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华鳖

中华鳖

中华鳖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956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动物学、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9篇、会议论文49篇、专利文献2586篇;相关期刊400种,包括水生生物学报、淡水渔业、河北渔业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第八届全国水生蔬菜学术及产业化研讨会、2013第一届中部地区水产饲料实用技术论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等;中华鳖的相关文献由2800位作者贡献,包括钱国英、周桂荣、黎林英等。

中华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09 占比:36.41%

会议论文>

论文:49 占比:1.18%

专利文献>

论文:2586 占比:62.40%

总计:4144篇

中华鳖—发文趋势图

中华鳖

-研究学者

  • 钱国英
  • 周桂荣
  • 黎林英
  • 王晓清
  • 张海琪
  • 李彩燕
  • 王伟
  • 杨先乐
  • 牛翠娟
  • 何中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悦; 王彦懿; 王永辉; 郭晴晴; 张配瑜; 刘海燕
    • 摘要: 研究旨在探讨饲料酶解羽毛粉替代鱼粉后对中华鳖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200只中华鳖稚鳖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投喂0(F0组)、2%(F2组)、4%(F4组)、6%(F6组)、8%(F8组)酶解羽毛粉替代鱼粉的5种饲料,养殖期为60 d。结果表明:各组中华鳖的存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然而F8组摄食率显著高于F0组,F8组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F0组,酶解羽毛粉显著提高了中华鳖的饲料系数(P<0.05);F8组中华鳖的腹部红度(a*)值显著低于F6组(P<0.05)。综合酶解羽毛粉对中华鳖生长、饲料利用及体色的影响,推荐其在中华鳖饲料中的添加量为6%。
    • 侯德昌; 张莹莹; 魏文志
    • 摘要: 为探究不同中华鳖养殖模式中水环境的状况,对不同中华鳖养殖模式的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和水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中华鳖的养殖生产和尾水处理提供指导。通过逐月检测中华鳖高密度养殖、生态养殖、莲鳖套养、菱鳖套养4种养殖模式的水质指标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莲鳖套养模式中透明度(SD)最高(P生态养殖>莲鳖套养>菱鳖套养,在4种养殖模式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相同的趋势,莲鳖套养和生态养殖优于高密度养殖和菱鳖套养模式,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高密度养殖为S1、M和P,生态养殖为Lo、J和Y,莲鳖套养为Y、J和W1,菱鳖套养为Lo和J,表明生态养殖和莲鳖套养水环境状况较好,高密度养殖最差。
    • 杨丽; 陶全霞; 王敏; 钟光谱; 唐静
    • 摘要: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属于爬行纲(Reptilia)、龟鳖目(Testudines)、鳖科(Trionychidac)、鳖属(Pelodiscus),俗称甲鱼、团鱼、水鱼等,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品种之一。中华整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地区,因其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广受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华鳖的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不断增加,导致中华鳖的养殖环境日趋恶化,加之中华鳖贪食好斗,为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提供了便利,各类疾病频繁暴发,时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陈明; 周谢菲; 高建军; 朱庭耀; 彭佳诚; 徐海圣
    • 摘要: 为了研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在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先天免疫中的作用,克隆了中华鳖STING基因(PsSTING)的cDNA序列,其全长为2145 bp,包含115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8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PsSTING蛋白N端含有4个跨膜区和2个RXR内质网滞留基序,C端有1个解旋酶结构域。qRTPCR结果显示,PsSTING在中华鳖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小肠、胃、皮肤、肌肉和血细胞等组织中均能表达,其中在脾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小肠和肺,而在血细胞中的表达量最低;用嗜水气单胞菌、LPS和poly(I:C)刺激后,PsSTING基因呈现出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在刺激12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h达到最高值,在48h后逐渐恢复到初始水平,其蛋白表达量在脾脏和小肠中明显增加。体内RNA干扰后,小肠中PsSTING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IFN信号通路中TBK1、IRF3、IRF7、STAT6和IFNβ等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PsSTING基因,能够显著激活pIFN-β-luc的启动子。研究结果表明PsSTING基因参与调控了中华鳖的先天免疫反应。
    • 朱站英; 王刚; 黄仲园; 华雪铭
