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14-06-13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检测结核感染的免疫学方法,目前上市的IGRA主要有T-SPOT.TB试验和QuantiFERON TB Gold In-Tube试验(QFT-GIT).目前国内尚缺乏二者在结核感染方面诊断价值的比较,而且IGRA对潜伏结核发病的预测价值亦缺乏长期的随访研究结果.本研究入选了确诊活动性结核和非结核感染的患者,将两种IGRA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共入选242例患者,包括41例活动性结核患者和201例非结核患者,同时给予T-SPOT.TB和QFT-GIT检测.结果发现,T-SPOT.TB和QFT-GIT诊断活动性结核的敏感性分别为85.4%和70.0%,特异性分别为72.1%和77.0%(均P>0.05).但QFT-GIT容易出现无法判定的结果(24/242=9%),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而影响IGRA特异性的因素主要是潜伏性结核感染.本研究还进一步建立了活动性肺结核家庭接触者队列,进行前瞻性随访研究,结核发病的价值。因此,T-SPOT.TB和QFT-GIT对活动性结核的诊断效力相似,但QFT-GIT更易出现法判定的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接触者随访6年,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的发病率为11.0/1000人年,IGRA和TST阳性对潜伏结核发病的预测价值相似。
  • 摘要:急性肝衰竭是一个少见但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尽管有报道病死率由80%下降至40-50%,但预后仍然凶险.引起急性肝衰竭的原因很多,病毒、毒物、代谢损伤等,临床特征为进行性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初始的临床表现为非特异的,表现为腹痛、乏力、发热,并发生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很快进展至肝性脑病.急性肝衰竭的肝性脑病主要与颅内压升高有关,并且脑疝形成是主要死因.由于肝移植的出现,这成为晚期肝衰竭的唯一选择.目前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稳定病情以等待肝细胞再生或肝移植.可采用降血氨药物,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改善脑血流、降低脑代谢,减轻急性肝衰竭发生后的炎症反应因子的释放等方法。
  • 摘要: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慢性肝病及肝细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JFH-1是第一个被报道能在细胞水平上产生感染性颗粒的cDNA克隆,它的成功构建极大促进了丙肝领域的基础研究.此后,其它基于JFH-1的基因型内或型间的重组克隆多为共有序列克隆.为了探索能否从临床分离株出发直接构建感染性克隆,设计了一个功能性克隆筛选策略:以JFH-1的cDNA作为起始的分子骨架,从一株基因型2a的临床分离株PR63的准种序列中筛选有功能的Core-NS3、NS3-NS5A及NS5B片段,然后把这些片段组合起来,通过进一步的优化及细胞内适应,得到了全长的PR63感染性克隆PR63cc.PR63cc是第一例源自中国丙肝患者血清的感染性克隆,它可以在Huh7来源的肝癌细胞系中高效扩增,最高感染性滴度达到1.6×105ffu/mL,也可以被HCV-E2抗体中和.和JFH-1相比,PR63cc对IFN-β和NS5B的抑制剂2-CMA的敏感性相似,但PR63cc对NS5A的抑制剂Daclatasvir高度耐受。反向遗传学分析表明NSSA第31位的甲硫氨酸残基是PR63c。对Daclatasvir不敏感的原因,这说明构建更多的感染性克隆对HCV抑制剂开发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开发了一种从临床分离株出发直接构建感染性克隆的方法,将得到的PR63cc,从感染性、被E2抗体中和的能力及对一些HCV抑制剂的耐受性方面都和JFH-1做了一一对比。这种构建HCV全长感染性克隆的方法,不仅能应用于其他临床分离株,还可能为今后丙型肝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带来便利。
  • 摘要:2007年5月,在中国东部和北部地区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的患者,起初该种疾病与人类无形体病、钩端螺旋体病、肾病出血热等疾病难以鉴别.2009年3月至7月在中国河南山区被蜱虫叮咬的患者中,再次出现类似等疾病流行,病死率达30%.2011年中国学者首次分离到引起该疾病的病原体,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新型病毒,并命名为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也有学者命名为huaiyangshan病毒.探讨了SFTS的流行性和人-人传播性。从SFTSV感染在转基因鼠靶器官中的损伤,“细胞因子风暴”作为病理损伤的启动因素,患者病理改变等因素介绍了发病机理和病理。探讨了SFTS的诊断,IgM,IgG抗体阳性率。分析了临床表现及预后,临床转归,重症和死亡的危险因素。目前,SFTS患者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同时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疾病进展的早期征象,及时干预,包括对血液系统及凝血功能指标、生化指标、神经系统表现等。其他支持治疗包括血浆,血小板、集落刺激因子等应用。
