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磷酸酯
亚磷酸酯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65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29807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精细石油化工、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3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全国第十七届有机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学术交流会等;亚磷酸酯的相关文献由1052位作者贡献,包括R.弗兰克、K.M.迪巴拉、D.弗里达格等。
亚磷酸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9807篇
占比:99.84%
总计:130010篇
亚磷酸酯
-研究学者
- R.弗兰克
- K.M.迪巴拉
- D.弗里达格
- 张攀科
- D.黑斯
- W·谭
- T·A·普克特
- 任强
- 张亚娟
- 王广柱
- 赵洪良
- R·弗兰克
- 蒋文焕
- 孙宏枚
- 孙秋新
- 王来来
- 雷树敏
- A.伯纳
- A·C·萨勒
- D.泽伦特
- J·M·加纳
- 张杰
- 胡应喜
- A.克里斯琴森
- A·布拉彻
- B.汉内鲍尔
- D·福里达格
- F.盖伦
- G·S·托勒森
- J·克诺萨亚
- 许槿
- A·博尔纳
- A·马科维奇
- D·塞伦特
- P·库克米尔茨克
- R·E·金
- 余神銮
- 周曙光
- 徐亚卿
- 李培国
- 祝小红
- 秦龙
- 陈华涛
- H·S·M·卢
- 何海龙
- 刘霞
- 托马斯·E·沃斯
- 李文旗
- 王丹阳
- 贺黎明
-
-
许凯;
杨璐;
琚裕波;
潘蓉;
李振虎;
李超
-
-
摘要:
综述了丁二烯氢氰化法制己二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催化机理和反应工艺进行了介绍.由于双齿配体的空间效应和电子效应的特点,它与金属镍合成的双齿配体络合物催化剂在丁二烯氢氰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和线性选择性,是该技术应用和研究的重点.对目前各级氢氰化所用催化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思路及挑战.
-
-
陈书亮;
张鑫;
何明阳;
李锦春
-
-
摘要:
在乙交酯中添加不同种类和含量的抗水解剂,采用Haake转矩流变仪反应性挤出制备改性聚乙交酯(PGA).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光学显微镜等研究PGA的降解行为.结果 表明:质量分数为1.0%的抗水解剂季戊四醇二亚磷酸双十八酯(618)改性的PGA在水中降解40 d后,质量保留率和特性黏度分别比未改性的PGA提升了15%和10%.改性PGA降解后断面外表有明显致密结构层,该致密表层可能阻碍了外部水分向试样内部扩散,从而延缓PGA的降解.
-
-
-
-
-
-
摘要:
一种植物抗氧剂WO 2020051234本发明涉及一种表现出抗氧化活性的植物提取物,该植物提取物主要是来自痘苗属植物的叶子。一种稳定抗氧化剂GB 2576112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的抗氧化剂组分,其成分不包括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的情况下包含亚磷酸三(2-叔丁基苯基)酯。通常,该组合物缺少相对于亚磷酸酯基团在对位具有叔丁基或其他烷基的芳基亚磷酸酯。
-
-
-
-
摘要:
一种橡胶防老剂CN 109897253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防老剂,包括以下组分:聚丁基双酚、乙烯化苯酚、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歧化松香酸钾皂、抗氧剂、催化剂、二甲苯甲醛树脂和硅烷偶联剂,本发明的橡胶防老化剂,其毒性降低,杂质含量低,迁移率低。且其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便宜,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本发明能有效减少防老剂迁移产生的环境污染,在橡胶材料中分散性好,实用效果高。
-
-
梁娟;
蒋泽文;
公维光;
孟鑫
-
-
摘要:
将聚氨基环氧基硅氧烷(PSQ)以及亚磷酸酯功能化的聚氨基环氧基硅氧烷(PPSQ)与聚乳酸(PLA)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扩链PLA.研究了亚磷酸酯基团的引入对PSQ在PLA中的扩链和阻燃性能的影响,探究PPSQ在PLA中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相比于PSQ,PPSQ可以明显提高PLA的分子量和复合黏度,具有更好的扩链作用;PPSQ的引入可以明显改善PLA的阻燃性能,使得PLA-PPSQ的极限氧指数提高至25.4%,比纯PLA提升了31.6%,且使得PLA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分别下降了18.1%和16.6%.分析可知,由于亚磷酸酯基团的引入,促使PLA-PPSQ中的硅元素在燃烧过程中向炭层表面迁移形成更多富含碳化硅和氧化硅的致密炭层,起到隔热隔氧的作用,进而发挥优异的阻燃性能.
