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贵阳
  • 出版时间: 2018-10-20

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西北地区城市多为资源型缺水城市,尤其是城市景观水体更为短缺,城市景观水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城市景观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城市生态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以西安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年对西安地区景观水体的调查实测,采用Aquatox模型对西安典型城市水体进行生态模拟,研究现状水体水质同浮游藻类的变化规律.同时对城市景观水体进行生态修复模拟,分别改变水体中植物的种类和动物的种类,模拟结果显示在分别加入适当的水生植物和动物之后,水体浮游藻类的生长得到一定的控制,富营养化程度有所降低.因此,通过增加水体植物类型完善水体生物链,对于降低在自然条件受限的西北地区城市景观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程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如今在城乡统筹的影响下,林盘景观异质性降低,面临空心化的趋势.川西林盘是一个自然-社会复合系统,保护发展林盘有助于守护乡土景观,延续乡土文化.而林盘的演进与发展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同参与的适应性过程,组织内部可以在一定程度内自我调节.基于过程研究川西林盘,给予适当的生态与人工干预,可以积极引导生态修复.本文首先根据林盘的现状,选取了关键触媒,并找到对应的触媒载体,最后结合触媒载体提出相关设计策略,将产生新的水-田-林-宅融合的效应.
  •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脚步,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城市湿地空间被不断地吞噬、侵蚀,湿地功能逐步退化,湿地中的鸟类栖息地急剧减少,在城市中利用湿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建立起各种鸟类栖息地,保护自然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常见的涉禽、游禽、鸣禽生活习性以及生存生境偏好的基础研究,以北京市莲石湖公园为例,以湿地植物空间营造为切入点,从空间类型、规模、植物色彩、植物种类选择、群落搭配等角度提出基于鸟类生境营造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空间营造策略,将莲石湖湿地公园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
  •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碳排放量也逐年增加,从而导致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目前,怎样通过增强城市中绿地的碳汇能力使其达到碳氧平衡已成亟待解决的生态问题.本研究从城市绿地固碳的角度出发,通过查阅日照市2012年以来的年鉴并且结合相关的计算模型,得出城市的碳排放量和绿地的碳吸收量,分析日照市整体的碳平衡缺口概况;采用功能兴趣点(POI)分布可视化分析的技术手段,从城市中各功能兴趣点的密度以及分布的角度,分析日照市主城区各片区的碳排放情况;运用Arcgis软件提取日照市主城区中的绿地,根据现状的绿地面积以及绿地分布,提出通过控制主城区东北侧和东南侧氧源地段、加强主城区西侧的碳源地的林带宽度以及"大分散,小集中"布局的近源绿地,提升日照市主城区绿地的碳汇能力.
  • 摘要:"城市双修"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棕地再生是中国多个地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的一种重要方法.近年来,棕地再生问题在风景园林行业备受瞩目,关于通过植物对土壤有机污染物的修复作用实现土地更新和棕地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也迅速发展.本文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从植物对土壤有机污染物的修复作用、棕地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模式两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尝试将适用于中国棕地再生项目中的植物品种及配置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效去污的植物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模式能为棕地再生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达到可期的生态效益.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今后的废弃地修复与棕地再生中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 摘要:近些年,雨水花园因其在景观营造、雨洪管理、调节小气候等多方面的作用而备受欢迎,台湾北部地区终年多雨,雨水花园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文以台北地区四个代表性的雨水花园为调研对象,研究了雨水花园在校园庭院、道路两侧绿地、居住区绿地、科学主题公园等四类不同场地中的应用目的、方式及效益,并对案例中场地属性、下垫面形式、雨水引导方式、植被类型、雨水花园形态特征以及创新之处等加以总结和比较.总结出适用于校园庭院、道路两侧绿地、居住区绿地、科学主题公园四类场地的雨水花园的设计策略,为今后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思路.
  • 摘要:归纳总结中国"屋顶绿化滞蓄"领域的发展情况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目前该领域研究集中在影响滞蓄效应的相关因素方面.无论针对屋顶绿化结构层的影响因素,还是针对整体滞蓄效应情况的研究,基本采用滞蓄率(Φ)、削减量(mm)以及延缓峰现时间(t)三个数据作为评价滞蓄优劣的核心参数.具体研究因素包括植被层、基质层和其他构造层三大类型.试验采用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类,自然实验法较为少见.目前该研究领域相对薄弱,以下三个方向是未来需要改善和推进的:(1)进一步优化基质层的组成要素.(2)增加自然实验法的滞蓄效应研究.③增加屋面坡度这一外部要素的滞蓄效应研究.
