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别嘌醇

别嘌醇

别嘌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62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7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92篇;相关期刊256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海峡药学、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2014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年会 、2013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年会等;别嘌醇的相关文献由1428位作者贡献,包括范敏华、周有财、尹述凡等。

别嘌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7 占比:83.25%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1.93%

专利文献>

论文:92 占比:14.81%

总计:621篇

别嘌醇—发文趋势图

别嘌醇

-研究学者

  • 范敏华
  • 周有财
  • 尹述凡
  • 李颖
  • 董林
  • 黄春
  • 张涛
  • 徐来
  • 王丹
  • 葛月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楠; 闻俊
    • 摘要: 目的:比较非布司他与别嘌呤治疗4~5期慢性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38例慢性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别嘌醇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素氮(BUN)、血尿酸(U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5%(68/69),高于对照组的85.51%(5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4~5期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肾功能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别嘌醇治疗。
    • 摘要: 2021年10月28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健康产品的信息提示,别嘌醇的产品专论在黑框警告(严重的警告和注意事项)、警告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用药信息项下更新了针对严重且危及生命的超敏反应风险增加的基因组学(HLA-B5801等位基因)的安全性信息。HLA-B5801等位基因已表明与别嘌醇发生严重超敏综合征(包括SJS和TEN)的风险增加有关。HLA-B5801等位基因的携带率在不同民族人群间存在较大差异:在汉族人群中最高达20%,在泰国人群中为8%~15%,在韩国人群中约为12%,在日本或欧洲血统的人群中约为1%~2%。在已知该等位基因携带率较高的患者亚组中,应考虑开始采用别嘌醇治疗前进行HLA-B5801筛查。慢性肾病可能增加HLA-B5801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超敏反应风险。
    • 胡苗青; 周珂; 梁恩军; 欧阳美萍
    • 摘要: 目的:观察养阴祛湿化瘀方对高尿酸性肾病大鼠肾功能及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1只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用氧嗪酸钾联合腺嘌呤灌胃法建立高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养阴祛湿化瘀方高剂量组、养阴祛湿化瘀方中剂量组、养阴祛湿化瘀方低剂量组及别嘌醇组,每组各8只。养阴祛湿化瘀方高剂量组、养阴祛湿化瘀方中剂量组、养阴祛湿化瘀方低剂量组分别予以养阴祛湿化瘀方37.2 g·kg^(-1)·d^(-1),18.6 g·kg^(-1)·d^(-1),9.3 g·kg^(-1)·d^(-1)灌胃,别嘌醇组予以别嘌醇片9.3 mg·kg^(-1)·d^(-1)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每次2 mL。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尿酸(uric acid,UA)、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的肾脏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UA、Cr、BUN水平高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UA水平低于模型组,养阴祛湿化瘀方高剂量组、养阴祛湿化瘀方中剂量组及别嘌醇组Cr水平低于模型组,养阴祛湿化瘀方中剂量组、养阴祛湿化瘀方低剂量组及别嘌醇组BUN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别嘌醇组UA水平低于中药各剂量组,养阴祛湿化瘀方中剂量组UA水平低于养阴祛湿化瘀方高剂量组、养阴祛湿化瘀方低剂量组,养阴祛湿化瘀方中剂量组Cr水平低于养阴祛湿化瘀方高剂量组、养阴祛湿化瘀方低剂量组,养阴祛湿化瘀方中剂量组BUN水平低于养阴祛湿化瘀方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较空白组大鼠肾脏外观及肾组织病变明显,养阴祛湿化瘀方高剂量组、养阴祛湿化瘀方中剂量组及别嘌醇组肾脏外观及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但养阴祛湿化瘀方低剂量组改善不明显。结论:养阴祛湿化瘀方能够显著改善高尿酸性肾病大鼠的肾功能,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李凤敏; 顾玲玲; 付建茹
    • 摘要: 目的比较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伴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62例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别嘌醇治疗,观察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段血清尿酸水平、血尿酸降低50%时间、血肌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10%,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2、5个月,两组血清尿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尿酸降低50%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血肌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别嘌醇比较,采用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效果理想,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尿酸和血肌酐水平,缩短血清尿酸降低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
    • 王越业; 贾成艳; 许媛; 许和鹏; 陈阿圆; 魏伟; 常艳
