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语义解释

语义解释

语义解释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学、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1520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江海学刊、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1语言逻辑和符号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第三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等;语义解释的相关文献由158位作者贡献,包括潘正华、孙文统、张卫国等。

语义解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0.98%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1520 占比:98.92%

总计:11646篇

语义解释—发文趋势图

语义解释

-研究学者

  • 潘正华
  • 孙文统
  • 张卫国
  • 张金璐
  • 袁毓林
  • 刘小艳
  • 刘敬一
  • 周建设
  • 姚晨
  • 孟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自正法
    • 摘要: 互联网法院作为网络思维、网络技术与现代司法深度融合的产物,它是以“网上案件网上审”为审理思维,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将网络案件受理、送达、调解、证据交换、庭前准备、庭审、宣判、送达等诉讼环节在线化,构筑前置化调解、ODR、诉讼等多层级、多元化的解决网络纠纷的专门性审判机关。互联网法院作为我国网络治理模式的“试验田”,其演进历程与法院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从1995年的萌芽至今,互联网法院演进逻辑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1995年)、探索期(1996-2011年)、快速形成期(2012-2018年)、实践期(2019年至今)。从语义与实证分析可窥见,互联网法院的功能定位为解决网络纠纷、便利民众以及探索网络治理新模式,旨在建立高效、便捷、专业、低成本的网络纠纷化解机构,从而推动网络纠纷的专业化治理和网络空间治理的法治化。
    • 唐依力
    • 摘要: 揣测(或“猜测”)属于一种主观认知情态范畴,在人类语言中大量存在。作为现代汉语揣测范畴中最为典型的两个实义词,“可能”和“或许”有着不同的句法分布位置,语义上也呈现出各自的特征。“可能”“或许”与不同类动词组合造成结构能否自足的原因与动作动词和状态动词的小类有关;在疑问句和对推测的否定句中,“可能”可以名物化,“或许”不可以;“可能”具有程度等级特征,“或许”无程度等级特征;只有数量结构或有数序列特征的名词才能直接与“可能“”或许”组合。
    • 杨永忠
    • 摘要: 本文从生成句法角度探讨量词结构的内部结构及其句法推导。笔者认为,量词结构的两种基本形式为[DP Spec[D`D[NumP Num Cl[NP N]]]]和[DP Ni[D`D[NumP Num Cl[NP ti]]]],无论是前置型量词还是后置型量词,均基础生成于[Num NumP]位置,量词在其它位置出现,都是句法移位的结果;量词与功能中心语D之间存在一定的特征核查关系,该核查关系在不同语言中实现方式不同:汉语、侗台语族和苗瑶语族等量词前置型语言仅仅通过特征匹配来实现,而藏缅语族量词后置型语言则需要借助于名词和量词移位才能完成特征核查。因此,正是不同的特征核查方式造成了不同类型的量词结构。
    • 郭望皓
    • 摘要: "把"字句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式,一直是汉语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受认知科学、类脑计算、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学科的影响,"把"字句的语义问题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关于"把"字句的语义问题,目前影响较大的有"处置说"和"致使说",但二者都存在着不够全面或者解释力不强的问题.文章对以往"把"字句的语义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阐述了各家的代表观点,同时也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各种争议,以期呈现"把"字句语义研究的完整脉络,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杨永忠
    • 摘要: 本文从生成句法角度探讨量词结构的内部结构及其句法推导.笔者认为,量词结构的两种基本形式为[DP Spec[D`D[NumP Num Cl[NP N]]]]和[DP Ni[D`D[NumP Num Cl[NP ti]]]],无论是前置型量词还是后置型量词,均基础生成于[Num NumP]位置,量词在其它位置出现,都是句法移位的结果;量词与功能中心语D之间存在一定的特征核查关系,该核查关系在不同语言中实现方式不同:汉语、侗台语族和苗瑶语族等量词前置型语言仅仅通过特征匹配来实现,而藏缅语族量词后置型语言则需要借助于名词和量词移位才能完成特征核查.因此,正是不同的特征核查方式造成了不同类型的量词结构.
    • 彭媚娟
    • 摘要: 作为龙树中观思想重要的方法论,四句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描述的是对任一命题X,都存在四种(是、否、双是、双否)可能性,从表面看四句违背了矛盾律与排中律,无法进行逻辑语义化解释.现代逻辑的介入,为四句形式语义解释提供了可能,但也带来新的困惑,双重否定律与推理规则面临失效.对否定的二重语义解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谓词否定与语句否定的区分使四句不违背矛盾律、排中律,习俗否定与胜义否定的区分使四句不违背双重否定律.如此,四句的语义解释在经典二值逻辑下成为可能,四句不违背逻辑规律与推理规则.
    • 孟凯
    • 摘要: 功用在名词的物性角色中处于核心地位,“功用+名”是汉语中常见而能产的复合词构造方式.(宋作艳2016)本文要进一步探讨的是,复合词内部选择N或V实现功用义的差异,包括N、V与同一中心成分构词的合法性、词语缺位、由语义相关的N、V与同一中心成分构成的同义词语的语义语用差异等;表功用义的N、V内部的语义差异体现在N1是N2功用义隐含谓词的客体或结果,可能具有叠加功用义或功用多解性,而V在体现N的原型默认功用或特殊功用时具有不同的呈现可能性.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炼出定中式复合词内部功用义实现方式的三条选择规则:Ⅰ.组构双音词,表达常规功用,V常常隐含,优先提取V的客体或结果组构NN定中式;Ⅱ.组构双音词,若需凸显特殊或细分功用,会选择V(主要是Vi)组构VN定中式;Ⅲ.组构多音词,优先选择V双表达特殊或细分功用,组构VN定中式.
    • 陈维维
    • 摘要: "给"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句式,为考察这一句式,本文将以小说《莫言的世界》作为基础语料,从"给"字的词性出发,围绕"给"字句表达的语义,分析说明"给"分别做动词和介词时的使用情况。
    • 黄卓亚
    • 摘要: 本文主要对Never shall I+VP的句法移位进行句法与语义的解释与分析。在此句中,前置否定成分never由原来的Adv位置移入Foc P的指称词位置,情态动词shall移入Foc P的中心语位置。本文假设,否定词never在本句中因为受到焦点化处理进入指称语位置,指称语无法与空语位相呼应,因此情态动词移入Foc P的中心语位置。移位的语义解释是为了加强语气使语义更加清晰,同时经过核查,语义无解特征同时也会引起移位。
    • 黄卓亚
    • 摘要: 本文主要对Never shall I+VP的句法移位进行句法与语义的解释与分析.在此句中,前置否定成分never由原来的Adv位置移入FocP的指称词位置,情态动词shall移入FocP的中心语位置.本文假设,否定词never在本句中因为受到焦点化处理进入指称语位置,指称语无法与空语位相呼应,因此情态动词移入FocP的中心语位置.移位的语义解释是为了加强语气使语义更加清晰,同时经过核查,语义无解特征同时也会引起移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