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2篇,主要集中在细胞生物学、肿瘤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9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83402篇;相关期刊615种,包括实验教学与仪器、考试周刊、生物学教学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高端养鱼模式构建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等;有丝分裂的相关文献由2741位作者贡献,包括P·J·科尔曼、G·D·哈特曼、C·D·科克斯等。
有丝分裂—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3402篇
占比:98.53%
总计:84644篇
有丝分裂
-研究学者
- P·J·科尔曼
- G·D·哈特曼
- C·D·科克斯
- M·E·弗拉利
- 托德·B·塞尔斯
- E·M·华莱士
- E·莱尔德
- J·P·利西卡托斯
- J·汉斯
- Q·赵
- J·洛宾逊
- R·M·加巴乔
- S·阿伦
- T·埃彻尔
- 刘海金
- 朱长军
- 李国泰
- 梁万福
- 王桂兴
- 王玉芬
- 王磊
- A.L.曼德尔
- E·S·塔斯伯
- G.C.温特斯
- J.R.里奇
- T.H.H.谢
- 于秉治
- 刘安安
- 幸亨泰
- 张丽敏
- 张晓彦
- 王元秀
- 黄熙泰
- K·L·阿林顿
- 侯吉伦
- 克里斯托弗·F·克莱本
- 克里斯托弗·F·克莱鲍恩
- 兰斌
- 刘炳亚
- 加布里埃尔·S·外泽黑德
- 劳埃德·J·佩恩
- 周浩
- 布赖恩.J.滕奎斯特
- 廖允军
- 张燕
- 张英慧
- 斯图尔特·特拉维尔斯
- 斯蒂芬·G·斯特劳德
- 斯蒂芬·G·斯特罗德
- 朱钦士
-
-
王莉
-
-
摘要: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在学了减数分裂后很难和有丝分裂进行区分,难以分辨是哪种分裂方式以及所处哪个时期,再涉及到DNA、染色体数目的数量关系时更加混乱不清.本文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感悟总结了几点辨析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图形与数字转换的能力.
-
-
林扬;
杨宇豪;
蒋启凌(综述);
魏雅岚;
佘振宇(审校)
-
-
摘要:
驱动蛋白Eg5(kinesin-5),又名驱动蛋白超家族成员11(kinesin family member 11,KIF11),是一种广泛表达于人体正常组织的蛋白,对纺锤体微管组装、染色体排列和分离具有重要作用。在有丝分裂前期,Eg5蛋白定位于纺锤体微管和中心体,且沿微管正向运动。在有丝分裂的前中期,Eg5蛋白协同驱动蛋白-14调控中心体分离,维持纺锤体结构并促进染色体排列。
-
-
宋晓红;
张爱朝
-
-
摘要:
1发病机理非洲猪瘟病毒可以经过猪只口和上呼吸道系统进入猪体中,在鼻咽部或者扁桃体内发生感染,感染后病毒首先会迅速蔓延到下颌淋巴结,然后通过淋巴和血液遍布全身。当强毒感染时细胞变化很快,在出现明显的刺激反应前,细胞都已经死亡了,当弱毒感染时,很容易观察到刺激反应,细胞核会变大,普遍发生有丝分裂。
-
-
张冰;
王艺;
李娜;
李丹丹;
阚云超
-
-
摘要:
【目的】阐明生存素基因在家蚕Bombyx mori BmN4细胞有丝分裂中的功能。【方法】qRT-PCR分析家蚕生存素基因BmSurvivin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不同组织(丝腺、中肠、马氏管、精巢、卵巢、脂肪体、皮细胞层和表皮)中的表达量;构建pIZT/V5-His-BmSurvivin-GFP(BG)融合载体并转染BmN4细胞,以免疫荧光标记检测BmSurvivin和第10位丝氨酸(Ser10)磷酸化的组蛋白H3(H3Ser10ph)在BmN4细胞有丝分裂分裂不同时期的定位。【结果】BmSurvivin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马氏管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丝腺和中肠中。成功构建pIZT/V5-His-BmSurvivin-GFP载体。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BmN4细胞间期核中可以看到明显的GFP信号,涵盖了细胞核和细胞质区域,指示BmSurvivin的定位;随着细胞进入分裂期,GFP信号指示BmSurvivin与染色质共定位,待细胞形成明显的双取向时在纺锤体区域也可以看到GFP信号;后期随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GFP信号指示BmSurvivin定位在染色质及胞质分裂区;末期随着两个新的子细胞形成GFP信号指示BmSurvivin仅定位在胞质分裂区。H3Ser10ph定位在BmN4细胞前中期染色质凝缩处,至中期信号最强,与整条染色体重合,后期信号消失。【结论】BmSurvivin与有丝分裂周期中染色质和纺锤体的动态变化相关。
-
-
沈露霞;
田华
-
-
摘要:
