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公共教育学

公共教育学

公共教育学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8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科学、科学研究、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8809篇;相关期刊241种,包括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教资料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21届学术年会、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等;公共教育学的相关文献由384位作者贡献,包括孙玉凤、裴长安、李允等。

公共教育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2 占比:0.7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8809 占比:99.22%

总计:49193篇

公共教育学—发文趋势图

公共教育学

-研究学者

  • 孙玉凤
  • 裴长安
  • 李允
  • 王静
  • 穆湘兰
  • 冯文全
  • 张有龙
  • 束仁龙
  • 梁雪斌
  • 米尔阿迪力江·托合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桂
    • 摘要: 作为一门实践学科,教育学的合法性取决于教育学的普遍性能否证成。在方法论上,教育学的普遍性需要对教育实践的合道德性进行普遍性证成,这从理论上意味着需要回应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然而,一个更深刻的观念现象是,教育学对普遍性的追求仍然会受制于理性多元论的现代处境。需要一种基于公共理性的公共教育学,通过提出一种公共教育观来证成教育学的普遍性格,达成理性多元论之间的重叠共识。不重视乃至遮蔽教育学的普遍性格,不恰当地强调教育学的文化性格,不利于教育学的健康发展。
    • 孙玉凤
    • 摘要: 以民族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并从提升公共教育学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结合专业特点挖掘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资源、改革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论述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
    • 陈慧; 李宝斌
    • 摘要: 思政元素与公共教育学的有机融合具有现实层面的必要性和政策层面的可能性。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思政价值体现在:教学目标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理念具有一致的内核;理论框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和现实针对性;课程内容具有鲜明的思政色彩。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体系应培育家国情怀、凸显师德教育、采取迁移式机制以实现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推进和完善需要学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保障机制;教师层面需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社会层面需营造课程思政的社会支持体系。
    • 孙玉凤
    • 摘要: 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挖掘课程思政资源是前提,做好思政资源融入是重点。公共教育学课程蕴含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认同、理想信念等丰富的思政元素,应结合专业知识点做好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实现课程思政资源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发挥课程育人价值。
    • 孙玉凤
    • 摘要: 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传授专业知识同时挖掘、利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对师范生的政治素养、品德修养、教育情怀产生影响,营造课程育人环境,发挥课程育人功能。以拉萨师专公共教育学课程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任课教师和师范生两方面了解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分析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 王娜; 宋红英; 范孝楚
    • 摘要: 公共教育学是面向师范生的教育通识类公共课程.长期以来,公共教育学课程及其教学问题屡遭诟病.深入剖析公共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特点与趋势,审视与反思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对推动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使用CiteSpace对近40年我国公共教育学研究中的700篇期刊论文的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图谱分析,发现公共教育学研究经历了20年缓慢发展、21世纪初期10年快速发展,近年又进入缓慢发展期;核心作者和机构过度分散,合作匮乏;研究范式重思辨而轻实证,高质量研究成果较稀缺;研究热点集中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方面.今后应扩大公共教育学研究队伍,形成师范院校研究共同体,注重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本体性、本土化和国际比较研究,关注"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变革研究.
    • 姜子云; 刘佳; 王聪颖
    • 摘要: 公共教育学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自2016年开始,江苏省每年在高考本科提前批次定向招录乡村定向师范生,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教学对象的变化促进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的改革创新,如何推动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强化定向乡村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如何将乡土文化融入"准乡村教师"职业道德从而"铸魂塑魄";如何重新理解和重建更具乡土性、在地化、开放性的教学逻辑,成为公共教育学课程的价值追求.教师教育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的乡土实践转向包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构与重建,将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情境,具有乡土性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体验与"准乡村教师"的职业生命体验相融合,同时将教育学体系的理论形态转向乡土的实践形态,让地域性和地方性知识走进课堂,促进具身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内容深度融合,紧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展开双向评估,最终实现教师教育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的"乡土表达".
    • 丁晓君
    • 摘要: 云课堂在公共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培养师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取网络优质课程资源,增进师生互动和交往,让学生更及时快捷地进行学习巩固和练习反馈。构建基于雨课堂的线下线上混合式教育学教学模式,需要以线下教学为主体,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以不过多增加学生的负担为考虑,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学的技能。
    • 廖媛
    • 摘要: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发挥教师“立德树人”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准则,塑造优良的价值观念,而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对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提出新的建设目标,“课程思政”由此而来。简而言之,“课程思政”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推动各类课程同思想政治课程保持相同的方向,相互协作,如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形成协同效应。公共教育学就是为培养合格教师而面向师范生开设的教师教育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对教育学发展的介绍,对古今中外教育理念的介绍,对一些基本教育方式方法的解释,是针对培养优秀人民教师专门开设的课程,其价 值就在于让师范院校的学生们了解到触碰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在这当中,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思想内核放在当下需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结合,加强公共教育学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