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教育
时政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8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水利工程、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9371篇;相关期刊185种,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代教育、教育教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二十一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教育发展研究规划科研成果交流会等;时政教育的相关文献由275位作者贡献,包括应花、王月强、高松林等。
时政教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371篇
占比:98.56%
总计:19655篇
时政教育
-研究学者
- 应花
- 王月强
- 高松林
- 刘宝功
- 康卫平
- 张坤
- 张成业
- 张旭琨
- 张星心
- 徐炳强
- 戴健斌
- 曹春琴
- 朱碧云
- 杨丽萍
- 杨正贤
- 樊海珍
- 王海龙
- 王清云
- 皮晓雯
- 瞿海波
- 葛跃
- 袁莉
- 赵爱辉
- 赵莉莉
- 郑平
- 闫玉娟
- 顾大巍
- 黄志坚
- 丁宏军
- 丁立均
- 丁紫俊
- 于云玲
- 任珂
- 伍巧云
- 何志庆
- 何艳娜
- 余鹏翔
- 侯丰华
- 侯婷婷
- 侯志芳
- 关雪
- 冯根水
- 出志雄
- 刘俏婷
- 刘元强
- 刘元强1
- 刘希洲
- 刘德林
- 刘成章
- 刘振江
-
-
房能兴
-
-
摘要:
时政教育是中职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重要渠道,是中职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途径.中职思政课教学与时政教育的融合能够充分体现中职思政课程的本质,能够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提高中职思政课教学效率.中职教师要想将时政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就要注重更新思政课教学理念,积极进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探索,注重时政教育各个教学环节的优化设计,注重时政教育案例的合理选择与有效融合,自觉提高自身的时政素养.
-
-
朱方朔
-
-
摘要:
高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主流舆论传播的主阵地,所以,教师必须思考如何通过时政教育使学生加深对国内国际政策的理解,从而培养其政治素养和政治认同。因此,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开展时政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
杨丽娟
-
-
摘要: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时政教育十分重要。时政教育的每一个热点话题都有许多社会特征。就初中生而言,通过持续的时政教育学习道德和法治的内容将具有更深刻和更直观的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可以利用社会热点问题讲解教材,并陪同学生探索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
-
-
周红芹
-
-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改革,教育越来越讲究以人为本,教师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指导,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板块,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将思想政治课程与时政教育相结合,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面临的一大难题。基于思政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要努力攻克难题,充分将思想政治课与时政教育相结合,培养同时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学生。
-
-
荆慧艳
-
-
摘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时代特色鲜明的学科,每一个知识都带有社会性。这一属性使得时政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连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桥梁,能够使初中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价值,促进他们社会观念的发展。因此,将时事政治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是学生获得直观认知的有效途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时事政治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做出探讨,以期完善初中生的社会品质。
-
-
王恩祥
-
-
摘要:
近四年菏泽市的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以考查学生学科课程核心素养为导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服务选才的功能,为2023年初中毕业班学生备考指明了方向。一、时事考查实现由知识识记向分析问题转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程核心素养每年中考时事政治的考查范围是上一年的5月到这一年的4月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热点事件。时政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
黄官文
-
-
摘要:
高中阶段的政治内容能够影响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运用正能量的时政热点,将时政和教材内容结合,提高学生知识点运用水平,使得他们遇到类似问题时能灵活使用所学内容结合实际问题。
-
-
朱雪珠
-
-
摘要:
在近些年高考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时政教育知识考察,引起了诸多中学政治教师的关注。时政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政治知识的学习效果,还能够让学生们在现实社会中灵活运用政治知识。本文主要分析新课改背景下时政教育在高考中的运用。
-
-
戴健斌
-
-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中职的思政课由于学生领悟能力、接受能力差,时政和社会热点结合不密切,教学方法传统,效果一直不理想.思政课堂融入时政教育,将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结合起来,摒弃传统灌输式、理论化、说教式的思政课,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是中职学校当前需要解决的教改问题.
-
-
谢仰进
-
-
摘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政治教育密切相关,将时事政治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是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教学要精选时政内容,坚定学生的政治认同;巧设时政议题,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举办时政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开展时政实践,激发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
-
-
郑亚玉
-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
| 2004年
-
摘要:
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及其具有的个性化、交互性、共享性的特点,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运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时政教育课程,将使课程能得到保证落实;有利于师生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专注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较有效拓展学生视野,启迪思维,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
-
李康;
孟渭钧;
余鹏翔;
张幸燕;
邢春霞
- 《教育发展研究规划科研成果交流会》
-
摘要:
时政教育是中学思政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政治素养的重要教学活动.时政教育要求根据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时效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典型时政素材作为教学案例,运用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时政素材内容丰富,涉及面比较广,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时政教育是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德育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