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立交
互通立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188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交通运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8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4841篇;相关期刊276种,包括石油沥青、山西建筑、城市道桥与防洪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22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2013城市道桥与防洪第八届全国技术论坛、第七届华东公路发展研讨会等;互通立交的相关文献由1447位作者贡献,包括周荣贵、曾伟、李业根等。
互通立交
-研究学者
- 周荣贵
- 曾伟
- 李业根
- 周建
- 朱兆芳
- 梁斌
- 王晓华
- 程名
- 冯华
- 孙洪德
- 张文
- 徐进
- 梁战
- 陈修林
- 冯心宜
- 张文隽
- 张鹏
- 方靖
- 李靓
- 董刚
- 边迪
- 丁武全
- 刘健汉
- 刘兵
- 刘峰
- 卢一笑
- 叶超
- 周姗姗
- 姜国清
- 李元军
- 李雪莲
- 林伟
- 沙爱敏
- 王伟
- 王新歧
- 王晓东
- 王维昭
- 甄理
- 赵建伟
- 邱志明
- 黄枭楠
- 齐向军
- 丛强滋1
- 乐欢
- 何长明
- 刘贵旺
- 刘静波
- 吴丽英
- 周爱民
- 周观根
-
-
-
-
摘要:
2022年1月28日,津石高速公路天津东段主线顺利实现通车。作为天津市第1条、交通运输部第3批绿色公路典型建设示范工程,在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和全寿命周期等绿色发展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本次通车路段起自天津市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接秦滨高速公路及南港工业区港北路,向西止于西青区小张庄附近,连接已建成的津石高速公路和长深高速公路共线段,全长31.3 km,设互通立交5座、分离式立交1座、特大桥2座、大桥1座、中桥1座。
-
-
韩娟
-
-
摘要:
本文介绍了跨国道互通立交施工。通过对互通立交跨国道节点方案设计,制定三处跨国道匝道桥施工方案并进行经济性比选。根据不同位置及墩身高度制定了盘口支架+螺旋管支架结合的现浇方案。根据工期安排,控制周转材料投入,降低施工成本。分析了互通立交节点施工方案对立项投标、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竣工验收全过程的影响因素。为公路工程中跨繁忙国道复杂条件下互通立交施工提供参考。
-
-
刘志中;
裴佑生
-
-
摘要:
针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面临设计和施工进度管理等难题,将BIM技术应用于互通立交设计及施工中,建立全专业的三维信息模型,利用BIM可视化技术进行桥下限界高度分析、三维视距分析。通过本项目自主研发工程进度可视化管理系统,实现在施工阶段参建各方对工程进度的实时、精准把控和便捷管理。应用结果表明:通过BIM技术能够优化设计和对工程进度进行全面管理,实现了BIM技术在互通立交中的应用,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
-
程杰
-
-
摘要:
鉴于城市道路交通流的特殊性,城市互通改造往往比较困难,受控因素多,以九洲高架互通立交的改造方案为例,通过现状分析,梳理控制因素并拟定可行方案。从线形指标、用地规模、建设规模、实施难度等方面对城市互通立交的改造内容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
-
张卫华;
陶虎;
陈乾
-
-
摘要:
为研究互通立交分流区交通冲突特性,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提升通行效率,分别选取TTC和PET模型作为判定追尾冲突和换道冲突的标准,通过对交通流和交通冲突数据的分析,拟合出预测交通冲突发生概率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分流区交通冲突发生数不仅随着交通流率的增加而上升,还受到车辆驶入分流区时所处的位置、换道频次和速度的影响,此外,冲突与非冲突车辆的车头时距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
-
-
赵燕军
-
-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中心城市及副中心城市的交通越来越繁忙,城市中出现了较多的快速路,城市周边交通成环,涉及快速路和高速公路等高等级道路的交叉数量不断增多。在这些交叉的设置中,互通式立体交叉成为很多节点的首选解决方案,但在互通立交的设计过程中存在诸多典型问题亟待解决。就互通立交设计过程中常见的典型问题予以分析,并着重探讨对策,以利于开阔互通立交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提高互通设计从业者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
-
于志刚;
徐进;
王从明;
蒋艳
-
-
摘要:
