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低聚糖

低聚糖

低聚糖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162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2篇、会议论文80篇、专利文献18382篇;相关期刊440种,包括食品与药品、饲料博览、现代食品科技等; 相关会议62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暨第十九届全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技术展示研讨会等;低聚糖的相关文献由446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彪、司徒文佑、王雯丹等。

低聚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2 占比:4.76%

会议论文>

论文:80 占比:0.41%

专利文献>

论文:18382 占比:94.83%

总计:19384篇

低聚糖—发文趋势图

低聚糖

-研究学者

  • 刘彪
  • 司徒文佑
  • 王雯丹
  • 吉塞拉·阿德里安娜·怀斯
  • 刘富岗
  • 勇强
  • 王娟
  • 余晓红
  • 卢旭
  • 尤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国晶晶; 刘诗萌; 韩梓琪; 宋悦凡; 刘舒; 周慧; 汪秋宽
    • 摘要: 为获取低分子量褐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以笼目海带Kjellmanniella crassifolia褐藻聚糖硫酸酯为唯一碳源,筛选一株产褐藻聚糖硫酸酯降解酶的菌株,优化菌株的繁殖和产酶条件并对粗酶酶学性质进行分析,通过Sephacryl S-100分离纯化酶降解产物并对其进行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从大连旅顺沿海海水和泥沙中分离出一株产降解酶菌Fuc19,通过16S rRNA鉴定,该菌株为黄杆菌科Sinomicrobium属,命名为Sinomicrobium sp.Fuc19;该菌株最佳培养基成分为褐藻聚糖硫酸酯2 g/L、酵母粉12 g/L、NaCl 20 g/L和初始pH 6,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25°C、装液量100 mL和接种量1%,在此优化条件下该菌的产酶活力为143.60 U/mL,较优化前增加50.8%,生物量OD_(600 nm)为1.666;酶学性质分析显示,降解酶的最适酶解温度为35°C、pH为8,当Li^(+)、K^(+)、Ba^(2+)浓度为10、5 mmol/L时,对该菌株产酶能力有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的EDTA、Al^(3+)、Fe^(3+)对酶活力均有抑制作用;单糖组成分析显示,降解低聚糖组分以岩藻糖和半乳糖为主。研究表明,Sinomicrobium sp.产褐藻聚糖硫酸酯降解酶高效且安全,应用潜力较大。
    • 韩潇; 霍丹; 谷丞; 孙悦凯; 司传领; 裴继诚; 刘莹
    • 摘要: 预处理是生物质资源转化的关键步骤,其过程会使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降低生物质的顽固性并增强其中糖的有效溶解,以促进其高值化利用。预处理液成分复杂,所含木质素和多种降解产物不利于糖类的高效利用,需要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桉木经MgCl_(2)预处理的废液为对象,通过聚合氯化铝(PAC)絮凝的方法去除其中的大分子木质素,利用Zeta电位和粒径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光谱法等技术分析絮凝处理前后预处理液的成分变化,并对其去除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当PAC用量为4.00%质量分数时,反应体系Zeta电位为0,此时胶体稳定性最差,可获得较大的木质素沉淀量;当预处理液的pH接近3.00时,刚好达到等电点,体系中正负电荷中和不稳定,胶体颗粒粒径最大,出现明显絮凝沉淀;随着pH的升高,PAC对木质素的去除效果仍有明显增强,综合所有因素可知,在pH为10.00、PAC用量为2.00%质量分数时,处理体系对木质素的絮凝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木质素的选择性去除率可达86.05%。由此可知,PAC主要是通过静电和桥联双重作用改善预处理液的胶体稳定性,使预处理液中的木质素大分子优先沉淀,体现出良好的选择性,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预处理液纯化方法,值得进一步探究和优化。
    • 刘洋; 瞿恒贤; 张龙飞; 李启明; 陈大卫; 顾瑞霞
    • 摘要: 该文探究了不同低聚糖对益生菌发酵乳活菌数、pH、酸度、总抗氧化能力及其黏附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3株益生菌对不同的低聚糖显示出不同的偏好性,均能够不同程度的利用菊粉、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其中菊粉对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发酵乳活菌数的影响最大,由8.17×10^(8)CFU/mL至1.24×10^(9)CFU/mL,增殖幅度为1.52倍。3种低聚糖对3株益生菌发酵乳在总抗氧化能力上表现出广谱的增强。低聚果糖对发酵乳中3株益生菌黏附Caco-2能力均具有提升作用,发酵乳中鼠李糖乳杆菌LV108和发酵乳杆菌DALI 02黏附Caco-2能力在添加低聚半乳糖后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抗氧化能力与活菌数呈正相关(P<0.05),与pH呈负相关(P<0.05)。黏附Caco-2细胞能力与活菌数呈负相关(P<0.01),与pH呈正相关(P<0.01),与酸度呈负相关(P<0.05)。益生元和益生菌的协同作用可以增强发酵乳的功能特性,该研究将对选用功能增效显著的低聚糖提供理论参考,并对功能型合生元发酵乳的制备具有指导意义。
    • 李俊茹; 秦宁; 李文龙; 杜汇; 李喜焕; 张彩英
    • 摘要: 【目的】研究大豆低聚糖及其组分含量遗传变异及其相关关系,遴选低聚糖及其组分含量特异种质,为大豆低聚糖含量遗传改良奠定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鉴定336份大豆资源低聚糖及其组分含量,分析其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并筛选高、低含量特异种质。【结果】供试大豆资源蔗糖、棉籽糖、水苏糖、低聚糖含量平均为4.01%、1.16%、2.60%及7.77%,3种组分中以蔗糖含量最高,变异系数为15.21%、25.51%、19.16%与9.04%,以棉籽糖变异系数最大;低聚糖与蔗糖、棉籽糖、水苏糖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蔗糖与棉籽糖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水苏糖与蔗糖、棉籽糖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基于供试品种低聚糖及其组分含量,将其分为3类,并筛选出各组分高、低含量特异种质各5份,其中包括高含量种质呼交282、青杂豆、合丰44等,低含量种质宾县黑豆、哈12-4547、绥无腥豆3号等。【结论】优化了大豆低聚糖及其组分含量检测方法,分离高效稳定;供试群体材料低聚糖及其组分含量存在丰富遗传变异,具有较大选择潜力。
