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间接免疫荧光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60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0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205712篇;相关期刊307种,包括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实验与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2014第十一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5次学术研讨会等;间接免疫荧光法的相关文献由1920位作者贡献,包括姜理平、闫惠平、凡瞿明等。

间接免疫荧光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0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05712 占比:99.71%

总计:206317篇

间接免疫荧光法—发文趋势图

间接免疫荧光法

-研究学者

  • 姜理平
  • 闫惠平
  • 凡瞿明
  • 尚晓泓
  • 张利方
  • 张国元
  • 张淑艳
  • 李俊
  • 胡朝军
  • 谭太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爱灼; 蔡丽平
    • 摘要: 目的:分析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在诊断EB病毒(EBV)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IM)患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宁德市蕉城区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94例疑似EBV–IM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间接免疫荧光法与qPCR检测。以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与qPCR联合以及单独检测对EBV–IM的诊断价值。结果:94例疑似EBV–IM患儿中,金标准检测出阳性90例,阳性检出率为95.74 %,阴性4例,阴性检出率为4.26 %。与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联合的一致性最好(κ=0.883,P0.05)。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与qPCR对EBV–IM患儿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两种方式联合检测对EBV–IM的诊断价值较单一检测更高,且检测结果不受患儿性别影响。
    • 王居鹏; 朱黎娜; 马明坤; 陈慧; 郭素香; 任丽
    • 摘要: 目的分析被动凝集法(PA)、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胶体金法(GICT)联合检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进行MP抗体检测的患儿617例,以临床诊断为判断标准,分为MP感染组(345例)和非MP感染组(272例)。所有患儿均经PA检测MP总抗体,经IFA和GICT检测MP-IgM抗体。分析PA、IFA和GICT这3种方法单独检测及两两联合检测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MP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PA联合IFA检测2组患儿抗体情况。结果MP感染组PA检测MP总抗体、IFA和GICT检测MP-IgM抗体的阳性率较非MP感染组高(P<0.01)。PA检测MP总抗体的阳性检出率高于IFA和GICT检测MP-IgM抗体的阳性检出率(P<0.01)。PA联合IFA与临床诊断为中度一致(Kappa值=0.41,P<0.05)。3种方法单独检测和两两组合检测中PA联合IFA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总符合率、阴性预测值最高,阴性似然比最低。GICT单独检测特异度最高。IFA单独检测阳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最高。当MP-IgM抗体阳性时,MP感染组23.44%的患儿总抗体滴度<1︰160,非MP感染组47.22%的患儿总抗体滴度≥1︰160。当MP-IgM抗体阴性时,MP感染组91.91%的患儿MP总抗体滴度≥1︰160,非MP感染组有73.50%的患儿总抗体滴度<1︰160。结论PA和IFA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诊断儿童MP感染提供更客观、准确的检测结果。
    • 陈维霞; 古新芳; 刘晶
    • 摘要: 目的基于免疫球蛋白M(IgM)检测分析2019~2020年枣庄地区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情况。方法2067例枣庄市立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分为婴儿组(≤1岁,497例)、幼儿组(>1岁且≤3岁,418例)、学龄前组(>3岁且≤6岁,399例)、学龄组(>6岁且≤18岁,425例)、成人组(>18岁,328例)。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呼吸道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观察患者血清标本呼吸道病毒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情况;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时间呼吸道病毒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情况。结果2067份血清标本中,1470份至少有1种IgM抗体检出阳性,总阳性检出率为71.12%。其中流感病毒A(IV-A)IgM抗体阳性率最高(50.36%),其次是流感病毒B(IV-B)(47.41%)和嗜肺军团菌(LP)(25.16%)。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呼吸道病毒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9.90%、84.96%、83.76%,均显著高于婴儿组的47.28%和成人组的62.80%,且成人组高于婴儿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0月份外,2020年其他月份均低于同期2019年,其中4月份显著性降低。结论枣庄地区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以IV-A、IV-B为主,未成年人感染居多,2020年感染率低于2019年。
    • 毕胜; 朱红艳; 余亚玲; 沈燕迪; 李文润
    • 摘要: 目的IIFA、LIA和ELISA检测抗ds DNA抗体的性能。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93例SLE患者、84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上述3种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ds DNA抗体。结果在SLE患者组中,抗ds DNA抗体检测阳性率最高的是ELISA法(60.2%),其次为LIA法(46.2%),最低的为IIFA法(3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最高的是IIFA法(99.3%、97.3%),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最高的是ELISA法(60.2%、77.7%),ROC曲线下面积最大是ELISA(0.782),其次是LIA法(0.724),IIFA法(0.690)。IIFA法和LIA法(Kappa=0.881,P<0.001)、LIA方法和ELISA(Kappa=0.804,P<0.001)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IIFA方法和ELISA方法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693,P<0.001)。结论推荐ELISA法联合IIFA法检测抗dsDNA抗体,对SLE诊断和病情活动监测有重要意义。
    • 李志艳; 李丽娟; 韩瑞林; 侯艳峰; 李晓宁; 闫存玲; 冯珍如
    • 摘要: 目的评估流式荧光法(FFI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实践寻找适宜的检测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SLE患者92例,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27例及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FFIA、IIF和ELISA检测血清中抗dsDNA抗体,计算各方法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Kappa检验评估结果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各方法用于区分SLE和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效能。结果用FFIA、IIF、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SLE组阳性率分别为44.6%、50.0%和62.0%,均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01)。IIF与FFIA、ELISA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4和0.72。FFIA与ELISA检测结果具有中等的一致性,Kappa值为0.56。以串联的方式FFIA-IIF或ELISA-IIF联合检测,可提高SLE诊断的灵敏度,分别达到59.8%和67.4%,其特异性分别为92.1%和89.3%,阴阳性与诊断符合率分别提高到81.0%和81.8%。ROC曲线分析显示,FFIA的AUC最大,达到0.768,ELISA和IIF的AUC分别为0.748和0.711。结论FFIA、ELISA和IIF检测抗dsDNA抗体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用于SLE诊断的准确性高。ELISA-IIF或FFIA-IIF(串联)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实践中适用于SLE诊断的抗dsDNA抗体检测模式。
