪念地都编制了专门的解说规划。以新西兰保护部DOC编制的《解说教育规划导则》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案例分析了新西兰解说教育规划设计的特点,体现在如下3方面:解说教育规划形成完整的体系;表现在规划层次分明,流程清楚,明确了规划参与的对象、资金和程序;解说教育规划中设施设计建造有严格的程序.解说教育规划的内容制定具有特色,解说内容具有广泛性、科学性和层次性特点.解说教育规划中关注效果.在上述每一方面又用相应的篇幅阐释了支撑该特点的要素和原因.最后提出了对我国解说教育规划编制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摘要:公园这种开放式的公共园林空间在我国逐渐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大量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节事活动在公园举办,来自不同种族、文化、阶层、年龄的社会群落在这里找到归宿,不同文化在这里得到个性表达,城市活力在这里体现.本文以上海市公园绿地为例,通过档案研究、部门走访等方法分析上海公园节事文化发展历程,指出公园中的节事文化源于外侨的公共游憩意识和观念,经历了由政治集体公用文化向大众市民生活文化转变的过程,并总结出公园节事活动的供给主体主要分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社会主导和联合提供等多元并存的现象.
  •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发展更加注重城市化品质的提升以及以人为本城市化理念的体现.在此背景下,许多城市都提出了休闲空间发展理念,旨在连接、整合城市开放空间,统筹空间资源.本文对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的研究突破性地跳出了固有的从公园绿地内部出发、"就事论事"进行研究的思维模式,把视野延伸到与之有密切关联的城市规划层面中,在城市发展的大格局下重新审视公园绿地的角色地位,以此为基础更新公园绿地设计方法.城市休闲空间发展战略下公园绿地需要同时满足生态环境需求、生活环境需求和城市发展需求三个层面的需求。不同公园绿地对于这些需求的满足有不同程度的偏重,使其在具有一定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具有独自的特色。根据公园绿地所要满足的休闲需求,将公园绿地的设计类型划分为自然生态型公园、运动休闲型公园、滨水游憩型公园、文化纪念型公园。本文对于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分空间氛围把握和意向要素选择两个步骤,对不同公园绿地设计类型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
  • 摘要:城市历史园林作为重要历史遗产,其价值认知、评价是制定保护措施的前提.本文结合上海市历史名园保护研究,基于价值为中心的保护理论,比较、分析了国际现行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标准,提出三层次的登录标准制定框架:首先以时间划分历史园林类型;其次依据园林历史文脉,通过设定具体可操作的评价因子,确定园林遗产价值,提出科学合理的登录评价标准;最后通过价值分类对上海历史园林遗产价值进行梳理,为后续的保护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 摘要:为居民日常游憩所服务的绿地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愈加紧密,然而绿地布局出现了一些在数量、面积、布局结构上不能满足需求等问题.由于绿地规模存量有限,本文试图探究如何利用绿地功能分级分类分片区来真正满足居民日常游憩,引导规划者更加关注规划的社会和功能维度,关注人的实际游憩行为活动,关注绿地的空间布局.进而论文提出了日常游憩型绿地的概念,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供居民日常游憩的绿地,包括居民使用率较高的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本文着重从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两个编制层面,系统分析目前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路方法在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方面的缺陷,结合服务面积比率等空间衡量指标,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规划导向,使绿地布局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日常游憩需求.
  • 摘要:公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建设宜居城市环境的主要平台,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户外活动场所,在提供绿化环境和休闲活动空间的同时,公园也成了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重要空间节点,逐渐开放并与城市相互作用.为了使公园与城市更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其功效,本文选取上海桃浦中央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概念策划、功能分区、游线设计、分期建设、节点设计五个方面,结合实例从不同阶段、不同尺度研究公园弹性空间与边界的设计,旨在通过分析与实践,探索适应当代及未来生活的城市公园设计策略.
  • 摘要:本文研究了大连泊石湾滨海公园的地域性文化在景观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对公园周边区域进行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系统分析,通过前期分析充分地挖掘了地域文化艺术性资源,在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提取并应用了"海洋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理念和元素.对文化衍生的设计理念和艺术造型元素应用在具体的景观设计和节点建设中,具体体现在设计主题、总体设计、景观节点和植物设计中,为滨海公园的景观地域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场地景观建设与区域文化的有机结合,最终通过景观表现场地内特有的文化气质.
  • 摘要:近年来可食用景观在不仅在美化环境、丰富造景中得到重视,并且在生产食品、减化运输、丰富活动类型与可食植物研究等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价值.本文将以成都市的可食用景观为出发点,分别从用地类型变化、空间布局应用、可食用植物三方面进行研究分类,总结出成都市可食用景观现有主要发展经营模式与不同空间中的可食用景观应用、植物配置手法与活动类型,为未来的城市可食用植物的研究与发展提供资料与基础.
  • 摘要:快速城市化进程下,下垫面硬质化导致城市需要面对"热岛效应"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始注重水体这一热容量大、蒸发潜热大、水体反射率小的自然景观要素,希望运用水体独特的物理性质对城市的热环境产生局地冷却影响.现有的水体热舒适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象学、环境学与风景园林学三个领域.在宏观市域及中观场域的尺度下,以量化研究为主,侧重热舒适效应机制的研究但忽略了将数据转化为应用策略.笔者拟用学科交叉的方法梳理以往的研究成果,建立景观要素与微气候物理因子的交互模型,创建气候适应性的设计框架,顺应满足人类热舒适需求的设计趋势.
  • 摘要: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系统有着重要调节作用,对于特大城市这种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而言,城市绿地作用尤为突出.绿地格局的不同直接影响特大城市的形态、使用功能、生态作用和城市风貌.本文选取4个典型的特大城市——北京、纽约、巴黎、伦敦作为研究对象,比较4个城市中心区绿地格局的演变历史与城市规划对其影响,分析现状绿地格局的主要特征.运用ENVI遥感技术平台对以上4个城市中心城区的绿地、交通、建筑布局、植被进行提取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4个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形态,交通路网结构,街区尺度,植被覆盖率等绿地格局相关要素.通过比较分析,得到影响特大城市绿地格局的主要因素,以及4个城市中心区绿地格局的典型特征.