  • 摘要:2010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WHA63.18决议,要求成员国出台全面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计划;要求世界卫生组织(WHO):(1)制订必要的技术指南、策略、目标,开发监测、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方法;(2)为发展病毒性肝炎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科学研究提供必要支持;(3)促进对病毒性肝炎对全球和区域经济影响和疾病负担评估;(4)加强世界卫生组织安全注射全球网络.2012年WHO制订了病毒性肝炎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全球行动框架.全球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愿景(vision)是:建立一个病毒性肝炎传播得到控制,所有病人均获得安全有效治疗和关怀的世界.目标(Goal)是:(1)减少病毒传播;(2)减少发病和死亡,改善患者的治疗和保健;(3)降低个人、社会和人群的社会经济影响.全球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的行动框架的核心策略是:(1)提高认知、促进合作和动员资源;(2)制订循证政策和指导行动的数据;(3)预防传播;(4)筛查、关怀和治疗。WHO加强各国病毒性肝炎控制计划的措施是:(1)技术援助;(2)提供WHO指南;(3)提供制订国家计划方法;(4)疾病负担估计及评估影响模型。WHO制订病毒性肝炎防控相关的指南时间表:(1)2014年4月丙型肝炎治疗指南;(2)病毒性肝炎监测指南;( 3) 2014年12月乙型肝炎治疗指南;(4)2014年12月病毒性肝炎筛查和检测指南。
  • 摘要: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除了常规的病因治疗(如抗病毒治疗及戒酒等)、饮食限钠、利尿剂及进行肝移植评估等外,普坦类药物如托伐普坦已成为肝硬化腹水治疗的一个新途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的常见并发症,在高危人群的预防性用药中,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处理可改善患者预后。白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和效果的多功能蛋白质,更多的研究显示,白蛋白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显示出较大的综合性应用价值,有待今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TIPS治疗顽固性腹水在中国还未广泛应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对肝硬化腹水患者所带来的改善,将促进它在临床的研究和应用。
  • 摘要:布鲁菌病又称波状热(简称布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发病率较高的人兽共患疾病.以长期反复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点,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全身性疾病.布鲁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多形球杆菌,主要感染巨噬细胞和生殖道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长期生存。菌培养是诊断布病的“金标准”。新近发展的一些新技术可直接、快速、定量检测布鲁菌并可分型。从培养基中直接检测布鲁菌种。血清凝集反应如试管凝集反应(SAT)是中国诊断布病的主要检测方法,但不能区分人工免疫和自然感染;平板凝集试验(PAT)、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适用于大面积检疫及流行病学调查;2-ME(巯基化物)处理后的凝集试验,可降解IgM型抗体,保留IgG抗体,可用于鉴别急性感染和既往感染。抗球蛋白试验可用于布病的早期诊断及慢性布病的诊断。其它检测如沉淀反应、补体结合试验(CFT),ELISA及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等,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近年发现,γδT细胞系统中的v9γVδ2T细胞(为非MHC限制性的广谱特异性识别细胞)在布鲁菌感染的早期固有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在布鲁菌急性感染期,外周血中V9γVδ2T细胞明显增加,经抗菌治疗后,γδT细胞数量随之下降。因此,可作为监测布鲁菌病的辅助指标。布病的治疗以抗菌治疗为主,是消灭病原体、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及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的主要措施。
  • 摘要:中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的国家,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肝病,其中重型乙型肝炎(肝衰竭)病死率高达50-80%。rn 通过对入组患者使用不同抗病毒药物疗效的观察发现,使用拉米夫定(LAM)和恩替卡韦(ETV)治疗组患者生存率均显著高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组患者生存率,而LAM治疗组与ETV治疗组患者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但ETV治疗组在DNA应答等情况上优于LAM治疗组。且患者基线HBV DNA水平与生存率明显相关。