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
铁路桥梁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3年内共计4414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06篇、会议论文423篇、专利文献109404篇;相关期刊488种,包括建材与装饰、山西建筑、江西建材等;
相关会议171种,包括中国钢协桥梁钢结构分会2014年第九次学术年会、第十五届粤、京、港、沪铁道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铁路重载运输货车暨工务学术研讨会等;铁路桥梁的相关文献由6431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克坚、苏永华、朱友武等。
铁路桥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9404篇
占比:97.05%
总计:112733篇
铁路桥梁
-研究学者
- 陈克坚
- 苏永华
- 朱友武
- 王从凯
- 杨国静
- 曾永平
- 刘晓光
- 袁明
- 牛斌
- 王正宇
- 胡所亭
- 马林
- 郑晓龙
- 陈列
- 戴公连
- 石龙
- 魏峰
- 朱焕章
- 王乐然
- 赵欣欣
- 郭辉
- 陈树礼
- 董俊
- 闫斌
- 徐彬
- 班新林
- 苏延文
- 董振升
- 李小珍
- 杨心怡
- 许宏伟
- 唐恒大
- 张春
- 徐昕宇
- 曹世龙
- 李孝武
- 李锐
- 罗世东
- 苏伟
- 鄢勇
- 陶奇
- 丁煜倩
- 于洋
- 刘伟
- 周川江
- 夏禾
- 庞林
- 张凯东
- 杨全亮
- 颜永逸
-
-
张思远;
喻博
-
-
摘要:
为研究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稳定与动力性能,以某竖直双吊杆简支拱为工程背景,从拱桥吊杆设计形式和不同动力模型角度出发,研究系杆拱桥影响线特征以及不同列车激励下对桥跨结构的冲击系数。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与UM(Universal Mechanism)动力学分析软件联合建模,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斜吊杆拱、网状吊杆拱刚度大、挠曲性能较好;3种吊杆设计中网状吊杆拱的稳定系数相对较大;车辆运行速度越快,对桥跨结构冲击系数越大;单节机车造成的冲击系数大于编组动车组,冲击系数随车质量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设计阶段桥型选择工作提供参考。
-
-
米哲
-
-
摘要:
铁路桥梁有负荷更大、动作响应更为激烈、结构和建设跨度有限等特征,但是铁路桥梁的施工有很多形式,其中中小跨度的桥梁占据大部分比例。因此,有关铁路桥梁的建设技术和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成为业界的紧急问题。本文将分析铁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技术,然后提出现阶段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接着说明铁路桥梁施工中强有力的质量控制措施。
-
-
齐成龙
-
-
摘要:
为解决现有铁路桥梁粗放式建造模式存在的资源高消耗、劳动力短缺、信息集成度不高等问题,文章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设计开发了铁路桥梁信息化施工管理平台;实现了三维可视化的项目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功能。以Spring Cloud为技术框架,开发具备微服务架构特性的分布式系统;研究三维场景缓存预处理及基于工程结构分解的数据管理关键技术。该平台已应用于郑济(郑州—济南)铁路长清黄河桥项目。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可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及决策能力。
-
-
吕思雨;
敬亭婷;
高丹;
许伊红
-
-
摘要:
为探究桥梁防护墙的防护作用及列车头车脱轨碰撞防护墙后的运行状态,在Hypermesh软件中建立多种车型列车头车与桥梁防护墙碰撞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列车脱轨后与桥梁防护墙的碰撞过程。研究表明:A型动车组头车在无砟轨道上脱轨后,一侧车轮会掉入防护墙与底座板之间的空隙中,车体有明显的爬墙和倾覆趋势,防护墙承受的碰撞力达1 144 kN,防护墙严重破损,碰撞过程较为危险;B型动车组在有砟轨道上脱轨碰撞防护墙过程中,主要碰撞部位集中于设备舱豁口处,该部位会破坏防护墙上层单元进而出现车体爬墙现象,防护墙承受的碰撞力达345 kN;C型机车在有砟轨道上脱轨碰撞防护墙的过程中,碰撞部位集中在排障器边缘处,其切削作用于防护墙,没有出现爬墙现象,故较其他车型更安全,防护墙承受的碰撞力为292 kN。
-
-
李林杰
-
-
摘要:
国内相关检定规范未给出矮塔斜拉桥结构校验系数通常值分布区间,通常参考其他类型桥梁的结构校验系数对实桥试验数据进行评价。结构类型差异、计算模型偏差、桥梁结构病害等均会对结构校验系数的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23座矮塔斜拉桥实桥试验数据为样本,采用统计方法对采用预应力混凝土主梁的矮塔斜拉桥实桥试验结构校验系数进行研究,得到矮塔斜拉桥主梁跨中应变校验系数通常值为0.566~0.959,挠度校验系数通常值为0.627~0.935,并结合实桥试验予以验证。当校验系数超出统计通常值时桥梁可能存在病害。
-
-
康幼国
-
-
摘要:
桥梁偏心和道砟厚度是否符合工程设计需求,是影响铁路桥梁质量和行驶安全的重要性能参数。结合铁路桥梁建设实际,针对桥梁偏心和道砟厚度参数的测量工艺进行研究,分析其具体测量要求及实际现状,介绍铁路桥梁线路偏心和道砟厚度测量工艺实现原理,拟定科学的测量方案,并针对其在铁路桥梁工程的测量的实际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
-
孔云鹏
-
-
摘要:
