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油脂精炼

油脂精炼

油脂精炼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290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1080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全球科技经济瞭望、企业科技与发展、技术与市场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2005北京国际油脂研讨会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等;油脂精炼的相关文献由60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玉兰、不公告发明人、史宣明等。

油脂精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 占比:0.67%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1080 占比:99.28%

总计:21232篇

油脂精炼—发文趋势图

油脂精炼

-研究学者

  • 刘玉兰
  • 不公告发明人
  • 史宣明
  • 易宇瑛
  • 王子许
  • 王璐阳
  • 罗伟
  • 刘喜亮
  • 刘智锋
  • 刘汝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小敏; 谢建君; 马欣艾; 孟治平; 陈轩宇; 韩星星; 梁银妹; 朱华旭; 付廷明
    • 摘要: 使用膜分离技术对水飞蓟毛油进行精制脱胶,并进行工艺优化。以通量和脱胶率为主要指标,同时参考碘值、过氧化值、酸价等指标,对孔径分别为300、800 nm和1μm的无机氧化铝陶瓷膜以及膜截留分子量均为10 kDa的聚酰胺(PAN)膜、醋酸纤维素(CA)膜、聚醚砜(PES)膜的三种有机膜进行筛选,筛选出膜污染小、脱胶率高、通量适中的膜材料。对筛选出的PES膜进行膜截留分子量、压力及油溶比三个方面的正交工艺优化,使用气质联用仪对比精制前后脂肪酸的组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实验前后膜的形态。结果表明:PES膜脱胶率为73.33%,通量为14.69 L·m^(-2)·h^(-1),碘值为111.1 g/100 g,过氧化值为0.115 g/100 g,酸值为5.7 g/mg,综合效果最好。该膜经正交优化后的条件为膜截留分子量8 kDa、油溶比1:3、压力0.3 MPa。RSD为1.93%<2%,说明此条件稳定可行。在该条件下水飞蓟油脱胶率可达95%以上,且脂肪酸与原油相比基本无损失。经SEM观察PES膜在正己烷中性质较稳定,可用于膜分离试验。
    • 叶展; 徐勇将; 刘元法
    • 摘要: 我国近代油脂工业发展至今已超过半个多世纪,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食用植物油脂制取与精炼新技术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基于低碳绿色、高效低耗以及产品个性化、营养健康化新需求的油料与油脂柔性加工和精准适度加工技术,是实现产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途径。作者从油料预处理技术、油脂制取技术和油脂精炼技术3个方面对当前的新技术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当前存在的应用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未来油脂科技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 刘玉兰; 宋二立; 朱文学; 郭平平; 连四超
    • 摘要: 为给油莎豆油精炼过程的品质控制提供支持,对2个不同品质的油莎豆原油样品进行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吸附脱色和蒸馏脱臭,对精炼过程中油莎豆油质量指标,脂肪酸、甘油酯组成和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原油品质和精炼过程对油莎豆油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2个不同品质的油莎豆原油的酸价(KOH)有明显差异(分别为2.03、12.21 mg/g),但精炼后酸价(KOH)(分别为0.16、0.33 mg/g)和过氧化值(均为0.01 g/100 g)均显著优于LS/T 3259—2018《油莎豆油》中的指标要求;磷脂含量分别从6 874.10、312.29 mg/kg降至88.61、88.28 mg/kg,脱除率分别为98.71%和71.73%;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甘油酯组成中甘三酯含量有所增加(分别从98.46%、97.68%升高至98.74%、98.06%),但变化不显著;甾醇总量分别从220.21、253.44 mg/kg降至175.14、182.33 mg/kg;多酚含量分别从26.38、88.65 mg/kg降至8.45 mg/kg和未检出;维生素E总量分别从225.91、177.33 mg/kg降至180.01、13.09 mg/kg。品质不同的油莎豆原油经精炼后,质量指标都能达到行业要求,但酸价高的油莎豆原油精炼过程中有益伴随物损失较大。
    • 孟佳; 刘建; 张旋; 史宣明; 方晓璞; 张煜
    • 摘要: 为了探索特色油脂加工新工艺,介绍了分子蒸馏技术在油脂精炼工艺中脱除游离脂肪酸、塑化剂和提高油脂品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子蒸馏技术因具有加热温度低,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等优点,适合于高沸点和热敏性物质的分离,特别适合应用于特色油脂精炼工艺,在高效脱除游离脂肪酸和塑化剂的同时,有效保留其中的功能性微量活性成分.随着研究的深入,分子蒸馏技术在特色油脂精炼中将得到工业化应用.
    • 杨亚; 刘启东; 孙百创; 朱飞堂; 陈伟
    • 摘要: 以精炼各工段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为原料,通过定量检测其中4种天然色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及叶绿素)的含量,考察不同种类食用植物油脂的色素组成及在精炼各工段的含量范围,研究精炼过程中各色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原油中色素总量大小排序为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3种植物油脂中色素组成也不相同.在中和工段,菜籽油中叶黄素、玉米油中叶绿素衰变较明显,其他色素衰变不明显;各色素在脱色工段衰变较为明显;脱臭工段叶绿素总去除率分别为大豆油85.7%~98.7%、菜籽油97.9%~99.9%、玉米油92.3%~98.9%,而脱臭油中β-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含量均低于检出限.食用植物油脂精炼过程色素的定量分析,可以为植物油脂适度精炼及精准加工提供可靠的评估方式.