通过对人工肝治疗组的观察发现,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可显著降低重型肝炎患者病死率,其中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进行人工肝治疗效果优于慢性重型肝炎。且不同人工肝治疗技术组合后的个体化人工肝治疗具有不同疗效,其中PE联合CRRT治疗优于单纯PE治疗,而PDF治疗效果稍优于PE联合CRRT治疗。由此可见,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和个体化人工肝治疗可有效降低重肝患者病死率。rn 筛选到在重型肝炎肝衰竭发病相关的26个基因、10个microRNA分子和6个蛋白质分子,为早期诊断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首次报道了血清HBsA岁抗-HBs共存的慢性乙肝患者的HBV基因S区存在特异性CTL表位突变;首次提出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12周时特异性T细胞应答功能是预测疗效的免疫学新指标;首次建立了肝衰竭病情评估模型和人工肝治疗预后预测模型;创新性地发现免疫抑制剂有益于改善缺血再灌注介导的肝损伤。发现经门静脉移植骨髓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治疗急性肝衰竭模型动物,建立了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新方法,代谢组学方法证明了骨髓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
  • 摘要:对于成人艾滋病防治项目,优化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和提高治疗成功率经验在示范区的推广应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带动基层医院提高诊疗水平.初步探明艾滋病患者重要脏器合并症引起的非艾滋病死亡的发病规律和机制,填补国内空白。初步发现中药雷公藤可提高艾滋病患者免疫细胞数量,有望成为艾滋病免疫重建障碍的新策略,解决艾滋病国际治疗难点。初步探索HIV感染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中国HIV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科技支持。
  • 摘要:在提高国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试剂质量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临床抗病毒治疗和转归预警预测研究的新进展,不断研发新的、对临床抗病毒治疗有诊断、疗效判定和预后价值的新试剂、新技术.临床抗病毒治疗以血清HBs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为指标的临床治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部分病人在经历良好的抗病毒应答之后,血清HBsAg在极低水平的持续阳性状况令人沮丧。通过对肝组织中HBV DNA片段整合特性的分析,以及对带有整合HBV DNA片段的肝癌细胞系表达和分泌HBsAg的研究结果,认为至少在部分病人,血清中极低水平的HBsAg可能是来自整合HBV DNA片段中的S基因的表达。此外,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中普遍存在的HBV DNA片段整合,也对现有隐匿性HBV感染和/或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提出新的挑战——肝组织中HBV DNA PCR扩增阳性不代表一定有cccDNA的存在,也有可能是来自整合片段,而整合的HBV DNA片段并不能复制形成新的病毒,如果仅把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定义为OBI,可能会夸大OBI的严重性。因此,对于什么是OBI,应该重新审视和定义。
  • 摘要:近年来在结核分子诊断和抗结核新药的研发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有望在中国临床实践中得以推广与应用.此外,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治疗和化疗的广泛开展,潜伏结核活动亦成为重要的临床热点,关于免疫治疗前的潜伏结核感染诊断与预防性治疗亦是近年来的临床热点之一.WHO建议通过痰液集菌和处理可以提高敏感性,但若是能采用采用荧光显微镜的方法,则可以进一步提高涂片检测敏感性10%。在结核免疫学诊断方面,体外的酶免疫斑点法(ELISPOT)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优于TST。根据快速药敏监测技术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抗结核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尽管如此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仍受到严重的挑战,急需新药用于临床。尽管有众多的新药正在临床研究中,但对解决结核药物开发这一难题的前景依然是不明朗的。在未来10年中,临床前化合物的不足会成为新药开发受阻的关键问题。
  • 摘要:近年来,随着传染病疾病谱发生较大变迁,常见传染病病种、病人数逐年减少,但各种新发与再现感染病不断出现,现有的学科状态与人才结构已不能适应疾病防治需要,学科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要着眼未来,转变观念,拓展学科领域;要加强高端人才建设;开展科学研究,建立新型感染控制体系;注重学科交叉,突出专业特色。
