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趋化因子受体

趋化因子受体

趋化因子受体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3年内共计82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6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34057篇;相关期刊296种,包括国际免疫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血液学高峰论坛等;趋化因子受体的相关文献由242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立虎、M·德怀尔、S·G·米尔斯等。

趋化因子受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6 占比:1.52%

会议论文>

论文:36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34057 占比:98.38%

总计:34619篇

趋化因子受体—发文趋势图

趋化因子受体

-研究学者

  • 杨立虎
  • M·德怀尔
  • S·G·米尔斯
  • 薛楚标
  • 郑长胜
  • A·G·塔维拉斯
  • A·帕斯特纳克
  • S·D·戈布尔
  • C·J·阿基
  • D·斯科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牧南; 解军; 桑宇超; 黄磊; 张国栋; 杨晓丽; 傅松涛
    • 摘要: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卵巢功能不全有不错的效果,但仍存在归巢效率低、效果欠佳等问题。目的:探讨电针疗法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化疗型卵巢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从32只SD大鼠中随机选择8只做正常组,其余随机分为卵巢功能不全组、干细胞组、联合组,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溶液制备卵巢功能不全动物模型。造模结束后,正常组不做处理,卵巢功能不全组尾静脉注射1 mL生理盐水,干细胞组与联合组尾静脉注射1 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细胞数为2×106),联合组大鼠进行电针治疗,30 min/d,持续7 d,治疗结束后取心脏血与卵巢组织观察疗效。结果与结论:①与卵巢功能不全组相比,干细胞组及联合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卵泡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②与卵巢功能不全组相比,干细胞组及联合组大鼠卵巢卵母细胞数量明显增加;③与干细胞组相比,联合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水平明显增加(P=0.0043),CXCR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36);④与卵巢功能不全组相比,干细胞组及联合组大鼠卵巢凋亡细胞明显减少,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干细胞组相比,联合组Bax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284),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364);⑤结果显示,电针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并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 蒋红伟; 田洪青
    • 摘要: 目的:研究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病毒感染相关辅助受体CCR5、CCR2、CXCR4和SDF1基因多态性与HIV-1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HIV-1抗体确证阳性者纳入病例组,HIV抗体筛查阴性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法,检测两组MSM样本CCR5基因△32(rs333)和59029A/G(rs1799987)、CCR2、SDF1、CXCR4基因外显子区域的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差异与HIV-1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病例组102例,对照组91例,两组样本CCR5基因rs333位点未检出杂合子和纯合子突变,rs1799987A/G位点突变频率为59.59%,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差异分析显示,rs1799987A/G位点变异可能为影响HIV感染的风险因素[比值比(OR)=2.998,95%可信区间(CI):1.034~8.696];rs1799987A/G、rs1799864、rs1799865、CX-CR4、SDF1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59.59%、19.95%、26.61%、11.92%和0.26%;CCR2第三外显子测序产物多态性分析发现,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未发现与HIV-1感染明显关联.结论:本地区MSM人群未发现CCR5基因△32突变以及对HIV-1感染的保护作用,59029A/G突变频率较高(为59.59%),CCR5、CCR2、SDF1和CXCR4基因多态性与HIV-1感染未发现明显关联.
    • 徐鸣; 全培青; 王秋梅; 张文倩; 俞剑娣; 张璐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C-X-C基元配体12(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水平在宫颈癌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113例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另选择同期75例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患者和45例体检健康女性分别作为CIN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结果宫颈癌组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高于CIN组和对照组(P0.05)。宫颈癌复发组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CXCL12、CXCR4、CXCR7联合检测预测宫颈癌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969,高于CXCL12、CXCR4、CXCR7单独检测的0.791、0.804、0.856(Z=2.977、2.955、2.437,P<0.05)。结论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宫颈癌复发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鲁莹; 李勃; 王蓉; 万琪; 曾俊伟
