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研究
文体研究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常用外国语、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2075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东方论坛、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文体研究的相关文献由15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海波、李建中、林甸甸等。
文体研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075篇
占比:98.77%
总计:12225篇
文体研究
-研究学者
- 周海波
- 李建中
- 林甸甸
- 毕绪龙
- 温庆新
- 蔡丹君
- 陈剑晖
- 严琳
- 于敏
- 于雪棠
- 侯文化
- 傅刚
- 傅钱余
- 凌晟昊
- 刘伟生
- 刘传霞
- 刘尊举1
- 刘竹林
- 刘耀国
- 刘路
- 刘霞云
- 单宇
- 单宇1
- 叶楚炎
- 叶素青
- 吕进
- 吴亚才
- 吴晓龙
- 吴秉杰
- 周学立
- 周晓波
- 墨白
- 夏美武
- 姚文静
- 孙幼林
- 孙湉
- 孙萌遥
- 孙萌遥1
- 安东妮
- 宋俊宏
- 尚继武
- 尹德刚
- 崔耕
- 左怡兵
- 席建彬
- 康璐
- 张志忠
- 张志玮
- 张淑乐
- 张瑶
-
-
周学立
-
-
摘要:
雅克·普雷维尔是法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诗人之一,同时又是重要的电影编剧和台词编写者。他的作品以平实、幽默见长,但又不乏语言的革新和对传统审美的超越。在诗歌的现代意识和创造潜能的推动下,诗人将流于血脉的直觉感官经验融于作品之中,使作品充满一种鲜活的、极具个性特征的生命力度。诗人以激荡人心为起点,侧重对诗歌节奏的整体把握,在细节化的诗歌意象中娴熟地运用各种叙事性的创作手法,而出人意料的诗歌结尾又往往是点睛之笔,构成了诗人革新性实践与独一无二的个人魅力。
-
-
朱寿桐
-
-
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两方面的学术基础,第一是中国文学的学术基础,第二是西方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学术基础。鲁迅是将西方的文学研究传统引入中国文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学术开拓者。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开辟了以西方文学学术体制的文体研究为主导的研究方法,他还是比较文学研究和勃兰兑斯式文学批评的首倡者和卓越的实践者。鲁迅自己的文学实践也为瞿秋白开创社会政治学研究的学术传统准备了基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新文学发生十数年后,在鲁迅等文学家和文学研究者的开辟下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创建了自己的学术基础,只有在全面继承和发展新文学研究学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才有可能建立起这个学科的学术辉煌。
-
-
刘路
-
-
摘要:
贾香娟是我二十多年前的学生,本科时给她上写作课,研究生时师从我国创作论方向的张国俊教授,由我给她上《新时期小说研究》《文体研究》两门专业课。执教生涯中,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但长留记忆中的学生,要么是善良纯正,要么是勤勉笃学,而贾香娟留给我最鲜明的印象,是她对文学的悟性,执着和旺盛的热情。
-
-
-
龚苏
-
-
摘要:
《两汉语类文献生成及文体研究》一书,聚焦于两汉文献演进路径和文体形态的探讨,共分七章,采用“总一分”模式结构全篇。第一章重点诠释语类文献在两汉时期兴起的原因及其与儒学复兴的关系,在先秦语类文献(如《论语》《国语》《尚书》《老子》等)编撰宏观视野下,分析两汉语类文献编撰的特点及其文体类型;第二章至第七章则是结合个案,重点择出《新语》《盐铁论》《韩诗外传》《新序》《说苑》《新书》《史记》《汉书》《吴越春秋》等专书或专论进行讨论,通过分析经典语类文献的编撰过程及文体特征,描述两汉语类文献生成的规律。
-
-
林甸甸
-
-
摘要:
2018年度先秦两汉文学研究,一方面在文体研究、文化研究和古典文学理论研究等传统核心议题上的深度、广度均有所增长;另一方面,文献传统及文本内部的问题得到进一步挖掘和分析,由此产生的文献生成和经典化议题,乃至相应方法论的讨论也得以展开。对文献传统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来自新出材料的冲击。
-
-
-
崔耕
-
-
摘要:
韩少功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引人注目的作品。自它1996年问世以来,就伴随着批评界的各种声音。在研究《马桥词典》的诸多成果中,文体研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以词典为方式去编织小说被认为是《马桥词典》最具有开创性的部分。20多年来,众多研究成果多以文体分析为中心,扩散到如何在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1)展现地方历史、地方特色,(2)如何进行社会文化批判以及由特殊的文体形成新的叙事方式(3)等。
-
-
黄俊松
-
-
摘要:
近现代柏拉图研究传统中的发展论、 编年学说、 文体研究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它们相互支撑,构筑起柏拉图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方法论即发展论范式.然而,这一范式很大程度上只是德国浪漫主义精神的自我表达,并不能完美地诠释柏拉图.20世纪90年代左右,发展论范式开始动摇,研究者纷纷转向对柏拉图的作家身份以及对话文体的研究.通过探究柏拉图哲学和他所选择的文体之间的本性质关联,可认识到对话这种"最富孕育性的形式"足以克服书写的缺陷,能使得读者参与到鲜活的哲学对话中.
