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致敏药物

致敏药物

致敏药物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25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28888篇;相关期刊143种,包括中国农村医学杂志、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皮肤病与性病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1年全国医院药学(药物安全性)学术会议、《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山东省第十一次皮肤性病学学术会议等;致敏药物的相关文献由50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学军、刘际虎、唐云志等。

致敏药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4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8888 占比:99.90%

总计:229113篇

致敏药物—发文趋势图

致敏药物

-研究学者

  • 刘学军
  • 刘际虎
  • 唐云志
  • 李军
  • 黄晓安
  • 于均峰
  • 刁庆春
  • 叶倩
  • 吴平
  • 吴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扎珍; 张韡; 索朗曲宗; 慈仁央吉
    • 摘要: 药疹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类型多样,病情轻重不一,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为研究临床应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及药疹的防治,对我院208例药疹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药疹患者208例,就临床资进行回顾。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发疹前有明确用药史,有一定潜伏期,停用致敏药物后皮疹逐渐好转或消退。分型标准[1]:轻症药疹包括发疹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固定性药疹、紫癜型药疹等,重症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JS)、剥脱性皮炎型药疹(ED)、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EN)、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ESS)和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疹(AGEP)。
    • 肖红梅; 肖红娟; 黄海花; 阳巍; 范秀珍
    • 摘要: 目的 对重症药疹患者的危险因素和致敏药物相关分析.方法 对医院2014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出现的30例重症药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出现药疹的危险因素和致敏药物.结果 本次回顾性分析发现,在危险因素上,患者年龄、药物使用时长、合并用药数量等相关因素都与药疹发生与治疗存在关系;在致敏药物上,抗生素类药物为主要致敏药物,占比30.00%,抗生素合并中药注射剂(16.67%)、抗生素合并血液制品(10.00%)、抗生素合并NSAIDS(10.00%),抗生素类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为主;其次包括解热镇痛合并中药注射剂(13.33%)、多种中药注射剂(13.33%)、抗癫痫类(6.67%).结论 重症药疹患者易受到年龄、药物使用时长、合并多种药物因素影响.
    • 祝可元; 蒋法兴; 常瑞雪; 张思平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发病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诊疗方法 .方法 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5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EN的可疑致敏药物以抗癫痫药为主.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黏膜受累、肝功能异常、继发感染等.入院后均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甲泼尼龙计算)(1~1.5)mg/(kg·d),联合静脉使用丙种球蛋白(IVIG)0.4g/kg,连续使用(5~7)d.其中SCORTEN评分≥3分的为9例(60%).结论 TEN是一种严重的皮肤黏膜急性疾病,积极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加强皮肤护理,预防继发感染,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 罗霞; 林新瑜
    •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致敏药物、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80例重症药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重症药疹中以重症多形红斑型(SJS)药疹最多见(44.4%),其次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23.8%)、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TEN)药疹(17.2%)、剥脱性皮炎型(ED)药疹(14.4%).致敏药物依次为抗生素类药(28.3%)、镇静抗癫痫药(21.7%)及抗痛风药(18.9%)等其他药物.该病以发热、皮肤黏膜损害为主要表现,易并发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等.结论 重症药疹常引起发热、皮肤黏膜损害和内脏受累等表现,抗生素类药物是最主要致敏药物,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 徐丹丹; 关明; 骆肖群
    • 摘要: 药物不良反应是用药过程中常遇到的且十分困扰临床医生的问题,皮肤是药物不良反应最常累及的器官之一.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皮肤称之为"药物性皮炎",即"药疹",少数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累及生命的重症药疹,但由于临床混合用药的情况导致真实的致敏药物难以明确,致使临床治疗中多种药物无法使用.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许多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等位基因和特定药物导致的药疹发病有着密切联系,用药前进行HLA风险基因筛查可显著降低相关药物重症药疹的发病率,但HLA基因筛查仅能预防有限的药物导致的重症药疹,大多数药物尚未发现HLA风险基因位点,因此只能通过其他检查明确致敏药物.目前药物激发试验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明确致敏药物的"金标准",但由于此测试方法风险较大并没有得到广泛开展.除此之外,多种体内外检查方法(体内试验包括斑贴试验及药物皮肤试验,体外试验包括血清IgE检测、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等)也为明确致敏药物提供依据.
