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3年内共计90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常用外国语、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978431篇;相关期刊471种,包括中国电化教育、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电化教育研究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西安教育技术与网络学会金秋学术年会暨第三届教育信息化高峰论坛、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CBE)学会年会、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16年会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相关文献由114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喆、郑小军、尹睿等。
信息化教学能力—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78431篇
占比:99.91%
总计:979334篇
信息化教学能力
-研究学者
- 刘喆
- 郑小军
- 尹睿
- 周笑
- 周素娜
- 唐瓷
- 姚敏
- 张红彩
- 曾青兰
- 杜玉霞
- 柳佳良
- 王静
- 赵健
- 赵可云
- 郭绍青
- 马丽
- 刁均峰
- 刘丽丹
- 孙步鲜
- 宁燕珍
- 张军征
- 徐学敏
- 李丹
- 李天龙
- 李娜
- 李玉斌
- 李运福
- 李静
- 杨顺钰
- 毛春华
- 王丹
- 谢宾
- 赵学瑶
- 邓映峰
- 钟莉
- 陈永光
- 黄露
- 严俊
- 严冉
- 严鹏
- 于惟璇
- 佘雅斌
- 倪妙珊
- 关楠楠
- 关玉兵
- 刘会宇
- 刘凤娟
- 刘喆1
- 刘学敏
- 刘帅
-
-
张攀红
-
-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与发展给传统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对湖北经济学院的调研,从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掌握、信息化技术的教学实践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配置五个方面,分析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和学校两个层面提出提升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对策建议,包括更新信息化教学理念、加强以研促教能力提升、建立协同合作的信息化教学共同体、加强信息化教学激励、构建良好信息化教学环境、完善信息化教学培训体系。
-
-
袁智强
-
-
摘要:
加拿大BC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过程,无论是学徒观察、职前培养还是继续教育阶段,都特别强调提供可能的学习机会或支持服务。带来的启示有:汇聚政产学研各方力量,打造信息化教学协同创新团队;构建全面支持服务体系,营造技术支持的泛在学习环境;立足学科教育技术应用,推进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设立在线教育硕士项目,均衡城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开展学科交叉融合教育,培养信息化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
-
李亚霞;
左林华
-
-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和影响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对职前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将是目前师范院校面临的主要任务。论文针对民族师范院校师范生的特点,就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目标定位、提升现状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及建议,以改善和提高民族地区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和素养。
-
-
李骏
-
-
摘要:
开展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评价活动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重要任务。为了处理具有模糊评价信息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和教学实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将定性评价信息转化为直觉梯形模糊数,并根据其与群体评价均值的相近程度确定各专家评语的权重;再以标准化后的直觉梯形模糊权重的期望作为各指标权重,由此形成综合决策信息,并基于TOPSIS方法进行排序分析;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对推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评价改革具有实践意义。
-
-
杨颖婷
-
-
摘要:
文章基于TPACK框架,对工程审计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审计专业教师在PCK和TPACK综合运用时存在欠缺,且工程审计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在性别、职称、学历、教育技术培训经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可以有针对性地分级培训,重点针对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进行TK、TPACK方面的培训,发挥副高、正高职称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调动男性教师在教学中实施信息化教学的意识等,提升工程审计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
-
郭二军
-
-
摘要:
高校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主要后备力量,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未来教育的质量。目前,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不足,如基础技术素养不高、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的能力不足、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的意识不强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课程设置单一、师资力量不强、实践教学不足和硬件条件不高。为此,落实基于“双驱力”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不断提升师范生的内驱力,增强他们的基础信息素养,提升其以技术支持学习和教学的能力;同时,不断提升其外驱力,通过构建立体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加大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等策略提升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
-
刘颖
-
-
摘要:
为了构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建立了由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且经过χ^(2)检验显示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此指标体系既兼顾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普遍性,又体现了高职教师的特殊性,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
-
佘雅斌;
黄姣华;
覃秀玉
-
-
摘要:
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一环,但现实推进过程中教师方面存在观念意识落后、信息素养不足、发展动力缺乏等问题;在学校组织方面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平台支撑不足、机制保障欠缺、团队建设不足等现实困境。基于此,从两方面构建超越路径:个人方面要更新理念,提升技术思维境界;善用资源,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反思自我,寻求发展的源动力。学校方面要构建双循环系统的顶层设计,构建规范高效的保障机制,搭建满足需求的支撑平台并建设高质专业的培养团队。
-
-
张家泉(文/图)
-
-
摘要:
近日,从中央电教馆传来喜讯,我校成功入选2021-2022年度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数字经济下的未来劳动力技能提升”项目。此项目为中央电教馆与戴尔(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项目计划在一年时间内,在湖北、广东、宁夏和西藏等省(区)遴选50所项目院校,就国际数字素养认证(简称:ICDL)相关课程开展教师培训,并资助100名教师和2400名学生参加认证考试,从而提升师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化应用水平,通过项目的师资培训和交流研讨,探索职业院校学生信息化技能的培养方法和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化职业能力,助力学生高水平就业。
-
-
-
钱祎;
陈向东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现代教室的结构不断变迁,其中对其影响最大的便是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装备,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传统的教室功能产生巨大的变革,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交互智能平板为例研究了现代教室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分析交互智能平板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情况,得出为师范生设计实训课程的侧重点以及必要性,并对现代教室中教与学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了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以及现代化教育理论,自主构建了以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为目的的实训课程设计的模式,并依据此模式设计出了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实训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活动以及学习评价,其中以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为主,希望通过该实训课程使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增强.
-
-
武马群
-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16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对劳动力素质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在当今信息技术和装备大量涌入教学环境之中,并不断变化更新的时代,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对生产一线劳动者的素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课题主要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教育方式对劳动力素质的影响、教师教学能力与教育方式的关系等几个方面阐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三个层次.同时,本文还对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六个方面进行界定,并设计了一整套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模块和实施路径.本文内容对中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培训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
李雨潜
- 《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 2016年
-
摘要:
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者肩负着培养未来教师的使命,在"互联网+"背景下,其信息化教学能力一方面影响着自身教学效果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师范生专业能力的养成.基于对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三所师范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的问卷调查和非正式访谈,发现当前师范大学教师整体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中等、信息化教学能力年龄段差异大、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不足、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等问题.结合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的实践特征,提出要强化全体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遵循专业发展规律开展一体化培训体系、依据任教学科属性开发特色教学模式、鼓励多元化教学平台和软件的使用、凭借"大数据"建立网状教学评价系统的对策.
-
-
林国君
- 《2016年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教育现代化和教学信息化逐渐推广开来,信息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受到的地域、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使教育的创新和变革迈上了新台阶.由于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信息化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来说是一个必须掌握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为广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提供参考.
-
-
汤松;
王燕
- 《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CBE)学会年会》
| 2012年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中的普及和应用,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发展及变革的核心因素,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以2010版《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为依据,在分析目前地方高校教师信息化能力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地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及培训内容框架,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手段,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以此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应用技术工具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和获取知识,提升学校整体教学及科研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