  • 摘要:Th2细胞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其在抗寄生虫感染,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疾病及哮喘等疾病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从Th2细胞中寻找到一种新的功能性细胞外基质蛋白(ECM1).ECM1可以调控Th2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S1P1的表达,进而选择性地控制Th2细胞从淋巴结中向外周炎症灶迁移.rn 通过研究Th2细胞介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证明:ECM1在Th2细胞中被高表达。利用ECM1基因敲除技术在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中证明ECM1的缺失会导致哮喘疾病症状的减轻。ECM1的缺失会使Th2细胞停留在淋巴结中,而在Th1细胞中不存在这种现象。研究机制表明:在Th2细胞活化的晚期,其所分泌ECM1分子与Th2细胞表面的白介素2受体的β亚基相互作用,进而抑制IL-2介导的STATS磷酸化,从而解除对转录调控因子klf2的抑制作用,促进S1P1的表达,并最终促进T细胞的迁移。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好的理解Th2细胞的迁移和其所介导的免疫性疾病的关系。研究工作提示,ECM1有可能作为过敏性哮喘治疗的药物靶标。
  • 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慢性丙型肝炎(CHC),虽然1/3的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始终正常,40%的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低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但是仍然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向肝纤维化(LF)、肝细胞癌(HCC)的方向发展.研究表明,肝脏脂肪变是肝纤维化的独立相关因素,丙型肝炎与肝脏脂肪变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和研究资料.目前的观点认为,丙型肝炎与肝脏脂肪变的发生有关,进一步引起肝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rn CHC肝脏脂肪变临床与病理学特点,以及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意义重大,不仅拓宽了慢性HCV感染的发病机理和病理改变多样性的问题,对于临床上探讨合并肝脏脂肪变对于CHC患者的预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与抗脂肪肝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既然肝脏脂肪变是CHC患者肝脏纤维化的独立相关因素,那么在抗肝脏脂肪变的治疗在预防肝纤维化方面的相关性,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rn 目前已有人把丙型肝炎病毒与脂类的关系应用于临床,Schettler等应用丙型肝炎病毒与载脂蛋白B(APO-B)结合的特性,以及H.E.L.P-LDL血浆置换术可以清除脂蛋白中的载脂蛋白B,应用这样的理论进行血浆置换以期减少丙型肝炎病毒负载。治疗了5例患者,结果显示丙型肝炎病毒RNA明显减少,但是此种数量的减少不与LDL清除相关。此治疗可以为在两次血浆置换之间用免疫调节或抗病毒治疗病人提供可能。
  • 摘要: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是指已有基础肝脏疾病患者的急性肝功能恶化,这种恶化继发于已有的肝损伤或肝外诱发因素,最终导致器官的功能障碍。其临床特征为病程进展迅速,包括多个器官衰竭和较高的短期及中期死亡率(50~90%)。已有大量的间接证据表明这是一种独特的临床综合征。rn 西方关于ACLF的定义:主要强调器官衰竭基础上的肝功能异常,用CLIF-SOFA评分作为分级评分系统来评价患者的疾病严重状态,并以此判断患者的预后,从而筛选出最迫切需要肝移植的候选者,患者前期是否患有慢性肝病并不是主要诊断标准。rn 东方关于ACLF的定义:更强调慢性肝病基础上的急性肝损伤,这可能是由于东方患者中乙型肝炎再激活的比例较高,包括核苷类药物停药后复发、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或者原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合并其他病毒的急性感染包括甲型肝炎或戊型肝炎,导致慢性失代偿性肝病或ACLF。rn ACLF由于病情严重,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准确判断患者预后对治疗的决策尤其重要。
  • 摘要:炎症是宿主系统对病原体感染以及各种组织损伤等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应答事件.当炎症反应的持续进行,进入"非可控性炎症"阶段,在肿瘤等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炎症→肿瘤"过程中关键分子事件对肿瘤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Fgl作为慢性炎症免疫损伤相关蛋白分子,同时也能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围绕Fgl开展的系列工作,揭示了巨噬细胞炎性分子Fgl在病毒性肝炎与肝癌中的作用及调控网络。从病毒蛋白与宿主基因相互作用的角度阐明了小鼠Fgl(mfgl2)/人Fgl(hfg12)基因的调控机制和网络。针对重型肝炎关键病理环节—微循环障碍和关键致病分子Fgl,开展基因治疗工作,使重型肝炎小鼠的生存率由0提高到33.3%。血管新生是恶性肿瘤等演变及转归的重要环节或决定因素。Fgl2作为Treg/DNT细胞的免疫调节分子与NK等效应免疫细胞共同参与了其他炎性损伤疾病的发展。
