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酮体

酮体

酮体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50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3篇、专利文献97篇;相关期刊198种,包括山东体育科技、中国体育科技、人人健康(医学导刊)等; 酮体的相关文献由81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作文、郑晓卉、K·克拉克等。

酮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3 占比:72.29%

专利文献>

论文:97 占比:27.71%

总计:350篇

酮体—发文趋势图

酮体

-研究学者

  • 李作文
  • 郑晓卉
  • K·克拉克
  • R·L·韦奇
  • 不公告发明人
  • 何宝祥
  • 刘健康
  • 时乐
  • 龙建纲
  • 中村健太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晓刚; 牛华锋; 李丹; 张芮琪; 罗艳; 白军; 薛增迪
    • 摘要: 奶牛酮病是奶牛进入围产期后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出现奶牛产乳量和乳品质下降,及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情况,甚至于导致奶牛死亡,给牧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酮病定义高产奶牛产后出现能量负平衡的状态,能量的摄入满足不了泌乳的需求,不得不动员体脂来满足其能量需求。脂肪的不完全氧化产生酮体,通常通过检测血液中β-羟丁酸(BHBA)的含量来诊断亚临床酮病和临床酮病。
    • 陈淑蕾; 邓亮; 刘天龙; 朱春燕; 朱怡平; 李靖
    • 摘要: 奶牛酮病(Ketosis)是高产奶牛围产期由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脂肪酸代谢产物酮体在血液中的异常累积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又称为酮血症。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以及丙酮酸。当酮体在血液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出现酮乳和酮尿等症状,常见的症状还包括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等,偶尔伴发神经症状[1-2]。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奶牛酮病发病率为10%~40%[3-4],欧美国家奶牛酮病发病率为2%~20%[5]。Holtenius等[6]将酮病分为Ⅰ型、Ⅱ型和青贮丁酸型3种,是目前比较经典的酮病分类方法。
    • 齐宝文; 吕娟; 王凤霞; 余小林
    • 摘要: 目的探讨外源性补充酮体对肥胖小鼠线粒体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给予普通饲料或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除普通饲料喂养的对照组,高脂饲料喂养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酮脂灌胃组。酮脂灌胃组使用酮脂灌胃4周,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相同体积0.9%NaCl溶液灌胃。统计固定时间点小鼠体质量及血糖变化,采用经皮心脏超声检测小鼠心功能,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蛋白过氧化水平;使用Seahorse能量分析仪测定线粒体呼吸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长显著;葡萄糖耐受能力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下降;心肌线粒体功能受损,体现在基础呼吸和最大呼吸均显著下降。心肌组织MD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大幅降低以及蛋白质过氧化水平加深。与模型组比较,酮脂灌胃后的肥胖小鼠心肌线粒体基础呼吸和最大呼吸均增高,MDA含量有所下降,SOD活性提高,同时蛋白过氧化水平下降。结论高脂饮食喂养诱导小鼠肥胖表型,伴随心脏线粒体功能损害及氧化应激增强,外源性补充酮体可以减轻肥胖小鼠心肌线粒体损伤,改善心脏氧化应激。
    • 张倩; 马玲
    • 摘要: 超重、肥胖是很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带来的健康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生酮饮食减肥的研究成为热点,但由于对生酮饮食的认识还有较多误区,导致生酮饮食的方案设计在能量供给及能量物质配比、食物和营养补充剂的选择、酮体的监测、生酮饮食持续的时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规范,从而影响减肥效果。建议生酮饮食设计应明确生酮定义、对象、每日最佳能量供给量及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比,同时加大对生酮饮食减肥长期效果及不良反应的研究,为制订我国生酮饮食减肥指南奠定基础。
    • 赵莎莎; 吴丽; 张以婧; 方程娴; 张函琪; 王佳盈; 包嘉琪; 丁梦梅; 吴立山; 叶绪富; 罗骏杰; 魏华
    • 摘要: 饮食调整对临床疾病具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其中生酮饮食是临床常见的饮食方式,且种类繁多。生酮饮食不仅可有效抑制肺癌、神经胶质瘤等肿瘤细胞的生长,还可明显改善癫痫发作和帮助高原低氧环境下损伤的神经元恢复至正常水平等,进而有效维系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其作用机制包括增强氧化应激、降低葡萄糖转运蛋白1的表达、抑制炎症、改善线粒体氧化呼吸能力等。生酮饮食虽有一定疗效,但其导致的短时间内身体不适及安全性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张玉明; 于春微; 杜立银; 邓清华
