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异烟肼

异烟肼

异烟肼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2142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43篇、会议论文67篇、专利文献132篇;相关期刊714种,包括中国防痨杂志、临床肺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 相关会议59种,包括中国药学会第三届药物检测质量管理学术研讨会 、2015科学研究与结核病防治高峰论坛、全国结核病诊疗与防控暨第二届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防治新进展研讨会等;异烟肼的相关文献由4807位作者贡献,包括冯福民、侯艳宁、王洁等。

异烟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43 占比:90.71%

会议论文>

论文:67 占比:3.13%

专利文献>

论文:132 占比:6.16%

总计:2142篇

异烟肼—发文趋势图

异烟肼

-研究学者

  • 冯福民
  • 侯艳宁
  • 王洁
  • 卢春凤
  • 陈廷玉
  • 张亮
  • 张文宏
  • 王自立
  • 陆宇
  • 廖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汪慧芳; 赵心同; 栾家杰; 侯为顺
    • 摘要: 目的 探讨N-乙酰转移酶2(N-acetyltransferase2,NAT2)基因多态性在指导结核个体化治疗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异烟肼致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TB-DILI)病例1例,结合文献对异烟肼所致ATB-DILI的诊断标准、临床特征、防治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因治疗结核服用异烟肼0.3 g,1次/d,用药7 d后出现肝功能损害,停药,给予保肝治疗后缓解.对患者进行NAT2基因多态性,为慢乙酰化型.异烟肼减量至0.1 g,1次/d,给予预防性保肝治疗,随访患者5个月,未再出现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结核病情控制稳定.结论 异烟肼所致ATB-DILI较为常见,通过检测NAT2基因多态性,指导患者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苏倩倩; 高珣; 马卫兴
    • 摘要: 异烟肼是一种抗结核杆菌的药物,主要用于肺结核病的治疗,异烟肼含量测定是其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测定方法是药物异烟肼分析的教学内容。本文根据异烟肼的结构性质,如分离性质、紫外光谱性质、红外光谱性质、氧化还原性质、缩合性质和电荷转移性质,深入讨论异烟肼分析方法的内涵,为异烟肼分析方法教学提供思路。
    • 田丽; 周伟; 黄星; 吴显伟; 张惠勇; 鹿振辉; 张少言
    • 摘要: 目的:明确中国异烟肼(INH)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中国结核分枝杆菌耐INH基因突变的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的突变基因的突变位点、突变类型,以及氨基酸改变数量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共纳入69篇中英文文献,共6393株INH耐药结核分枝杆菌。95.71%(6119/6393)检测到基因突变或缺失,其中katG、inhA、aphC突变数量最多,分别占77.57%(4959/6393)、15.20%(972/6393)、3.69%(236/6393)。单基因单位点突变占87.80%(5613/6393),联合突变占12.20%(780/6393)。katG315突变占INH耐药菌株总数的56.22%(3594/6393),katG463突变占10.03%(641/6393),inhA15突变占10.10%(646/6393)。突变形式最常见的是C→T,占10.03%(641/6393)。结论:中国INH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突变基因最多的是katG、inhA、ahpC,突变密码子最多的是katG315、katG463、inhA15。
    • 胡莉莉; 付娟; 李伟
    • 摘要: 目的探讨异烟肼联合激素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异烟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检测治疗前后脑脊液ADA、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烟肼联合激素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明显降低脑脊液ADA、NSE表达水平。
    • 朱大冕; 刘文果; 沈静; 余锋平; 孔珏颖; 冯鑫; 胡彦
    • 摘要: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异烟肼(INH)和丙硫异烟胺(Pto)的耐药情况,分析INH耐药相关基因(katG、inhA、ahpC、kasA)及与Pto交叉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对233株INH耐药MTB临床分离株(37株对Pto同时耐药)的katG、inhA、ahpC、kasA基因进行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耐异烟肼菌株中未发现katG完全缺失,223株(96.5%)耐药株katG存在点突变、插入,其中2个突变位点未见报道。195株(83.6%)耐药株的第315位点突变;189株(81.1%)耐药株第463位点突变(R463L),其中166株(71.2%)与第315位点联合突变;在其他位点发生突变的菌株4株,包括D448G 1株、D419H 1株和2株同义突变。11株(4.72%)INH耐药菌株中inhA点突变,包括S94A 1株、I194T 1株,C-15T 9株。37株Pto耐药的菌株中,8株点突变且均为inhA C-15T(4株为inhA单基因点突变C-15T,4株发生katG S315T和inhA C-15T的双基因联合突变)。全部耐药菌中有1株为ahpC基因突变,未发现有kasA基因突变。结论进一步证实katG315和inhA-15基因位点突变与MTB对INH耐药密切相关;INH与Pto存在着交叉耐药,但耐药率较低,Pto耐药的发生与inhA-15位点突变密切相关。
    • 田子钊; 周晨希; 周伟; 李沫; 褚云鹏; 怀聪; 秦胜营
    • 摘要: 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具有肝脏毒性,其发生机制需要进一步阐明。本研究使用异烟肼处理肝细胞,分析不同处理时间表达谱的差异。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6个与肝脏毒性相关的基因簇和一系列相关通路;进一步通过蛋白互作分析和时间序列差异分析方法,筛选出表达水平具有时间依赖性的13个关键基因。本研究结果为理解异烟肼引发肝脏毒性过程提供了思路,为今后药物性肝脏毒性的监测以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基因。
    • 童涌; 宋群; 童照威
    • 摘要: 目的探讨耐药基因芯片技术对耐药结核患者早期诊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结核病门诊辖区内(吴兴区、南浔区)登记的细菌学阳性患者88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耐药基因芯片技术引入前(采用传统药敏试验)308例,为对照组;耐药基因芯片技术引入后(同时采用传统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芯片技术检测)574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并根据传统药敏试验或耐药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评估两组患者异烟肼及利福平耐药检出率、耐药性反馈时间以及治疗第2或6个月末临床症状、影像学好转及痰检阴转情况。结果观察组(基因法)、观察组(传统法)、对照组(传统法)患者异烟肼或利福平耐药分别108、113、52例。观察组(基因法)、观察组(传统法)、对照组(传统法)耐药性反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个月末,观察组(基因法)患者总体临床症状好转率、影像学好转率、痰检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传统法)(均P0.05)。结论耐药基因芯片技术能提高耐药结核的早期快速诊断,有利于治疗方案调整时机前移,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鲁晶晶
    • 摘要: 目的探讨在结核病初治疗时增加异烟肼用药剂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于调兵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使用异烟肼的剂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剂量,研究组增加异烟肼的用药剂量,对比2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痰涂片转阴率、痰培养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多,研究组肝功能损伤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结核病初治中增加异烟肼用药剂量效果显著,可提高痰涂片与痰培养转阴率,降低肝功能损伤程度,改善期肺功能,建议推广。
    • 冼宏; 陈利霞; 甘凤英
    • 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好转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CD4^(+)(46.45±5.02)%、CD4^(+)/CD8^(+)(2.16±0.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97±4.76)%、(1.30±0.24),CD8^(+)(21.54±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49±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显著,能够提高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好转率,调节机体免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王忠生; 邝先民
    • 摘要: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采取不同剂型异烟肼与利福平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80例肺结核患者,依据电脑盲选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利福平注射液+异烟肼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及病灶吸收率,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灶吸收率87.5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口服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异烟肼注射液+利福平注射液用于肺结核的治疗效果理想,有利于提高病灶吸收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但是,从用药配合度、操作方便等方面考虑,可以采用口服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来替代异烟肼注射液+利福平注射液治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