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审题
数学审题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专利文献10154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华章、赤子、新课程.小学等;
数学审题的相关文献由8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代中、刘世界、宋丹丹等。
数学审题—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154篇
占比:99.13%
总计:10243篇
数学审题
-研究学者
- 杨代中
- 刘世界
- 宋丹丹
- 戈燕
- 甘晓方
- 郑文秀
- 陈娟
- 于曼
- 付茁
- 任耀军
- 何水平
- 冯兆海
- 刘建辉
- 叶贵朋
- 吴传兴
- 吴卫东
- 吴建祥
- 周小青
- 周荣观
- 姜占环
- 孙东芝
- 宋喜燕
- 尹士月
- 崔荣琳
- 左镁琴1
- 张居美
- 张晓云
- 张永凤
- 张瑶
- 彭涛1
- 彭细芳
- 徐斌
- 戚有建
- 施振伟
- 普布索朗1
- 曾丽红1
- 曾燕铭
- 朱启州
- 李强
- 李美丽
- 杨光毕
- 杨兴富
- 杨利刚
- 杨君
- 杨捷
- 杨红萍
- 林枝茂
- 欧婷雅
- 汪静
- 沈琴
-
-
任耀军
-
-
摘要: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审题是数学学习关键的一步,仔细审题是打开解题大门的钥匙。仔细审题可以让我们理解题目的题意,清晰地分析题目的条件,联系已学知识进行解题,提高解答题目的成功率。然而,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在审题方面存在问题,导致解题错误。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导致审题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笔者分析了我们平时解题失误的原因,并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如何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
-
戚有建
-
-
摘要: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正确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重视审题、不会审题,由于审题不清,题意不明,从而导致各种错误频频出现.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学生没有弄清问题就进行演算和作图.为此,波利亚专门总结出一张“怎样解题表”,将解题过程分成四个步骤: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反思,其中第一步弄清问题实际上指的就是审题.那么,数学审题审什么?怎么审?本文结合具体的实例,谈谈促进高效审题的六个视角.1、审条件条件是解题的起点、也是解题的主要依据,所以要仔细读题、看清关键词、准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给出了什么条件、要挖掘条件的内涵与隐含信息,利用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
-
陆李华
-
-
摘要:
思维是人类最重要的高级心理活动之一,思维方式决定着行为方式。另一方面,批判性思维具有反思、审慎、全面、严密的特点,是深度学习所需的高阶思维之一。因此,在小学阶段,有必要将批判性思维的启蒙和培育融入到教学之中,让批判性思维的种子根植于学生心田。
-
-
朱启州
-
-
摘要:
转化与化归是数学学科重要的思想方法,化繁为简、化生为熟、化未知为已知,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化归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数学问题对应模型联想方法解答问题本文就在数学解题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转化与化归"谈一点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1根据解题目标选择转化对象是转化的起点数学审题是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观察、理解问题,达到准确理解题意,明确解题目标,合理选择转化对象,减少盲目性.
-
-
崔荣琳
-
-
摘要:
数学这门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以及全局性比较明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师需要着眼于学生知识应用的相关要求,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为依据,切实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在学科教学中,有的教师忽略了不同教学的元素的分析。无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无法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完成练习任务时的感觉无从下手,这一点与学生的审题能力存在密切联系。对此,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开始着眼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相关要求,主动探索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相关策略。
-
-
-
-
孙东芝;
于曼;
李美丽
-
-
摘要: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中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阶段的数学题,不管是简单题还是难题,都需要认真审题.许多学生因没有看清题意或没看清题目而着急回答,从而造成失误.我们平时所说的粗心、大意正是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表现.由此可见,审题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是解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认真审题,才能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清条件与问题,找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解答思路.
-
-
-
程守杰
-
-
摘要:
数学的重要性对学生来说自是不言而喻的,数学作为一门基础主科,贯穿于人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首先需要对数学题目进行有效审题,只有在审清题目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的对数学知识进行认知,进而对数学学习能力有一个基础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