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COI

COI

COI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299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动物学、昆虫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23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海洋科学、海洋学报(中文版)、海洋与湖沼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十六届机械设计与传动学术年会、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等;COI的相关文献由1020位作者贡献,包括万方浩、张桂芬、陆宴辉等。

COI—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 占比:57.8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1.00%

专利文献>

论文:123 占比:41.14%

总计:299篇

COI—发文趋势图

COI

-研究学者

  • 万方浩
  • 张桂芬
  • 陆宴辉
  • 孔令锋
  • 李琪
  • 杨帆
  • 刘万学
  • 冼晓青
  • 王倩
  • 王玉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帅; 李敏; 闫帅; 朱江峰; 徐姗楠; 陈作志
    • 摘要: 为了探明中国东海和南海多鳞四指马鲅和四指马鲅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遗传结构特征。采用线粒体COI序列和D-loop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福州、泉州和珠海的多鳞四指马鲅及徐闻的四指马鲅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徐闻的四指马鲅与NCBI数据库下载的马来西亚群体的亲缘关系近。多鳞四指马鲅COI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894和0.002,D-loop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94和0.041。四指马鲅COI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01和0.002,D-loop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98和0.012。AMOVA结果显示多鳞四指马鲅的遗传差异主要来自群体内而不是群体间。两两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显示中国沿海的多鳞四指马鲅群体无显著遗传分化,为单一随机交配种群,但与四指马鲅有显著遗传差异。基于邻接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发现四指马鲅和多鳞四指马鲅的可被本研究的2种分子标记(COI序列和D-loop序列)区分。基于COI序列的中性检验和核苷酸错配分布发现,多鳞四指马鲅在更新世经历过种群快速扩张,群体扩张时间可能在(2.4~7.2)万年前。综上,中国东海和南海的多鳞四指马鲅为单一种群,渔业资源管理时需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管理。
    • 刘小杏; 杨国藏
    • 摘要: 移动互联时代,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亟需改变。本文提出构建"师生共同成长课堂"来扭转僵局,通过解读其基本特征,以探究社区理论为指导创新构建了"师生成长共同体"同心圆模式,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开展了一个学期的对比教学实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师生成长共同体"模式更能促进学生英语写作、口语能力的较快发展,学生的共同体感知对学生的写作、口语成绩有较强的解释力。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对"师生共同成长课堂"教学模式表示满意,有较大收获。
    • 闫永斌; 葛玉双; 程起群; 范瑞良; 李楠楠; 全为民
    • 摘要: 采集启东海域的4种贝类,即日本镜蛤(Dosinia japonica)、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和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对其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西施舌和四角蛤蜊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而日本镜蛤和中国蛤蜊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且同一物种COI基因的变异程度一般高于16S rRNA基因。研究结果可为江苏启东4种贝类种质资源的管理、保护和监测提供参考。
    • 程海云; 段家充; 张超; 潘昭