    • 程敏
    • 摘要: 为了对元宝枫籽油的精炼提供指导,分析了精炼过程中元宝枫籽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脂肪酸和有益油脂伴随物(植物甾醇、生育酚)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精炼工序的进行,元宝枫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氧化诱导期显著降低(p0.05),植物甾醇和生育酚两种有益油脂伴随物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由毛油的950.3 mg/kg和1107.4 mg/kg降至脱臭油的569.9 mg/kg和743.4 mg/kg,损失率分别为40.0%、32.9%.研究结果说明精炼能够显著影响元宝枫籽油的品质,应有效控制脱臭条件,尽量减少有益油脂伴随物的损失.
    • 蔡庭秀; 叶英; 乔杨波; 刘哲; 王进英
    • 摘要: 以青海地区狭果茶藨子籽油为研究对象,对其不皂化物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借助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籽油水化脱胶、吸附脱色、吸附脱酸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籽油精炼前后理化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青海地区狭果茶藨子籽油成分及较优的精炼工艺,扩大青海地区狭果茶藨子籽油的开发应用.结果表明,狭果茶藨子籽油中含有植醇、谷甾醇、新植二烯等不皂化物,其中植醇占8.78%;共检测出脂肪酸8种,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8.89%,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37.09%和50.80%.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脱胶工艺条件为水化时间:16 min,磷酸添加量:0.3%,加水量:3.0%,脱胶温度:50°C;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时间:20 min,脱色剂添加量:7.0%,脱色温度:51°C;最佳脱酸工艺条件为脱酸时间:87 min,微晶纤维素添加量:2.0%,脱酸温度:40°C;此条件下狭果茶藨子籽油脱胶率、脱色率、脱酸率分别为80.48%、66.48%、71.30%.精炼后,狭果茶藨子籽油的酸价和光密度下降较大,碘值和皂化值也有轻微下降,过氧化值轻微上升,精炼前后所有指标测定值均在国标范围内浮动,说明此精炼工艺对油脂营养价值产生一定影响,但能提升狭果茶藨子籽油的感官品质,有利于油脂贮藏,可用于狭果茶藨子籽油的精制.
    • 左青; 左晖
    • 摘要: 为了加强精炼油脂的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对多品种油源,改进油脂精炼工艺和设备.在原有油脂精炼工艺及设备改进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如酶法脱胶、纳米中和、后脱酸等,保留油中活性物质如甾醇、维生素E,控制反式酸增量在1.2%以内、缩水甘油酯含量小于等于1 mg/kg、3-氯丙醇酯含量小于等于2.5 mg/kg,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
    • 刘玉兰; 王璐阳; 马宇翔; 黄会娜; 刘昌树; 王月华
    • 摘要: 从6个油脂加工企业的精炼生产线采集各工序油脂样品,对其中氯离子、3-氯丙醇酯(3-MCPD酯)和缩水甘油酯(GEs)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不同油脂精炼过程这3种成分的变化规律和差异.结果 表明:所有毛油样品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氯离子、3-MCPD酯和GEs,氯离子含量为0.412~1.087 mg/kg,3-MCPD酯含量为0.084~0.863 mg/kg,GEs含量为0.028~0.721 mg/kg;经精炼过程的脱胶、脱酸和吸附脱色工序,油脂中氯离子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经水蒸气蒸馏脱臭后含量或升高或降低,没有明确的规律性,脱臭油中仍含有0.088 ~0.310 mg/kg氯离子;在油脂脱臭之前的各工序,3-MCPD酯和GEs含量均保持在较低水平波动,经脱臭后油脂中3-MCPD酯和GEs含量均大幅升高,其含量分别达到1.306 ~ 10.021 mg/kg和0.978~4.774 mg/kg,分别为待脱臭油的2.48 ~25.89倍和2.26 ~24.30倍,待脱臭油中氯离子含量最高的花生油也是经脱臭过程3-MCPD酯和GEs含量升幅最大的油脂品种(分别从0.060、0.053 mg,/kg增加至1.543、1.288mg/kg).脱臭是导致成品油中3-MCPD酯和GEs含量大幅升高的最关键工序,脱臭过程中待脱臭油中氯离子含量会影响3-MCPD酯和GEs的形成量,此外脱臭用直接蒸汽中氯离子含量、待脱臭油的甘油酯组成(甘一酯和甘二酯含量)及脱臭工艺条件等因素也对3-MCPD酯和GEs形成量产生影响,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油脂脱臭过程3-MCPD酯和GEs的形成、减少脱臭油中3-MCPD酯和GEs含量,必须对上述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持续系统研究,这是基于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提升的油脂精炼工艺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
    • 燕春丽
    • 摘要: 近日,益海嘉里兰州新区粮油加工基地项目日前全面复工复产,确保按计划年底完成办公楼、油罐区、小包装生产线、小榨车间、精炼车间、污水处理车间等区域建设。益海嘉里兰州新区粮油食品加工基地项目是第24届兰洽会招商引资项目,占地750亩,计划建设日加工3000吨的油脂压榨生产线及配套的大豆筒仓、日加工100吨原料的风味油脂项目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日加工800吨的油脂精炼生产线、日加工800吨的中小包装油脂灌装生产线、日加工1500吨的面粉加工生产线及配套原粮小麦筒仓、日加工120吨的挂面项目生产线、日加工300吨的大米项目生产线及配套及其他设施。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0亿元人民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