    • 王鹏; 刚梦萱; 张臣臣; 严浩东; 潘丽娜; 康文丽; 汪家琦; 戴智勇; 顾瑞霞; 陈霞
    • 摘要: 为探究母乳源乳酸菌对不同低聚糖的利用特性,比较了8株不同种属的乳酸菌在6种低聚糖及复配低聚糖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结果表明,低聚果糖和菊粉对4株副干酪乳杆菌均具有促生长作用(生长量大于葡萄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能明显促进植物乳杆菌M113的增长;鼠李糖乳杆菌M53对低聚半乳糖的利用情况优于其他低聚糖;2株双歧杆菌对低聚半乳糖和水苏糖的利用较强。所测母乳源乳酸菌均不能较好利用低聚木糖人乳中常见的2′-岩藻糖基乳糖。8株母乳来源的乳酸菌对低聚糖的利用具有菌株特异性。菌株在混合低聚糖中的生长能力取决于其偏爱低聚糖的含量。该实验结果能够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益生菌和低聚糖的筛选提供数据支持。
    • 黄嘉欢; 张铭儒; 罗露香; 姜晓琳; 杨全; 程轩轩
    • 摘要: 炎症是机体对各种致炎因素及损伤的一种防御反应,也是许多慢性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低聚糖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和抗癌等多种生理活性。作为新型功能性糖源,低聚糖具有低热量、高溶解度、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等特点。本文对近年来具有抗炎活性低聚糖的种类和制备方法进行介绍,并从炎症介质和炎症信号通路两方面对其抗炎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新型抗炎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 摘要: 小麦麸皮低聚糖是集膳食纤维和双歧因子于一体的益生元,是一种新型的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配料。小麦麸皮来源丰富、供应充足、价格低廉,且双歧因子含量高达20%,因此极具开发潜力。现有的研究表明,低聚糖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促进双歧杆菌增殖、调节肠道寄生菌群,抗龋齿、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和功效,可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及化工等领域且市场价格较高。因此,开发提取小麦麸皮低聚糖提高麸皮附加值潜力巨大。
    • 杨佳怡; 白家伟; 邱文兴; 周俊萍; 杜柳; 付晓燕
    • 摘要: 为研究不同低聚糖对小龙虾饲料品质的影响,分别将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木糖以不同添加量添加至饲料中,混匀制粒后测定饲料的含粉率、质量体积、硬度、黏弹性、沉降速度、吸水性、稳定性等物理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体外模拟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较低添加量下低聚异麦芽糖饲料的含粉率、硬度和黏弹性高于低聚木糖,较高添加量下则相反;低聚木糖饲料的质量体积普遍高于低聚异麦芽糖,且可使饲料的沉降速度下降、水中稳定性提高,但同时饲料的水分吸附能力增加。体外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低聚异麦芽糖添加量的增加,饲料干物质消化率、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综上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低聚糖不仅可有效地改变饲料的物理特性,提升饲料的加工质量,也可促进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 吴艳丽; 刘朋; 苏咏欣; 李恒; 耿燕; 任怡琳; 许泓瑜; 许正宏; 史劲松
    • 摘要: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Akk)具有良好的肠道益生作用,与宿主肠道健康、代谢、神经等生理状态密切相关。研究采用体外厌氧培养的方法评价1株Akk模式菌株(ATCC BAA-835)的肠道益生作用,从菌株水平考查菌株对模拟胃肠环境的耐受性、对Caco-2细胞的黏附性,以及利用低聚糖产短链脂肪酸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结果表明,Akk对人工胃肠液和胆盐的耐受性良好,能够黏附在分化的Caco-2细胞微绒毛尖端上。Akk在低聚糖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培养12 h内快速消耗还原糖并产生短链脂肪酸,乙酸产量最高,其次是丁酸。Akk自身具有弱生物膜形成能力,低聚糖可显著提高其成膜能力,在壳寡糖质量浓度为250μg/mL时,Akk具有中等生物膜形成能力。该研究借助微生物纯培养与细胞模型等体外研究方法,进一步了解了Akk发挥肠道益生作用的微生物学基础。
    • 宋建忠; 陈盈盈; 杨婧; 李杰; 陈章浩; 常军民
    • 摘要: 目的:选取乙醇超声提取与乙醇浸提两种方法,用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选取最优提取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得到刺糖低聚糖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超声波辅助提取与乙醇浸提两种方法单因素实验为基本依据,浸出液中低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L;(3;)正交表进行正交实验筛选出待选提取方法及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模型,结合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进行极值寻优,以期获得刺糖低聚糖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所得刺糖低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85°C、提取时间为3h、液料比1∶40、乙醇浓度为15%,提取率为26.17%。结论:通过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得到的提取工艺显著提高了刺糖低聚糖的提取率,本研究为刺糖低聚糖的高效提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