以“假说—演绎法”为主线,整合模型建构进行教学,启发学生在“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演绎推理—修正模型—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自主构建生物学的大概念和重要概念,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
-
方颖;
柴纬明
-
-
摘要:
概念图是能形象表达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图解,帮助学生和教师在概念体系中完成对科学概念的掌握。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例,探究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丰富教师概念教学的教学形式,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学习效率。
-
-
张云波;
陈聪旺;
张能;
罗旭
-
-
摘要:
着丝粒蛋白M(CENP-M)是着丝粒蛋白家族的重要一员,对着丝粒内部的组装和稳定至关重要,其功能异常可导致有丝分裂停滞以及染色体排列缺陷,进而引起细胞周期异常,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近年来有研究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基因或蛋白层面发现CENP-M高表达,但由于研究方法差异及数量较少,对于CENP-M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目前尚无明确定论。本文就目前CENP-M在恶性肿瘤中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其相关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
康双;
李树珍(综述);
李萌(审校)
-
-
摘要:
NEK7属于NIMA相关激酶家族,是该家族最小的成员之一。NEK7是一种多功能激酶,影响中心体复制、线粒体调节、细胞内蛋白质转运、DNA修复和有丝分裂纺锤体组装等。迄今,NEK7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已被广泛报道,且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有丝分裂调控和NLRP3炎症小体激活中,但具体调节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明确。文章主要概述了NEK7在有丝分裂和炎症相关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炎症相关性疾病和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作为疾病治疗靶点的可能性及其潜在应用前景。
-
-
-
成叶青;
陈冬丽
-
-
摘要:
将人教版必修1“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必修2“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个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实验整合为一个有丝分裂实验微专题,设计了一个以情境问题贯穿整节课的复习教学。学生通过分析情境、析疑破题,提交方案、探疑立项,寻找证据、实验解疑,点评分享、再疑拓展,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落实核心素养。
-
-
-
-
-
李志刚;
张新成;
林丽;
李素丽;
杨丽涛;
李杨瑞
- 《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利用改进的冰冻切片法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对甘蔗茎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微管骨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蔗茎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四种典型的循序变化的徽管列阵。即周质徽管、早前期微管带、纺锤体微管及成膜体微管列阵,同时,还观察到在各种典型徽管列阵的相互转变过程中,存在各种徽管列阵的中间过渡状态.甘蔗茎尖正在伸长的幼叶部位细胞的周质徽管主要为与细胞伸长轴垂直的横向周质微管;茎尖幼叶部位伸长缓慢细胞的微管主要为纵向及斜向捧列的周质微管,在甘蔗茎尖幼叶基部初生增粗分生组织处,横向、斜向、纵向及随机状捧列的周质徽管列阵均有分布.在少数早前期分裂细胞中,发现有些细胞具有两条早前期徽管带,其具体功能还不是很清楚.对甘蔗茎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周期的动态变化及其转变过程进行了描述.表明甘蔗茎尖细胞微管列阵的变化和许多双子叶植物及部分单子叶植物具有共同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证明微管骨架的周期性变化在植物中具有普遍性.