    • 王瑛琦; 汪小海; 陈洁; 葛卫红
    • 摘要: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可能发生在围手术期任何阶段,发病迅速,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常危及患者生命.不同国家和地区导致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主要药物不同,例如英国第六次国家调查发现英国导致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药物按发生率依次为抗菌药物、肌松药、氯己定和专利蓝五号钙盐.我国最新专家共识认为,我国导致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药物主要为肌松药、抗菌药物、胶体、脂类局部麻醉药、血液制品和鱼精蛋白.该文对国内外围手术期导致过敏反应的药物因素进行分析.
    • 冯媛; 南楠; 耿玲玲; 李小青
    • 摘要: 目的 探讨渗出性多形性红斑(重症)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西安市儿童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渗出性多形性红斑(重症)患儿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儿男18例,女12例,男女比例约3:2.发病年龄(7.57 ±2.48)岁,其中最大13岁,最小2岁.此30例患儿符合渗出性多形性红斑(重症)诊断条件.其中可疑致敏药物包括:抗菌药物15例,占50%;抗癫痫药8例(苯巴比妥4例、卡马西平2例、丙戊酸钠2例),占26.7%;非甾体抗炎药5例(布洛芬4例、阿司匹林2例),占16.7%;无明确致敏药物2例,占6%.30例患儿均有口腔黏膜及眼结膜受累,并发角膜溃疡1例;外阴及生殖器受累10例.30例均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其中3例因脏器功能明显受损,病情进展快行血液净化治疗.4例发展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其中3例加用环孢素治疗.1例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表现为意识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行康复治疗2个月后恢复.结论 对于渗出性多形性红斑(重症)多数患儿合并肝脏功能异常,最易引起致敏的药物为抗菌药物及抗癫痫药物,在早期识别后,尽早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大多数预后良好,如效果不佳时可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生物制剂及血液净化等.
    • 高雪梅; 章星琪; 王芳
    • 摘要: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culprit drugs is crucial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severe drug eruptions.At present,no accurate and effective methods are available for identifying the culprit drugs in severe drug eruptions.Commonly used tests include patch test,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test and so on.However,low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limit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an in vitro technique,can identify culprit drugs in 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y detecting cytokines secreted by drug-specific T lymphocytes.It has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drug eruptions,and can b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acute stage of disease or among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Therefore,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 may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culprit drugs in severe drug eruptions.%早期发现致敏药物对重症药疹的防治至关重要.目前对重症药疹致敏药物的鉴定尚无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已有的斑贴试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等,因敏感度和特异度较低,难以广泛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通过在体外检测药物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鉴定致敏药物,在重症药疹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可应用于处于疾病早期及合并免疫抑制性疾病的药疹患者.酶联免疫斑点法可能成为鉴定重症药疹致敏药物的有效方法.
    • 吴于青; 姜国强; 宗佩兰
    • 摘要: 目的 观察药物刺激后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CD69、CD40L的表达变化,与药物激发试验结果比较,评价其在识别此类患者致敏药物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初治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超敏反应的患者26例为病例组,同期未出现超敏反应的对照组10例,采外周静脉血进行细胞原代分离后分别加入结核药进行细胞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CD40L和CD69两种蛋白的表达.结果 根据后期药物激发试验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致敏药物组和非致敏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致敏药物组患者PBMCs中表达CD40L、CD69的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非致敏药物组PBMCs中表达CD40L、CD69的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性,同时致敏药物组与非致敏药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致敏药物刺激后CD69、CD40L表达增加,这可能是一种用于识别此类患者致敏药物的有意义的体外检测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