近些年来,铁路桥梁建设事业的持续深入发展促使国外铁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与数量逐年增多。再加上工艺水平的持续提升,促使铁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工艺与相关流程也逐年增多。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铁路桥梁工程项目参建单位需要主动立足于统筹组织、超前计划的原则理念,重点加强对各道工序的衔接处理。并严格按照合同文件要求,对各施工阶段所涉及到的专业内容以及管理内容进行协调配合。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特点以及环境因素影响情况,对工程施工内容进行妥善安排,进一步增强铁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与效益。基于此,本文就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
-
袁磊;
马宏亮;
田英;
刘楠;
曹艳萍;
白丽斌
-
-
摘要:
受铁路线路标高或桥下净空限制,早期修建了许多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尽管其结构设计满足当时的桥梁设计规范,但安全裕量不大。当防排水功能失效或列车轴重增加时,这类混凝土梁劣化较重。以病害严重的重载铁路跨度为8 m的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试验检测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对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结构受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病害整治方案。经多方案比选,粘贴钢板法是结构加固补强的优选方案。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加固后梁体刚度提高超过20%,钢筋应力幅降低超过25%,效果显著。
-
-
董云生
-
-
摘要:
以台州市和合大道工程下穿在建杭绍台铁路椒江特大桥为依托,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桩板结构的施工过程,得到了椒江特大桥在道路工程附加荷载作用下的墩顶位移及桩基承载力检算结果。结果表明:在和合大道桩板结构施工及运营阶段,高铁桥梁墩顶位移(沉降量、差异沉降量、顺桥向水平变形量和横桥向水平变形量)及其桩基承载力均能满足安全限值要求。
-
-
林玉森;
田伦;
尹昊;
刘宗礼
-
-
摘要:
为了研究简支箱梁结构噪声,以32 m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进行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求解轨道不平顺作用下的竖向轮轨力。以竖向轮轨力作为激励加载在简支箱梁的声场分析模型中,以简支箱梁的动力响应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利用边界元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求解声场内声压级的频率分布特性和传播规律。主要研究了行车速度和板件厚度等因素对简支箱梁结构噪声的影响。研究表明,桥梁结构噪声的频段主要在100 Hz以下,顶板上方的噪声声压级最大;结构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衰减特性,噪声声压级随传播距离增大而减小;车辆运行速度越大,结构噪声声压越大;箱梁刚度和顶板厚度越大噪声声压级越小;相同列车荷载作用下,单箱双室箱梁辐射出的结构噪声声压级比单箱单室箱梁更小。
-
-
王巍;
石梦迪;
姚京川;
杨宜谦;
董振升;
孟鑫
- 《2020第九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
| 2020年
-
摘要:
桥梁挠度检测在桥梁检测和监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传统挠度测试方法对铁路桥梁存在适用性问题,倾角仪法为桥梁挠度测量提供一种新手段.通过对倾角仪、数据采集设备的参数必选,基于LabVIEW编程软件开发桥梁挠度检测系统,并结合斜拉桥、悬索桥的静动载试验对检测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桥梁挠度检测系统测试得到的桥梁静态或准静态挠度是较为理想的,且挠度检测系统能够给出测试孔跨的挠度分布图,方便使用者对桥梁挠度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
-
-
Yin Tao;
殷涛
- 《2019川藏铁路工程建造技术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本文结合在铁路提速改造过程中的桥梁设计实例,阐述了铁路桥梁软土地基加固的目的,详细地介绍了8种桥梁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在桥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经多年运营考验,跟踪观测,效果较好.在当前中国高铁正在引领世界高铁发展的美好前景下,对于确保铁路桥梁基础设备使用的安全可靠和铁路运营畅通无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这些方法也可对同类型桥梁设计和施工积攒实践数据,并提供应用参考.
-
-
ZHAO Xinxin;
赵欣欣;
PAN Yongjie;
潘永杰;
LIU Xiaoguang;
刘晓光
- 《智能高铁发展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十周年年论坛》
| 2018年
-
摘要:
基于物联网研发铁路桥梁高强度螺栓施拧扭矩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内置扭矩传感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扫描装置的定扭矩电动扳手,以及包含基础信息、施工计划、质量查询、库存管理等功能模块的数控系统,实现高强度螺栓施拧精准控制,避免超拧或欠拧现象.工程应用表明,采用铁路桥梁高强度螺栓施拧扭矩智能控制系统,施工输出扭矩与设定扭矩的偏差在±4%以内,施工输出扭矩与设定扭矩的比值平均值为0.996,标准差为0.015,采用高栓施拧扭矩智能控制系统施工,施工输出扭矩精度高且稳定.该系统能够完整、高效地记录高强度螺栓施工信息,实时掌握施工状态,随时统计分析施工质量,降低因超拧引起的延迟断裂发生概率.
