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物性结构

物性结构

物性结构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82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汉语、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760249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海外英语(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中文信息学会2015学术年会(CIPS2015)暨第十四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CCL2015)、第三届基于自然标注大数据的自然语言处理国际学术研讨会(NLP-NABD2015)、第六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香山科学会议第S42次学术会议等;物性结构的相关文献由96位作者贡献,包括宋作艳、李仕春、李强等。

物性结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60249 占比:100.00%

总计:1760325篇

物性结构—发文趋势图

物性结构

-研究学者

  • 宋作艳
  • 李仕春
  • 李强
  • 袁毓林
  • 亢世勇
  • 周韧
  • 张云峰
  • 李芳棋
  • SONG Zuoyan
  • 严粤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卫侠
    • 摘要: 生成词库理论认为词语在组合过程中语义的浮现,通过物性结构对词汇的描写得以实现。理想化认知模型中,概念转喻是系统性的而非随机过程,通过凸显认知参照点激活目标。基于名词物性结构对名词细颗粒度的描写,对英语中的转喻式名名复合词的呈现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转喻作用于名名复合词的形式多样,分前项名词转喻、后项名词转喻、前后项名词皆转喻、复合词转喻、前后项名词语义关系转喻与隐喻、转喻共同作用。基于此,进一步考察了名名复合词在转喻过程中突显的物性角色,发现转喻式名名复合词中最凸显的物性角色是形式角色,构成角色次之,最少涉及施成角色,符合一般认知规律。
    • 雷冬平; 李飞燕
    • 摘要: “唱”的本义是“倡导”,中古汉语中发展出“呼喊”义,到近代汉语中又发展出“大声宣读,唱颂”义。该义既可以带动词性宾语,也可以带名词性宾语。带名词性宾语时,如果其后的宾语不是受事,那么,这个名词性宾语蕴含了一个谓词性的事件结构,但不能就此判断动词“唱”获得了该谓词性结构中动词的语义。动词“喝”的情况同样如此,它与“唱”在“呼喊”和“大声宣布”等几个语义下都是同义词,二者还形成了两个同素逆序的并列复合词“唱喝”与“喝唱”,两个复合词都从单音节动词那里继承了类似的语义及功能。只有理清动词及其论元之间的语义关系,才能更好地掌握整个论元结构,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动词的语义。
    • 金梦城
    • 摘要: 理论语言学界有“恒常性/瞬时性名词”这对概念,落实到指人施事名词,其词汇语义所涉的定义事件对于前者表示所指对象的职业、精于做的或习惯做的,但对于后者则是正在做的。现代汉语的“司机”“乘客”较典型地对应这两类名词,这可以通过添加处所状语测试和词义释义句的选择来界定。“恒常性/瞬时性”的对立会带来一系列语法后果,一方面表现在二者搭配项分布上的多种差异,另一方面表现在一些均可搭配的词项,组合后有语义解读上的区别,比如定中结构中受“老”修饰且“老”语义上指向名词的施成角色时,就有“时间长”与“频率高”的不同等等。这些差异均表明,讲汉语语法时给名词分出“恒常性/瞬时性名词”这一小类,是十分有用的。
    • 马伟忠
    • 摘要: 主要分析“S比N还N”构式的语义识解问题。在考察构件N语义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名词物性结构与N的内涵属性关系,发现物性结构理论可以较为系统地描写解码者所具备的名词静态百科知识。进而,基于物性结构和概念整合理论可以描写、解释“S比N还N”构式的语义识解过程。语义识解是一个带有解码者个体性、主观选择性特征的在线动态过程。物性角色、认知环境、记忆之间的互动最终促成了“S比N还N”构式义的精细化识解。
    • 李家琦
    • 摘要: “X+衣/服/装”是一种可以构成表服饰类名词的能产性词法模式。基于物性结构理论,从构成、材料、功用、群体、场景等五种物性角色,对由这一词法模式构成的“X衣”“X服”“X装”名词进行语义分析,并探究其内部结构。这一个案研究,有助于对同义语素“衣”“服”“装”参构表服饰类名词的构词规则进行总结和归纳。
    • 史金生; 李静文
    • 摘要: 文章通过比较各种语义知识库的特点,重点讨论了基于生成词库和论元结构理论的句法语义知识体系研究及资源库构建的内容、特色,并从句法-语义接口的透明性和自然性、名词中心论建模方法的实用性、解决复杂语法问题的便捷性、情感评价色彩描述的突破性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其价值,并提出了关于未来句法语义知识体系研究的几点思考.
    • 喻童; 李仕春
    • 摘要: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穷尽性分析了10000条共计98万余字的"亮"字语料,对"亮"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分布情况进行了描写,发现"亮"除了《现代汉语词典》已有的7个义项之外,还有"发光物发出的光""地位或品质较同类事物优秀""前景光明""(目光)明亮而兴奋"4个义项,并用物性结构理论对"亮"字义项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 王洁
    • 摘要: "××西施"在媒体语言中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词汇构式,该构式在语法结构上有"N+西施"和"V+西施"两种类型,前者的能产性大大强于后者."N+西施"的次类在数量分布上,体现出"典型人造类+西施>自然类+西施>纯人造类+西施"的趋势,表明"人造物+人"也是相当能产的语义模式.涉及"××西施"的各种隐喻、转喻现象中,以定语位置上的转喻最为常见.一般情况下,结合定语的某一物性角色和"西施"的功用角色,可以生成"××西施"的基本语义."××西施"中存在歧义现象,其成因主要是对构式典型范畴义的偏离和定语所指事物功用的多样性.
    • 李芳棋; 王成; 李仕春
    • 摘要: 运用语料库技术的方法,穷尽性地分析了10000条940000余字的"直"字语料,对"直"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分布情况做了重新描写,并运用物性结构理论解释了"直"的形容词性义项和副词性义项的产生原因.
    • 邓超群
    • 摘要: 本文在物性结构的理论框架下,主要讨论了 日语中表事件的"あゐ"构式在语义和句法层面上的主要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制约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语义层面,"が"格名词的语义类别与物性结构信息决定了"あゐ"构式的意义,特别是物性结构中的功用角色是实现"あゐ"构式事件解释的一个重要手段;2)在句法结构上,表事件的"あゐ"构式主要分为过程用法与活动用法两种,根据事件是否有空间跨度,两者所选择的方位格类型也迥异;3)"あゐ"构式的方位格类型,也由句中的"が"格名词的语义特征决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