为明确螺旋匝道(螺旋桥)驾驶操纵行为及车辆状态特征,选取2条桥头立交螺旋匝道和2座螺旋桥,开展小客车实车路试,通过连续采集行驶速度、加速度、踏板力等驾驶数据,分析螺旋匝道(桥)及前后衔接段的纵向驾驶行为特性。结果表明:行驶速度在螺旋匝道范围内基本恒定,并明显高于设计速度,螺旋匝道段的速度分布比主线段更集中,螺旋匝道对驾驶行为的约束作用较强;汽车在合流点之前有明显的减速行为;不同驾驶人的踏板力在幅值和波动频次有显著差别,螺旋匝道上行时油门踏板踩踏频次相对最高,下坡行驶时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的踩踏频次接近。研究结果揭示了螺旋匝道(桥)及其衔接段的速度变化规律和驾驶操纵特性,为螺旋桥的几何设计和速度管理提供实测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
-
陈卓
-
-
摘要:
考虑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与服务区合并建设的复杂性,对互通式立交与服务区合并建设方案受控因素、交通组织方式进行探讨,以实际工程为例,对互通式立交交通组织中容错性的设计处理方法以及结合周边环境和项目本身特点而设置的观景平台设计思路进行分析。
-
-
周晋灵
-
-
摘要:
由于互通立交建设施工时间相对较晚,在施工过程中须确保立交结构契合现有的市政交通网络,因此施工难度较大。本文以某一互通立交工程为基础,对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从路基施工、搭板施工、预应力施工等多个方向进行施工技术优化研究,以期为我国互通立交施工建设提供一定思路。
-
-
杜艳花
-
-
摘要:
以S20线两河口—郎木寺高速公路两河口互通立交方案选型为例,采用方案排队法对5个可行互通立交方案进行了比选研究。通过设定方案排队法的五大评价指标,即安全、功能、环境、用地和成本,建立了优先关系矩阵,对不同方案进行两两比选,最后得出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该方案比选过程可为同类型互通立交方案前期阶段的选择作参考,也可将选择出的前2~3个方案用作初步设计阶段的深化方案。
-
-
王堃;
童毅
- 《2013城市道桥与防洪第八届全国技术论坛》
| 2013年
-
摘要:
以浦东中环线东段作为工程背景,通过对现有金桥立交改建的实用案例,介绍了在城市现状枢纽互通立交改建的工程方案,对一个现状城市枢纽互通立交的改建需要从多方面:路网规划、立交功能定位标准、交通功能、建设条件的影响、施工角度、工程造价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改建方案,而不能简单的设想节省投资利用原有立交,有时废弃原有立交,采用完全新建立交不失为最优化的选择。对类似城市枢纽互通立交改建工程研究提供研究思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
-
凌天清;
李金龙
- 《第七届华东公路发展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山区高速互通立交由于受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的限制,技术指标的选取对立交用地、立交造价及立交功能影响极大,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来分析互通立交技术指标对立交的影响,以此说明山区互通合理运用技术指标的必要性.山区互通线形设计在追求造价低、对环境破坏低的同时,还应适当保证线形的设计质量。互通立交设计要合理、灵活运用线形技术指标,才能保证驾驶员有个安全舒适的驾驶环境。
-
-
-
-
-
-
-
周建;
邵长桥;
方靖;
曾伟;
刘清霞
- 《第七届世界华人交通运输学术大会》
| 2007年
-
摘要:
互通立交是城市主干道之间进行交通量转换的重要设施,对其规划设计不当很可能使之成为车辆通行的瓶颈,直接影响到主干道疏散、分流城市交通的能力。对互通立交进行适应性分析,可为立交的规划、设计、交通组织和管理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文章应用仿真软件VISSIM,以天津快速路卫昆互通立交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用仿真进行立交区适应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在仿真模型标定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了立交区整体通行能力值,同时对立交区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立交优化改造方案,最后用仿真模型对方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造方案明显提高了立交区的通行能力。
-
-
-
-
-
-
-
-
-
- 重庆交通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3-15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互通立交桥交通安全防护机构。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定位基板,以及与定位基板连接的动位基板,所述动位基板能够相对定位基板进行弹性复位且运动范围为锐角,所述定位基板的一端固接有轴,动位基板转动连接在轴上,轴上设有扭簧以使动位基板相对定位基板展开实现弹性复位,所述动位基板上固接有限位部Ⅰ,所述限位部Ⅰ用于抵在定位基板上以限制所述展开的最大角度,目的是可以对车辆起到逐渐缓冲的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