    • 摘要: 【目的】应用线粒体COI和核CAD基因片段探讨自动条形码间隔探索(automatic barcode gap discovery,ABGD)、广义混合Yule溯祖模型(generalized mixed Yule coalescent,GMYC)、贝叶斯泊松树进程(Bayesian Poisson tree processes,bPTP)和贝叶斯系统发育和系统地理分析(Bayesian phylogenetics and phylogeography,BPP)4种分析方法在芫菁科(Meloidae)昆虫分子物种界定中的适用性。【方法】分别基于COI,CAD和COI+CAD串联序列数据集,应用ABGD,GMYC,bPTP和BPP 4种方法对中国北方芫菁科常见的6属(沟芫菁属Hycleus、斑芫菁属Mylabris、豆芫菁属Epicauta、绿芫菁属Lytta、星芫菁属Megatrachelus和短翅芫菁属Meloe)18个形态种进行分子物种界定,并与形态学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利用COI+CAD串联序列数据集所得物种界定结果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COI数据集使用ABGD和GMYC方法的界定结果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而bPTP划分的物种数较形态鉴定结果多;基于CAD序列在3种单基因物种界定方法的结果中,除GMYC与形态划分一致外,其余均显示部分结果与形态划分不同。【结论】在芫菁科分子物种界定中,多基因联合序列、多种界定方法分析所得结果优于单一基因片段和界定方法的分析结果。本研究的结果为芫菁科昆虫的分子物种界定和整合分类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参考。
    • 黄卫东; 梁建锋; 彭锋; 桑文; 陈晓胜; 王兴民
    • 摘要: 本研究利用通用引物的多重PCR方法开展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的分子鉴定,以期探究多重PCR在昆虫分子鉴定中的可行性,并为开展小圆胸小蠹的有效、准确鉴定及综合防治等提供重要依据。使用多重PCR方法扩增了小圆胸小蠹的COI、16S和28S的3个分子片段,并将获得的目的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比对;利用MEGA 7计算方胸小蠹属不同种间的遗传距离,并基于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分别构建单基因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多重PCR可以用于小圆胸小蠹分子序列的获取;基于COI和16S的遗传距离分析表明了小圆胸小蠹的种内遗传距离均小于2%;基于单个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显示本研究扩增的小圆胸小蠹COI和16S序列与GenBank中获取的小圆胸小蠹COI和16S序列聚为一支。多重PCR可以应用于小圆胸小蠹的分子鉴定,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物种鉴定的准确率,还可以减少PCR过程中的时间和DNA消耗。
    • 伊文博; 王师君; 王树景; 张海光; 卜文俊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DNA条形码对中国蛛缘蝽科(半翅目:缘蝽总科)物种界定的适用性。【方法】对中国蛛缘蝽科13属23种207个样本的线粒体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进行扩增,并扩增稻缘蝽属Leptocorisa 3个物种的31条内转录间隔区1(ITS-1)序列作为辅助标记。使用MEGA 11软件计算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Kimura 2-parameter,K2P);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进行物种聚类分析;利用中介邻接网络算法构建单倍型网络图。【结果】基于线粒体COI DNA条形码序列得出测试的中国蛛缘蝽科所有23个种的种内平均K2P距离在2%以下,种间K2P距离在0.98%~23.98%之间(平均17.50%)。多数物种彼此能够被较好地分开,且支持率较高。其中,中稻缘蝽Leptocorisa chinensis和大稻缘蝽L.oratoria共享部分COI单倍型,造成COI条形码无法区分二者,可通过ITS-1序列在单倍型网络分析中将二者区分。【结论】本研究得出的中国蛛缘蝽科中绝大部分物种的DNA条形码数据分析结果与基于形态特征的分类单元一致。然而,对于其中亲缘关系极近的物种,单靠线粒体数据尤其是COI条形码序列无法进行准确界定,需引入其他DNA序列或其他类型数据进行区分。
    • 周庆安; 黄胜斌; 莫胜兰; 胡丽萍; 韩银华; 甘雨; 蓝惠华; 林立亮; 韦海娜; 何奇松; 韦显凯; 施开创; 李军; 郭建刚
    • 摘要: 目的掌握广西地区牛羊场硬蜱种类及其分子特征,了解该地区蜱类的分类地位,为养殖户防控硬蜱及蜱媒传染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实验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采用动物体表法采集寄生的蜱类;提取蜱基因组,PCR扩增3种硬蜱的线粒体16S rDNA和COI基因片段,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基于邻接法,用MEGA6.0软件分别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牛羊体表上共采集蜱2030只,隶属1科2属3种,其中微小扇头蜱1968只,长角血蜱49只,具角血蜱13只。PCR扩增微小扇头蜱、长角血蜱和具角血蜱16S rDNA和COI基因片段长度分别是460 bp和710 bp左右,分别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相应种类相似较高且在一个进化分支上。结论广西地区牛羊场优势蜱种是微小扇头蜱且存在长角血蜱和具角血蜱。三蜱种16S rDNA和COI序列存在多样性和地域差异性。
