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疗效监测

疗效监测

疗效监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262639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53届美国血液年会、海南省第三届生命科学学术交流大会、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等;疗效监测的相关文献由440位作者贡献,包括郭玮、余其贵、张杰等。

疗效监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2639 占比:99.95%

总计:262780篇

疗效监测—发文趋势图

疗效监测

-研究学者

  • 郭玮
  • 余其贵
  • 张杰
  • 张颖
  • 马晋
  • Annette Hogg
  • Claudio Spick
  • Elizabeth Drummond
  • Johannes Czernin
  • Ken Herrmann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正林
    •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类型,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1]。因此,早期监测并进行针对性干预,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炎症密切相关[2]。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一种新的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标志物,其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1]。
    • 左丹; 刘凌晓; 张琪; 田晓梵; 邱艺杰; 王文平; 董怡
    •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腹部恶性肿瘤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前后的动态超声造影(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DCEUS)定量分析曲线及灌注参数,探讨DCEUS技术在HIFU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疗效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8年9月到2021年5月,前瞻性地纳入计划接受HIFU治疗的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所有的病灶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诊断为晚期恶性肿瘤。在HIFU开始治疗前1天及4周后分别进行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Vuebox图像分析软件分析CEUS检查过程并生成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并得到定量参数,包括峰值强度(peak enhancement,PE)、上升时间(rise time,R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渡越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比较HIFU治疗前后腹部恶性肿瘤病灶大小、CEUS增强-消退表现、TIC曲线、定量参数及肿瘤标志物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患者共19例。HIFU治疗前后,患者肿瘤标记物及病灶大小及CEUS表现均无明显变化。DCEUS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HIFU治疗前,HIFU治疗后肿瘤病灶的TIC曲线峰值强度降低、曲线下面积缩小。在所有DCEUS定量参数中,PE[(32920.63±24822.71)a.u vs.(17296.11±16570.41)a.u,P=0.001]及AUC[(624665.28±593711.71)a.u vs.(309148.00±366938.07)a.u,P=0.002]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DCEUS可在评估HIFU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疗效时监测病灶微循环血流灌注,定量参数PE及AUC是具有潜在意义的评估参数。
    • 摘要: 肺癌血清标志物检测是一种无创性检测方法,其在肺癌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中有着重要价值。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单一的肺癌血清标志物的诊断效果不理想,而联合检测则提高了标志物的诊断能力,且与病理组织类型的一致性较好。其中,细胞角蛋白片段19、癌胚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对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 摘要: 中国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防治形势严峻。由于早筛意识差,多数患者确诊时疾病分期较晚。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的倡导与发展,如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的精准治疗取得较大进展,但胃肠道肿瘤的精准治疗发展较为落后,主要原因在于其异质性高、分子靶点稀少、临床前研究模型缺乏、精准疗效监测和评效困难等。鉴于此,本课题组历经多年研究建立了"胃肠道肿瘤精准治疗一体化研究体系",该体系涵盖样本库、临床前药物评价平台、临床转化研究平台和临床疗效精准动态监测模型.
    • 廖彩翔; 黎国伟; 秦晓铧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髓CKS1B、p53基因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86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化疗4个疗程(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28d为1个疗程)后根据2014国际骨髓瘤工作组标准将86例MM患者分为有效组(n=53)和无效组(n=33),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在MM患者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根据骨髓CKSIB、p53基因水平阳性表达分组,比较患者临床特点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M患者生存状况。结果 有效组MM患者骨髓CKS1B、p53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3,14.682,P均<0.001)。绘制CKS1B、p53对MM患者疗效监测的ROC曲线分析显示,CKS1B、p53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78、0.51,AUC分别为0.851、0.896,敏感度为75.75%、90.90%,特异度为77.35%、83.01%。MM患者的骨髓CKS1B、p53阳性表达与R-ISS分期、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7.232,4.282,P均<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血红蛋白、CKS1B及p53为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骨髓CKSIB、p53对MM患者疗效监测有一定价值,MM中骨髓CKSIB、p53阳性表达与白细胞、血红蛋白及预后密切相关。
