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长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美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专利文献62250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现代交际、山东教育:中学刊、现代教学等;
教育即生长的相关文献由116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后月、孟晓东、本刊编辑部等。
教育即生长—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2250篇
占比:99.82%
总计:62362篇
教育即生长
-研究学者
- 吴后月
- 孟晓东
- 本刊编辑部
- 李亚楠
- 杜威
- 王开东
- 秦明利
- 钱进
- 陈建国
- 陈正江
- 马贞
- 严延
- 代丽娟
- 任侠
- 冯义芳
- 冯卫东
- 刘佳敏
- 刘印平
- 刘合田
- 刘崧
- 刘慧慧
- 刘波
- 刘红专
- 刘美娟
- 刘美辰
- 刘黎明
- 南林
- 博仔
- 卞彩云
- 叶水涛
- 叶红
- 吕建国
- 吕海涛
- 吕爱军
- 吴秀菊
- 周卫东
- 周国平
- 周应佳
- 周忠阳
- 周文芳
- 周蓓
- 唐广泉
- 姚耀飞
- 孙国平
- 孙景伟
- 孙绍荣
- 孟筱
- 孟繁冬
- 季科平
- 张倩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对于儿童来说,尤其如此。幼儿的生长融于生活之中,生活是其生长的土壤,生长是其生活的主旋律。生活蕴含的发展机制对幼儿生命完善尤为重要。蒙台梭利说:“幼儿有强烈探索环境和周围一切的本能,这种生命的冲动促使幼儿从生活中学习并发展自我。”尊重幼儿的生活,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是“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的基本特征。
-
-
王卓
-
-
摘要: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长”的重要教育观点,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这些教育理念体现着儿童本位与儿童立场。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赋予儿童生长过程中生命意义的建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发挥小学语文生长课堂的作用,并在应用语文生长课堂过程中创设真实教学情境,使小学生能够摆脱枯燥、教师单方面输出、与生活实际割裂的课堂学习,更好融入情境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
-
陈建国
-
-
摘要:
两千年前,道家就提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几百年前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不能违背儿童的天性发展,因为教育就是人的天赋本能的一种自然生长的过程.杜威也指出,生长本身就是目的,教育即生长.因此,数学教学绝不是知识、方法的简单传授,它应该从数学现实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理性建构、自然知新、不断成长.
-
-
-
-
摘要: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诞生于百年老校,创建于2008年。学校遵循儿童、自然、教育的发展规律,以“教育即生长”为教育哲学,确立了“畅享蓬勃生长的力量”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办一所“活泼泼、乐滋滋”的学校。构建了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学校以“天天向上”为主题,着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打造“生长课堂”为抓手,着力提升教学品质。
-
-
陈正江
-
-
摘要:
文章应用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长”与“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从青年人由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这个阶段切入分析,提出“自然成人”和“社会成人”的概念,论证“从自然成人走向社会成人”的命题,并结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生千日成长工程”案例,论述引导大学生从自然成人走向社会成人的探索与实践。
-
-
-
-
摘要: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独立建制于2015年,学校遵循儿童、自然、教育的发展规律,以"教育即生长"为教育哲学,确立了"畅享蓬勃生长的力量"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办一所"活泼泼乐滋滋"的学校。学校以"天天向上"为主题,着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生长性德育"为重点,着力创新德育工作.
-
-
蔡福山
-
-
摘要: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研存在着一个现象:多数是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教学方面,对教研自身的研究较少,即"元教研"的研究较少。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更多依托粗放型经验的支撑,呈现的是细节、点状的改进,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和结构性的思考。下面试图运用"教育即生长"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对教研进行解构和重构,以期促进小学数学教研的转型。一、"生长教研"的内涵剖析1.教育即生长。
-
-
陈正江
-
-
摘要:
文章应用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长"与"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从青年人由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这个阶段切入分析,提出"自然成人"和"社会成人"的概念,论证"从自然成人走向社会成人"的命题,并结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生千日成长工程"案例,论述引导大学生从自然成人走向社会成人的探索与实践.
-
-
张斌
-
-
摘要:
实施一个新教育理念,意味着追求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既要进行制度与文化层面建设的"顶层设计",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规划";构筑理想的立学课堂,既要聚焦关键要素,又要提升教师素养,让儿童自然生长.
-
-
章兴祥
-
-
摘要: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就是目的。"语文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生长,以学生的生长为重心。语文课堂上教师理应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语文素养发展的规律,凭借语文课程自身所特有的魅力去"滋养"学生。给学生以积极的变化,让学生的语言、思维、精神能活泼地生长,让学生真正拥有良好的生长态势与持续生长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