-
-
-
孟鑫;
蒋泽文;
公维光
-
-
摘要:
抑制聚丙烯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降解是塑料工业的关键问题.因此,在保持亚磷酸酯水解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其抗氧活性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采用多次挤出和DPPH供氢活性评价方法对含有自由酚羟基的亚磷酸酯BM46TBPP进行了抗氧性能的表征,结果显示,BM46TBPP具有优越于抗氧剂168及其与酚的复合体系的抗氧性能,特别是在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主要是因为BM46TBPP分子当中含有自由酚羟基,体现出分子内协同抗氧性能.
-
-
-
李娜娜;
马昱博;
沈鑫权;
高志贤;
吾满江·艾力
- 《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
| 2013年
-
摘要:
以具有不同取代基的三苯基膦和亚磷酸酯为配体,铁磁性的钴铑双金属为催化剂,考察双环戊二烯(DCPD)氢甲酰化合成三环癸烷不饱和单醛的反应。结果表明,反应存在一定的诱导期,诱导期越短,反应速率越快;配体上的取代基对反应的活性和产物的选择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吸电子取代基催化活性较高,诱导期较短,反应速率较快,但选择性较低.亚磷酸酯配体中以亚磷酸三苯酯效果最好,与三苯基膦相比,转化率和选择性均相对较低.在考察的配体中,三苯基膦作为配体,三环癸烷不饱和单醛选择性达97%。
-
-
史文超
- 《2013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易水解和耐温不够高一直是制约亚磷酸酯抗氧剂应用的弱点,美国道华化学采用大分子量和稳定的结构,成功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并取得FDA及EU-SCF认证,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
-
杜飞;
徐婷婷
- 《全国第十七届有机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学术交流会》
| 2011年
-
摘要:
内环双酚亚磷酸酯类抗氧剂HP-10,化学名: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异辛烷氧基亚磷酸酯,属于一种分子内复合型抗氧剂,具有邻位受阻双酚的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在聚合物中单剂使用,展示出复合抗氧剂的协同功效,并弥补了传统亚磷酸酯类抗氧剂耐水解性差的缺陷。rn 本研究以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简称双酚Z)与三氯化磷为原料,经一级酯化反应生成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一氯化物;与异辛醇二级酯化反应生成HP-10。采用单因素法优化工艺条件,一级酯化工艺条件:n(双酚Z)∶n(三氯化磷)=1.0∶1.3,催化剂0.2 g,反应时间2.0h,温度85.0°C;二级酯化工艺条件:异辛醇6.5 g,缚酸剂13 g,反应时间4.0h,温度85°C。采用优化工艺合成HP-10收率达84.3%,熔点147.5~148.2°C,IR、1H、13C、LC-MS谱图数据解析,与HP-10结构相符;液相色谱定量分析,产品质量分数大于97.0%。
-
-
-
-
夏娅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陈静
-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将两种新型亚磷酸酯双膦配体与Rh(acac)(CO)2组成的催化体系用于1-己烯的氢甲酰化反应中,系统考察了铑浓度、P/Rh、反应温度、压力、时间等多种反应参数对产物庚醛收率的影响,选择了最佳的反应的条件.采用配体DP1时,在1-己烯/Rh=8244、P/Rh比为10、温度100°C、压力2.0MPa、H2/CO=1的条件下反应1.0h,1-己烯的转化率可达到93.2%,醛选择性接近100%.同时将上述反应结果与PPh3作配体时的催化效果进行了比较,以DP1和DP2为配体的铑催化体系催化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的活性分别是PPh3的2.05倍和1.95倍.
-
-
-
-
-
-
-
-
-
-
-
-
-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公开公告日期:2015-07-22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亚磷酸酯与1,1,1-三氟-2,2-二氯乙烷发生偶联反应制备三氟乙基取代亚磷酸酯的方法,其特征是在65°C下,极性有机溶剂或无极性有机溶剂中,过渡金属,铜粉和二乙胺以及碱参与下实现亚磷酸酯HPO(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