    • 尹燕平; 张玲利; 国云川; 郑艾
    • 摘要: 目的探讨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检测卵巢癌循环肿瘤细胞(CTC)的灵敏度,寻找卵巢癌预后评估和监测疗效的新方法。方法用1-芘丁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作为侨联分子、EpCAM抗体标记GFET。将体外培养的不同浓度的卵巢癌SKOV3细胞悬液和注入SKOV3细胞的血液样本滴在GFET上,通过分析细胞表面抗原与抗体之间发生反应释放的自由能产生的电流变化趋势来推断GEFT检测CTC的灵敏度。结果滴加0~20个/ml的细胞悬液时即产生了明显可观测的电流变化,且电流变化呈现出随着细胞浓度增加而变化幅度逐渐增大的趋势。卵巢癌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结果呈现出相同的电流变化趋势且观察到EpCAM抗体(+)、DAPI(+)的异常细胞。结论GFET检测卵巢癌CTC的方法是一种快速、实时、灵敏的监测技术,可考虑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司徒宝珠
    • 摘要: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MP-SAT)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疗效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因CAP住院的患儿1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MPP组80例,非MPP组98例,分别检测血清MP抗体(MP-Ab)和咽拭子MP-RNA,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MP-Ab检测为诊断MPP的参照试验,分析MP-SAT诊断MPP的准确性,对MP-SAT和MP-Ab均阳性的MPP病例行动态观察,比较MP-SAT和MP-Ab在患儿不同治疗时间点的检出率,分析MP-SAT转阴时间与临床痊愈时间的相关性,分析MP-SAT转阴时间与MPP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X线胸片的相关性.结果 MP-SAT和MP-Ab结果不一致的比例在MPP组和非MPP组分别为60.00%(48/80)和19.39%(19/98);MP-SAT、MP-Ab在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SAT、MP-Ab均为阳性28例(35.00%),MP-SAT阳性检出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降低(P0.05);MP-SAT转阴时间越长的病例表现为发热持续时间越长,X线胸片肺大片实变比例越高,CRP水平越高,LDH水平越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越高,淋巴细胞百分比越低(P<0.05).结论 MP-SAT作为新一代RNA活菌检测技术在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监测中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 孙新新
    • 摘要: 脑胶质瘤是脑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包括多种亚型,预后各异.其病变部位特殊,手术切除较困难,后续治疗方法极为有限.在精准医疗时代,发现肿瘤驱动基因或驱动突变、鉴定其特殊DNA突变模式已成为现代肿瘤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常规肿瘤组织活检仅提供了单一部位、单一时间的肿瘤细胞信息,不能充分描述肿瘤基因组异质性及其动态变化的全景特征.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监测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连续观察肿瘤基因组的变化,为癌症诊断、治疗反应和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回顾ctDNA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对其检测方法及在早期诊断、反映肿瘤突变负荷、监测疗效和反映肿瘤细胞的异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 苗得雨
    • 摘要: 目的 探析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应用常规凝血检验项目的疗效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输血治疗期间是否存在输血不良反应分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输血治疗前后的各项常规凝血检验指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A、B两组患者输血治疗前的各项常规凝血检验指标差异无意义(P﹥0.05);输血治疗后,A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短于B组(P<0.05),且A组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也要高于B组(P<0.05).结论 常规凝血检验在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患者疗效检测中意义显著,通过对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能通过有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输血不良反应,有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推广价值较高.
    • 尹德明; 张会敏; 陈小三; 李纪阳; 郑玲玲
    • 摘要: cqvip:抗肾小球基底膜病是一种罕见的以影响肾脏和肺部基底膜毛细血管为主的小血管炎症疾病,该病的特征为咯血、肺部浸润、肾小球肾炎,以及体内可检测到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nti-GBM)。采用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等联合治疗,可有效清除或降低体内anti-GBM水平,从而减轻和改善肾脏和肺部的病变。临床实践中,如何有效监测患者治疗效果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是一种挑战。现报道1例通过连续观测血肌酐和anti-GBM水平变化,从而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监测的临床病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