  • 摘要:植物景观是室内商业空间中环境改善的关键因素,它不仅能对室内商业空间进行有效的空间分隔及引导,还能改善人的视觉效果及心理感受.本文以杭州主城区商圈为例,用典型抽样的方法调研了部分知名室内商业空间中植物的种类与分布、应用场景与类型、景观配置方法与效果,针对室内植物景观应用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使室内商业空间更生态化与人性化的建议与对策.
  • 摘要:圆明园是我国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植物景观作为其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860年圆明园遭到焚毁后逐渐衰败,其盛期植物种类与分布情况只能从现存的文献记载中窥探.清代五位曾在圆明园起居过的帝王,特别是乾隆皇帝,所留下的大量的圆明园诗文,在现存文献记载中最为直观可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梳理筛选诗文中植物相关的描写,辅以同时期其他文献记载作为对比和印证,以圆明园四十景为基本框架,逐条分析每个景群中可能存在的植物景观及其配置模式,形成对圆明园盛期植物情况的系统概述.
  • 摘要:三谷徹先生作为日本现代景观设计大师,其作品以极简主义和日本传统禅宗园林的思想相互交融发展为特色,在日本现代景观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探寻设计师背景、经历,结合实际案例对这种富有个人特色的设计风格进行分析总结,溯源其设计理念之理论来源,对今天多元文化碰撞和融合的现代社会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摘要:随着绿地的生态效益日益受到重视,绿地建设的重点也从单一提升量到量质的并重.因此如何科学地量化评价绿地的生态效益成为景观生态学、景观学、城市规划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基于GIS技术的CITY green模型是国际上风景园林学科用来研究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分析与环境生态效益评价前沿技术,但在我国目前多用于宏观大尺度的生态效益研究,针对居住区等小型绿地的研究仍较少,并且鲜有完整的介绍其技术方法的研究.通过使用CITY green模型对上海市居住区绿地的生态效益分析研究,将该方法引入到小尺度的绿地中,为小型绿地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促进国内小尺度绿地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
  • 摘要:当前,以景观生态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的生态网络规划已经成为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研究组成,尺度、格局及过程作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核心也必然会在生态网络规划研究和实践中广泛涉及.不同尺度条件对应不同的格局——过程作用机制,因此,尺度可以说是生态网络规划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基准点.景观生态学的尺度概念受生态过程连续性的影响,其尺度转换所呈现出的格局变化也是连续和渐进的,而风景园林学所涉及的尺度概念多以具体的比例进行界定,相应的尺度组成呈现出非连续性特征,两种尺度概念的区别导致了对关键尺度条件下生态格局——过程识别的缺失,进而使得不同尺度条件下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彼此孤立和缺乏联系.本文以安徽省宣城市南漪湖地区为例,通过对关键尺度的选取,以尺度转换为方法基础,对不同关键尺度下的格局——过程及格局模式进行提炼分析,以尺度嵌套为依据,在保障生态过程的系统性与连续性的基础上,通过生态网络规划实现不同尺度条件下生态要素的空间衔接.
  • 摘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应当从我国传统聚落的水系统组织规律中寻找依据.本文选取我国南方传统聚落的具体实例进行生态适应性分析,总结传统聚落建设中,与其自然环境直接相关的,能够有效调蓄、净化地表径流的总体空间形态、水系统构成要素、生产生活方式及其之间的组织规律.为在我国南方城市中推进传承地域文化的本土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在传统社会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聚落营建往往将聚落归属于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整体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从选址到建设都遵从朴素的生态观的指导,模拟自然做功的效果,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传统建造材料相对乡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人类活动与原始自然间的斥力。在现代社会,人类的科技技术水平愈加发达,更应该向前入学习与自然的相处之道。现今的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对已建成环境的梳理,是对先天不足的弥补,从整体观念上已经落后于传统聚落建设,在具体措施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一大进步,但也应注意,应当在有效管理的前提下,从乡土文化与传统手法中寻找自立之根,以建设本土海绵城市为目标。
  • 摘要:景观水文设计理念强调自然做功,将场地产汇流分析及雨洪管理策略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以规避建设对环境的不必要负荷,达到维持场地水文良性循环、营造水景观等多重目标,也是对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技术方法响应.详细阐释了景观水文理念在建筑簇群空间规划中的应用,通过流域生态过程梳理、地形地貌保护利用、雨洪管理维护措施构建,在用地单元布局、场地布局,建筑空间布局三大重点环节展开景观水文设计回应.
  • 摘要:风景名胜区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精神圣地,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价值.解说系统则是建立一种连接,连接游客的情感、智力、兴趣和自然的内在价值、意义、内涵的交流过程.风景名胜区解说系统的构建存在信息盲区,解说的表达在传播过程中存在信息偏差,而游客在接收解说信息的过程中存在信息缺失.以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构建风景名胜区解说连接指数(NPIC)提供一种衡量解说有效性的新方法,从信息保有量,信息输出量,信息输入量三方面开展调研,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修正,综合进行蜀冈瘦西湖的解说有效性评价,旨在提高风景名胜区的解说服务品质,建立更加完善的解说服务系统.
  • 摘要:径流曲线数法(SCS-CN)是美国农业部开发的计算地表径流量的经验模型.该模型使用简便、有效,特别适用于资料缺失的地区.由于我国的径流监测技术与范围有限,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地区缺少必要的水文监测资料,因此该模型在城市低影响开发设计过程中较为适用.本文系统介绍了该模型的原理、计算过程,并根据城市低影响开发的设计步骤阐述了该模型的应用方法,提出了在基础资料部分缺失的情况下如何应用SCS-CN模型对后续的设计任务提供较为科学的计算依据.在低影响开发景观生态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有限的降雨量、土壤资料、环境监测资料,依托SCS-CN模型进行径流量估算、污染负荷估算和径流潜力估算,其基本原理都是SCS-CN通过区分土壤特征确定的径流曲线数CN,来进行径流量估算。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于指导蓄水工程、污染治理工程的尺寸、位置预估,为资料和设计时间都有限的设计过程提供了较为科学精准的估算过程。目前,这一研究方法较为成熟地应用于水土保持、环境资源信息等方面的研究中,特别是结合3S技术的应用,其可研究和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但是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较少应用,未来可以作为低影响开发设计中的一个研究内容加以研究和发展。
  • 摘要:信息社会的网络浪潮将人们急速地推至新媒体时代,随着以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具有直接化和技术化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的公众参与拓展了传统公众参与模式.本文阐述了新媒体的含义及其对公众参与的影响,列举传统公众参与模式,结合案例初步分析了社交网络、移动终端、虚拟现实技术、Browser/Server架构等工具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普及公众规划设计知识、促进多元意见表达、形成交互式对话平台、展现规划设计方案、收集公众反馈信息等应用模式.最后提出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风景园林公众参与的局限与思考.
