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甙
皂甙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63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0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767篇;相关期刊379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成药、药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全国第十六届光谱仪器与分析监测学术研讨会、中国菌物学会第二届全国菌物教学科研学术研讨会等;皂甙的相关文献由3017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兴元、惠永正、周泉城等。
皂甙
-研究学者
- 马兴元
- 惠永正
- 周泉城
- 胡松华
- 杨世杰
- 俞飚
- 江岩
- 钟国赣
- 姜浩奎
- 徐景达
- 盛桂华
- 鱼红闪
- 何克江
- 朱伯荣
- 杨义
- 杨凌
- 田伟生
- 金凤燮
- 吕忠智
- 孙成文
- 许启海
- 陈燕萍
- 刘爱媛
- 刘金福
- 叶文才
- 吴光旭
- 吴振先
- 唐修文
- 姚惠源
- 张平平
- 李雪萍
- 石雪萍
- 谢冬养
- 陈维信
- 魏均娴
- 魏孝义
- 刘忠荣
- 唐贤俊
- 孙凯
- 张均田
- 张洪梅
- 徐世明
- 李向高
- 杨杨
- 栾宏伟
- 赵文杰
- 陈霞
- 侯冬岩
- 刘俊耀
- 南基帛
-
-
林赟;
毛志鹏;
周洋;
代敏;
顾朝霞;
彭浩;
沈雪琴;
谢登梅
-
-
摘要:
目的对昆明市2004-2019年网络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昆明市菜豆类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及处置情况,为今后处置菜豆类食物中毒提供参考。方法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昆明市2004-2019年食物中毒事件原始报告,选取菜豆类食物中毒结案报告,根据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分析菜豆类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及处置情况。结果2004-2019年昆明市共报告98起食物中毒事件,其中菜豆类食物中毒共15起(东北油豆7起,四季豆6起,其他豆类2起),占食物中毒事件总数的15.31%;菜豆类食物中毒事件报告高峰在11-12月份;食用不同种类菜豆罹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食用东北油豆的发病人数最多,占总食用人数的71.30%;菜豆类食物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等,不同豆类中毒临床表现稍有不同;事件调查处置时长在4~11 h,15起菜豆类食物中毒事件中仅有1起四季豆中毒事件采集到残留食物;所有事件均未能采集到食物原材料、呕吐物和洗胃液;所有事件均未开展豆类相关实验室检测。结论昆明市菜豆类食物中毒事件主要以食用东北油豆、四季豆为主,今后应加强相关豆类食用方法的宣传教育。另外,本地区缺乏豆类中毒实验室检测标准方法及试剂,今后应开展针对性的检测。
-
-
郭晓芸;
雷阳;
乔艳龙
-
-
摘要: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皂甙对肉种鸡繁殖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产蛋性能一致的罗曼肉种鸡6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10、20和30 mg/kg皂甙,试验为期6周.结果:10和20 mg/kg皂甙组肉种鸡的受精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5.63%和4.95%(P0.05).同时,对照组与处理组对肉种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皂甙对肉种鸡的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无负面影响,但日粮添加皂甙可以降低胚胎死亡率,其中10~20 mg/kg皂甙可以改善肉种鸡的繁殖性能.
-
-
余佳佳;
李媛睿;
刘瑛
-
-
摘要:
目的 评估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皂甙(SAP)前处理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报阳血培养样本进行快速病原菌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4月—2019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阳性血培养样本296例,分别采用SDS和SAP对阳性血培养样本进行前处理,获取菌体沉淀后,采用MALDI-TOF MS进行检测,以传统血培养转种培养的鉴定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种前处理方法的病原菌鉴定准确率.结果 272例分离出单数菌的阳性血培养样本中,采用SDS和SAP前处理联合MALDI-TOF MS鉴定至种水平的准确率分别为77.2%和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鉴定到属水平的准确率分别为83.1%和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24例分离出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的血培养样本中,采用SDS和SAP前处理联合MALDI-TOF MS鉴定其中1种细菌至种水平的准确率分别为62.5%和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1).结论 SDS和SAP前处理联合MALDI-TOF MS对阳性血培养样本进行鉴定的准确率均较高,可以快速、准确地向临床报告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可为临床经验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SDS作为细胞裂解剂效果略优于SAP.