    • 摘要: 高酮血症造成奶牛中性粒细胞先天免疫机能受到抑制,本研究探讨β-羟丁酸(BHBA)是否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中性粒细胞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分离健康奶牛中性粒细胞,采用LPS(100 ng/mL)和不同浓度(0.5、1.0、2.0和4.0 mmol/L)BHBA作用于中性粒细胞,收集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中性粒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核因子-κB抑制物激酶β(IKKβ)激酶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分泌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不进行BHBA和LPS处理)相比较,LPS组(单独LPS处理)中IL-1β、IL-6、TNF-α和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和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增加(P <0.01),IKKβ激酶活性极显著增强(P<0.01),IL-1β和TNF-α的分泌量极显著增加(P<0.01),IL-6的分泌量显著增加(P <0.05)。与LPS组相比,0.5、1.0、2.0和4.0 mmol/L BHBA均使IL-1β、IL-6、TNF-α和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和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IKKβ激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增强(P<0.05或P<0.01),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以上结果表明,高浓度BHBA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奶牛中性粒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具有一定的抗炎功能。
    • 于小勇; 徐新丽
    • 摘要: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虽然1921年发现胰岛素之后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不再困难,但酮体的负面形象在医学界仍旧根深蒂固。酮体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饥饿状态下重要的能量来源,酮体本身对生物是否有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限制热量、生酮饮食很新流行,酮体对健康的益处逐渐发现,酮体的正面形象也逐渐形成。
    • 赖富婷; 郑瑞茂
    • 摘要: 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是机体广泛表达的核受体,其可结合糖皮质激素,参与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调节过程;其亦参与维系免疫及代谢稳态。糖皮质激素受体作为药物靶点,参与治疗急性感染、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等;糖皮质激素受体病理性激活,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及代谢疾病等相关。糖皮质激素受体参与免疫及代谢调节的机制,是目前医学研究热点。近日,德国慕尼黑Helmholtz研究中心Stephan Herzig团队发现,肝巨噬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参与酮体生成调节。该研究,发表于2022年3月Cell Metabolism杂志。
    • 张家丽; 佐拉木·买买提; 于虎
    • 摘要: 目的探讨酮体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6只。实验组连续3天灌胃酮脂,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0.9%氯化钠溶液,第3天灌胃结束后30min对模型组和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LPS诱导脓毒症AKI,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24h后处死小鼠,取尿液、血浆和两侧肾脏。测定各组小鼠血酮水平;检测各组小鼠肾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rine albumin/creatinine,UALb/Cr)和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的值;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包括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FoxO3a和SOD2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SCr、BUN、UALb/Cr和KIM-1水平均大幅升高,同时伴有明显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或脱落、间质水肿和肾小管扩张;组织MDA含量明显增加,SOD、GSH和CAT活性降低;FoxO3a和SOD2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实验组小鼠血酮浓度上升,肾功能得到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肾脏氧化应激损伤减轻,FoxO3a和SOD2表达有所升高。结论酮体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对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肾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促进FoxO3a和SOD2抗氧化蛋白的表达。
    • 赵云飞; 杨东辉
    • 摘要: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生酮氨基酸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能否为临床诊断或治疗房颤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非瓣膜性房颤者和窦性心律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一般临床特征、血浆氨基酸水平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2例患者,其中房颤组97例(包括阵发性房颤54例、持续性房颤43例),窦性心律组105例。房颤组血浆丙氨酸、精氨酸和酪氨酸等14种氨基酸水平均高于窦性心律组(均为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左心房内径、丙氨酸、天冬酰胺、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是发生房颤的独立相关因素(均为P<0.05),其中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均为生酮氨基酸。结论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血浆部分生酮氨基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水平发生了变化,可能成为诊断房颤的循环生物标志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