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汉赋

汉赋

汉赋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3篇、会议论文5篇、相关期刊596种,包括天中学刊、文史哲、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4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三届年会、海峡两岸辞赋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汉赋的相关文献由843位作者贡献,包括章沧授、郑明璋、许结等。

汉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3 占比:99.5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48%

总计:1048篇

汉赋—发文趋势图

汉赋

-研究学者

  • 章沧授
  • 郑明璋
  • 许结
  • 龚克昌
  • 阮忠
  • 康金声
  • 张新科
  • 昝风华
  • 曹胜高
  • 王思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关键词

    • 汤维一
    • 摘要: 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词家之前,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刘勰《文心雕龙》众所周知: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艺术成果往往都是以时间(朝代)来命名的,唯独楚辞,是以地方来命名。其实这就足以得见其地方色彩之浓厚,屈原作为楚辞最具代表的创作者,其笔下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楚风民情。
    • 蒋晓光
    • 摘要: 汉赋以铺陈为文,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域外名物,反映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汉赋中的域外名物包括动物、植物、器物等,它们具有鲜明的域外地理属性,从陆路或海路被带到中国,逐渐融入到中国文化中,构成汉赋书写的重要内容。汉赋对域外名物的书写,表面上看是基于汉朝政府经略西域、南海取得了成功,但实质上是中西方文化主动交流的结果,呈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原产中国的“桃”为例,经波斯传至古罗马,不迟于公元79年成为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古城壁画上的内容,与汉赋中的“桃”构成共时呈现的关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 孙敏强; 吴雪美
    • 摘要: "诗笔"叙事演进与传统叙事诗发展密切相关,亦是推动赋与不同文体交互的重要契机。"诗笔"叙事作为一种书写笔法,"以诗为体"的叙事属性决定其区别于"文笔""史笔"的语体特征与表达范式,且在特定文化氛围下,于早期叙事诗文本中有消融与转移之势。汉初,"诗笔"叙事入赋,汉赋始盛并将赋体铺陈推向高峰;汉末,大赋式微,"诗笔"叙事借由文体交互从赋体转出且"多途取道":"以赋为文""以赋为诗""赋入戏剧""赋入小说",实现赋与不同文体的交融互渗。"诗笔"叙事入赋体,转移了早期叙事诗文本的发展空间,从赋体转出则分化了叙事诗体的发展方向。
    • 漆娟
    • 摘要: 先秦以来形成的隐逸文学传统,在汉魏以后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核心主题之一。诗骚中一些表现隐逸风尚的作品代表着中国古典隐逸文学的开端。汉代诗歌式微,文学创作以辞赋最为繁盛,汉代隐逸文学的形式主要体现在汉赋这种新兴的文学体式中。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社会状况的不同,以及创作者个人身份、经历、思想等的差异,隐逸思想在汉代辞赋的叙事体系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且各有其不同的内涵特征。
    • 许结
    • 摘要: 汉赋的兴盛与武帝的关系非常密切,汉赋作品中对武帝人物图像的呈现尤其值得关注。在汉赋创作中,自司马相如《上林赋》对“天子校猎”的描写,其中内涵的武帝“尚武”的形象,到扬雄《长杨赋》对武帝朝“武事”如抗击匈奴战争的具体展示,以及东汉京都赋对武帝作为的得失评价,又喻示了对其形象构造由武仪、武事到武功的变迁。而其中牵涉到的庙制建毁的争议,礼德思想的省思,又是赋家视武帝为一重要的历史坐标,并予以文学化的书写。
    • 王思豪; 高宸
    • 摘要: 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体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尊体”的过程,这一过程亦可以被看作经典建构过程,是文学与非文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较早出现的、具有前导性质的赋体,其尊体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辨体”意义上的尊体,包含从“变”到“辨”的文体识别过程,以及从“篇”到“体”具体文体的确证过程;二是提升文体地位上的尊体过程,包含从“辨”到“尊”以“宗经”为策略的文体地位提升,和从“外”到“内”汉代非文学因素对文体地位的影响。
    • 钟婷婷
    • 摘要: 汉代述行赋中有着承载真情实感的旅途景物描写,包含着耐人寻味的情景关系布排。以刘歆《遂初赋》、班彪《北征赋》和蔡邕《述行赋》为例,其中所呈现的情景关系不尽相同,所表现的对“景(物)”这一抒情媒介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此类作品以记述行旅为主,重在抒情和议论,景物虽只是抒情的一种媒介,但其地位开始凸显。汉代文人诗数量较少,赋体占据文坛主要位置。在情景关系处理方面,汉代述行赋处在楚辞到六朝行旅诗赋的过渡阶段,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六朝的行旅文学。
    • 孙少华
    • 摘要: 《史记》将屈原、贾谊、司马相如作为汉赋产生的关键人物,这种记载实际上具有明显的后世“先入为主”的叙述语气。从《史记》的记载看,汉赋具有包括楚辞、《诗经》、荀卿赋等不同先秦源头,并且具有明显的“楚文化”特征,以及吴、梁、齐、蜀等地域文化的影响。汉赋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除了其自身与黄老、神仙、儒术的思想关系外,更在很大程度上调和了黄老与儒术的矛盾,迎合了汉武帝的政治、文化需要,这是汉赋得以顺利登上政治舞台的重要原因。而具有“帝国”气象的汉武帝时代的主要文化政策与政治理想,也因汉赋得以顺利展开。
    • 许结
    • 摘要: 汉赋创作不仅有"铺采摛文"的词章价值,更有"体物写志"的思想意义,其中"建德"观的形成尤为重要。汉赋建德的根源在建汉统,又因汉统继周统,所以赋家追奉"周德"以构建"汉德",并在思想上取效《诗》《书》经义,特别是以扬雄《长杨赋》为代表的创作对周代文本的拟效,改变了汉初司马相如的创作形态而构成新模式,并对东汉班、张京都大赋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考察《诗》《书》入赋及"扬·班模式"的成型,又与缘饰儒术与师保制度相关,喻示了一代赋学观的变迁。唐宋以后围绕"无逸图""豳风图"而创制的《无逸图赋》《豳风图赋》以及其并合呈现,不仅彰显了汉赋德教观的历史传统,而且形成《诗》《书》呈像于赋体的经典化,表现了赋体致用的主旨与价值。
    • 卢婕
    • 摘要: 扬雄作为一代汉赋大家,其文学成就吸引了众多海外汉学家的关注。然而,由于时代背景、文化模子和诗学传统的不同,海外汉学家与中国学者在对扬雄汉赋中的儒家思想、扬雄汉赋创作中的模仿手法以及扬雄赋论中的“悔赋”言论等问题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充分认识海外汉学界对扬雄的研究视角、范式和观点,有利于国内学界以扬雄汉赋为桥梁实现中西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助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