    • 摘要: 为降低中华鳖饲料生产成本,本试验在中华稚鳖[(6.93±0.28)g]饲料中使用不同量的复合植物蛋白源(大米蛋白粉、发酵豆粕和去皮豆粕),同时不同程度降低进口鱼粉和国产鱼粉的用量,根据饲料配方中复合植物蛋白源(P)与鱼粉(F)使用量的比值从低到高分别设置对照组(生产配方P/F28C),试验组P/F28E、P/F33E和P/F41E 4种粉状饲料,在温棚中饲养中华鳖稚鳖49 d;并于养殖试验结束时(此时视作冬眠初期),于原池铺沙进行为期6个月的抗低温(冬眠)应激试验。结果表明:养殖试验期间,四种饲料对中华鳖的生长和形体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P/F28E组增重率稍显弱势,P/F28C和P/F33E组血清中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P/F28E、P/F41E两组(P<0.05)。冬眠期间,所有试验组的增重率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但P/F28C和P/F33E组能在冬眠复苏后快速适应环境而增加体重,P/F41E组相对增重率均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P/F33E组在冬眠初期和中期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且在整个冬眠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波动最小。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P/F28C和P/F33E组为最适配方,考虑生产成本因素,则P/F33E组为最优配方。
    • 谢敏敏; 洪孝友; 李伟; 刘晓莉; 陈辰; 朱新平
    • 摘要: 采用虫蚀法制备了鼋Pelochelys cantorii和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的骨骼标本,对骨骼系统进行了观察、描述、绘图及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鼋的骨骼共169枚,由背甲和腹甲组成的外骨骼、中轴骨和附肢骨组成的内骨骼组成。通过比较鼋和中华鳖的骨骼结构,发现二者在头骨的吻突长度及第三颈椎结构方面有较大差别。鼋眼眶前部至吻突最前端的长度与头骨总长度比为0.082,而中华鳖为0.570,显示中华鳖吻突显著长于鼋。鼋与中华鳖的颈椎骨数目均为9枚,但中华鳖的第三至第九颈椎的横突要更明显,第七颈椎的椎体向上显著翘起,且第九颈椎腹面椎体前端为尖状。从整条颈椎上看,鼋脊椎长度与其背甲长度之比为0.66,中华鳖为1.07,表明中华鳖的颈椎更长;研究结果丰富了鳖科动物的骨骼学基础数据,也为鼋物种鉴定、龟鳖动物系统演化及生态适应性提供骨骼学理论依据。
    • 李木华
    • 摘要: 中华鳖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微生物因素等。在养殖过程中,对于鳖病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一、主动预防1.环境消毒鳖池周边环境用漂白粉20克加5千克水喷雾消毒或直接扬撒干粉消毒。池水消毒:每15天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2毫克每升全池泼酒,或用生石灰对水全池泼酒,两者交替使用。
    • 曲涛; 申屠琰; 牟恩镟; 李有志; 朱卫东; 王志铮
    • 摘要: 根据目标养殖生物的形质特征变化,研究其生存对策因养殖环境的持续性改变而发生切换的途径与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利用池塘专养模式下2;龄余姚本地品系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同生群个体越冬前后的生物学测定数据,在比较体尺比例性状、肥满度指数、重长系数和脏器质量比例性状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系统开展了越冬对中华鳖形质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所涉29项体尺比例性状、4项肥满度性状、4项重长系数性状和19项脏器质量比例性状中,越冬前后具显著差异(P<0.05)的分别为25项、2项、2项和12项,即越冬对实验鳖的形质特征具显著影响,实验鳖具通过饰变形质以响应越冬胁迫的生存适应对策;(2)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5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0.427%,其中PC1可归纳为以强化就近寻食为主要特征的公共因子,PC2可归纳为以减少入泥阻力进而降低入泥呼吸能耗为主要特征的公共因子,PC_(3)、PC_(4)和PC_(5)可统归为以减脂强体助力越冬入泥挖掘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公共因子;(3)采用逐步判别法,以判别贡献率较大的头长/躯干长、颈长/躯干长、背甲长/躯干长、左前肢长/躯干长和左前肢下臂长/躯干长为自变量,所建Fisher分类函数方程组可较清晰区分越冬前后实验个体,其中两者的个体判别准确率和综合判别准确率均为96.67%。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华鳖越冬前后生存对策发生切换的机制,可为其越冬生物学研究及构建养殖管理技术体系提供基础资料。
    • 陈夏君; 何吉祥; 方燚; 赵其瑞; 薛业静; 吴本丽; 黄龙
    • 摘要: 稻鳖共作是一种常见的稻渔共作模式,通过将鳖投放至稻田中,使其在活动过程中疏松泥土、清除田间杂草并捕食田间的害虫,同时鳖的残饵以及粪便可以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这种养殖模式不但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还可以提高水稻以及养殖鳖的品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影响稻鳖共作模式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在稻鳖共作模式下,通过投放不同杂交组合中华鳖,对比分析鳖的产量、水稻的产量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寻找好的养殖品种。
    • 王素芬
    • 摘要: 中华鳖肌肉蛋白质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味道鲜美,还可增加人体免疫力,深受消费者喜爱。笔者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鑫祥养殖家庭农场实施了中华鳖池塘高效生态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场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电力条件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