    • 摘要: 癌痛是指由于肿瘤压迫神经或者肿瘤直接侵犯组织导致的疼痛,这严重降低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多数癌痛是慢性的,病程3个月以上,疼痛程度通常与肿瘤生长或诊疗情况密切联系。癌痛可以分成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前者又区分为躯体痛及内脏痛;后者表现为持续出现痛觉过敏症状,这与外周或中枢神经发生病变有关。目前,关于癌痛的诊治尚缺乏有成效的具体方案。
    • 蒋红伟; 田洪青
    • 摘要: 目的:研究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病毒感染相关辅助受体CCR5、CCR2、CXCR4和SDF1基因多态性与HIV-1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HIV-1抗体确证阳性者纳入病例组,HIV抗体筛查阴性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法,检测两组MSM样本CCR5基因△32(rs333)和59029A/G(rs1799987)、CCR2、SDF1、CXCR4基因外显子区域的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差异与HIV-1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病例组102例,对照组91例,两组样本CCR5基因rs333位点未检出杂合子和纯合子突变,rs1799987A/G位点突变频率为59.59%,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差异分析显示,rs1799987A/G位点变异可能为影响HIV感染的风险因素[比值比(OR)=2.998,95%可信区间(CI):1.034~8.696];rs1799987A/G、rs1799864、rs1799865、CXCR4、SDF1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59.59%、19.95%、26.61%、11.92%和0.26%;CCR2第三外显子测序产物多态性分析发现,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未发现与HIV-1感染明显关联。结论:本地区MSM人群未发现CCR5基因△32突变以及对HIV-1感染的保护作用,59029A/G突变频率较高(为59.59%),CCR5、CCR2、SDF1和CXCR4基因多态性与HIV-1感染未发现明显关联。
    • 瞿红娟; 万鲁云; 桂春喜; 王璐
    •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与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水平在预测急性大出血患者输血相关疾病肺损伤(TRALI)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洪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因急性大出血输血引发TRALI的63例患者纳为观察组,同期大出血输血未并发TRALI的60例患者纳为对照组。并根据观察组48 h内生存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n=11)与存活组(n=52)。检测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预后患者血清CXCR4及HMGB1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XCR4及HMGB1水平在预测TRALI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XCR4及HMGB1水平为(276.54±35.15)ng/L、(92.46±19.52)μg/L,均高于对照组[(183.64±20.79)ng/L、(56.89±16.4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LI死亡组患者血清CXCR4及HMGB1水平为(382.66±37.15)ng/L、(133.02±17.52)μg/L,均高于存活组[(254.09±21.66)ng/L、(88.11±12.6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HMGB1在预测TRALI患者死亡中的效能略高于CXCR4,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95%CI(0.644~0.948),两指标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各指标单独应用时的预测效能,AUC为0.955,95%CI(0.902~1.000)。结论并发TRALI的输血患者血清CXCR4及HMGB1水平异常升高,且TRALI死亡者血清CXCR4及HMGB1水平高于存活者,两种血清指标在预测TRALI死亡风险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 董星辰; 孙晓阳
    • 摘要: 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祖细胞的内源性脑肿瘤,传统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等)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有限。在胶质瘤的发展过程中,某些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转移以及新血管生成等。趋化因子是一大类细胞因子,具有促进细胞迁移的能力。趋化因子对健康和疾病均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近年其在调节恶性肿瘤免疫细胞群中的作用受到较多关注。目前,对胶质瘤具有诊断意义的肿瘤生物标志物较少,多种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胶质瘤的诊断准确性,且有较多靶向趋化因子治疗胶质瘤的研究。
    • 王坤; 何璐; 廖欣宇; 王旭; 施政良; 杨光; 李彦林