  • 摘要:以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一号线为例,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估算了绿道作为生态廊道所具有的调节气候、固碳释氧、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净化环境和减弱噪声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并对不同城市段的绿道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做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一号线廊道生态服务功能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林地、草地面积在廊道面积中的比重对廊道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影响较大.
  • 摘要:本文介绍气味景观概念的源起,同时从"人-气味-环境"三者间关系切入,就气味景观主要的研究范畴进行分析,就其相关的研究方法进行评述,并对目前国际上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解析,包括建成环境中气味景观的感知与评价,气味景观的营造历史与人文内涵,"气味景观遗产"的保护与活用三个方面.最后结合中国传统"香文化"特征,对中国传统园林香景研究提出展望.
  • 摘要:可持续景观(Sustainable Landscape)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为基础的一种资源和环境友好的景观设计方式.水作为有限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景观元素,在可持续景观的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新加坡作为淡水资源短缺的高密度城市在可持续水系统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性及实践性的探索.本文以新加坡滨海湾花园为例,以宏观水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在城市的可持续场地的设计中如何对水循环的全过程进行全局化的设计和管理;以水系统与植被、土壤、动物等其他生态系统要素关系的角度阐述可持续城市景观的生态性和使用弹性两方面的策略,在宏观生态系统的视角下保证水资源在各个阶段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 摘要:城市快速扩张进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对环境肆意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开始反思如何保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最大限度的尊重自然.本文分析了地域文化景观形态的自然影响因素,其次探究地域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机制,最后提出宏观控制、中观引导和微观调节三个空间尺度的适应原则,以及突显与强化、隐喻与象征、抽象与模式化、整合与意象化四种适应表达方式.以期在今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最大限度的顺应自然,弘扬地域文化.
  •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若延续过去粗放式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将带来环境恶化等诸多风险.因此,如何建立科学严谨又易于操作的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生态绩效评价指导未来生态城市建设是现阶段城乡规划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结合国内外对于生态绩效评价的研究经验,比较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其优缺点;以哈尔滨为研究对象,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经济与自然三方面,将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指标体系中,结合德尔菲法与变异系数法进行指标遴选,最终建立哈尔滨城市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城市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一种新思路,并为我国城市生态化转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 摘要:近年来城市雨洪问题的不断暴露,催生出构建海绵城市的现实需求.中国华北地区的城市由于汛期降雨量集中且雨水管网排涝标准普遍较低,在此方面的要求更加迫切.目前国内景观设计中雨洪设施的设计大多直接借鉴西方已有的案例,在实际操作中难免有形式单一,缺乏本土化融合的倾向.本文从海绵城市常见的几类雨洪设施出发,立足华北地区构建海绵城市的实际现状,探讨铺装、地形、植物、园林构筑物水几种本土化景观元素应用的现实途径与方法.海绵城市背景下的景观设计本土化,是海绵城市体系对接风景园林重要的一项节点,是未来海绵城市理论进一步细化落实的必然趋势。然而其中景观设计本土化这一过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方方面面。在着眼于具体设施的景观本土化之外,综合化低影响开发设施系统的景观本土化,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绿地系统规划的本土化等方面都是海绵城市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今后,本着科学理性的态度,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科学理论和设计理念将在实践中逐渐发展与完善,从而从技术上对以华北地区为代表受到水资源严重制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 摘要:本文从中西方不同时空观念入手,以典型案例为依据,分析了中西方园林的差异,指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质在于对动态的时间维度的关注,而建筑空间理论控制下的西方传统园林偏重于对静态的空间维度的考虑.提出了实现时间设计的必要条件和必要线形,归纳出中国传统园林实现"时间设计"的5个常见"法式",即复合形、中心水面、占角建筑、一池三山、复合路径,并将其图示化.为传承中国园林"时间设计"的精髓,提供了可以操作的、简单易行的构图设计初步手法.
  • 摘要:本文将位于杭州西湖凤凰山岭的宋代月岩遗址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和测绘的基础上,分析了月岩遗址区位、历史沿革、景观布局、造景匠意、指出了月岩这种借景赏月的用典文化是中国叠石假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初步阐述了"月岩望月"奇观形成背后的工程技术原理.月岩景观至少在宋代已经形成,月岩景点也是古人根据当时掌握的天文学知识营造的.月岩遗址不仅具有独特的风景园林文化遗产价值,其借助天文学知识构景营造园林景点对现今的工程设计极具启发意义.
  • 摘要:济南市护城河承载着城市泉水景观的演变历程,环城公园反映着古老泉水与现代化城市对接后的风貌.本文运用POE评价方法,对环城公园进行使用状况评价,得出公园使用者对公园中自然景观要素、人工景观要素以及社会文化要素的主观评价结论;讨论公园设计理念在其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误用或错用等现象;探讨如何让不同类型的使用者在公园中拥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空间解决方案;界定受游人偏爱的公园空间及文化景观的表现方式.
  • 摘要:社区公园是市民交往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就近服务的功能特征使之成为城市中公园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社区公园存在着布局不甚合理的问题,当前社会分异的加剧使之难以满足不同居民差异化的使用需求.通过调查社区公园的使用情况,研究到访群体的构成及到访特征的差异性,使社区公园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这对于提升社区公园的合理布局,完善城市公园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上海社会分异显著,故本文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16个代表性的社区公园进行调研,探究社区公园到访人群的构成特点和到访特征的社会分异性,为社区公园的合理建设和布局提供参考.