  • 摘要:在当前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背景下,对北京市城市边缘区建筑腾退地的土壤修复与更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立足于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四合地区的建筑腾退地更新设计,分析其自1997年至2017年近20年以来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LUCC)情况,基于其土壤情况对土地进行分区研究,并分别对不同分区地点、不同深度的土壤取样,根据相关数据总结分析其土壤理化性质.结合植物与工程修复手段,同时基于景观设计手法对建筑腾退地进行更新设计.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借鉴.
  • 摘要:城市自然环境对人们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已经被大量研究所证实,同时环境对人的影响体现在视觉、听觉等多重感知维度.在恢复性环境的实证研究方面,以往的研究集中在视觉体验方面,对声音体验及视听交互体验的关注较少,目前的研究具有从单一视觉体验转向多维感知体验的研究趋势.本文以压力恢复为着眼点,通过对大量实证研究的述评,从视觉与听觉及视听交互作用角度总结归纳了具有压力恢复作用的城市自然环境要素的特征.其中视觉角度包括围合度特征、植被覆盖率特征、绿视率特征等;听觉角度包括声压级特征、声喜好特征等.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环境视听要素与压力恢复的关系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未来还需借助更多方法和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定量研究,以此为旨在提高促进压力恢复的城市自然环境设计提供证据支持.
  • 摘要:中国闽台地区有着为数不少的古代庭院案例中存在"空间扭曲"或"视觉空间扁平化"的现象.与中国传统文人画、文人造园所追求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一基本准则背道而驰.这一手法的运用或许可以被看作是基于造园者对传统绘画、戏曲舞台布置乃至闽台地区部分建筑装饰手法的转译与利用.是基于中国古人的自然观与对客观世界、自然山水的认识与反应.本文旨在探讨闽台古典园林与自然及其衍生艺术作品间"往复转译"的"互文"关系.
  • 摘要:基于价值认识的保护(Values-based Preservation)理论产生于澳大利亚殖民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如今已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的保护机构以及联合教科文组织得到广泛应用,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前沿且受欢迎的遗产价值识别与保护理论.本研究从产生背景、核心内容、发展趋势共3个方面深入地剖析该理论,并初步探讨这一理论应用于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有利于国内遗产价值识别、保护与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 摘要:对近代历史公园遗产价值的评价,近十年英美澳等国都相继明确了其在遗产保护体系中的地位,并出台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及导则.目前,对中国近代历史公园(1840-1949)的遗产价值的评价,有系统的层次分析法、强调物质空间价值、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价值、及公众认知价值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均产生社会价值遗失的问题.本文对上海市昆山公园自1897年至2016年的历史管理资料进行翻译整理,挖掘出基于"时段—社群—事件—空间特征"的谱系演进.借由交互分析原理,得出昆山公园历史全期的六大社群主体的"CAP"成分分析结果,发现昆山公园空间特征与社群价值的改变,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事件是社群对空间产生影响的潜在核心因子.由此引入"演变价值"的概念,减少对公园的个体性和外部性价值遗失,可以对公园价值的历史全期进行描述,同时为同源公园价值评价提供基础.
  •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日本山岳信仰背景下富士见文化的发展概况,提出了基于风景园林视角的富士见场所的定义,并从国家特征、区域特征、城市特征、个体特征四个方面介绍了富士见场所不同层面的特征.以东京都为例,在山水格局、城市设计、人文景观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富士见场所传统构建的个体特征.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出发,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总结了富士见场所的现代风景价值对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建设具有的现实意义.
  • 摘要:中国传统村落在地雨洪管理经验及措施,属于典型的低技术范畴.且融入文化与视觉审美需求,兼备景观效果.本研究以朱家峪传统村落核心区(古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查阅法、现场调研法和图示语言法,从村落空间布局、建筑、道路、水系引导等方面对核心区雨洪管理景观化措施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雨洪管理景观化措施的类型和特征.运用GIS空间模型与SCS-CN水文模型联合模拟不同重现期极端日降雨量下的淹没区域及水流特征.与雨洪管理景观化措施对比叠合,定量系统地认知其类型、尺度与特征等,分析其合理性与蕴含的生态智慧,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雨洪管理提供借鉴,以期传统村落雨洪管理生态智慧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 摘要:灌区是农耕时期的基本人居环境单元.本文试图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将古堰灌区理解为自然基底景观、水利系统景观、农业肌理以及聚落景观的生态、生产和生活复合系统.采用现场调研法、文献综合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图解分析法等分析总结丽水市古堰灌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适应自然环境、营造和谐人居环境的规律.最后以通济堰灌区为例,研究堰以及因堰而生的农业及聚落景观,试图解析古堰灌区乡土景观要素的构成模式和空间格局特征,总结其人工干预的方式,为丽水市内以及周边地区的景观本土化发展提供依据.从对象研究和规律总结的过程中,尝试对保护古堰灌区的乡土景观、历史风貌以及文化底蕴提出可以参考借鉴的意见.
