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委员会
教授委员会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19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92篇;相关期刊114种,包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云南警官学院学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2011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综合改革“学术研讨会等;教授委员会的相关文献由115位作者贡献,包括严蔚刚、宣建林、熊丙奇等。
教授委员会
-研究学者
- 严蔚刚
- 宣建林
- 熊丙奇
- 韦希
- 任银平
- 姚剑英
- 姜鹏
- 屈代洲
- 张功员
- 张峰
- 张鸣
- 张黎力
- 徐晓丹
- 戴栗军
- 李伟
- 毕宪顺
- 甘金球
- 程晨
- 耿景海
- 胡卓君
- 许文
- 许杰
- 赵颖
- 鄢明明
- 钟钛申
- 陈永正
- D·G·约翰逊
- 于文明
- 亚伯拉罕·派斯
- 何光全
- 何华明
- 凌炜
- 凡草
- 刘业泉
- 刘尧
- 刘英团
- 刘辉文
- 刘鸿鹤
- 华丹
- 周伟
- 商承义
- 姚思敏
- 姜素宣
- 孙常生
- 孙晓华
- 崔智林
- 庞辉
- 张君辉
- 张彪
- 张晓娟
-
-
-
祝士明;
高洁
-
-
摘要:
加强大学二级学院的科学治理是理顺大学治理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推进"教育现代化2030"的重要切入口.完善治理结构是提升二级学院治理能力的核心.自上而下的"党政共同负责"管理体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深化而凸显出学术权力落寞、民主管理权力缺位等不足.在此基础上应构建二级学院"党政教民"协同治理结构,将政治、行政、学术以及民主管理权力分层纳入决策体系,同时抓好院系层面"教授委员会"和"学生代表大会"两项建设重点,以保障协同治理的有效推进和良好运转.
-
-
-
-
-
严蔚刚
-
-
摘要:
以教育部核准的84所高校章程之规定为研究内容,我国高校学院学术组织(教授委员会)在治理结构中的关系类型大致可分为四种:受控型(教授委员会对党政联席会负责)、双重受控型(教授委员会对党政联席会和校学术委员会负责)、操控型(教授委员会与党政联席会分工负责)和半操控半受控型(教授委员会与党政联席会分工负责、对校学术委员会负责).学院学术组织在“教授治学”作用发挥方面仍有较大空间.建议进一步明确学院学术组织在学术事项方面的决策地位,试行党政学联席会议制度;学院学术组织“以块为主”运行,与学校学术委员会分权而治,进一步彰显“教授治学”.
-
-
樊凡
-
-
摘要:
对高校治学相关问题的讨论和改革实践,常常被局限在权力主体是否得当的维度,侧重于探索以教授委员会为核心力量的治学体系.这不但忽视了权力运行方式的去行政化问题,而且忽视了治学及其相关问题的政治性.由此导致以教授委员会为核心力量的治学体系不但在实践中有着将学术、教学事务再行政化的倾向,而且由于其理论前提通常建立在一种不道德、不民主、不公正的假定之上,在实践中充满争议.
-
-
朱科蓉
-
-
摘要:
教授委员会是美国公立高校普遍实行的内部治理模式.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将教授委员会定义为"由教师组成并为教师代言的机构",在学校所有政策上拥有四项重要权力,即政策的制定权、审查权、修订权和建议权,设置了从院级到校级非常完备的机构,运行机制相对完善.但教授委员会在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效率、学术与行政三个方面还是存在一些冲突与问题.
-
-
王小华
-
-
摘要:
高校教材管理中普遍存在教材管理不能围绕管理的目标而流于形式,优秀教材选用率低以及教材选用仅由任课教师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质根源是代表高校各学科专业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教授委员会没有参与教材管理,尤其是在教材的选用管理活动中缺席.要保证高校教学中师生能使用优质教材,应该让高校教授委员会作为教材管理主体参与教材管理,尤其是拥有教材选用的最后决定权,这也是教授治学的一种体现.
-
-
-
-
摘要:
马勇男,1980年生,中共党员,博士,高级实验师,中国生物重程学会会员,生物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包头师范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
-
姜鹏
- 《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大学教授委员会是教授群体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由于观念和制度所限,一些高校教授委员会制在实践中出现了形式化、虚位化的两难困境,在明确教授委员会的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教授委员会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委员产生、职权行使和议事规则三个方面.在运行机制的优化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四个方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教授委员会的运行有章可依;完善聘任制度,使人员多样化;明确各机构职能范围,规范教授委员会职权;坚持民主平等原则,健全教授委员会监督与考核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