  • 摘要:城市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以及民俗民风的缺失对乡土文化的保持产生严重的冲击.保护乡土资源,挖掘乡土特色,已成为园林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乡土"是地域特色和文化的记载,乡土景观则是根植于场地的地脉文脉而衍生出来的景观.正确地理解乡土景观并且能用适当的手法去展现乡土特色可使设计作品更符合当地的特点,更合理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 摘要:石膏本身是一种可塑性强、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在欧洲建筑院校设计课程中,以石膏为原材料,以模具制作和浇筑为主要手法,按照一定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对建筑的空间构成、材质纹理、节点构造等进行模仿、再现、推敲的教法称为石膏造.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将这种石膏造教法引入本科一年级的风景园林专业设计课教学中.重点围绕"以动手为先导,延续养成潜质"的实践实做原则,"合理分解,阶段明确,启发思考"的过程发现原则,"资源综合运用,节点清晰阐述"的潜质养成原则,构建出一套"实践实做-过程发现-潜质养成"的风景园林空间设计基本功教法.
  • 摘要:系统分析了京冀太行山发展带1980-2015年间的景观格局空间演变,并运用遥感图像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景观类型特征进行分析,阐明宏观政策调控对于该区域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加强人们对区域性山区景观的形成及演变过程的认识,探讨相关政策及跨行政区管理对景观空间形成的影响作用.通过对1980年代以来京冀太行山发展带景观格局演变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是区域内的景观格局演变的前提和基础,而政策因素是影响其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京冀太行山穿越多个行政区,各行政区政策及其实施力度的不同使得区域景观整体趋向更加碎片化。因此综合、跨区考虑京冀太行山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景观下的政策实施,有利于形成区域景观格局的协调发展、良性互动。
  •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植物园规划中注入了更多新理念、新技术,但同时伴随着文化趋同,地域特色正在消失.在全球化背景下,济南植物园规划引入基于分子生物学原理的被子植物APGⅢ分类系统,实现更为清晰的分类体系.增设鸟噬植物园、蜜源植物园、百草园等结合当地特色或者科研资源的专项园,展示对现代生态学理念的全新诠释.在规划体系上将全园纳入到一个"田"字形结构,实现流畅游览路线与丰富四季游园活动的组织.同时设计为充分体现地域文化,以最能反映泉城形象的三股泉水为意向,设计了标识性温室建筑,并引用苹果、梨、桃等山东盛产的落叶果树,展示了中国落叶乔木之乡的形象,实现了科学性、生态性、系统性、文化性的创新,为规划乡土文化与外来科技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借鉴案例.
  • 摘要: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广东传统山水古镇沙湾为例,基于古镇原真山水格局初成、定型、裂变的主要发展进程,着重探究了借助文献学、田野调查、ARCGIS软件及其地势高程分析等研究方法辨识古镇原真山水格局裂变前状况的步骤与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在古镇的历史保护规划中延续原真山水格局的主要思路与方法措施.沙湾古镇由岛冲击成陆,之后在迁入居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长期生存协调下,逐渐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山水格局,这种人工化适宜的山水格局反映了先人的智慧与文明。本文在辨识沙湾古镇原真山水格局现已十分模糊的历史空间肌理的基础上,首先,绘制了原真山水格局的推测图,图中包含了古镇众多易遗忘的、急待挖掘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其次,借此论述了延续原真山水格局在一般传统山水村镇历史保护规划中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其历史空间肌理在准确划定保护、控制、环境协调范围中的重要参考价值;最后,针对现今原真山水格局中不同的破坏程度,提出了“恢复”、“修复”、强化历史空间肌理辨识度的三种主要改善与整治措施。
  • 摘要:截至2014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4.77%,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市扩张、经济冲击、对土地的需求等因素都在使传统的乡村景观走向衰退.国内自2000年起就出现关于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如今研究成果丰富但缺乏总结.本文以CNKI为数据来源,以乡村(农村)景观规划为关键词,筛选出261篇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统计分析,总结国内乡村景观的研究内容及发展动态,找出其中的不足,并为未来乡村景观规划发展做出一定的预测及指导.rn 笔者从历年文献量、研究层次、杂志类型、关键词、研究内容等多角度分析,总结其发展特点如下:关注度逐年上升 理论缺乏总结。有关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总体上呈现出“3大6小”的格局。3大研究层面是指“生态、文化、产业”,这目前是绝大部分论文的中心议题,生态的修复与保护、农业文化延续、产业经济发展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6个子研究方向即本文第四部分中的内容,是目前乡村景观规划研究的重点。rn 从研究层次上分析,乡村景观规划目前的研究呈现多学科融合、涉及内容广的特点,以风景园林学、规划学、建筑学为主,地理学、美学、历史、林学、农学等为辅的“3+N”的学科组成模式,但也由于多学科的介入,对于乡村景观规划的定义和评价体系没有形成统一标准。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平分秋色。rn 关于今后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走向,笔者认为:政策是乡村研究发展的重要推手,与有关政策相结合,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乡村景观规划新途径必将成为风景园林学科的新任务。在大政策的背景下,“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乡村产业”三大研究层面下的6个子研究方向依旧会是今后的研究重点。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引入,研究者们会以新的视甬和研究手段完善现有的研究和方法来指导下一步的实践。此外,国外乡村规划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应用、民众参与式的规划设计研究、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专项规划研究和法规政策研究等,目前都处于空缺状态,有待学者们去深入研究。
  • 摘要:从设计构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西方园林设计构图的几何学基础.以欧氏几何为基础的西方园林构图理论,造成了静止、孤立、片面的空间特性;以分形几何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园林,造就了动态、联系、整体的空间特性.欧氏几何是解读西方园林构图的钥匙,是西方构成美学的基础;分形几何是解读中国传统园林构图的密码,是中国构成美学法则——分形美的基础.
  • 摘要:对世界遗产的定期监测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缔约国的工作要求之一,也是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古树名木是天坛的"活"文物,重要的遗产要素和价值载体之一,营造了苍璧礼天的深厚历史文化空间.本文对世界遗产委员会、国家文物局的监测工作具体要求进行梳理,根据古树生长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古树监测指标及基本框架、预警模型、预防性保护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并就天坛古树名木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和保护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投标方案B03号方案的主要设计思路.方案以规划面临的难点问题入手,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解决策略,即形成方案的主要特色.方案的出发点在展现"大园艺"文化主题的同时,深入挖掘延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进而形成一届特色鲜明的世园会,为"本土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一些有益思路.
