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反应磁控溅射

反应磁控溅射

反应磁控溅射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88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75600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导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12届中国光伏大会暨国际光伏展览会(CPVC12)、TFC‘2011全国薄膜学术研讨会、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等;反应磁控溅射的相关文献由528位作者贡献,包括江美福、张庆瑜、宁兆元等。

反应磁控溅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75600 占比:99.92%

总计:175748篇

反应磁控溅射—发文趋势图

反应磁控溅射

-研究学者

  • 江美福
  • 张庆瑜
  • 宁兆元
  • 李戈扬
  • 章壮健
  • 余志明
  • 孔明
  • 张永熙
  • 徐可为
  • 徐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史淑艳; 马博; 薛梦瑶; 申浩阳; 贾里哈斯; 孙纳纳; 周大雨
    • 摘要: 微电子器件的迅速发展对TiN电极薄膜电阻率、表面粗糙度以及厚度均匀性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采用半导体工艺兼容的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上制备TiN薄膜。通过XRR、GIXRD、四探针测试仪和AFM等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衬底偏压、工作气压和溅射电源对薄膜晶体结构和电阻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采用直流电源进行溅射镀膜时,在-200 V的衬底偏压和0.3 Pa的工作气压下,得到了沿(200)晶面择优生长、表面粗糙度为0.7 nm、电阻率为38.7μΩ·cm的TiN薄膜。在该工艺条件下,分别采用直流和射频电源在4英寸单晶硅衬底上制备TiN薄膜。最终采用射频电源可获得高导电性、原子级平滑且厚度均匀分布的薄膜。分析发现:在使用射频电源的放电溅射过程中,高频交变电场使放电空间的电子在电极之间震荡,产生比直流放电更有效的碰撞电离,因此射频磁控溅射比直流磁控溅射沉积的薄膜更致密。
    • 刘鑫宇; 张艳; 蔡吴敏; 王军军
    • 摘要: 高熵合金碳化物(HEAC)薄膜具有高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良好等特性,在摩擦腐蚀环境下的材料防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关于HEAC薄膜的摩擦腐蚀行为以及腐蚀磨损之间交互作用的研究较少。为促进HEAC薄膜在海水环境下的应用,利用反应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制备(CrNbTiMoZr)C薄膜,并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对薄膜在人工海水环境中不同载荷(1N、2N、4N)条件下的摩擦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rNbTiMoZr)C薄膜在人工海水中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和耐磨损性能,即使在较高载荷(4 N)条件下,薄膜总腐蚀磨损率(T=0.158 7 mm^(3)·d^(-1))也仅为相同测试条件下304L SS的1/3。交互作用分析表明,薄膜的腐蚀加速磨损速率所占总腐蚀磨损率(T)的比值最大(约80%),腐蚀磨损过程中腐蚀对于磨损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为促进(CrNbTiMoZr)C薄膜在海水环境下材料防护领域中的应用及摩擦腐蚀交互作用分析提供了理论与数据支持。
    • 令晓明; 王瑞; 王伟奇; 聂文豪
    • 摘要: 光热转换薄膜在航空、航天和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应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获得具有高效吸热以及低发射率特点的新型光热薄膜材料,利用中频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制备W/W-W_(x)N(H)/W-W_(x)N(L)/W_(x)N光热转换薄膜的基础上,引入WO_(x)作为新型光热转换薄膜的减反射层,以期改善光热转换薄膜的吸收性能。讨论和比较了不同样品的光学性能、表面形态、结构信息以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WO_(x)减反射层包含多种钨的氧化物,呈现非晶态致密结构;新型光热转换薄膜吸收发射比为0.90/0.089,具有高效的光热性能。
    • 曹丽娜; 邵文婷; 陈建; 王富强; 武上焜; 杨巍; 要玉宏; 刘江南
    • 摘要: 目的提高(WMoTaNb)Zr_(x)N薄膜的硬度与弹性模量、膜基结合力、摩擦磨损及抗烧蚀性能。方法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技术,通过对Zr靶功率的调控,在单晶Si和M2高速钢基体上制备不同Zr含量的(WMoTaNb)Zr_(x)N薄膜。采用FESEM对薄膜的表面及截面形貌进行观察,利用XRD对薄膜的物相组成进行分析,采用纳米压痕仪、划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对薄膜的硬度、膜基结合力及摩擦磨损性能进行表征,通过氧–乙炔烧蚀试验对薄膜的抗烧蚀性能进行测定。结果(WMoTaNb)Zr_(x)N薄膜主要由FCC和BCC固溶体结构组成,Zr元素引入后,薄膜FCC(200)晶面衍射峰消失,FCC(111)与(311)晶面衍射峰强度增强。随着Zr靶功率的增加,薄膜中Zr元素含量逐渐增加,薄膜的硬度与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膜基结合力呈现不规律变化,薄膜的抗烧蚀性能逐渐提升。薄膜的摩擦系数随着Zr靶功率的增加而增大,但维持在0.65~0.95。当Zr靶功率为40 W时,制备的薄膜硬度、弹性模量及膜基结合力均达到最大,分别为27.9 GPa、291.3 GPa、84 N,此时薄膜的磨痕深度最小为227 nm。结论Zr靶功率为40 W时制备的薄膜硬度、弹性模量、膜基结合力、摩擦磨损与抗烧蚀性能最佳。