  • 摘要: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特征是进展快、常需要多器官支持、近中期病死率高达50%以上,因此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定义尚未达成广泛一致.建立在该病病理生理指导下的临床实践会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将从国内外对该病的认识着手,阐述目前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研究的最新成果及以此为基础的治疗理念和方法.提出在明确ACLF患者病因和评估慢性肝病的严重程度完成后,就要及早对疾病的危险进行分层。根据不同发病风险,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若患者存在有急性打击因素,需要尽快干预治疗,同时强化综合护理。对ACLF患者感染要提高警惕性,要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治疗过程中可以多部位采样重复培养,在日常护理中尽量避免留置套管针。一旦患者出现感染应尽早干预,强力快速控制感染,积极纠正免疫衰竭,同时改善肠道微生态,必要时可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防治器官衰竭的发生,而针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失调,笔者认为适当时机可以探讨应用胸腺肽调节机体免疫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对于ACLF经内科和人工肝治疗后疗效不佳者,可进行肝移植。在等待肝移植过程中,若患者因肝功能衰竭的直接并发症或伴随疾病而导致病情恶化,需要及时进人ICU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 摘要:艾滋病流行从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妇女感染比例增加,孕产期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应用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WHO提出PMTCT的目标:为需要治疗的HIV感染孕妇提供抗病毒治疗服务,为还不需要治疗的孕产妇提供有效的方法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rn 梅毒可经性传播和血液传播,妊娠期80-90%为潜伏期梅毒,无征候,但可经母婴传播危及胎/婴儿,致流产、死胎、早产及婴儿先天梅毒。孕前、孕期早筛查早治疗是关键。梅毒是唯一能在宫内治愈的病,不必为此做人工流产;但必须早治疗。梅毒期别“越”早,传给胎儿机会“越”多,危害越大。妊娠期梅毒治疗“越”早,疗效“越”好。rn 中国的慢性HBV感染者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新生儿出生后常规注射乙肝疫苗或联合主动-被动免疫,对已经发生的宫内感染无效。HBIG只对细胞外的乙肝病毒有效,对已经进入肝细胞的病毒无效。大量的研究认为,如无明显损害胎盘屏障的因素存在,如先兆流产等,妊娠早、中期乙肝病毒通过胎盘传染胎儿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母婴传播免疫失败多因宫内已感染HBV引起。有学者提出,妊娠后期短期服用拉米夫定疗效有限并可能导致耐药突变;抗HBs抗体可作为HBV母婴传播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标志。rn 由于TORCH检查项目所致疾病发病率相对低,同时母亲感染不等于胎儿感染,不必作筛查,但对有高危因素者或孕期发现异常者应检查,将结果作参考,不能以血清学检查结果,作终止妊娠决定。一定要有B超,脐血检查(PUBS)、羊水等检查结果,证实胎儿有异常的诊断依据而终止妊娠。
  • 摘要:建立预测乙型肝炎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的疾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是确定早期肝移植患者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已知的人类274个细胞因子抗体芯片初步筛查HBVACLF血清学标记物,并经304例HBV-ACLF患者血清ELISA验证,发现HBV-ACLF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血清有15个细胞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些因子与HBV-ACLF时肝细胞的再生、炎症、细胞凋亡和免疫反应的全身性失调相关.微阵列显著性分析(SAM)和基因芯片预测分析(PAM)结果显示,与CHB组比较,HBV-ACLF组有6个细胞因子显著升高,分别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癌胚抗原相关细胞粘附分子1(CEACAM1),巨噬细胞炎症因子3α(MIP3α),E-选择素和骨桥蛋白.上述6个细胞因子经304例HBV-ACLF患者,40例CHB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ELISA验证结果一致.HGF和GDF15的在ACLF患者中的高表达(分别为44.4倍,84.8倍)可作为区分HBV-ACLF和CHB的新标志物.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IP3α与HBV-ACLF的严重程度与死亡率密切相关.免疫组化显示,HGF、GDF15和MIP3α在HBVACLF肝组织中呈阳性表达,相反的,在CHB和正常人肝组织中呈阴性.结论:HGF和GDF15可作为HBV-ACLF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MIP3α可作为预测HBV-ACLF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的新型标志物.