  • 摘要: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市民出行游玩的机会增多,城市郊野公园成为热门选择,政府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如何在保护环境的情况下满足游客的游憩需求成了重要问题.游憩机会谱作为一项有效的环境资源管理理论框架,从游憩体验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游客多样的游憩需求,寻求游憩环境资源与游客游憩体验之间的良好平衡点.本研究以上海顾村公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游客的活动需求、游憩特征、游憩喜好进行调查,并对游憩环境分类指标进行确定,构建了上海顾村公园游憩机会谱,以此对上海顾村公园游憩机会供给与需求进行分析,进而对上海郊野公园的发展与经营提出建议及意见.
  • 摘要:伴随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不断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并重的分层规划,逐步向多规合一融合方向升级转型.与此对应的乡村风景园林规划在风景遗产保护与景观营建基础上,更加突出体现生态融合为核心的综合发展特质.其核心特征为"生态优+"和"全域风景化"引领.本文深入结合实践案例综述研究,论证基于"生态优+"理念的乡村风景园林规划在协调融合乡村产业、生态宜居、生态保育与利用、风景遗产保护与复建等多方面的必要性与核心引领作用.
  • 摘要:城市风景园林环境小气候舒适度评价研究是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研究课题,对客观量定城市风景园林物理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风景园林空间结构感受、生理感受、心理感受三方面解剖风景园林使用者对所处环境的感受机制.作者进一步总结了国内外通用的以热舒适性评价户外空间小气候适宜度的评价模型和研究方法,并从实验、观测、模拟三方面进行了小气候人体感受研究方法的详细描述.最后,提出国内城市风景园林研究应加强小气候舒适度评价研究,完善评价标准,通过多学科协作推动风景园林小气候舒适性研究的发展,从而为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做出进一步科学指导.
  • 摘要:介绍了中国园林"西学东渐"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并分析了"西学东渐"现象对中国园林发展带来的得与失.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既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和借鉴有益于中国园林发展的"西学"成果,同时必须坚守"中源"文化主体,实现中国园林创新发展.园林“西学”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世界全球化问题,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具有抹杀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特色“武化”力量。另一方面,将会唤起各国捍卫本源文化意识的上升。纵观中国园林“西学”历程昭示着年轻学者们既要学习西方造园的优秀成果,又必须把持与传承好“中源”造园文化精髓,避免盲目化、片面化的浮躁与偏执,更需要以宽广胸襟和理智的态度化西为中、化洋为我,才能坚守好具有本土文化气魄、民族新文化气派的精神阵地,共筑中华民族的文化家园。
  • 摘要:近年来,暴雨灾害频发,城市内涝、排水不畅等问题严重危害了城市和人民生命安全.道路硬化空间的增加、地下水源的减少对济南这个以泉水闻名的城市来说也将是悠久文化的磨灭和自然生态的永久性破坏.如果能将山地公园中雨水资源进行合理的收集利用,不仅可以缓解城市雨洪排泄压力,有效增加地下水资源,还会因雨水资源的再利用而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结合济南地区实际情况,通过对千佛山、郎茂山、英雄山以及红叶谷等山地公园的调研,对雨水收集利用多种方式的分析,以及对郎茂山公园的雨水收集实验,最终提出"下渗优先、集蓄辅助、水库汇集"的总体框架,并对各个调研地域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比对,提出多种细化方式和收集利用方案,为今后济南市山地公园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以及其他区域的雨水资源收集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乡村景观也受到了行业内人士的又一次重视,甚至在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方面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引“绿道”入乡村的概念,利用绿道整合乡村景观的不同类型,通过乡村绿道与城市绿道的对比,对乡村绿道有进一步的了解。在乡村绿道的规划设计要点中对乡村绿道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的整合、休闲农业和主题产业以及绿道为乡村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做了重点的阐述,并通过实际的案例一武湖绿道进一步验证了绿道与乡村景观的结合为乡村和城市的居民尤其是乡村的居民带来的有关生态、休闲农业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益处。因此可以看出,绿道和乡村景观的结合是未来两种景观类型发展的必然趋势。
  • 摘要:中国历史上城市水利建设多结合造园活动展开,在满足城市供水功能前提下营造了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景观.本文概述了古代城市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详细介绍4个典型传统城市水利工程的历史变迁、兴筑措施及园林营造,总结了传统城市调蓄雨洪的历史经验,认为建立合理的绿色蓄水设施是解决当今雨洪问题的突破口,以期对现代城市雨洪管理有所启示.
  • 摘要: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地增长和累积,利用海量的大数据支撑城市空间研究,为规划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技术大数据主要通过移动定位技术为用户提供与位置关联信息,可解译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等相关信息,目前在城市规划、地理学科已进行大量应用,而仅有少量研究应用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本研究归纳了导航定位、智能刷卡、移动通信和社交媒体等位置服务大数据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并以案例为支撑总结了位置服务数据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方向,同时结合城市规划学科的应用,为大数据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更科学有效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扩展大数据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 摘要:随着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园林绿化逐渐由地面绿化转向车库顶板、屋顶、墙体等多元空间绿化.特别是近年来地下车库大量建设,使得车库顶板绿化成为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车库顶板结构层、防渗层、排水层等绿化结构以及地下车库出入口、通风竖井等特殊部位绿化、植物固定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车库顶板绿化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
  • 摘要:以河南省济源市碑子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农家养老模式驱动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目前国内乡村规划设计普遍存在着照搬城市规划理论的问题,在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建设生态、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美丽乡村亟待探讨.通过文献梳理和对我国乡村的田野调查,本文提出了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农家养老模式:通过将乡村休闲农业与银发产业有机结合,让老年人在接受养老服务的同时,也为当地生态保育和文化传承做贡献,使乡村发展与养老相互促进,实现共赢.农家养老模式将养老产业与乡村建设二者有机结合,是在当前新常态背景下对我国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一次有益探索,不仅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我国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创造了新的可能性,对于促进农业提质增收、传承农耕文明、促进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碑子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经验,今后我国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一是规划设计如何适应乡村生活模式和产业特征,规划师应努力了解乡村生活、三农问题和农民真实的需求。二是规划设计如何延续乡村历史文化和文脉肌理,规划师应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演进脉络和现状特征,让当地文脉不断传承。三是规划设计如何让村民参与,使美丽乡村建设的福祉惠及全体村民,这就要求规划师充分考虑村民切身利益,以乡村公共利益为导向进行多方沟通和广泛讨论。
  • 摘要:杏花作为我国原产的重要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地理分布广泛,作为北方传统植物却在江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杏花春雨江南"意象,既有重要的经济实用价值又有重要的观赏价值.通过古籍文献的爬梳,整理明清时期园记中关于江南园林杏花植景的记载和杏花关联性意象的景名,从布局、配置方式方面分析杏花在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应用,进一步实证江南古典园林的生产实用价值并思考植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 摘要:神话是对自然世界与人文社会的系统解释.昆仑、蓬莱神话与山岳具有紧密关系,尤以蓬莱神话的"一池三山"模式对后世中国园林营造产生深远影响.昆仑与蓬莱神话对后世审美艺术思维下的地理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神话寻找原初山岳隐喻意象,对原始神话思维进行文化解读。通过文本解读,山岳与周边环境、神格、风物等意象构成了昆仑地中仙乡、蓬莱海上乐园的整体意境。东渐说亦或是同源说为两神话的后期融汇奠定地理基础。神话中的山岳是国家权力与先人宇宙观相互建构下的产物:首先,在“绝地天通”的早期时代背景下,山岳是与神境沟通的超自然触媒;其次,山岳承载了五行思想与方士化道教哲学观,是源于宗教或准宗教情绪的一种地理想像;最后,透过作为自然物之一的山岳,可窥视先人于“天人之际”谋得的平衡。
  • 摘要: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洪山菜薹,其原产地因武汉快速的城市建设而面积锐减.在分析原产地小气候、水源、土质等生境改变的基础上,从土地嬗变的视角出发,概括了生产、游憩、精神家园三层次的嬗变内容;从场所延续视角出发,探讨了城市农业风景地标的构建.以期在有限的场地内最大程度的保护洪山菜薹遗存,同时实现社区居民亲近自然的精神诉求,营造延续场所文脉与地脉的城市诗意栖居乐园.