-
-
刘岳龙;
李清;
金文杰;
陈希;
邵红霞;
秦爱建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禽流感及免疫抑制病论坛》
| 2005年
-
摘要:
本文选择鹅细小病毒鹅胚源弱毒株SYG61-53和强毒株CZ株二个毒株,分别在鹅胚成纤维细胞(GEF)中连续传代15代培育出细胞适应毒(命名为SYG61-53-ca15株和CZ-ca15株).GEF分别经有丝分裂阻断剂丝裂霉素C处理后48hr内和秋水仙素处理后36hr内都处于细胞有丝分裂停滞状态.将SYG61-53-ca15株和CZ-ca15株病毒感染上述有丝分裂停滞的二类GEF和正常有丝分裂的GEF,以抗GPV的特异性单抗介导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结果发现,二株GPV既能在正常有丝分裂状态的、也能在有丝分裂停滞状态的GEF内复制.二株病毒在感染上述三种GEF后的第1、3、6hr都未检出细胞内的病毒复制,在12hr开始检出病毒的复制,此后的24、36hr病毒复制明显增加.上述结果表明,GPV的复制是宿主细胞有丝分裂非依赖性的;此特性与细小病毒属的牛细小病毒相一致,而与其它细小病毒属的病毒不同.
-
-
张月学;
刘丽;
唐凤兰;
韩微波;
刘杰淋;
蒿若超;
徐香玲;
李集临
- 《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苦荬菜干种子,研究比较其与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对苦荚菜根尖细胞的遗传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与地面对照组相比,种子空间飞行可促进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而γ射线则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有丝分裂指数逐步下降.二者均可诱发根尖细胞产生微核、染色体断裂、染色体粘连、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桥等畸变.但空间飞行诱发畸变的频率明显低于γ射线辐照.在γ射线辐照剂量0-30Gy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单微核、多微核和染色体总畸变频率逐步升高.
-
-
-
高彦辉;
孙殿军
-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7届暨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3届全国氟砷中毒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氟对硬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一旦经胃肠道吸收进入体内,绝大部分存在于骨和牙齿等硬组织中.氟在体内长期大量蓄积,可引起骨代谢紊乱,导致慢性中毒,引起全身性骨骼病变,对成骨细胞系细胞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细胞功能明显活跃状态,不仅表现为细胞数增多,而且细胞胞体肥大.但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对氟化物对成骨作用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以综述,1氟对骨细胞的作用,2氟对成骨细胞的作用,3氟对成骨细胞系细胞分化的影响,4氟化物促有丝分裂作用的特点,5氟影响成骨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局部因子,6氟化物对成骨细胞作用机制的假说。
-
-
马海明;
贺长青;
何俊
- 《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运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根据人的该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大圈子猪和宁乡猪基因组DNA分离了CDC16基因内含子4和内含子8,并确定了CDC16基因在猪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首次将CDC16基因物理定位于猪SSC11 q11-17,该基因与微卫星SW1452标记紧密连锁,LOD值为16.08,存留率为22%,在放射杂交图谱上的图距为62 CR.CDC16基因区间定位结果与精细定位结果相一致,也与比较定位结果相一致,为该基因的克隆及和功能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
-
马海明;
贺长青;
何俊
- 《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运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根据人的该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大圈子猪和宁乡猪基因组DNA分离了CDC16基因内含子4和内含子8,并确定了CDC16基因在猪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首次将CDC16基因物理定位于猪SSC11 q11-17,该基因与微卫星SW1452标记紧密连锁,LOD值为16.08,存留率为22%,在放射杂交图谱上的图距为62 CR.CDC16基因区间定位结果与精细定位结果相一致,也与比较定位结果相一致,为该基因的克隆及和功能研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