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油菜花粉

油菜花粉

油菜花粉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19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9128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环境昆虫学报、蜜蜂杂志、中国蜂业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3中国养蜂学会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华东区第二十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福州市科协2011年学术年会等;油菜花粉的相关文献由51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如伟、吴健、杨义芳等。

油菜花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 占比:1.46%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9128 占比:98.32%

总计:9284篇

油菜花粉—发文趋势图

油菜花粉

-研究学者

  • 王如伟
  • 吴健
  • 杨义芳
  • 何厚洪
  • 吴谋成
  • 耿越
  • 胡江宁
  • 胡筱波
  • 萧伟
  • 黄一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菲; 马晓静
    • 摘要: 目的:建立油菜花粉药材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为油菜花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油菜花粉对照药材和β-谷甾醇为对照,以硅胶G为固定相,展开剂分别为乙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环己烷-乙酸乙酯-冰醋酸(9∶2∶0.2),建立黄酮类成分及甾醇类成分的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使用Sepax BR-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0°C;检测波长360 nm。以槲皮素(C_(15)H_(10)O_(7))和山柰素(C_(15)H_(10)O_(6))的总量计,测定油菜花粉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鉴别中,供试品分别检出与油菜花粉对照药材及β-谷甾醇对照品相应的斑点;含量测定中,槲皮素在6.45~32.27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山柰素在12.14~60.7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槲皮素平均回收率为102%(RSD=3.3,n=6),山柰素平均回收率97%(RSD=1.4,n=6),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均不大于2.0%(n=6)。10批油菜花粉中总黄酮含量范围为0.28%~0.38%。结论:建立的油菜花粉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捷,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可作为油菜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 吴甜甜; 徐宝和; 李瑞锋; 王宁; 柏鑫
    • 摘要: 以油菜花粉为模板,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形成氢氧化物/花粉前驱体;经过高温煅烧去除生物模板,通过不同沉淀剂,合成具有生物模板形貌结构的钴蓝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白度色度仪、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UV)和激光粒度仪对钴蓝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氨水为沉淀剂共沉淀时,氢氧化物前驱体能均匀依附生物模板长大,制备的钴蓝粉体保持花粉结构,粒度分布均匀,中位粒径为30.2μm,450-490nm波段的蓝光区反射率提高,明亮度提高。
    • 杜雪勇; 李浩森; 陈培涛; 庞虹
    • 摘要: 稻红瓢虫Micraspis discolor(Fabricius)是稻田害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之一,捕食包括蓟马、稻蚜、叶蝉、飞虱Delphacidae、鳞翅目幼虫和卵等多种水稻害虫,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有控制作用.为了筛选出稻红瓢虫系统化饲养适宜的替代食物,本研究利用地中海粉螟Ephestia kuehniella Zeller卵和油菜花粉分别连续4代饲养稻红瓢虫,分析各代不同食物处理后幼虫各龄的历期、死亡率、雌性比、雌雄体重间的差异,同时也对比了两种处理F2代间雌虫的繁殖力及雌雄成虫的寿命.实验发现,食用地中海粉螟卵的稻红瓢虫比食用油菜花粉的表现力更佳,具体表现为稻红瓢虫取食地中海粉螟卵的幼虫各代历期显著短于取食油菜花粉的处理(P<0.05),F1~F3代取食地中海粉螟卵的稻红瓢虫比取食油菜花粉的稻红瓢虫具有较高的雌性比例(38.46% ~41.07%vs 50.75% ~55.56%),取食地中海粉螟卵的各代初羽化稻红瓢虫体重始终大于取食油菜花粉的各代稻红瓢虫.油菜花粉饲喂的F2代雌性稻红瓢虫产卵前期大约是同期地中海粉螟卵处理的2倍多(P<0.05),且稻红瓢虫取食地中海粉螟卵后的最初30天产卵量大于油菜花粉处理,喂饲地中海粉螟卵的F2代稻红瓢虫雌雄成虫寿命比喂饲油菜花粉的F2代稻红瓢虫长.综合分析幼虫发育和繁殖力结果,地中海粉螟卵比油菜花粉更适合稻红瓢虫的生长发育,稻红瓢虫在连续多代饲喂地中海粉螟卵后比饲喂油菜花粉有着更稳定的幼虫发育指标,表明地中海粉螟卵比油菜花粉更适合作为稻红瓢虫系统化扩繁的替代食物.