    • 摘要: 目的观察别嘌醇(allopurinol,ALLO)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色氨酸2,3-双加酶(tryptophan 2,3 dioxygenase,TDO)活性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A模型组、ALLO给药组(10、20、40 mg·kg^(-1))和阳性对照甲氨蝶呤组(0.5 mg·kg^(-1))。通过在大鼠右足趾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AA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足爪肿胀数、关节病理、脾脏指数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 like synoviocytes,FLS)增殖,探究ALLO的治疗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68^(+)巨噬细胞比例以及Th17/Treg比值;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肝脏和FLS培养上清中色氨酸(tryptophan,Trp)和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LLO给药后显著增加AA大鼠体质量,减少大鼠关节肿胀数,改善关节病理损伤,降低大鼠脾脏指数,抑制FLS增殖,减少脾脏巨噬细胞数量及降低Th17/Treg比值,抑制肝脏和FLS培养上清中Trp的代谢和Kyn的水平,降低肝脏Kyn/Trp比值(TDO活性)。结论ALLO对AA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可能与其调控TDO介导的Kyn途径代谢有关。
    • 苏晓娟; 李芳; 宋颖; 袁颖
    • 摘要: 目的比较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治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CKD合并HUA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及对照组(5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非布司他治疗,剂量为20~40 mg/d,对照组患者使用别嘌醇治疗,剂量为100~200 mg/d,均治疗24周。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血尿酸(SUA)、血肌酐(S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胱抑素C(Cys-C)]、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IL-6)]、心功能相关指标[心肌钙蛋白T(cTnT)、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A、SCr、Cys-C、CRP、ESR、NT-proBNP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eGFR高于同组治疗前;对照组患者UA、Cys-C、CRP、ESR、NT-proBNP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A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与别嘌醇相比,非布司他降尿酸的作用更强,同时能保护肾功能及改善炎症状态。
    • 赵海桃
    • 摘要: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DN合并HUA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别嘌醇口服,观察组给予非布司他口服。基线期与治疗后观察两组估算肾小球过滤率(eGF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尿酸(SUA)和血清肌酐(Scr)变化,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eGFR和A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eGFR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ACR、SUA、Scr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UA、Scr是eGFR的独立危险因素,SUA是A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别嘌醇相比,应用非布司他可提高DN合并HUA的临床疗效,终止、延缓甚至逆转DN合并HUA患者肾功能的恶化,其机制与降尿酸治疗和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密切相关。
    • 胡壮彬; 蔡世春; 黄俊成
    • 摘要: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控制慢性肾脏病病人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别嘌醇治疗,实验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20周后的血尿酸水平变化及20周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12周后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14.68±97.45)μmol/L vs(474.42±153.38)μmol/L,P<0.05],实验组治疗20周后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77.65±130.12)μmol/L vs(463.22±187.44)μmol/L,P<0.01)];治疗20周后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 73.3%,P<0.05)。结论:应用非布司他控制慢性肾脏病病人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较别嘌醇更加有效,且安全性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张亚凤
    •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采取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0例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别嘌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内皮素-1(ET-1)、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水平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ET-1、ICAM-1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血尿酸(398.03±94.35)μmol/L、ET-1(27.19±8.18)ng/L、ICAM-1(133.44±33.28)ng/L均低于参照组的(445.32±84.52)μmol/L、(33.88±7.18)ng/L、(164.67±41.07)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取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效果优于别嘌醇,能够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提升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吕彬彬
    • 摘要: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100例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别嘌醇治疗组予以别嘌醇治疗,非布司他治疗组则予以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不同药物治疗的结果。结果非布司他治疗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治疗有效性高于别嘌醇治疗组,P<0.05;治疗后非布司他治疗组患者肌酐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升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等不良反应少于别嘌醇治疗组,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高,安全性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