    • 张军毅; 张虎军; 孙蓓丽; 朱冰川; 石浚哲; 周克茹; 吕学研; 葛芹玉; 张咏; 陆祖宏
    • 摘要: 藻类鉴定被广泛应用于藻类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和应用藻类学,尤其是藻类调查和评估.然而,基于形态学的鉴定往往因为分类特征未出现或不典型、设备限制和人员经验欠缺等原因带来较大误差.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标记已成为藻类鉴定的一个通用工具.由于藻类类群众多且差异很大,分子标记的选择成为藻类鉴定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蓝藻、硅藻、绿藻、甲藻、裸藻、隐藻、金藻、黄藻、红藻和褐藻等主要门类分子标记的选择及应用进展,包括分子标记选择原则、常用标记和相应序列数据库,以及各个分子标记在不同类群应用中的优缺点等.藻类分子鉴定源于编码核糖体RNA的基因(rDNA),发展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DNA等.然而,当前藻类分子鉴定逐渐细化和完善,单一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和保守蛋白编码基因等短序列分子标记已经很难满足藻类鉴定的需求,多标记组合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同时,线粒体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核基因组、转录组和宏基因组等提供了更多遗传进化信息,弥补了短序列分子标记在系统分类应用中的不足.对于藻类鉴定,单纯依赖分子标记或形态学都不足以保证鉴定的准确性,采用将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生理生化学等结合的多相学方法,才能准确地完成鉴定工作.此外,藻类分子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是未来分子鉴定的重要工作,快速鉴定方法也必将在未来获得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 聂国兴; 闫雪朦; 刘如垚; 杨长幸; 汤永涛; 孟晓林; 张建新; 周传江
    • 摘要: 自2012年以来,河南鱼类资源调查队对全省进行鱼类资源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采集到多尾鳅科鱼类标本,结合线粒体基因C_(yt)b和COI分子数据及可测量的形态指标,对河南省鳅科3种鱼类进行了重新整理与描述,同时对《河南鱼类补遗》中紫薄鳅(Leptobotia taeniops)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补充描述.结果表明河南省分布有3种鳅科鱼类:紫薄鳅(Leptobotia taeniops)、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以及分布在河南省的新纪录种——漓江副沙鳅(Parabotia lijiangensis).漓江副沙鳅首次在河南省发现,且与花斑副沙鳅在形态上差别较大,漓江副沙鳅体型稍短,头部较为短小,体色偏棕黄色,体斑有差别,在臀鳍有一明显的斑纹,尾鳍较短且分叉.花斑副沙鳅和紫薄鳅在河南省有描述及记录.结合线粒体基因C_(yt)b、COI序列及形态特征两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和确认.
    • 来梦茹; 孙思雅; 方昀; 陈建真; 葛宇清; 张光霁; 程汝滨
    • 摘要: 目的:基于性状鉴别和DNA条形码联用技术建立太平洋海马药材(Hippocampus ingens)的生药学鉴定特征,为其后续的应用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传统性状鉴别方法研究太平洋海马的典型性状特征;通过有效扩增测定10个太平洋海马样品的COI和ATP6基因片段序列,分别分析两种序列中碱基组成、变异位点等信息;基于K2P模型计算太平洋海马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通过NJ法构建太平洋海马与常见市售海马的系统聚类树,比较各海马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太平洋海马最典型的性状特征包括体表光滑和体型巨大,全身密布白色竖线纹和突出的眼棘;10条太平洋海马样品COI、ATP6序列平均长度分别为649和603 bp,变异率分别为1.079%和1.990%。COI和ATP6序列的最大种内遗传距离均显著小于最小种间遗传距离,因此能与其他海马明显区分,同时与大海马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COI和ATP6序列均可作为将太平洋海马与其它常见海马明显区分的有效条形码,但ATP6序列更适合作为其标准条形码。本文提供了太平洋海马的性状和分子鉴别特征,为其品种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有效维护海马药材的市场秩序,控制和提高海马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