-
-
田同旭
-
-
摘要:
《中国古代俗文学文体形态研究》是中国古代俗文学研究的可喜成果,它不但善于“发现”该领域中的诸多问题,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它既材料丰富、论断平允,又规模宏大、组织严密且多有创获,在中国俗文学研究中,是继郑振铎先生《中国俗文学史》、叶德均先生《宋元明讲唱文学》等著作之后的又一俗文学研究力作.
-
-
郗文倩
-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近些年来,在新的学术意识推动下,文体学研究成为备受关注的学术热点,也成为古代文学研究走出研究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文体学研究重要基础的文体史研究,无疑受到研究者更多关注.一方面,史传、诗歌等传统文学史研究对象获得新的研究动力,继续向前推进,另一方面,以往被排除在文学史研究视野之外的实用性文体如诏、策、奏、议、祝、颂、诔、碑、赞等开始受到关注,甚至佛事文体、道教辞诵等各类宗教信仰文书以及其他许多民间信仰仪式、日常交流文书等也成为专题研究的对象.随着文体个案研究数量的逐渐扩大,中国古代文体发展状况逐渐改变了原先的模糊状态,古代文体在政治制度、礼仪文化、宗教信仰、人生日用中的意义也渐渐浮出水面.
-
-
郗文倩
-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近些年来,在新的学术意识推动下,文体学研究成为备受关注的学术热点,也成为古代文学研究走出研究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文体学研究重要基础的文体史研究,无疑受到研究者更多关注.一方面,史传、诗歌等传统文学史研究对象获得新的研究动力,继续向前推进,另一方面,以往被排除在文学史研究视野之外的实用性文体如诏、策、奏、议、祝、颂、诔、碑、赞等开始受到关注,甚至佛事文体、道教辞诵等各类宗教信仰文书以及其他许多民间信仰仪式、日常交流文书等也成为专题研究的对象.随着文体个案研究数量的逐渐扩大,中国古代文体发展状况逐渐改变了原先的模糊状态,古代文体在政治制度、礼仪文化、宗教信仰、人生日用中的意义也渐渐浮出水面.
-
-
郗文倩
-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近些年来,在新的学术意识推动下,文体学研究成为备受关注的学术热点,也成为古代文学研究走出研究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文体学研究重要基础的文体史研究,无疑受到研究者更多关注.一方面,史传、诗歌等传统文学史研究对象获得新的研究动力,继续向前推进,另一方面,以往被排除在文学史研究视野之外的实用性文体如诏、策、奏、议、祝、颂、诔、碑、赞等开始受到关注,甚至佛事文体、道教辞诵等各类宗教信仰文书以及其他许多民间信仰仪式、日常交流文书等也成为专题研究的对象.随着文体个案研究数量的逐渐扩大,中国古代文体发展状况逐渐改变了原先的模糊状态,古代文体在政治制度、礼仪文化、宗教信仰、人生日用中的意义也渐渐浮出水面.
-
-
郗文倩
-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近些年来,在新的学术意识推动下,文体学研究成为备受关注的学术热点,也成为古代文学研究走出研究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文体学研究重要基础的文体史研究,无疑受到研究者更多关注.一方面,史传、诗歌等传统文学史研究对象获得新的研究动力,继续向前推进,另一方面,以往被排除在文学史研究视野之外的实用性文体如诏、策、奏、议、祝、颂、诔、碑、赞等开始受到关注,甚至佛事文体、道教辞诵等各类宗教信仰文书以及其他许多民间信仰仪式、日常交流文书等也成为专题研究的对象.随着文体个案研究数量的逐渐扩大,中国古代文体发展状况逐渐改变了原先的模糊状态,古代文体在政治制度、礼仪文化、宗教信仰、人生日用中的意义也渐渐浮出水面.
-
-
-
-
-
-
-
- 天津集智量文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8-09
-
摘要: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领域,涉及一种能自动甄别作文文体进行智能批量阅卷的系统方法。其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我国作文考试大多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后,不能自动甄别不同作文文体,就进行智能批量阅卷。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通过系统内置的文体甄别模块搜索并甄别作文标题及副标题关键词的文体表征;搜索并甄别作文首尾、中间部分及表达方式的文体表征;搜索并甄别作文表达方式中权重最大的文体表征;整合该文体的多项表征,通过参数计算,得到一个综合分数;最后对权重最大的文体进行反事实推理确认,并依据已确认的文体按照其专属文体测评标准进行智能测评,并自动生成私密查分码。主要用途:实现作文考试的自动甄别作文文体进行智能批量阅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