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3年内共计2042篇,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9篇、会议论文221篇、专利文献211510篇;相关期刊867种,包括生物技术进展、生物技术通报、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191种,包括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会议、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11基因科学与产业发展论坛等;基因组学的相关文献由424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焕明、于军、杨水祥等。

基因组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09 占比:0.80%

会议论文>

论文:221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211510 占比:99.10%

总计:213440篇

基因组学—发文趋势图

基因组学

-研究学者

  • 杨焕明
  • 于军
  • 杨水祥
  • 张宇
  • 王慧
  • 钱孝英
  • 陈士林
  • 顾奎兴
  • 严志
  • 冯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键; 林坚平; 周钢; 王本超; 吴永昌
    • 摘要: 背景: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半月板形态学改变,至今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尚无关于盘状半月板的基因组学研究。目的:通过外显子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盘状半月板可疑致病基因。方法:提取7例盘状半月板患者的外周血DNA,分别建库后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测序数据与公共基因组数据库对比筛选变异位点,并进行可疑致病突变注释及解读。结果与结论:①7例患者共筛选出变异位点6943个,其中错义突变3620个,同义突变732个,剪接位点附近的突变488个,剪接位点突变45个,外显子重复20个,外显子缺失84个,非移码突变136个,截断突变54个,延长突变5个,起始位点突变8个;②基于共有突变基因和公共基因数据库筛选出可疑致病基因6个,分别为PADI4、FLNB、SYNE1、COL11A2、COL2A1、MYO9A,包含变异位点15个,结合突变频率数据库、蛋白危害性分析结果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确定盘状半月板可疑基因为PADI4、FLNB、SYNE1、COL11A2、COL2A1。
    • 李荣; 柳宇; 徐淦伟
    • 摘要: 目的:探究MECOM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Oncomine、GEPIA数据库中关于MECOM的数据信息,并对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二次分析;运用cBioportal、Coexpedia、STRING数据库分析MECOM在卵巢癌中的突变、共表达及互作蛋白情况;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卵巢癌患者MECOM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Oncomine数据库中对不同类型肿瘤有关MECOM基因的研究共353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99项(高表达33项,低表达66项),其中对卵巢癌研究有10项,均显示MECOM高表达;这一结果在GEPIA数据库中也得到证实。突变分析结果显示卵巢癌患者中有30%的患者MECOM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融合突变和截断突变。共表达分析发现了275个与其共表达的基因;蛋白互作分析发现MECOM蛋白可能与NR2E1、MTA1、HDAC1、TP53、PPARG、EZH2、JUN、MBD3、HDAC2和CTBP1蛋白有相互作用。MECOM mRNA高表达组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期低于低表达组(P=0.013)。结论:MECOM基因在卵巢癌中高表达,且其翻译的蛋白通过和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发挥生物学效应,其mRNA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生存预后相关,有望为卵巢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 摘要: 2021年10月28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健康产品的信息提示,别嘌醇的产品专论在黑框警告(严重的警告和注意事项)、警告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用药信息项下更新了针对严重且危及生命的超敏反应风险增加的基因组学(HLA-B5801等位基因)的安全性信息。HLA-B5801等位基因已表明与别嘌醇发生严重超敏综合征(包括SJS和TEN)的风险增加有关。HLA-B5801等位基因的携带率在不同民族人群间存在较大差异:在汉族人群中最高达20%,在泰国人群中为8%~15%,在韩国人群中约为12%,在日本或欧洲血统的人群中约为1%~2%。在已知该等位基因携带率较高的患者亚组中,应考虑开始采用别嘌醇治疗前进行HLA-B5801筛查。慢性肾病可能增加HLA-B5801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超敏反应风险。
    • 刘港; 毛庆; 毛伟维; 刘雪玲; 胡春艳; 张栋梁; 史亚祥; 郭齐