  • 摘要:本文试图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探讨中国古代城市陂塘系统的空间内涵及其与古代城市营建的空间联系.研究聚焦于中国古代城市陂塘系统的营建背景,在区域与城市尺度讨论中国古代城市营建的自然基底与陂塘系统的空间关系,从城市山水结构的层面深入挖掘古代城市陂塘系统的空间内涵与特征.同时,以丹阳练湖、福州西湖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城市陂塘系统案例将陂塘系统与城市功能的支撑系统建立联系,提炼出"山—陂—城"基本空间结构.以期一定程度上填补风景园林及相关学科在古代城市陂塘系统研究上的缝隙.
  • 摘要:虎丘,虽只有三十余米高,却几与九山十岳齐名,备受历代游人青睐.因此探究其景观空间特征对于指导现今风景区理景具有重要意义.虎丘景观是其自然基地与历代营建的累加结果,因此梳理出虎丘风景格局与景观空间的形成过程才能全面了解今天虎丘景观空间特质,古人留下的大量图文资料也为此提供了可行性.本文通过阅读各版虎丘山志与苏州地方志,总结出虎丘风景格局的特征形成阶段并发现前山始终是风景核心,进而与虎丘绘画互证,总结出虎丘前山风景发展到今状的过程,发现前山地形景观基底成形于春秋末期,人造景观要素及空间格局宋代形成,已似今状.并发现图像中双桶桥、"别有洞天"与现状存在差异,通过进一步研究史料,推测出今天这两个景观要素在历史中出现的原因、演变及其景观意义.
  • 摘要:滨水绿道作为城市滨水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沿岸环境、改善小气候、保持河流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作用.它也是绿道系统的一部分,不仅连接了沿岸滨水绿地斑块,还为沿岸居民提供慢行或骑行的线性绿色空间,提高城市滨水空间活力.随着北京市绿道建设大力推进,植物景观作为绿道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道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选择北京市6条已经建成的滨水绿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植物物种构成和多样性特征,总结不同类型滨水绿道的植物景观特征,以探讨能提升滨水绿道沿途植物景观效果的植物配置,为北京市滨水绿道的植物景观理论研究及实践提供依据.
  • 摘要:季相是植物群落重要的外貌特征.研究利用SBE美景度评价法评价了北京市5座公园内25个植物群落的四季景观,拆解了对群落美景度值产生影响的景观要素,并构建了植物群落四季美景度值与各群落景观要素间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影响群落四季美景度的影响因素不同,其中灌木层相关因素以及植物层次数量等对四季群落美景度影响较大.研究可为北京地区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合理构建提供指导.
  • 摘要:随着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雾霾、城市内涝等环境问题加剧."平原地区造林工程"作为北京城市绿地系统的完善和补充,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北京市远郊区平原地区人工林中的外来入侵植物对群落结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安全造成威胁.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主要从入侵植物物种构成、季节性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估3个方面对北京市远郊平原区人工林中入侵植物进行研究,分级分类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为降低外来植物入侵风险,以及维护北京市远郊平原区人工林的生态系统安全提供可参考的本底资料.
  • 摘要:蜜粉源植物对有害生物天敌具有诱集效应,科学构建蜜粉源植物群落能够激活绿地内部自我调控机制,有效发挥生防功能.以油松、元宝枫、栾树为目标植物,基于刺吸害虫与天敌动态发生时序,提出以保育式生物防治为目标的蜜粉源植物群落构建方法与模式.结果表明:植物种类、刺吸害虫、天敌类群及时间动态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在无干扰状态下,刺吸害虫以蚜虫为主,种群发生高峰为4月下旬,可在天敌或高温作用下发生崩溃;瓢虫、草蛉、食蚜蝇和寄生蜂为天敌主要类群,各种群发生高峰有所差异,但在5月下旬~6月中旬有时间重叠,稍滞后于蚜虫种群高峰时间;基于食物链结构,为保证补充营养食物资源连续性,将不同花期与诱集效应的蜜粉源植物合理配置于目标植物周围,是进行生防型植物群落构建的基本方法,由此形成的群落模式可供绿地推广使用.
