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发现
数学发现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38篇,主要集中在数学、教育、思维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8篇、专利文献17842篇;相关期刊218种,包括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高中数学教与学、数学教学研究等;
数学发现的相关文献由355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华兴、张俊、林革等。
数学发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842篇
占比:98.14%
总计:18180篇
数学发现
-研究学者
- 何华兴
- 张俊
- 林革
- 陈建强
- 于德元
- 吴智勇
- 张峰
- 施磊倩
- 李青燕
- 殷久迁
- 王新骇
- 荆志强
- 谭连兴
- 赵延勇
- 邓勇
- 陈蕾
- 马宝树
- 魏嵬
- 黄文祥
- Christian Skau
- Martin Raussen
- T.B维诺格拉多瓦
- T.帕帕斯
- 万伟
- 于志洪
- 付亚琼
- 任伟芳
- 任天胜
- 伏晓峰
- 侯镇(荐)
- 俞旭明
- 俞杏明
- 傅雨春
- 储开荣1
- 储红伟
- 关楠思
- 冯习武
- 冯建勋
- 冯联英
- 冯跃峰
- 刘元声
- 刘兆隽
- 刘刚
- 刘发贵
- 刘妍霞
- 刘嫚
- 刘平
- 刘彩梅
- 刘得柱
- 刘昌龙
-
-
杨晓翔;
吴智勇;
柳宏明
-
-
摘要:
“数学发现”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实验、归纳、猜想、验证等,经历数学的发现、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主动构建知识网络,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针对江苏省“数学发现”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表明:师生对开展“数学发现”必要性的认识和兴趣都很高,认为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定理和数学方法等可以利于“数学发现”,而对数学思想、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度较低。教师认同探究法和实验法利于“数学发现”,物质层面的教学环境对“数学发现”有较大影响;而学生认同练习法、演示法和讲授法适合“数学发现”,认为精神层面的教学环境对“数学发现”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科学设计学习检测,明确“数学发现”价值;培养教师数学素养,提升“数学发现”能力;严控讲授作业时间,丰富“数学发现”时空。
-
-
李继军
-
-
摘要:
计算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技能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应有新的教学价值诉求。结合计算教学实践,挖掘计算教学训练价值的着眼点有五个:一是引发学生惊奇的训练设计,二是突出数学理解的训练设计,三是感悟数学思想的训练设计,四是体现数学发现的训练设计,五是经历研究意识的训练设计。
-
-
-
张朋举
-
-
摘要:
除了知识技能与应用外,数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数学文化越来越得到重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多处提到,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课程性质中也指出"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教师应有意识地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将数学文化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认识数学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感悟数学的价值,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应用意识和人文素养等".
-
-
-
-
洪晓燕
-
-
摘要:
为了培养学生形成综合全面的数学综合素养,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结合各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进行操作探究性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和思考,进而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魅力。本文结合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就小学教师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操作探究性教学改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