-
-
Liu Cong;
刘聪;
Gao Ri;
高日;
Li Cheng-gen;
李承根;
Wang Hongxu;
王红续;
Wang Hong-xu
- 《2018年全国钢桥技术交流会暨第十一次学术年会会议》
| 2018年
-
摘要:
根据支座功能分离概念和阻尼器串联方式,将支座滑动效应和减震榫塑性耗能两种优良的桥梁减隔震措施有效地结合,提出一种应用于铁路桥梁的新型钢阻尼支座.这种支座由滑动支座和减震榫共同组成,其中滑动支座承担上部结构的竖向荷载,在地震作用下滑动支座仅进行整体滑动,不会发生变形,从而保护支座在震后的正常使用,地震水平力完全由减震榫承担;并且根据减震榫屈服后出现的应变强化效应,减震榫也能够有效地减小支座滑动所带来的较大的墩梁相对位移,从而防止落梁和碰撞的危害.本文首先根据等强度理论推导了钢阻尼支座中减震榫的设计方法;然后,通过对钢阻尼支座拟静力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钢阻尼支座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和良好的耗能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小桥梁地震响应.
-
-
夏冬;
谭伪
-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8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建设是铁路交通网络的重要部分,在铁路桥梁施工中,桥梁支座的种类和规格越来越多,施工规模也不断扩大,过去不被大家所重视的支座安装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结合工程实例总结归纳了铁路桥梁球形支座施工安装中出现的几种常见问题,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浅析,提出了病害原因和整治措施,对指导铁路桥梁球形支座的安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
殷涛
- 《第三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高峰论坛》
| 2018年
-
摘要:
本文结合哈尔滨市多座铁路立交桥的设计经验,论述了当前我国铁路桥梁结构设计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误区,论述了桥梁建筑形态美学的重要性,桥梁结构设计应遵循的美学标准,提出了铁路桥梁今后的设计方向和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设计人员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思路,以适应国际通用标准规则,加速与国际建筑设计市场接轨,期待对国内铁路桥梁设计方式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创新有促进作用.
-
-
罗九林;
蒋中明;
郭春晖;
朵君泰
- 《2018轨道交通·杭州湾高峰会议》
| 2018年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铁路桥梁建设技术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国内铁路桥梁预制梁从早期T型梁到24m/500t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再到目前主要应用的32m/900t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每一次桥梁建设技术的提升总是离不开运架施工装备的支撑.而大跨简支箱梁运架装备的成功研制可为当前正推广40m/1000t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提供安全高效的施工装备,助力铁路桥梁建设技术迈向新台阶.
-
-
Jin Zhibin;
晋智斌;
Pei Shiling;
裴适龄;
Zhu Yan;
朱艳;
Li Xiaozhen;
李小珍;
Qiang Shizhong;
强士中
- 《第十一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列车荷载作用下,铁路桥梁的横向振动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本文考虑铁路桥梁横向振动两种主要随机源:随机轮轨蛇行力和随机桥梁阻尼系数,给出了桥梁横向振动方差与随机激励和随机阻尼间的解析关系式.列车各构架下的蛇行力抽象为功率谱密度相同,但具有固定相位差的多维平稳随机过程.用频域法证明:桥梁横向振动时变频响函数是桥梁振型谱、列车轴序谱以及桥梁模态频响函数的乘积.其中桥梁振型谱是桥梁横向振型的傅立叶变换,列车轴序谱只与车轴排列有关.在桥梁横向振动功率谱中引入随机阻尼项,探讨了功率谱含随机参数的平稳随机过程的统计特征.证明了双重随机条件下的桥梁横向振动方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激励随机性单独引起的方差,另一部分是响应方差对阻尼二阶项的敏感系数与阻尼方差的乘积.以铁路32m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简支梁为例,探讨了双重随机源作用下的桥梁随机振动问题.发现桥梁随机阻尼会使得桥梁横向振动加速度方差明显增大.
-
-
程冠之;
李世达;
罗志权;
陈斌;
连新奇;
郑新国
- 《第二届全国工程防护与修复技术交流会暨防护与修复技术专委会2017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为更准确地评价防腐蚀涂层对湿热海洋环境下服役的铁路混凝土的实际防护效果,在海西铁路严重腐蚀区段正线附近设置了混凝土试验墩,并选取其中一半进行防腐蚀涂装处理.使用光泽度测试仪、温湿度测试仪和预埋式阳极梯传感器等仪器对涂层外观、光泽度、混凝土内部温湿度、钢筋腐蚀电流等参数进行长期监测.目前的测试结果显示,在湿热海洋环境下对铁路桥梁混凝土墩承台使用氟碳涂层体系进行防腐蚀强化处理是有效的;阳极梯是评价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情况的有效手段;氟碳涂层体系对混凝土结构的防护作用尚须经更长期的监测对比才可进行定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