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5736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3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782篇;相关期刊2165种,包括评价与管理、出版科学、图书情报知识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0年中国结构风工程研究30周年纪念大会、全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论坛暨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研讨会、武汉大学110周年校庆大会等;武汉大学的相关文献由3156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讯、本刊编辑部、本刊记者等。
武汉大学
-研究学者
- 本刊讯
- 本刊编辑部
- 本刊记者
- 吴昕炜
- 佚名
- 杨欣欣
- 黄河胜
- 涂上飙
- 书彤
- 余玮
- 刘经南
- 刘道玉
- 武大哲
- 蛰泰
- 邓新明
- 冯天瑜
- 刘力
- 单波
- 吴成泰
- 吴江龙
- 宋时磊
- 张颖
- 文化软实力研究编辑部
- 李维武
- 童乔慧
- 赵雯
- 长江
- 陈虎
- 乐思
- 余平
- 刘刚
- 刘志伟
- 刘文祥
- 刘青松
- 卢斯飞
- 吴世文
- 尹颖尧
- 彭翔
- 曲凡歧
- 柳咏心
- 温宝
- 王怀民
- 王新才
- 珞珈
- 蒋明
- 连凡
- 郭路瑶
- 陈丹
- 陈志鸿
- 陶德麟
-
-
眭海刚(图)
-
-
摘要:
眭海刚(1973-),男,山西晋中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博士,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导。珞珈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光谷“3551”人才,湖北省“双创战略团队”技术带头人,王之卓青年科学家,多个领域专业组专家。
-
-
成龙
-
-
摘要:
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学报》主编汪信砚撰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与方法》一书,于2021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汪信砚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近20年的心得之作,与武汉大学李达先生、陶德麟先生开拓创新、上下求索的精神可谓一脉相承。捧读再三,深为其强烈的问题意识、坚实的理论功底、浓厚的现实情怀、深刻的哲学沉思所折服。
-
-
-
杨烁;
张彦
-
-
摘要:
2012年,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她在运动型支原体无编校结构域的LeuRS的催化机理方面取得重大收获,2018年,她在博士后的工作期间发现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重编程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的代谢;2020年,外泌体如何引起肿瘤转移这一问题成为她的重点研究方向,此时的她愈发意识到科研创新对国家、对民族的重要性。她就是闫卫,一位年轻的生命科学科研工作者,正在用自己的博学、创新诠释着对生命的敬畏。
-
-
无
-
-
摘要:
在身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的杜清运看来,“测绘”二字,实则是“测”与“绘”两门学问的统称。如果要谈论“新型基础测绘”,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革新固然有其篇幅,数据的处理、分析、呈现与应用亦不应当被遮蔽。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杜清运说,数据本身并非产品,数据经加工而成为产品。在基础测绘趋于“内业化”的当下,新型基础测绘成败的关键,或许正在于“绘”。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1、《水电与新能源》期刊创刊于1987年,现由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与中国三峡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教授任主编,六位国内外院士担任本刊顾问。编辑部由多位教授组成,编辑部设在武汉大学。2、《水电与新能源》为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期刊,月刊。
-
-
-
-
摘要: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簧,武汉大学;九州治水,院名是扬。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可追溯至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土木系水利组,1952年成立武汉大学水利学院,195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武汉水利学院,1958年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93年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四校合并成立新的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的水利工程系、水力发电工程系、水资源与河流工程系及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整合成立水利水电学院。
-
-
陈琛
-
-
摘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70余年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重点围绕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新要求,以武汉大学具体培养实践为例,结合改革阶段性成果展示与经验总结,从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两方面探讨了以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全过程、全环节改革的可行路径。
-
-
郑小江
-
-
摘要:
为了规范毛叶山桐子产品的名称,便于人们认知接受山桐子产品,推动山桐子产业规范、健康发展,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山桐子产业发展分会于 2017年10月31日,在武汉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山桐子产品名称专家论证会”,正式将其更名为“油葡萄”。论证会由时任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封加平同志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