    • 摘要: 目的探讨3个小分子拮抗剂(TN14003、T140、AMD3100)与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构效关系,阐明它们的作用机制,为研发高效的抗骨关节炎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3个小分子拮抗剂与CXCR4的相互作用模式,然后通过细胞实验验证它们的拮抗效率。包括:①在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DB)检索CXCR4晶体结构;②用ChemDraw15.0版软件构建3个小分子拮抗剂结构;③用GOLD5.2.2版软件对它们的作用模式进行分析并预估拮抗效率;④将第1代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其中A组、B组、C组分别加入TN14003、T140和AMD3100,D组作为对照组。加药干预第2,4天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4组培养基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含量,以验证它们的拮抗效率。结果成功得出3个小分子拮抗剂的核心基团,预测它们的拮抗效率为:TN14003>T140>AMD3100。细胞实验提示,A组、B组、C组、D组培养基中MMP-13含量依次递增(P<0.01),趋势与计算机预测结果一致。结论分子对接技术可预测3个小分子拮抗剂的药效基团及作用机制;TN14003能更好地抑制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分泌MMP-13,有望成为1个高效的抗骨关节炎药物。
    • 任宇坤; 张琼; 张晴; 林丽; 杨素清; 安月鹏
    •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蜈蚣败毒饮对银屑病模型鼠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的影响,并检测Tfh通路中关键刺激、转录、分泌因子的变化情况,结合银屑病模型鼠的皮损指数评估,分析皮损与Tfh细胞及其主导通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经咪喹莫特诱导建模,于药液灌胃前后采用鼠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ice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PASI)评分法评价皮损指数,并计算其变化量(△MPASI);灌胃后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外周血中标记CD4+CXCR5+的Tfh细胞数,采用ELISA法检测Tfh细胞主导通路中刺激因子(IL-6、IL-21)、转录因子(Bcl-6、STAT3)、分泌因子(CXCR5、ICOS、PD-1、CD40L)的血清含量;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整体评价各药物组小鼠△MPASI与Tfh通路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在皮损疗效方面,各药物组均能够改善银屑病模型鼠的皮损指数(P<0.05或P<0.01),以西药组和高剂量组的作用最为显著(P<0.01),中药各剂量组呈现出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在细胞表达方面,银屑病模型鼠外周血中Tfh的细胞数显著高于空白组小鼠(P<0.01),西药组和高剂量组小鼠Tfh细胞数显著减低(P<0.01),中药各剂量组对Tfh细胞均有显著的调控作用(P<0.01);在血清因子含量方面,Tfh主导通路在银屑病模型鼠中表现出异常表达的趋势(P<0.05或P<0.01),西药组和高剂量组能够显著下调IL-6、IL-21、Bcl-6、STAT3、CXCR5、ICOS、CD40L(P<0.01),上调PD-1(P<0.01);在相关性分析方面,△MPASI与Tfh细胞数及其通路中的关键因子均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与PD-1呈正相关,与其余关键因子呈负相关。结论蜈蚣败毒饮可能通过调控Tfh细胞的表达及其主导通路中上下游因子的链锁式反应,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 刘平; 张校军; 张媛媛; 张庆萍
    •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化瘀通络灸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旁分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4,CXCR4)表达的影响,探明化瘀通络灸调控“Neurovascular Niche”(神经血管小生境)过程在治疗V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复制VD大鼠模型,体外培养、鉴定神经干细胞(NSCs)、内皮祖细胞(EPCs);采用增强的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NSCs,并与EPCs共培养构建EPCs+NSCs共植体,移植到VD大鼠侧脑室,模拟脑内神经血管小生境;实验一:将造模成功的VD大鼠分为模型组、EPCs+NSCs艾灸组、EPCs+NSCs空白组,每组各12只。EPCs+NSCs艾灸组以化瘀通络灸法干预,EPCs+NSCs空白组及模型组不作其他任何处理。各组大鼠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学习记忆成绩;实验二:将造模成功的VD大鼠分为模型组、EPCs+NSCs艾灸组、EPCs+NSCs空白组,每组各18只。每组在根据1、2、3疗程不同分成3个亚组,每亚组各6只。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VD大鼠在治疗第1、2、3疗程后不同时间节点,海马区信号蛋白SDF-1/CXCR4的表达情况,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EPCs+NSCs艾灸组大鼠在缩短逃避潜伏期、降低第一次穿越平台时间、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均优于模型组、EPCs+NSCs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EPCs+NSCs艾灸组蛋白表达增加优于EPCs+NSCs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EPCs+NSCs艾灸组3个疗程之间蛋白表达存在逐步增加的趋势。结论化瘀通络灸可有效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促进外源性NSCs增殖、分化、成熟,形成新生神经元,上调EPCs+NSCs共植体大鼠海马区SDF-1/CXCR4蛋白的表达,修复损伤的神经细胞,改善脑损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