  • 摘要: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健康问题,如行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社交孤立等.本文意在将康复景观的设计理念融入老年住区的户外空间设计中,把康复花园作为户外空间的设计方向.结合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分析老年人"自上而下"的心理需求,基于循证设计理念,从老年人在户外环境中的心理需求、行为特征出发,设计出能鼓励老年人从事对身心有益的休闲社交活动场所,提升其生活质量,增加他们的幸福感.
  • 摘要:随着城市的转型,城市滨河公共景观日渐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舞台,景观空间的价值评判已经不仅限于视觉形象表达,而是更注重城市文脉的延续和社会生活的承载功能.本文将以"宁波市姚江新区启动区滨水景观规划"为例,引入旅游学中的需求理论,从分析潜在使用者需求出发,探寻城市转型中的城市滨河公共景观设计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实践路径.本案以多元化整合设计和综合功能为原则,四大功能分区指向不同客群,分别策划不同活动类型,丰富休闲趣味,并且提升市民对于公共空间的参与性和能动性。处于失意中的宁波滨河公共景观在宁波三江六岸总体规划中将走向蜕变的旅程。以姚江新区建设为契机,姚江滨江绿带环境将得到提升,服务于城市生活。根据计划,姚江新区启动区第一段将于2015年开始建设,预计在2018年基本建成。作为三江六岸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的宁波姚江北岸滨水景观带将成为姚江新区独具特色的翡翠项链,宁波生活性新景观的标杆,开启宁波西北门户形象的全新窗口。
  • 摘要:18-19世纪,跨时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催生出20世纪自组织理论的世界勃兴,并且持续地影响着空间发展的研究.本文正是通过归纳整理自组织理论相关空间发展层面的研究现状,对自组织理论进行不同层面的梳理:城市群空间、城乡空间、城市空间,以及城乡绿地系统与城市绿地系统的自组织研究进展.进而明晰空间发展基于深层规律上的分类引导及体系建构.
  • 摘要: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生剧烈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出现大量的废旧工厂、码头等棕地.由于土壤污染限制和扩大城市绿化的需要,往往把棕地转化为公园绿地.本文以上海徐汇区滨江绿地为例实地调查了滨江棕地从旧的工业用地向公园用地的转化过程,分析了工业遗迹中景观元素的选择、再利用和再表达,同时从土壤污染处理、雨洪管理及水文重塑、植物群落选择与复建等方面阐述棕地更新设计中蕴含的生态学思想,提出了滨江棕地更新设计的生态设计理念,以期为未来滨江棕地更新提供理论指导.
  • 摘要:生态水文过程解释的是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关注水文过程与植物群落变化与相互制约的规律,是城市森林恢复性规划的认知基础.文章通过流域内生态水文过程的认知和恢复性规划内涵阐述,从流域生态要素保护、关联土地利用调整、蓝绿廊道系统构建、生态基础设施配置这四个层面探讨城市森林恢复性规划方法.希望通过自然生态过程和景观自组织模式恢复植被,让自然做功,使规划建设低成本投入和低碳过程维护,以求协助解决气候变化及过量建设引发的森林退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恢复城市森林的复合功能,满足人类和生物多样性需求,提升城乡空间系统生态功能.
  • 摘要:为营建既符合时代特征又体现地域特质的风景园林,该文基于互联网生态圈理念,借鉴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成果,在以往概念设计、空间设计的基础上加入程序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地融入,实现物质空间、精神审美、信息共享的协调统一.风景园林网络平台、风景园林专业信息分类平台的构建,以及风景园林信息平台与城市综合信息平台的融合,增强了风景园林传播能力和综合社会效益,助于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实现风景园林与当代生活相互渗透与融合.
  • 摘要:目前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路线已逐步开始实施.因尺度不同,针对市域范围内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管控技术,已不适合为城市群发展提供空间约束.本文以成渝城市群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格局理论,将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及生态用地作为景观格局中不同类别斑块进行量化分析,计算景观格局指数;随后对世界上生态环境完整且经济运行良好的主要城市群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分析,对比彼此景观格局指数结果,得出合理的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指数控制区间,用以控制成渝城市群城市空间发展,并维护加强其生态环境条件.
