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1年内共计1007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儿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53篇、会议论文263篇、专利文献759篇;相关期刊1317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94种,包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2017年学术大会、201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学术研讨会等;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文献由17547位作者贡献,包括季伟、等、施毅等。
呼吸道感染
-研究学者
- 季伟
- 等
- 施毅
- 陈正荣
- 钱渊
- 严永东
- 陆学东
- 林广裕
- 段招军
- 朱汝南
- 李静
- 王芳
- 谢志萍
- 高寒春
- 夏锡荣
- 林创兴
- 王宇清
- 赵林清
- 刘敏
- 李艳
- 邓洁
- 张学兰
- 张静
- 王美娟
- 谢正德
- 伍严安
- 何礼贤
- 俞云松
- 宋勇
- 徐俊
- 李军
- 李红
- 李萍
- 王军
- 王莉
- 孙宇
- 王丽
- 王伟
- 苏欣
- 邵雪君
- 黄莉
- 丁云芳
- 刘又宁
- 宋靖荣
- 张丽娟
- 张玲
- 张芳
- 李敏
- 杨永弘
- 王晓红
-
-
庞雪莹;
王立鑫;
马丽;
张薇;
李晓男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IEHB 2017)》
| 2017年
-
摘要:
目的:分析宿舍环境与大学生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关系,为保护大学生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1727名在校学生和890间宿舍为测试对象,调查宿舍内成员是否出现咳嗽、咳血与呼吸困难或者胸痛等现象及室内是否出现潮湿表征(发霉、潮湿污点、可疑潮湿问题、水损及窗户凝水)、清洁频率和常驻人口等.通过SPSS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咳血和呼吸困难等现象与多种室内环境因素显著相关(P<0.05),空气干燥、发霉、潮湿水损和主观感知气味等因素均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呼吸道感染疾病及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宿舍多种环境因素都可能引起大学生呼吸道感染及其症状的发生,应加强对大学生宿舍环境与健康的教育.
-
-
-
王力宁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2017年学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与中医药民族医药的挖掘整理,采用具有广西道地壮药材制成的"壮药防病香囊",针对存在RRTI易感因素的小儿及时进行干预,效果良好,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病证,中医学无“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名,以西医学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判断条件看需观察1年的病程;虽然多年来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RRTI取得显著明确疗效,但由于RRTI治疗时间长,单纯的内服中药煎煮不便等诸多原因影响了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因呼吸道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反复使用等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且因每次患病的病程相对较长、反复的就诊等原因,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因此,对RRTI的防治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与社会的关注。形成RRTI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比较一致的认为与呼吸道疾病史、体质偏颇、抗生素过用、出生情况与年龄、不良的居住环境等因素有关,然而临床上相当一部份患儿存在形成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易威因素.暴露于这些因素的小儿可以称之为RRTI易感人群。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近年来采用具有广西道地壮药材制成的“壮药防病香囊”,针对存在RRTI易感因素的小儿及时进行干预,可有效防止RRTI的现象出现。“壮药防病香囊”,具有芳香化浊、醒脾开胃、扶正辟邪的作用,通过佩带药物香囊免除了长期口服药物的麻烦,是安全、简便、经济、易被患儿接受的给药方法。
-
-
张军;
陈华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2017年学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本研究通过开展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医体质辨识,并对其进行中医证型分类,分析体质分布特点,探究其不同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依据儿童体质辨识方法,收集相关病例,将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其不同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体质类型以气虚质和阳虚质多见,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肺脾气虚型以气虚质和阳虚质多见;营卫失调型以阳虚质和气虚质多见;肺脾阴虚型以阳盛质和阴虚质多见;脾肾两虚型以阳虚质多见.本研究提示,偏颇体质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的重要基础,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证型与体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为临床上结合体质防治该病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
张艳;
徐菁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2017年学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清热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中医证候为感冒风热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组清热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型.治疗3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总病程及退热时间上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表意义.结论:清热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赵芸鹤;
崔霞;
闫璐莎;
王静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2017年学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RRTI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雷火灸组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分别给予口服童康片和艾灸疗法.疗程2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变化,随访1年记录呼吸道感染次数.rn 结果:雷火灸治疗组和童康片对照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火灸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免疫球蛋白(IgG、IgA)改善优于艾灸对照组(P<0.05).rn 结论:雷火灸可以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提高抗病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张谨
- 《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议》
| 2016年
-
摘要:
在从事医、检工作的34年里,整理了患者在70、80、90三个年代中呼吸道急性感染期间,临床常用抗生素控制炎症,抗生素的及时应用为患者的尽早康复做出了贡献.然而,人体末梢血象逐年代减少,抗生素用量逐年代增加的大剂量使用,给人体的重要脏器、抗感染能力及免疫功能等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和影响,虽不能量化表征,但所造成的药源性危害,在药典及众专家文献中多有报道.人类已有几千年的进化史,在这三个年代里,炎症期间末梢血像中的白细胞有如此明显的下降,说明人类机体的抗病能力明显的降低,这不能不引起警惕!故而,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期间患者末梢血象与抗生素用药呈负相关的拮抗治疗时,真正认真地开拓中华传统医药学迫在眉睫.