  • 摘要: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随着国家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及其周边越来越多的湿地被用作商业开发,城市湿地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鸟类的生存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本论文中涉及的湿地鸟类和植物以华东地区为例,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对华东地区湿地的主要鸟类和主要植物进行统计整理,分析适宜当地鸟类生存的植物群落,并总结适宜鸟类栖息的群落结构,提出能够吸引鸟类的植物群落构建模式.通过对鸟类栖息地植物群落的构建,扩大鸟类栖息地范围,增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从而维持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
  • 摘要:古人治水以人水和谐关系为核心,建设水利工程解决灌溉、航运等问题.但当前古代水利工程缺乏保护,面临着成为"生态孤岛"的困境.研究梳理了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避害治水、趋利用水、系统理水三个阶段.各阶段古代水利工程从规划到管理均蕴含着传统的生态智慧.绿色基础设施作为精明保护策略,与古代水利工程存在耦合关系.基于此本文将生态智慧融入到古代水利工程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策略中,以南旺分水枢纽为例,在精明保护的规划目标下对其进行现状评估,其次通过MSPA技术识别绿色基础设施要素及网络,并进一步明确保护优先级,优化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最后通过跨区域、跨层次的协作进行落实,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命支撑.
  • 摘要:创建舒适社区、促进社会共融是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发展的长远目标,西安环城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环城公园空间利用率低、供需错位的现象,本文以西安环城公同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和切片分析法将公同服务绩效指标和内部空间特征进行梳理,研究环城公园服务绩效的内部空间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优化策略,以提升环城公同的服务绩效.
  • 摘要:进入21世纪,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带来了日益显著的城市问题,城市遗产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景观方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议题,两者的关联性则促成了城市历史景观(HUL)的问世.自2005年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以来,HUL经历了从物质实体到实践方法的含义扩展与深化,并通过分布在全球不同地区、国家的多个试点城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实践探索.文章在简要回顾HUL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讨论了HUL概念的中文翻译分歧问题、辨析了"城市历史景观"与"景观"、"文化景观"的关系,并总结了其中4个试点城市的实践情况.在看到HUL探索可喜成果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国内外学者共同争论的一些问题.文章重在批判性地探讨与HUL方法相关的三个焦点问题,包括"层次"与"层积"、"文化地图绘制"与价值认定及阐释、真实性与变化管理,希望以此引发学界更加多角度、多层面的批判性思考.
  • 摘要:慈城被誉为中国江南第一古县城,是中国江南地区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县城.本文首先从风景园林的角度梳理慈城传统城镇结构的演变,然后从选址、朝向、轭关等三个方面分析慈城传统城镇结构与周嗣山系的关系.接着从区域尺度和城镇尺度两个方面,分析了慈城传统城镇与水系的关系.这样的分析对于研究和保护中国江南地区传统村镇有着一定的意义.
  •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从其历史进程可以看出,每个时代的园林都有其时代特色.传统园林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社会需求等,是当时社会文明的产物.不能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中国传统园林形式和现代社会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以两个有中国传统园林特色的新中式地产景观——姑苏雅集和中航樾园为切入点,通过对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的解析,追根溯源,梳理总结出现代园林设计中,传统设计思想和要素转译线索,进而管中窥豹寻找能够推而广之的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方向.
  • 摘要:广西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水口园林是壮族村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广西传统园林与地方民族文化的纽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广西靖西旧州古镇为研究对象,对靖西旧州古镇水口园林的基本概况、实体构建、造景手法、空间布局、功能价值及利用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壮族水口园林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好的继承与发展壮族水口园林的策略,让更多人理解壮族村落水口园林的人文历史价值,传承广西民族文化,为广西少数民族古村落水口园林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摘要:"纳凉"是古代书画中常被描绘的园林景象主题.该主题常通过水体、亭榭和茂林等构景元素的结合来营建,形成"纳凉观瀑"、"荷亭消夏"等一系列诗意情景.在这些情景的营造过程中,园林理水是实现"纳凉"意境表达的重要途径.针对绘画中水景营建的分析,对园林理水艺术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对多幅"纳凉"主题宋画进行分析,归纳该主题宋画的元素、构图及情景特征,继而总结其园林理水的手法及范式,借此为宋代园林的研究与当代体现意境特征的园林营建提供参考.