-
-
程洁;
张成香;
孙杰;
李世芬;
王玉邦;
环飞
-
-
摘要:
目的 测定石斛人参蝙蝠蛾姜胶囊中功效成分人参皂甙、多糖和腺苷的含量,研究石斛人参蝙蝠蛾姜胶囊对CI/F1(BALB/c×ICR)雌性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人参皂甙和多糖,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腺苷;采用小鼠经口灌胃分别给予260、530、1580 mg/kg的石斛人参蝙蝠蛾姜胶囊30 d后,观察其体重,测定其免疫器官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抗体生成细胞水平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 石斛人参蝙蝠蛾姜胶囊中功效成分的含量分别为人参皂甙:1.495 g/100 g、多糖:12.90 g/100 g和腺苷:73.8 mg/100 g;1580 mg/kg组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增强)、提高抗体生成细胞水平、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石斛人参蝙蝠蛾姜胶囊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
-
YAO Jingyang;
YANG Jing;
CUI Jingyan;
WANG Yu;
CHEN Jinxiang;
LIU Yongping
-
-
摘要:
通过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 、超声辅助石油醚提取法和索氏石油醚提取法3种方法提取红树莓籽油,比较提取率 、鉴定脂肪酸成分 、测定抗氧化活性和总皂甙含量.结果表明:UAE-Et红树莓籽油的提取率最高,为18.55%,UAE-PE和SE-PE的提取率分别为10.18% 和13.58%.GC-MS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共在红树莓籽油中鉴定出32种物质,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含量分别为82.71%(UAE-Et)、85.76%(UAE-PE)和88.83%(SE-PE),均超过80%;ω-6/ω-3脂肪酸比例为2.22:1~2.32:1.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UAE-Et红树莓籽油抗氧化活性最强,其IC50(半抑制浓度)为4.36 mg·mL-1.总皂甙含量测定结果表明,UAE-Et红树莓籽油中总皂甙含量最高,为351.88 mg·g-1,这与GC-MS吻合.
-
-
林樱;
刘玉萍;
吴祥庭
-
-
摘要:
以栀子粉末为原料,运用微波辅助提取栀子中的皂甙,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波时间、浸提时间、液固比和乙醇浓度为因素,皂甙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并以抗坏血酸为对照,用铁氰化钾还原法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考察栀子皂甙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栀子皂甙微波辅助提取最优条件为微波功率450 W、微波时间40 s、浸提时间9.6 min、浸提温度50°C、液固比21∶1 (mL/g)、乙醇浓度80%,所得最佳得率为13.92%±0.04%,与模型预测皂甙得率相对误差仅为2.05%.微波辅助法提取栀子皂甙简便、提取得率高,回归模型合理可靠,可用于实际预测.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栀子皂甙对羟基自由基的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较好,但其总体抗氧化性低于抗坏血酸.
-
-
-
-
许凡萍
-
-
摘要:
金花茶是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同时也是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金花茶的花、叶及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如茶多酚、黄酮类、皂苷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极高开发利用价值。综述了关于金花茶植物的多糖、多酚、黄酮类、皂苷与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为金花茶作为抗氧化、抗衰老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
-
-
-
陆秋艳;
吴霞琴;
章宗穰
- 《全国第十六届光谱仪器与分析监测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野木瓜中提取皂甙,并用高氯酸-香草醛比色法测定了野木瓜中总皂甙的含量,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野木瓜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所用的色谱柱为HypersilC18(4.6×150mm,5m),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齐墩果酸在5.4-43.2g.m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的回收率为92.1-97.9%,相对标准偏差为1.56-2.78%.
-
-
回瑞华;
侯冬岩;
刘晓媛;
郭华;
李学成
- 《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系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藤本植物,产于亚洲热带至东亚,自喜马拉雅山至日本,野生资源极为丰富.据近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绞股蓝具有明显的强壮作用和抗疲劳作用,延长细胞寿命,降低血脂、血糖水平,增强肌体免疫功能.由于绞股蓝是一种与人参作用相似的免疫增强剂,且无人参过量服用的副作用,因而引起人们广泛注意.具报道该植物含有多种皂甙,其中绞股蓝皂甙3、4、8、12分别与人参皂甙Rb1、Rb2、Rd、F2结构相同,本文采用光谱法,以人参皂甙Rb1为对照品测定绞股蓝中皂甙的含量,本法的回收率为94.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5%(n=9).
-
-
-
-
-
葛发欢;
谢健鸣;
李菁;
马国俊;
廖卫平;
黄庆晖;
刘燕
- 《第三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
| 2000年
-
摘要:
本文对柴胡挥发油及其皂甙进行了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主要探讨了压力、温度、时间等对收率的影响,与挥发油的传统水蒸气蒸馏法进行了比较,并用GC-MS和TLC法对挥发油、皂甙及柴胡注射液进行了化学组成分析.同时,通过癫痫动物模型,对该挥发油、皂甙类度柴胡注射液进行了抗癫痫药效学研究.结果证明,超临界CO2提取柴胡挥发油比水蒸气蒸馏法优越;加入60%乙醇作夹带剂,才能较好地提取柴胡皂甙;超临界CO2提取的柴胡挥发油、皂甙类具有较好的抗癫痫药效,其作用比柴胡注射液好,两者合用,药效有增强的趋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