    • 摘要: 中医是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而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承载着中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中医学在疾病预防、诊断及预后康复管理等方面具有“整体观念”和“治未病理念”,但其存在缺乏客观、量化指标等问题,因而限制了中医的发展及现代化进程。系统生物学主要包括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其具有“整合”的特点,与中医的“整体观”有异曲同工之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升,应用中医诊治各种疾病的同时运用系统生物学的研究,能够对疾病进行更深入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将对近年来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
    • 欧阳清渊; 胡深强; 王继文
    • 摘要: 近一个世纪的传统选育使家禽的各项生产性能接近表型选育极限,基因组学领域的发展成为突破这一瓶颈的新途径。自2004年第一个鸡的基因组草图发布以来,鸡、鸭、鹅等家禽的基因组参考序列在近年相继发布,且质量逐步提升。基于家禽高质量的基因组参考序列,研究学者进一步对家禽的重要性状展开了系列研究,这些研究加速了我们对家禽重要性状的认识和理解,并为在家禽基因组选择育种中应用筛选出有效的分子标记。本文就家禽的基因组参考序列研究、重要性状的基因组学研究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 徐佳
    • 摘要: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对外公布。“规划纲要”指出,要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党和政府将瞄准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 摘要: 《生物技术进展》是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于2011年7月创刊,双月刊,单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围绕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基础研究,关注生物技术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和成果,促进相关学科学术交流与发展,及时刊载生物技术在农、林、畜牧、兽医、食品、工业、医药、生态与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和研究成果,注重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新颖性和创新性。同时发布国家相关政策及导向、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信息、技术推广信息、生物技术相关企业产品信息等。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
    • 康凌宇(编译)
    • 摘要: 近日,美国加州食品科技公司Yali Bio,使用精密发酵来培育植物性肉类替代品的“定制脂肪”项目,已经筹集了39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总资金达到500万美元。该公司通过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工具,生产出具有植物蛋白同等营养、动物肉质同样鲜美的合成脂肪。
    • 黄敏玉; 吴军
    • 摘要: 前列腺癌发病率高、发病隐匿,因此寻找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检测项目尤为重要。目前基因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研究中,将此项技术引入个体化癌症治疗计划的制定与精准医学的范围内,可从中探讨相关基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E26相关基因(ERG)融合基因、PTEN基因、成视网膜细胞瘤(RB)基因、p53肿瘤蛋白(TP53)基因、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等基因发生突变或缺失后,激活不同信号传导途径和调节相应关键蛋白表达水平,从而调控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解宇威; 刘鹏; 徐翔宇; 高瑞谦; 高雨菲; 刘奎; 李坤; 朱呈瞻; 曹景玉
    • 摘要: 目的探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糖酵解相关基因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HCC的RNA表达数据和临床信息。首先采用基因富集分析预测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基因富集的相关通路,筛选HCC中糖酵解相关基因,然后构建糖酵解相关基因的预后模型,获取预后相关糖酵解基因。对基因进行风险评分,利用R语言根据临床特征分组后进行生存分析。使用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预后模型中基因的突变情况。最后使用RT-qPCR验证预后模型中基因在HCC的表达。结果基因富集分析显示,正常样本和肿瘤样本的基因显著富集于糖酵解通路。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了3个与预后相关的糖酵解基因(B3GAT3、NDC1、KIF20A),ROC曲线AUC值显示预后相关的糖酵解基因能预测HCC患者的临床预后,生存分析显示基因高表达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比低表达组患者更差(P<0.001)。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B3GAT3发生扩增、深度缺失和错义突变的概率为1.1%,NDC1发生扩增和错义突变的概率为0.6%,KIF20A发生扩增和错义突变的概率为0.8%。RT-qPCR结果显示B3GAT3、NDC1、KIF20A在HCC组织中均为高表达。结论糖酵解相关基因B3GAT3、NDC1、KIF20A与HCC的预后相关,为后续进一步探究其在HCC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