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程改革
基础课程改革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7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5628篇;相关期刊209种,包括历史学习(高考)、当代教育、考试周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计算机辅助教育专业委员会2005年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等;基础课程改革的相关文献由278位作者贡献,包括余建宝、刘丽霞、刘建娥等。
基础课程改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5628篇
占比:99.24%
总计:35902篇
基础课程改革
-研究学者
- 余建宝
- 刘丽霞
- 刘建娥
- 吴玉佩
- 常娜
- 张凡定
- 徐红梅
- 徐长春
- 本刊记者
- 杨良保
- 林洋
- 梁琼
- 熊俊阳
- 王战军
- 王涛鹏
- 胡千红
- 胡少雄
- 邵桂华
- 陈文生
- 陈晖
- 陈秀英
- 万樱楠
- 万民
- 严星
- 严晓浪
- 乔绪吉
- 于慧敏
- 代建军
- 任俊卿
- 何万良
- 何永香
- 何玉琴
- 傅如良
- 冯正群
- 冯玉芳
- 冯素梅
- 冯蕾
- 凌云志
- 刘东连
- 刘丽萍
- 刘书娜
- 刘会敏
- 刘国良
- 刘广仁
- 刘建林
- 刘杰
- 刘海燕
- 刘玉
- 包亚萍
- 卢学渊
-
-
宫晨
-
-
摘要:
文章以培养应用型建筑师为目标,对基础课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将学科基础课与专业领域课课程进度和内容均紧密结合,同时融入思政与行业法律法规,改进教学方法,以解决现状制图基础教学中定位不清、教材陈旧、课上满堂灌课下训练缺指引、课程封闭、学生行业认知高度不够等问题,以打造全新的基础学科教学模式。
-
-
马晓骏
-
-
摘要:
目前,技工院校发展势头迅猛,各项改革大力推进。但是,其中的文化课程的改革似乎在很长时间内都维持一种现状,这也导致对课程的改革陷入无法创新的局面,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进展措施。一些基层教学工作者本质上非常愿意投入改革工作,但是由于得不到学校的支持,导致对文化课程的改革无法持续推进。基于此,我们需要对现今技工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进行深入地探索。
-
-
吴文珏
-
-
摘要:
如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有目共睹,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中职语文应如何凸显他的作用和地位,是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思索的问题.本文以中职语文课程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厘清新时代学子的思想动态,从而梳理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必要性.
-
-
黄津成
-
-
摘要:
自2001年基础课程改革启动以来,校本课程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学校也是如此。如果把需要学校自行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计算在内,校本课程在课表上占据的比例已经超过了20%,在高年段甚至超过了30%。
-
-
孙美华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实施,幼儿教育课程加大改革力度,内涵得到不断发展。幼儿园要以幼儿整体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规划自己的课程,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课程的建构应指向教师与幼儿的发展,渗透于一日教育活动中。
-
-
-
程亮
-
-
摘要:
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不仅是对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使其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具备更好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并且提高对这项教育内容的重视程度。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人才的培养要求,对现有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进行改革,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就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
-
张辉
-
-
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各学科已将核心素养纳入教育教学的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必然成为教育者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面对当今这样一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也成为最受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重视的素养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探索如何将信息素养培养和学生自主发展有机结合,强化信息素养培养的意识、探索信息素养实现的途径、在信息的传递中关注人文情怀,必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
-
-
秦海霞
-
-
摘要:
目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的课堂教学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一轮九年义务教育基础课程改革的新教学理念中,我们教师也明确提出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
-
宋华
-
-
摘要:
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四川三河职业学院为适应职场需求变化,创新高职语文课程,大胆将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语文”改为“职场语言应用与沟通”课程.从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考核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课程改革的创新和实践成效,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