  • 摘要:由于我国乡村发展的滞后,导致目前在我国乡村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尚未有一套成熟而具体,且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法.现阶段在我国一些区域开展的乡村绿地系统规划大多套用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但这与我国乡村实际需要严重脱节,导致不能合理地指导乡村绿地的各项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作为一项强调土地最优化利用和功能效益最大化的规划理论,可以对绿地系统规划实践给予有益的指导,在我国乡村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用值得研究与讨论.本文在解析现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绿地的现实问题,科学分析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应用于我国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可行性.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核心是找到一套土地最优化的利用方案,兼顾人类和自然的多种需求。而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虽然广泛运用。但对于条件更为复杂、背景更为严峻的我国乡村来说,该方法在乡村绿地系统规划中更是脱离现实,困难重重。从规划引导角度来说,其可能会造成现在我国乡村绿地系统建设问题乱象的根源。而相比之下,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主动的规划态度和源于土地本质研究的规划思路让它与我国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的结合有着理论上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今后的实践中可以进行尝试与拓展。
  • 摘要:高密度背景下,上海城区街旁绿地分布呈现出破碎化、微型化的特征.由于上海中心城区开放空间供给严重不足,街旁绿地成为了具有一定市民性使用功能的景观设施.本文针对这一特定绿地类型,实地调研了黄浦区范围内的174块绿地,总结了以可游度、开放度、可达性、游憩活动强度、环境友好度、公平度为构成的社会效能框架,并通过观察法、访谈、活动地图等研究方法,着重分析了80块样本绿地在这6项社会效能方面的特征,为高密度环境下的城市微型绿地效能提升与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建议.
  • 摘要:构建城市开放空间使用后评价模型旨在研究使用者对于城市开放空间各项元素的需求强度,从而指导景观改造与提升方向,并拓展城市开放空间管理的固有方法.利用抽样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中原西路带状公园以及使用者态度进行主观与客观、定性与定量的考察与评价,并对初步推演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应用与检验.通过研究使用者对于各项指标的满意度、期待值及需求强度获得结论:具体改造措施应首先开放已有综合设施并进行良性维护管理,其次提供符合使用者行为习惯的设施服务,再次保证便利的停车服务及通畅的交通流线,最后提供分布合理并利于使用者交流的活动场地.
  •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是目前世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大气中的CO2增加导致的温室效应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不得不加入节能减排的阵营,于是低碳化建设在全球范围内逐一展开.本文从城市绿地低碳化建设的两个方面——碳汇和碳排着手,探讨了城市绿地的低碳功能评价方法,以便客观认识当前城市绿地的低碳化建设水平.其中碳汇计算考察了林业、城市规划建设以及绿色建筑这三个研究较集中的领域,碳排计算则主要参考林业以及能源排放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并考虑现实的可操作性,为建立完善的低碳功能评价体系、推动低碳绿地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 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与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广受人们喜爱的休闲娱乐场所.近些年来,城市居民对于公园绿地的使用需求日益增加,城市公园的建设逐渐加快,城市公园形式也日渐开放,其边界空间的设计也受到了更多关注,不再是一味地用围墙阻隔,而是追求更加丰富、合理的空间设计.本文首先调查北京地区的部分城市公园开放度的差异,并分析北京城市公园边界空间的特点,总结并归纳几种典型的城市公园边界空间的风景园林设计手法,探讨不同的城市公园边界空间设计对公园开放度的影响,通过实地测量温度、湿度、负氧离子浓度等数据探讨边界对公园内部小气候的影响.
  • 摘要: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儒道两家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化的禅宗文化,并对中国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济南千佛山禅宗思想的表达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千佛山植物组成要素及空间形态,提炼出植物要素本身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宗教文化影响下的五种植物景观营造手法,进一步思考总结禅宗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影响.研究以济南千佛山为例的以宗教文化为主题的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方法,不仅能够更深入的理解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也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 摘要:消落带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沿江区域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消落带与微丘地形相交织的情况则更为复杂.简单地修筑堤坝、平整场地,虽可以满足开发建设的需要,但经济性欠佳,更会对自然生态造成严重破坏.本研究选取广西柳州柳江洛埠镇至三门江大桥段东岸为研究区域,借助3S技术建立"生态敏感性—开发模式"评价模型,选取地形、生态本底、雨水、开发策略、出让情况等5个Ⅰ级影响因子,并进一步细分为10个Ⅱ级影响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灵活引入刚、弹性因子属性,对场地进行定量评价.根据评价模型结果,研究给予针对性的分区设计指引,以期实现生态敏感区域的精明保护目标.
  • 摘要:城市校园绿地植物景观是城市风景园林的重要部分,校园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对城市风景建设有重大作用.2014年2-9月,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杭州市8个校区中绿地植物组成、植物来源、植物群落外貌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杭州校园绿地植物种类丰富,种子植物有97科225属390种,老校区中植物群落相对稳定,乡土植物应用最多,新校区国内引种和国外引种植物较多,乡土树种应用较少,景观特色不明显.木本中乔灌草比值为4∶2∶1,木本常绿与落叶植物比值为4∶5.在杭州市所调查的8所高校校园绿地中植物群落类型以乔灌草型、乔草型为主,植物群落结构以复层混交型为主.植物群落景观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衡量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各项指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通过挖掘城市事件进行地域性景观风貌的构建成为新趋势.本文从城市事件出发,探讨其对地域性景观风貌营造的作用及方式.以秦淮河和北京长河为例,利用地图叠加法研究历史街区事件群及对应的空间载体,研究如何利用中小型事件对历史街区进行空间建构和场所设计;又以北京市为例,研究重大事件在城市中的区位条件及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探讨如何将其作为一种规划手段营造独特的文化标识.由此总结如何制造和利用城市事件挖掘和创造地域特征,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区域特色.
  • 摘要:雨洪问题是硬质化城市面临的严重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后期就开始寻求一种绿色生态的综合管理模式,并发展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和众多成功的实践案例.在国内,随着城市化的高度发展,雨洪问题愈加突出,开始向国外学习成功理论实践经验,发现园林绿地是生态雨洪管理的理想载体,因此近十几年来在风景园林行业内出现较多基于雨洪管理的实践项目,但都是局部小范围内的个体行为,很少从城市宏观角度考虑过.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并不能直接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一种基于雨洪管理本土化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思路,从而理性指导城市内部基于雨洪管理的园林绿地设计,并不是一味跟风建设"海绵绿地".具体分析了一种根据现状径流情况,将城市分成12类调蓄单元,并对每一类调蓄单元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每一类调蓄单元的规划成果,在这样的框架指导下再像国外学习优秀的经验,进行园林绿地建设。
  • 摘要: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雨洪灾害、水源污染等负面影响,使得雨水管理系统面临重大的挑战.本文依据低影响开发和微降解的理论,提出建设能够自主呼吸的生态雨水花园管理措施.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生态雨水花园为例,主要依托其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缓解城市内涝建设的生态价值,结合天津市现状,提出生态雨水花园的微循环体系在城市空间中的应用,归纳和整理出雨水管理体系在地域化景观设计方面的宏观导向和可供借鉴的实施策略.