-
-
钟秀君;
汤杰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年会、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年会、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换届及学术交流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分析患者呼吸道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临床特征,探讨呼吸道感染CRKP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8月住院患者临床分离呼吸道标本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株数据,并用WHONET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CRK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745株非重复分离的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98株,检出率13.15%,2013-2015年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分别为0.95%、7.34%、22.99%,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KP检出率较高的前3位科室为ICU、急诊病房和老年病科;CRKP对阿米卡星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敏感率高,分别为62.24%、46.94%;98例患者死亡29例,病死率29.5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慢性肺病(P<0.05)、总住院时间(P<0.05)及使用机械通气(P<0.05)、留置导尿(P<0.05)、中心静脉置管(P<0.05)、喹诺酮类(P<0.05)、糖肽类(P<0.05)、抗真菌类(P<0.05)药与CRKP患者死亡风险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肺病(P<0.05)、留置导尿(P<0.05)、糖肽类(P<0.05)抗菌药物的使用与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 结论:患者呼吸道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比例有逐年升高趋势;慢性肺病、留置导尿、糖肽类抗菌药物使用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
肖琛闻;
刘燕;
韦强;
季权安;
李科;
潘丽俊;
鲍国连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兽药新产品研发研讨会2017年第二次会议》
| 2017年
-
摘要: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能够引起兔和其他哺乳动物呼吸道感染,并且可诱导巴氏杆菌继发感染.目前对于波氏杆菌疫苗佐剂的研究仍处在初期,文章研究了人参皂苷Rg1和其他常用的佐剂对兔波氏杆菌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并对潜在的机制进行了探索.Rg1-oil能够显著提高Bb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体重测量结果说明疫苗免疫不会对兔产生副作用影响.在免疫家兔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WBC)在免疫后15天和免疫后37天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淋巴细胞数量(SCC)在免疫后21天和37天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荧光定量结果显示:Rg1(200μg)和Rg1(400μg+油)的IL-2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包括对照组(P<0.05).Rg1(200μg,400μg)和Rg1(400μg+油)的IL-4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包括对照组(P<0.05).Rg1(200μg)和油的IL-6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包括对照组(P<0.05).Rg1(200μg,400μg)和Rg1(400μg+油)的IFN-Y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包括对照组(P<0.05).Rg1(200μg)的GATA3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包括对照组(P<0.05).
-
-
杨玲;
徐欣欣;
董杨阳;
范嘉盈;
宋珍;
周妍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年会、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年会、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换届及学术交流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建立哮喘合并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定植小鼠模型并进行评价. 方法: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小鼠制作哮喘模型,气管内注入琼脂包被的流感嗜血杆菌,分别在气道注菌之后的第7和21天处理小鼠,取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检验气管细菌、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的细胞计数及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等. 结果:与正常注菌组和哮喘组相比,哮喘注菌组小鼠有明显的哮喘和感染症状;病理学结果显示气道管壁增厚,粘膜水肿,管腔粘液分泌,且有大量炎症细胞的浸润;气道形态学参数分析显示气管壁及气管平滑肌增厚;BALF中细胞总数增多;血清中TNF-α升高;注菌后第7和21天气管细菌检测可见流感嗜血杆菌. 结论:用OVA制备哮喘动物模型并在气道内注入流感嗜血杆菌琼脂液可以建立哮喘合并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定植的动物模型,造成肺部慢性感染、气道重塑和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