  • 摘要:2009年4月,一种新型流感突然在全球暴发流行.这是一种全新的传染病,中国13亿人面临严重威胁.如何有效防控这次突如其来的流感大流行,是全世界面临的严重挑战.采用"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新思路,取得了八项世界第一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和全球的疫情控制做出了巨大贡献.创新点1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实施举国体制,协同创新,以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支撑疫情防控,使中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对流感大流行的有效干预和控制,改变了流感大流行的自然峰值;创新点2:在国际上首先研制成功诊断试剂;创新点3,首次证明,在基本传播系数R0<1.6的流行早期,通过隔离传染源,可以有效避免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出现流行高峰;创新点4:精确揭示了甲流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创新点5:第一次通过现代循证医学方法确证传统中药汤剂治疗甲流安全有效;创新点6:在国际上首先研发成功甲流疫苗,打一针裂解无佐剂15微克疫苗就有明显的保护效果,保护率可达到87.3%,而且安全性高;创新点7:首次证明甲流疫苗与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无关;创新点8,首次成功解析了该新甲流病毒HA蛋白的晶体结构,从三维结构上解释了甲流病毒与1918流感病毒和季节性流感病毒共用的抗原决定簇,从分子结构水平阐明了疫苗只需打一针就有效的科学基础.
  • 摘要:中国肝病专家开展了一系列探索CHB治疗新方案的临床研究。其中EXCEL研究,是一项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这项研究旨在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以期提高治疗疗效。这项研究共纳入264例HBeAg阳性的CHB代偿期受试者,将24周HBsAg<1500IU/ml且HBV DNA <105copies/ml定义为快速应答,这部分患者将继续完成48周固定疗程的干扰素治疗(A组);而对于非快速应答(HBsAg≥1500IU/ml或HBV DNA≥105copies/ml)的受试者,将被随机分配接受48周固定疗程的干扰素治疗(B组)、延长治疗疗程(C组,干扰素治疗96周)或延长加联合36周ADV(D组,干扰素治疗96周)的治疗方案。终期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应答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和HBsAg抗原清除的比例也高于非早期应答组(分别为47% vs. 31.3% vs. 34.3% vs. 34.4;4.5% vs. 0 vs. 1.5% vs. 3.1%)。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4周聚乙二醇干扰素后取得早期应答的乙肝患者,其后期治疗疗效理想,而对于未取得早期应答的乙肝患者,延长治疗疗程或加用核苷(酸)类似物并不能显著提高疗效。
  • 摘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示范区研究课题组协助责任专家组加强顶层设计,制订并发行《重大传染病社区综合防治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以多中心研究模式协同推进全国14个省(市)覆盖3000万人群的示范区现场研究.浙江示范区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研究现场,覆盖12个县(市)300万人群,自2009年创建以来,积极打造基于社区责任医生的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网底工作队伍,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完成了3718名防治人员的全员培训。rn 成功创建并不断完善重大传染病社区综合防治新模式—“两网三化”(居民健康管理网格化、责任医生服务网络化、传染病管理信息化),大大提升社区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已在全国其他示范现场全面推广。与此同时,在示范现场引入成果转化的协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现,各示范现场的“三病两率”(感染率/发病率、病死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并开始将科研工作推进到业务操作,不断扩大“增殖服务”,加快了“转化医学”在各示范现场生根开花的步伐。
  • 摘要: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长期发热的患者,而这部分患者经过详细地病史询问,细致的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却仍然病因不明,成为临床常见"疑难杂症".疑难发热诊断的方法一般包括3个步骤:①全面了解病史,②认真、仔细、彻底的体格检查,③全面的辅助检查。对包括疑难发热在内的发热待查病例而言,发热与许多疾病相关,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由于感染性疾病占了疑难发热病例的很大一部分,因此临床易于在没有明确病因时就给与抗感染治疗。当没有发现明确的感染证据,而抗感染治疗的疗程和剂量均足够,患者却依然发热时,应该考虑果断停药观察并搜寻其他证据。另外,临床上在患者病因迟迟未能完全查清但又有一些线索,而病情没有得到缓解甚至有加重时,也会考虑给予患者诊断性治疗;但是应该引起重视的是,诊断性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病例,一般仅用于常规检查不能明确而高度怀疑的病因有特异性疗法时,如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在疑难发热病例的处理中,需要引以为戒的是,不可滥用糖皮质激素,为迅速降低患者体温而盲目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掩盖患者的病情,有的会诱发二重感染,甚至使部分患者的陈旧结核复发等,而激素本身也会有一系列的副作用。总之,感染科医生除了掌握感染性疾病的基本知识外,还应该系统掌握内、外科其他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处理疑难发热病例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纷繁复杂的疾病征象中寻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疑难发热病例的诊治水平。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