    • 李莎; 杨娟娟; 张坤
    • 摘要: 目的:分析东营地区患儿常见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及其感染特点。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东营市立儿童医院2018年1月-2021年2月1374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血清中呼吸道8项病原体IgM抗体。结果:350例标本IgM抗体检测阳性,其中肺炎支原体(MP)的阳性率最高,为8.08%;双重感染主要为MP合并一乙型流感病毒(FluB)感染。男性患儿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22.47%)显著低于女性患儿(29.55%)。各年龄组(0~1岁、1~3岁、4~6岁、6~14岁)的检出率分别为10.28%、38.27%、35.56%、36.84%,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总的病原体感染率最高,其次是夏季、再次是冬季和秋季。结论: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率与性别、季节、年龄段相关,对于我们针对性的防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陈晓春; 赵炜; 苏佳; 王嘉; 侯力丹; 黄小洁; 吴华伟; 李俊平
    • 摘要: 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囊膜蛋白gp90(SU)的基因合成后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中进行表达,获得REV-SU蛋白,通过Ni柱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分泌特异性抗REV-SU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2A2株),该细胞株制备的腹水与不同REV毒株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荧光效价可达1∶51200,与不同禽白血病病毒毒株和其他常见禽的病原均没有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应用该单克隆抗体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能检出至少5 TCID_(50)REV感染,与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一抗具有同等的效力,且检测背景更加纯净,适用于外源性REV检验。
    • 王铁山; 王珍子
    • 摘要: 目的2评价直接免疫荧光法、间接免疫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3种检测方法对儿童腺病毒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我院检验科接收的221例同时进行上述3种检测的病例,计算每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等,对3种检测方法进行配对χ^(2)检验,同时按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直接免疫荧光法灵敏度为58.49%、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8.42%、Kappa值为0.682,间接免疫荧光法灵敏度为84.91%、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5.45%、Kappa值为0.895,酶联免疫吸附法灵敏度为92.45%、特异性为80.36%、阳性预测值为59.76%、阴性预测值为97.12%、Kappa值为0.613,3种方法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按照年龄分组显示每组间接免疫荧光法的统计学指标具有优势。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较好,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性较好,对于儿童腺病毒感染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秦伟
    •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Ig)M检验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12月在江苏省高邮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都给予肺炎支原体IgM检验,检测方法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化学发光法等。观察与记录所有患儿的一般资料、血常规指标。同时所有患儿都采集了咽拭子,采用呼吸道标本培养分离出肺炎支原体为临床诊断金标准,判断IgM检验的价值。结果:在8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肺炎支原体41例(支原体组),占比50.00%。支原体组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等与非支原体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支原体组的白细胞、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含量与非支原体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82例患儿中,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M阳性40例,化学发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M阳性43例,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化学发光法诊断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分别为97.56%(40/41)、97.56%(40/41),特异性分别为100.00%(41/41)、92.68%(38/41)。结论:基于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化学发光法的肺炎支原体IgM检验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都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在临床上可合理选择使用。
    • 吴卉卉; 黄俊; 张志珊; 陈清林
    • 摘要: 目的:分析泉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非典型病原体的流行趋势及现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对泉州市第一医院1754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8种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中的IgM抗体,包括腺病毒(AD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副流感病毒(PIV)及嗜肺军团菌(LP),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7544例患者标本中检测出IgM抗体阳性6113例,总阳性率为34.84%。女性患者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抗体阳性率均高于男性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春、冬季节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高于夏秋季(P<0.00)。不同年龄组间的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不同,0~18岁组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阳性率最高为27.11%(P<0.001)。6113例阳性患者标本中,检出单一感染5111例,占阳性例数的83.61%。混合感染1002例,以INFA+INFB为主,占阳性例数的16.39%。结论:泉州地区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阳性率有性别、季节、年龄差异性,以单一感染为主,主要在秋冬季节感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可以快速检测出8种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使患者尽早的治疗;另外,根据泉州地区呼吸道的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对病原体进行预防和控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