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8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44513篇;相关期刊510种,包括国际免疫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2015年第十三届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等;自身免疫病的相关文献由2335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凌云、仲人前、曹雪涛等。

自身免疫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8 占比:2.34%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44513 占比:97.58%

总计:45618篇

自身免疫病—发文趋势图

自身免疫病

-研究学者

  • 孙凌云
  • 仲人前
  • 曹雪涛
  • 武建国
  • 谭长强
  • 欧阳建
  • 于益芝
  • 兰小鹏
  • 单磊
  • 张卫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宛传丹; 许晔琼; 许国华; 张红星; 戈惠丽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IgG_(4)临床分布特征及用于IgG_(4)相关性疾病(IgG_(4)-R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4例就诊于常熟地区医院患者血清,以增强型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血清IgG_(4)检测。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分为IgG_(4)-RD组与非IgG_(4)-RD组,评估IgG_(4)指标的诊断效能。依系统疾病分若干组,分析比较各组血清IgG_(4)水平差异。结果临床诊断为IgG_(4)-RD 11例,非IgG_(4)-RD患者1590例(分为16大类型),有212例IgG_(4)阳性(>1.35 g/L),阳性病例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血清IgG_(4)最佳临界值取1.38 g/L时,诊断IgG_(4)-RD敏感性达90.9%,特异性为88.4%。自身免疫病、肿瘤相关疾病与其他各类型疾病之间血清IgG_(4)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02,P<0.01),而其他疾病类型间IgG_(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G_(4)-RD可累及多种器官,血清IgG_(4)表达异常广泛,具有较高敏感性但特异性欠缺。IgG_(4)需结合其他诊断标准以区分IgG_(4)-RD、自身免疫病与相关肿瘤等。
    • 王宁
    • 摘要: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在人群中的检出率及其荧光模型和滴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与健康人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将北京大学密云区医院就诊的1 278例患者及78例健康者选用间接荧光免疫法进行ANA检测。分析ANA的阳性率、荧光模型为颗粒型+胞浆型的性别差异及健康人群与AID人群ANA滴度差异。结果:密云地区1 278例患者ANA阳性率为56.34%;核型中以颗粒型+胞浆型两种核型同时存在为主,其检测率为32.71%;其在ANA阳性标本中占58.06%;在ANA阳性标本中女性颗粒型+胞浆型共328例,男性颗粒型+胞浆共9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ID患者中ANA的阳性率为64.17%,健康者为17.95%,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健康者中,其阳性标本滴度的中位数为1∶100,而AID患者阳性标本中滴度中位数为1∶1 000。结论:研究分析人群中以核颗粒型+胞浆型为常见核型,且女性占比高于男性。健康人群虽然存在ANA阳性,但其滴度较低,且阳性率明显低于AID患者。
    • 武建国
    • 摘要: 干燥综合征(Sj 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外分泌腺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的自身免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特征性的表现是口、眼持续性干燥,全身多系统、器官受累并表现相应的临床病理改变,风湿免疫病学家将其列入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或系统性风湿免疫病中。最早是在1884年由Hadden和1892年由Johann von Mikulicz-Radecki先后报道双侧腮腺和泪腺肿大的病例;1933年,瑞典眼科医生Henrik S.C.Sj gren对19例口、眼干燥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了系统描述,确立了本病的临床病理基础。为纪念其贡献,本病被命名为Sj gren′s综合征,其出生日7月23日定为“世界干燥日”。国内一般称为干燥综合征。由于多年来缺乏公认的统一的分类标准,SS的患病率[prevalence,计算公式为:患病率(%)=某时点某病新老病例数/调查人口数×100]一直不甚明确。Fox按圣地亚哥标准统计为0.08%~0.1%;1995年,Zhang等[1]对北京郊区2060人调查结果,按圣地亚哥标准为0.29%,按哥本哈根标准为0.77%。国内类风湿关节炎(RA)患病率经年龄校正后为0.28%[2],故认为在系统性结缔组织病中,SS患病率位居首位。但其被重视程度却远不及RA。
    • 何杰; 唐建辉; 黄长久; 张川; 刘玲玉; 汪汉
    •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免疫功能失调的结缔组织病,甲状腺功能失调也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伴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研究较多,关于类风湿关节炎与甲状腺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虽有不少报道,但角度不一,缺乏一个明确的结论。现通过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探索两种疾病的可能共同诱因、临床联系及对心血管的影响。
    • 卫欣迪; 钮晓音
    • 摘要: 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细胞)近年被定义为新的CD4+T细胞亚群,主要表达C-X-C趋化因子受体5、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等表面分子,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1,其关键转录因子为B细胞淋巴瘤分子6。Tfh细胞存在于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心及外周血中,可促进B细胞的成熟与分化、生发中心的形成及抗体的产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Tfh细胞数量和(或)功能的异常参与组织损伤等病理过程,并促进疾病进展。该文就Tfh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揭示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并为通过靶向该细胞来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 刘海明; 刘菲; 张晓宇; 徐谷根; 陈波
