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温柔敦厚

温柔敦厚

温柔敦厚的相关文献在1935年到2022年内共计66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1篇、专利文献415篇;相关期刊470种,包括船山学刊、求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温柔敦厚的相关文献由662位作者贡献,包括夏秀、梁琳、白春香等。

温柔敦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1 占比:61.43%

专利文献>

论文:415 占比:38.57%

总计:1076篇

温柔敦厚—发文趋势图

温柔敦厚

-研究学者

  • 夏秀
  • 梁琳
  • 白春香
  • 郑伟
  • 于东新
  • 任慧英
  • 刘恒
  • 刘锋杰
  • 向明
  • 吴衍发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姜维枫
    • 摘要: “温柔敦厚”诗学生成于“华夷之辨”思想张力尚未完全形成的春秋末期。《诗三百》“虽主于温柔敦厚,然亦有直斥其人而不讳者”,“变风变雅”存焉。对于“温柔敦厚”诗学,后世倡导者有之,突破者有之。明清易代,中原板荡,华夷易处,遗民直面传统诗学,主张风雅正变系乎时,认为“愤而不失其正,固无妨于温柔敦厚”,从诗学理论与诗文创作两个维度实践“变风变雅”之音,实现对“温柔敦厚”诗学的接受与突破。
    • 祝福
    • 摘要: 清代康乾时期诗人、格调说领袖沈德潜在其诗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灾害诗,这类诗歌涉及灾害类型丰富,艺术手法多样,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这批诗歌详实地记录了灾害情况,关注下层受灾民众的生存境遇,暴露出许多深刻的社会问题,具有盛世之下的“变调”色彩。梳理其诗学思想和文化背景,可以看出灾害诗创作的背后是沈德潜对“温柔敦厚”诗教思想的复归,是兼熔“正声”与“变调”的文学尝试。但他抒发真情的灾害诗歌主要集中于青壮年时期,晚达之后便流于应制,诗歌与诗人的命运呈现出一种相反而相成的关系。
    • 淳于悦临
    • 摘要: “温柔敦厚”观念诞生于汉代,最初内涵是在待人接物态度上的温柔和蔼。后来在唐代孔颖达的注解下,这一观念从伦理学的角度进一步得到阐释,对统治者和人民提出了要求。孔颖达对唐代“温柔敦厚”观念的演进起到关键作用。宋代“温柔敦厚”观开始成为诗的审美评价观点,成为文学创作的理念。唐宋时期的“温柔敦厚”观总结了前代的经验,大大深化了理论内涵,并影响了明清时期的诗学观念。
    • 黄耀红
    • 摘要: 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古老汉语的悠悠诗韵流淌成文学的大江大河,亦流进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精神血脉。数千年来,它们已然积淀成中华民族的文学记忆,化育出中国人温柔敦厚的集体人格和风流蕴藉的审美气象。我们以诗为最高的文学,以诗为母语、为哲学,也以诗为政治、为道德、为教化的源头。在中国文化里,诗已成为我们把握与感知世界的方式。
    • 张立敏
    • 摘要: 作为传统诗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诗教理论有许多不同的称谓。除了温柔敦厚的习见称谓之外,还有温良敦厚、优柔敦厚、敦厚温柔、优柔温厚、温柔崇厚、优柔感讽、温厚和平、和平温厚、温惠柔良、温厚等诸多不同称谓。这些称谓从某些特定角度揭示了诗教的特质,显示了传统诗教理论的丰富内涵与深远影响。它们少为人知,迄今未被梳理总结。对诗教称谓认识的不足,不仅影响到人们对诗教概念的认识,而且影响到对诗教内容的理解与历史意义的认识。
    • 刘锋杰
    • 摘要: 今人文论(学)史上多有人否定韩愈的儒家立场而肯定他的"不平则鸣"说,令人怀疑韩愈的思想立场与创作主张之间是冲突的。这实是误解。冲突的说法无法揭示"不平则鸣"说的真正思想来源,也无法说清"不平则鸣"与儒家倡导"温柔敦厚"之间的真实区别。其实,韩愈的儒家立场与"不平则鸣"说是统一的。
    • 赵加军
    • 摘要: 中国是诗词大国,注重诗词的教化作用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礼记·经解》有言:"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儒家认为,诗歌可以教化民众,养成仁爱厚道之心。中华诗歌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早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国人的血脉,薪火相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因而,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诗词教学,积极发扬古诗词在提升人格、净化精神、成风化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一要通过诗词教学引导青少年光大爱国奉献思想。
    • 陶莉
    • 摘要: 乾嘉著名诗人、苏州人沈德潜一生致力于科举,但屡屡受挫,晚年被乾隆帝赏识,得“江南名老士”之赞誉。诗歌创作贯穿其一生,他主张“主盛唐,倡格调”和“温柔敦厚”诗论,不仅诗歌创作丰硕,而且在诗论方面亦有很高成就。研究其诗歌创作,对了解清代诗坛的风向有重要意义。
    • 袁济喜
    • 摘要: "温柔敦厚"思想发源于先秦思想文化领域,它植根于当时的政治文化与道德领域,是"六艺之教"的有机组成部分,具备深厚的人文蕴涵,尔后浸润诗学领域.秦朝的专制统治破坏了先秦儒学文化,实行法家的政治主张与文化政策,结果二世而亡.西汉继秦而起,汲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重构审美文化,温柔敦厚的思想应运而生.它凝聚了自西周至西汉的文化精髓,融政治文化、道德哲学与诗学为一体,体现出中华审美文化的精神价值,成为中国诗学的重要理念.
    • 刁生虎; 冯宇
    • 摘要: 兼具诗学和人格意蕴的温柔敦厚对中国审美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影视即在其潜移默化的浸润下,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本土气息的创作传统.具体表现有三:一是在叙事方式上淡化情节冲突和矛盾,以非情节化、非线性的叙事方式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散文诗特征;二是在镜头语言上追求委婉含蓄,巧用古典诗词融情入景、借景抒情等方式传达韵味无穷的审美内蕴;三是在人物塑造上重中和之美,无论是个体品格的修养还是人际关系的实践都以"中"为尺度,以"和"为目标,从而刻画出温柔敦厚的理想形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