    • 何浩瀚; 陈子航; 熊娟
    • 摘要: 选用油菜花粉为生物模板,通过浸渍-煅烧法制备具有生物分级结构的TiO2.并使用水热法将SnO2和生物分级结构TiO2复合,探索不同SnO2与TiO2的复合比例样品对六价铬(Cr(Ⅵ))光催化还原性能的影响.XRD测试结果表明SnO2的加入对TiO2的晶体结构没有影响,复合样品中既存在锐钛矿结构TiO2也存在金红石结构SnO2;SEM测试发现TiO2样品成功复制了花粉的精细结构,为表面有大量微孔的微米级球状颗粒,微球的直径在30~40μm之间;引入SnO2后,TiO2样品表面出现颗粒状的附着物,但微球的尺寸无明显变化;EDS测试发现Sn、Ti和O 3种元素均匀分布在微球表面,表明该样品中同时存在TiO2和SnO2;XPS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样品中的Ti和Sn元素主要以Ti4+和Sn4+形式存在.实验在250 W高压汞灯照射条件下进行不同样品对Cr(Ⅵ)的光催化还原实验,结果表明复制了花粉精细结构的SnO2/TiO2样品对六价铬(Cr(Ⅵ))的光催化还原能力明显优于纯SnO2和TiO2样品.其中复合比例为10%的SnO2/TiO2样品对Cr(Ⅵ)的催化还原能力最强,在90 min内光催化还原效率达到95%,其反应速率为商用P25的6.3倍.
    • 牛建均; 刘春艳; 耿瑞; 晏朝操; 曾凡勇; 张丽艳; 王焕珍; 马四补
    • 摘要: 油菜花粉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已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和药品中,因此对油菜花粉进行质量安全控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研究,从质量控制方面对新资源食品油菜花粉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油菜花粉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申佳敏; 李元; 韩宁娟; 方欢乐
    • 摘要: 近几年来,伴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的重视及天然药物制剂的快速发展,油菜花粉中所富含的药用成分及保健作用渐渐被发现和研究.综述了油菜花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保健作用及临床应用,以期为油菜花粉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摘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昆虫进化与基因组学课题组对我国早春第一个蜜粉源植物——油菜花粉花蜜中的农药残留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其对蜜蜂可能存在的风险。该研究为蜂产业的提质增效以及蜜蜂等传粉昆虫的保护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 摘要: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昆虫进化与基因组学课题组对我国早春第一个蜜粉源植物——油菜花粉花蜜中的农药残留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其对蜜蜂可能存在的风险。该研究为蜂产业的提质增效以及蜜蜂等传粉昆虫的保护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 魏妙洁; 刘金欣; 赵晴; 徐晓兰; 任萍; 李明玥; 石林春; 孙伟
    • 摘要: 建立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普乐安片处方成分鉴定方法.共收集8个厂家的16份普乐安片样品,分别采用植物和动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样品DNA,所获DNA的ITS2序列扩增成功率均为100%,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COI)序列扩增成功率分别为43.75%和56.25%.对于ITS2序列,12份样品可获得高质量测序峰图,鉴定结果为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4份样品存在较严重套峰,经克隆测序鉴定为油菜和黑芥B.nigra.对于COI序列通用引物获得的9份PCR产物,其中2份样品可直接进行PCR产物测序,鉴定结果为蚜虫类,7份样品经克隆测序获得82条序列,其中5份样品可检测到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7份样品均可检测到病原菌或病虫害.为解决COI通用引物因外源污染导致的蜜蜂源检测失败问题,新设计2对蜜蜂属Apis的COI引物,扩增效率均为43.75%,7份PCR产物直接测序的鉴定结果均为意大利蜜蜂A.mellifera.9份未检测到蜜蜂源的普乐安片来自同一厂家生产的3个不同批次,且每个批次含3份样品,推测原料花粉非蜜蜂采集所得.本研究基于ITS2和COI序列建立了普乐安片处方成分的鉴定方法,将为普乐安片的质量控制和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 郝转
    • 摘要: 综述了油菜花粉的功效,并对油菜花粉破壁的几种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总结了近年来油菜花粉在食品和保健方面的应用,以期为油菜花粉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