    •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IAS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例不同药物导致的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并复习近20年来我国报道IAS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中均可检测到高滴度的胰岛素抗体及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阳性,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显著升高,均有低血糖倾向。其中1例以高血糖为首发症状。我国近年报道IAS病例多以服用含巯基药物诱发,不含巯基药物及外源性胰岛素所致者也逐渐增多。结论高胰岛素血症、IAA阳性、低血糖倾向是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共同特点,但少部分患者以突发高血糖、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 冯翠翠; 陈烨
    • 摘要: 目的分析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CTP)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4例CTP患者临床资料,结合近15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31例典型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5例CTP患者中,男12例,女23例。有不同程度出血症状32例,其中轻微的皮肤黏膜出血23例(71.9%),较为严重的出血9例(28.1%)。25例(71.4%)患者伴发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病、肿瘤及病毒感染等疾病。反弹性血小板增多时发生肺栓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各1例。血小板中位最低点为M(Q,Q_(3))6(2,12)×10^(9)/L,血小板中位峰值为M(Q_(1),Q_(3))500(250,800)×10^(9)/L;28例(80.0%)患者血小板计数极度减少(≤10×10^(9)/L);21例(60.0%)患者出现反弹性血小板增多,其中患者达极度血小板增多(≥800×10^(9)/L)12例(34.3%)。血小板计数波动周期为14~730 d,多数为14~35 d。28例(80.0%)患者初期首次诊断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常规ITP治疗效果较差。35例患者中18例(51.4%)达完全缓解,17例(48.6%)无效,完全缓解患者中9例应用药物(环孢素A、TPO受体激动剂、达那唑、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缓解,1例肿瘤、1例自身免疫病、1例感染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后血小板周期性波动消失,6例自发缓解。结论CTP临床易误诊,多数伴有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血小板计数常极度减少,且随之反弹性升高。诊断ITP的患者若治疗效果不佳,需警惕CTP,建议进一步更长时间监测血小板减少的周期性变化,并进行相关疾病筛查。一旦确诊,既要预防严重出血,也要防治后续的血栓并发症。
    • 赖富婷; 郑瑞茂
    • 摘要: 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是机体广泛表达的核受体,其可结合糖皮质激素,参与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调节过程;其亦参与维系免疫及代谢稳态。糖皮质激素受体作为药物靶点,参与治疗急性感染、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等;糖皮质激素受体病理性激活,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及代谢疾病等相关。糖皮质激素受体参与免疫及代谢调节的机制,是目前医学研究热点。近日,德国慕尼黑Helmholtz研究中心Stephan Herzig团队发现,肝巨噬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参与酮体生成调节。该研究,发表于2022年3月Cell Metabolism杂志。
    • 王志尧; 王韬; 张贵春; 闫玉晓; 姜晓; 姜乐; 孟鹏飞
    • 摘要: 甘草泻心汤始载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158条和《金匮要略》第10条,临床上脾胃病的常用处方,现在也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和恶性肿瘤,2018年4月,被收录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全方混煎与饮片单煎配颗粒两种提取制备工艺,本研究以甘草泻心汤君药的两种主要成分——甘草苷和甘草酸为评价指标,比较了混煎工艺与3个不同厂家批次的饮片配方颗粒混合两种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甘草苷和甘草酸提取效果方面,全方混煎优于饮片单煎配颗粒。
    • 傅梦薇; 韩宜臻; 江梦瑶; 娄高峰(指导)
    • 摘要: 痹证的病理探讨及临证治疗一直是历代医家研究的难点,至今仍为典型疑难杂症。现代研究表明,痹证发病及其缠绵难愈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密不可分,中医药对自身免疫病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故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痹证往往可获得显著疗效。娄高峰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娄多峰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基于“虚、邪、瘀”理论,着眼于现代人常见的“着痹”“尪痹”“燥痹”3种痹证类型。娄高峰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肢体经络痹重在谨守病机、辨清六经证型;治疗尪痹重在认清肾虚兼湿邪实质,或佐以温阳之品以驱寒,或兼用苦寒之物以清热;治疗燥痹重在疏肝解郁、滋阴养血,而非一味清热伤及正气,为中医药治疗痹证起到示范及指导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