  • 摘要:八桂园林隶属岭南园林一派,既具有岭南园林的共性,又受广西独特的环境文化影响,兼具个性.本文在总结岭南园林造园特色的基础上,提炼八桂地域文化精华,并以广西古典名园—谢鲁山庄和现代园林实践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为例,从规划布局、山水理景、植物造景、细部处理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自然性、民族性、开放性三大本土特征是八桂园林区别于岭南地区其他园林的根源,由此形成了八桂园林独特的造园手法,以期为广西现代园林的实践探索提供新思路.
  • 摘要:在高速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下,乡村作为典型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正面临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延续和人居环境建设的双重挑战.基于C-3P理论的乡村景观空间(Pattern)是乡村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空间载体,与乡村景观构成(Component)、乡村景观过程(Process)、乡村景观感知(Percept ion)相互作用影响,共同构成乡村景观的C-3P理论框架.乡村景观空间在新时期的乡村建设下正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呈现出趋于城市的空间格局特征.本文立足乡村景观空间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运用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识别和分析乡村景观空间与乡村景观构成、过程、感知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典型乡村景观空间进行分类和细分研究,梳理并总结出乡村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和意向.一方面,为乡村景观空间感知与评价的研究奠定基础,为乡村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研究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为乡村景观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促进乡村景观地方性的保护延续和乡村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
  • 摘要:"景观性格"是近年来研究乡村景观的热门词汇,它尝试结合主客观阐释乡村景观的"场所感"及其价值内涵所在,为其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全球范围内文化的同质与科技的普及,使我国传统乡村文化景观的承续备受威胁,作为保护工作的必要前提,对乡村景观的正确辨识与分类刻不容缓.本文试图整合景观性格评价(LCA)与历史景观性格(HLC)并应用于乡村景观性格辨识的流程,为我国乡村景观分类保护体系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 摘要:植物是景观的重要元素,植物种植设计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景观设计师的培养过程不同于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的培养过程,其着重点应放在景观植物的认知、识别和功能搭配.本文以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景观学)植物系列课程为实证,探讨了景观工程类专业的植物课程与工程设计课程相互渗透、互补共益、相得益彰的教学特色;重点分析了植物系列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的工程特性和技能培训方式,回顾了教材建设传承与创新的演进历程.
  • 摘要:当前中国尤须发展紧凑型城区规划.城市设计和景观控制导则都需要可以清晰界定的紧凑型城区的景观类型.本文在紧凑城市、TOD理论和国内外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景观类型研究,分析紧凑型城区内部的混合中心单元、社区中心单元的一种重要景观类型:公园—广场融合类型.并分为3个亚类:枢纽站公园—广场融合类型围合的公园—广场融合类型以及与滨水大街结合的类型.通过案例来界定重点要素与特征.研究发现紧凑型城区的公园—广场融合类型的要素、特征、尺度和布局都必须与特定城市空间单元、街区建筑和交通基础设施等紧密配合.
  • 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渐增大,城市遗址公园的景观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游憩功能,同时注重历史文化的沉淀,因而逐渐被人们重视.本文基于景观空间设计的视角对都市型遗址公园进行研究,从景观空间和遗址公园的相关概念入手,针对遗址公园空间中的文化景观空间和实体景观空间进行研究,并构建景观空间营造体系.以武汉马投潭遗址为例,在保护遗址本体的前提下,通过对遗址公园的景观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打造出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
  • 摘要:城市公园风格种类繁多,背后蕴含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各不相同,梳理与认识这些设计策略与方法对公园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入公园设计视角概念,从空间结构、园路组织、景观节点、特色等若干方面出发,分析四种视角下城市公园设计,梳理总结不同视角下的公园设计策略与方法,探究公园设计策略与方法的背后脉络与关系.
  • 摘要:采用行为观测法,对景山公园春季使用者游憩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休息日,中年人、老年人是公园的主要使用人群,活动类型以静态休闲、散步通行为主.工作日,青年人、老年人是公园主要使用人群,活动类型以散步通行、游赏等休闲娱乐为主.工作日与休息日使用人数差异不明显.休息日,11:00、15:00是公园使用高峰,工作日11:00为高峰.对公园工作日和休息日高峰时段使用空间进行分析,高使用密度空间主要集中在牡丹节展区及有林广场,主要活动为游赏类,静态休闲.
  • 摘要:本文从文化景观的视角出发,整体性地观察人类与自然景观共存共生的发展演进过程与现状,对现有的风景名胜区类型标准进行了重新审视,转变过分偏重自然属性的识别以及对景观采用"择优"评价等局限观念;分析风景名胜区中从人地形态、人地关系和人地实践三个方面所呈现的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价值要素,在借鉴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结合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造就的空间特征和价值要素的构成,将风景名胜区分为历史艺术、宗教纪念、人居聚落、传统产业四大类型,并分别阐述各自与其价值要素之间的关系.
  • 摘要:本文以武汉夏季汉口江滩公园一二期为研究范围,采用行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IPA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园内老年人游憩行为及满意度展开研究.为基于老年人游憩的公园设计提供理论支点,对汉口江滩的完善及后期建设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并对老年偏好空间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
  • 摘要:在社会老龄化、全球气候变化、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的心理问题逐渐凸显,社区养老背景下的景观规划中缺乏老年人心理需求与小气候适应性的考虑.在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区规划中通过风景园林小气候影响老年人心理状态,研究其影响机制,应成为风景园林专业在社区养老背景下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分析城市老年人的心理感受及其健康养生、情感维系、社会交往的需求,以及城市住区景观小气候环境的物理环境要素、景观生态规律、形态感受四维空间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夏季在上海住区中展开的实地调研与网络问卷,提出老年人心理感受对景观小气候环境的选择、改造、适应机制,以及景观小气候环境对老年人心理感受的限制、促进、引导机制,以期为后续老年人心理适宜性景观小气候环境规划提供理论基础.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