    • 张冰烨; 袁妍妍; 涂昱淳; 孙健; 兰睿; 晏超
    • 摘要: 采用Ti靶和ZrO2靶在Ar、N2混合气氛中进行反应磁控溅射的方法,在不同预处理的基底上沉积制备了一系列的TiN/ZrON周期结构多层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纳米力学综合测试系统对薄膜的微结构、表面粗糙度和膜基结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层膜的结晶性整体较差,室温下沉积的薄膜多以非晶态形式存在.200°C生长温度下,结晶性略有提高.制备的多层膜均生长致密,颗粒分布较为均匀.在经过腐蚀处理和预镀一定厚度金属Ti层的不锈钢基底上生长的薄膜进行结合力测试.结果表明,增加预镀金属层的厚度和腐蚀处理方法可以提高薄膜的结合力.
    • 摘要: 反应磁控溅射CrCu靶制备导电耐蚀双纳米结构碳薄膜贾倩1,2,张斌1,2,张俊彦1,2(1.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北京100049)[摘要]双极板,作为最具有潜力的清洁高效新型能量转换装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核心部件之一,要求具备优异的导电性、耐蚀性以及力学性能。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石墨、金属和聚合物复合材料.
    • 高洁; 姚威振; 杨少延; 魏洁; 李成明; 魏鸿源
    • 摘要: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在Si(111)衬底上制备了ZrN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以及霍尔测量等测试分析手段表征了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电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ZrN薄膜为立方相NaCl结构,具有(111)面择优取向.在Ts=550~650°C时,薄膜的结晶性最佳.薄膜呈柱状生长,晶粒尺寸会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当Ts=550~750°C时,表面出现三角锥状晶粒.制备的ZrN薄膜表面较为平整,表面粗糙度在3.9~6.67 nm之间.测得薄膜的电阻率大小在1.43~24.5×10-3Ω·cm之间,且电阻率与薄膜的结晶性以及晶粒尺寸相关;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在0.869~4.38×1020 cm-3之间,Ts=550~650°C的薄膜电学性能较好.
    • 袁军平; 陈绍兴; 金莉莉; 代司晖; 郭礼健
    • 摘要: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工艺在S950首饰基材表面沉积防指纹用的SiO2薄膜,研究了氧气流量、氧气体积分数、溅射电流和沉积时间对沉积速率和薄膜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层沉积速率随着溅射电流增大而快速增加,随着氧气流量增加而先升后降,随着氧气体积占比增加而先略升后稳定,随着镀膜时间的延长而略降.膜层的氧硅原子比随着氧气流量增加而快速增加,随着氧气体积分数增加而略有增加,随着溅射电流以及沉积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 高洁; 姚威振; 杨少延; 魏洁; 李成明; 魏鸿源
    • 摘要: 利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在Si衬底上沉积了高结晶质量的氮化锆(ZrN)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光谱椭偏仪(SE)研究了沉积时间对ZrN薄膜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沉积薄膜均为NaCl结构的立方相ZrN,具有(111)面单一取向;沉积时间的增加提高了薄膜的结晶质量;ZrN薄膜的表面形貌、晶粒尺寸以及表面粗糙度随沉积时间发生变化,沉积45 min的薄膜表面出现致密的三角锥晶粒,且表面粗糙度最大,薄膜呈柱状生长。随后利用Extend Structure Zone Model解释了ZrN薄膜的生长机制,最后研究了ZrN薄膜的光反射特性,发现反射光谱与晶粒形状和表面粗糙度密切相关,表面具有三角锥状晶粒的薄膜,其反射谱在300~800 nm波长范围内存在振荡现象,相比于具有不规则晶粒形貌的薄膜其反射率明显下降。本文中研究的生长条件与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可为器件中应用的ZrN薄膜最佳制备条件的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罗健; 张小伟; 代波
    • 摘要: 自旋塞贝克效应是由(亚)铁磁体中的温度梯度引起自旋塞贝克电压信号的现象,目前已成为热自旋电子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采用反应磁控溅射工艺在Si衬底上沉积NiO薄膜,分别研究了溅射功率、氧氩比例、溅射气压、衬底温度对NiO薄膜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实验中反应磁控溅射最适工艺条件为溅射功率110 W、氧氩比例0.15(O_(2)15 mL/min;Ar 100 mL/min)、溅射气压0.3 Pa、衬底温度400°C。研究了Si/NiO/Pt结构中温度梯度(温差)、磁场角度、NiO厚度变化和Pt厚度变化对自旋塞贝克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旋塞贝克电压与温差呈简单的线性关系,温差越大测得的自旋塞贝克电压越高;磁场角度与自旋塞贝克电压之间满足余弦函数关系式,即在0°和180°时所得自旋塞贝克电压最大,90°和270°时为零;反铁磁性绝缘层NiO的厚度越大,所测得的自旋塞贝克电压信号越强;顺磁金属层Pt的厚度越大,自旋塞贝克电压信号越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