  • 摘要:图像的存史、证史作用越来越受到园林研究者的关注.以杭州西湖地区的历代园林图像为例,分析这类图像的发展脉络、类型和价值,总结在研究中利用图像的基本方法,探讨图像在园林史研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以期拓展当代园林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 摘要:城市微更新是"存量规划"形势下的新对策,是推进中国城市化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樱花特色景观为触媒介入青岛市市南区的微更新,在对其十个街道进行实地勘察的基础上,归纳整理了市南区樱花景观现状,针对空间分布零散、游客量激增、赏樱模式单一、樱文化欠缺、养护管理不足等问题,从规划、设计、管理三个方面探讨了樱花特色景观的提升策略.以期在市民需求侧不断提高的当下,用持续性城市微更新手法对供给侧的优化提供一些借鉴.
  • 摘要:清代名臣世家张氏之祖张英于康熙二十六(1687年)年在其家乡今安徽桐城营造退息之所五亩园,构笃素堂.今日园虽损圮,而遗址尚存且图文记载颇丰,故在此基础上展开复原设计并初步探讨桐城文化背景下的文人园林营造艺术特色.桐城派文学表意简明通畅,抵制过度堆砌修辞,践行"清、真、雅、正"的原则,与五亩园造园艺术有内在的精神气质关联.园名取自唐白居易《池上篇》而园林格局意境模仿其私园履道坊,不求华丽瑰奇之堆砌只爱天然山水之情境.复原设计根据《笃素堂文集》等及张氏后人回忆推演出五亩园原貌并提炼"五亩园八景",从空间布局、叠山理水、建筑花木等方面分析其自然主义造园思想,尤其是园居生活情致场景等,并与杭州芝园、苏州网师园等同期私家园林营造艺术手法等展开比较.
  • 摘要:目前,文化景观遗产普遍采用摄影、摄像、三维扫描等数字化方法进行遗产档案的记录,记录过程主要由专业人员完成.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非专业人员主导的"用户生成内容"(UGC)已经成为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UGC不仅为文化景观遗产档案的资料搜集、记录和更新提供了新渠道,还使公众参与建设数字遗产档案成为可能.本文以澳大利亚的CSMS、Getty开发的Arches与国内的"福州老建筑百科"等遗产档案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框架、数据结构、应用场景和公众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此类系统在文化景观遗产数字档案记录方面的适用性,并进一步研究了UGC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和困境.
  • 摘要:惠山园仿照无锡寄畅园建造,是北京现存的仿文人园林中仅有遗存的仿造蓝本的实例,是颐和园著名的园中园.从建成至今二百多年里,惠山园(谐趣园)历经多番改动损毁重建.笔者通过相关资料研究与现场调研,按照时间顺序,通过山水结构、建筑等来竖向研究对比各个时代谐趣园的变化,不仅学习如何继承与发扬的中国古典园林,更在新时代的风景园林建设热潮中学习到如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景观.
  • 摘要:李正先生从事造园艺术近70年,其设计实践作品主要在太湖之畔的无锡完成.江南吴地悠久深厚的园林艺术积淀,紧凑多变的自然山水格局,为其潜心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不竭的养分.综观其一生的代表作品如中国杜鹃园、无锡吟园、无锡梅园、惠山寄畅园和愚公谷修复工程、蠡园、鼋头渚风景区园林建筑等,无不立意明确,布局凝练,气脉贯通,匠心独具,回味隽永.究其奥义,乃在于深谙传统造园理法精髓,即将师法自然,巧于因借,组景入画,精在体宜的造园思想融会于每一处江南园林的营建构筑中,并在反复雕琢揣摩中因地制宜地加以创新,方能真正臻于寓意于形,融情于景的造园艺术之化境.
  • 摘要:"逐水而居"是人类生存法则,旱涝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劳动人民总结出了一系列传统生态治水措施,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时至今日仍值得挖掘与学习.本文以岳滋村村域为研究范围,运用ArcGIS技术划分汇水区域,并对汇流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出各沟峪干湿两季汇水量以及极端降雨量.以此为参照,结合田野调查与图示语言概括各沟峪汇流及泉水分布情况,分析各沟峪内传统生态治水方式,总结该方式的雨水适应性及环境营建特征,探讨其背后蕴含的治水生态智慧.以此为启发,指导山地型乡村聚落生态、科学地解决旱涝问题,为乡建过程中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 摘要:计成《园冶·兴造论》中"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论断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借景的重要地位,而因地制宜、因借场地内外条件造园的原则、方法也影响着如今的园林师们.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借景手法的论述,从空间句法视角切入,以嘉兴南湖烟雨楼(南烟雨楼)、承德避暑山庄烟雨楼(北烟雨楼)这两座姊妹园中园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在向外借景、由内生景这两个方向上进行观察、猜想与验证,得出了南北烟雨楼的异同及各自设计上的独到之处;并尝试总结出古代造园,尤其是园中园营造中借景手法的一些要点,以期能够拓展空间句法这一理论利器的用武之地,并对当今的风景园林实践有所裨益.
  • 摘要:北京市浅山区作为山区与城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具有极高的生态敏感性,同时拥有大量的文化景观遗产.如何在保护遗产资源的同时合理开发浅山区成为新时代风景园林所面临的挑战.本文从文化景观的视角切入,以北京市五里坨浅山区为例,依据"宏观定位—中观网络微观设计"相结合的规划策略,对其绿色空间网络构建进行深入研究,在传承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区域发展.
  • 摘要:近代公园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从传统园林向现代园林过渡的产物,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中外交流碰撞的印记.不同城市保留下来的近代公园经过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而积淀了丰富、独特的遗产属性,也面临着因当代使用需求变化而带来的改造压力.全面、准确、量化的遗产价值评估能大大提高近代历史公园保护更新策略制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以上海漕溪公园为例,挖掘其在历史变迁过程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物质空间要素,通过对其现状的实地调研、信息辨析,提炼体现其遗产特性的基本价值构成因子.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HP)等建立多指标综合体系,对其遗产价值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估.再结合公园的现状提出基于遗产价值评估结论和新使用功能的公园保护更新策略.
  • 摘要: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保留着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和独特神奇的聚落景观.而近现代以来一系列的社会变革,特别是改革开放与西部大开发以来当地的资源条件、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当地的区域景观格局与传统聚落景观特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大量的田野调查与地理信息数据统计,首先分析了近现代以来岷江上游地区的资源条件、产业与经济结构所发生的变化,然后分析了经济发展与产业变化对本区域藏羌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聚落空间结构、景观形式与景观元素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最后对流域内景观特征在海拔高度、水系方向、空间布局、景观形态上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从产业与经济发展的源头上解决实现地区发展的同时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地域性景观特征的问题.
  • 摘要: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岭南民艺平台在岭南传统园林技艺研究中运用口述历史研究方法口述访谈目前从事岭南传统园林技艺的地方工匠应用为例,梳理口述历史研究方法在岭南传统园林技艺研究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实施步骤和应用过程的关键技术要点,总结口述历史研究方法在传统技艺研究之中所能发挥作用的优劣之处,进一步思考口述历史研究方法在传统园林技艺研究中应用的具体目标以及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
  • 摘要:美丽乡村作为近年来乡村建设领域的热点话题备受关注,而乡村景观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浙江省北部诸暨地区的湖田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美丽乡村的视角下,通过对传统乡村"山水—湖田—聚落"体系景观特征的梳理,并借助ENVI软件对四个年份的卫星影像图提取分析,剖析快速城镇化下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对诸暨地区的乡村景观保护和营建提出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其他同类乡村提供借鉴和思路.
  • 摘要:鹤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认知基础,其美学价值和象征意义合乎文人的审美观和创作观,因此鹤景在古典园林中应用广泛,从王族宫苑到文人草堂,饲鹤、赏鹤、咏鹤系列活动成为园居生活特有的文化符号和身份象征.论文聚焦于鹤景这一中国园林特有的文化现象,总结中国古代园林鹤景的发展历程,以明清江南园林为例系统梳理明清江南园林中相关鹤景及其意境,重点阐述因鹤借景的理论和方法,以期为传统园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 摘要:宁波平原早期的水环境极为恶劣.长期以来,水利成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先民经过数千年的漫长开垦,将这片草甸茂密的海涂湿地逐步转化为以"甬江模式"这一平原水网模型为主体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彻底使宁波平原变盐碱地为典型的江南水乡.本文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角度,将宁波平原独特的地域性景观分解为一个自然、水利、农业和聚落系统的叠加,阐述的是在平原河网水系开发过程中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各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