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言意之辨

言意之辨

言意之辨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29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江汉论坛、江淮论坛、青海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9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等;言意之辨的相关文献由167位作者贡献,包括余卫国、赵文晶、刘文英等。

言意之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 占比:21.5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629 占比:78.33%

总计:803篇

言意之辨—发文趋势图

言意之辨

-研究学者

  • 余卫国
  • 赵文晶
  • 刘文英
  • 刘耀蔚
  • 王元化
  • 刘宇
  • 刘瑶
  • 刘颖洁
  • 周晚琴
  • 孙玮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志琴; 高李蓥; 刘瑶
    • 摘要: 词源上,“写意”是指忠信之人用语言(文字或声音等)表达自己的真心实意。其后,魏晋玄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等通过言意之辨,形成了一些共识:如“意”主要包括情志和义理;它涵盖可以言说之物和不可以言说之物;为了更好地得意,需要超越语言。由此,诗文领域的“写意”即艺术家用语言文字来言说情志、阐明义理。当这种用法转入画学,结合绘画自身的特征(如水墨语言的书写性),中国画的“写意”可以理解为:写画中生成意义,言情说理。这种生成是一个不断平衡、持续创新的过程:画家凭借自己的艺术感觉,不断调整笔墨与造型、笔墨与表意、感性表达与理性分析等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处于一种自然而然、本应该如此的和谐状态。本文着重指出,“写意”一词,词源上以忠信品德为基础;中国画写意是一个有机生成的创新过程,它给画家带来了身心的平衡,让他们在笔墨表达中找到精神的家园。这些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艺评价标准和艺术功能等问题。
    • 李辉; 王亚波
    • 摘要: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的彰显在创造性的诠释中得到深化,经典的意义和价值只有落实到人自身的存在中并关注人自身的问题才能更好为人提供启迪.阳明心学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其心学中"植物""身体"与"镜子"三种喻象,在与"根""本""仁"相互关联的过程中,在对"身体"本身的超越过程中和对镜喻的体证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意蕴,通过这些喻象所形成的簇群分析来看,其喻象所揭示的喻底最终都指向良知二字,同时在功夫层面落实为致良知,这些喻象互相映照勾连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心学世界,这些喻象的使用超越了主客二元化思维,也终止了逻辑性的概念思维方式,从而把人拉回到自身,通过这些喻象,使得人对于自身的存在之思变得更加灵动和富有原创性和生生性.
    • 黄坤; 王桂枝
    • 摘要: 魏晋时期流行一种名为玄学的社会思潮,影响广泛深远.魏晋玄学以思辨性著称,是中国哲学和文化思想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研究魏晋玄学对研究中国哲学和推动中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从分析魏晋玄学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入手,以魏晋玄学的思辨特性为切入点,系统阐述魏晋玄学的三大主要论题,最后就魏晋玄学对后世哲学及中华文化的影响进行探究,力图对魏晋玄学做全面系统地了解.
    • 邓安琪
    • 摘要: 言意之辨涵盖了中国哲学命题中一切符号系统与意义的争辩。其中,“意”的胜出以其会通三教之精神而成为根本的思想方法,从而建构着中国美学的基本形态。言意之辨中的美学品格,从言象之内的“写照”转移到了方外的“传神”之上,并拓展了“畅神”的无限领域,最终主导形成了“气韵生动”的终极美学理想,并通过政治的建构达到高度的理论自觉。
    • 金相怡
    • 摘要: 言意之辨在魏晋时期辨论引发了思想上转变,同时在文学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朝文论家刘义庆、谢赫、肖子显等提倡的气韵,刘勰、钟嵘提倡的隐秀论和滋味说,晚唐司空图创立的韵味说,都是对文学作品审美的理想化追求.文学的审美由此被更多的文人学者所探讨和思考.文学审美可以从创作和欣赏两方面来理解,言不尽意让我们感受到创作的甘苦,得意忘言也让我们体会到文学欣赏的美妙.总之,不论是创作还是接受,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审美追求.
    • 晋一敏
    • 摘要: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不断的年代,也是人们思想观念极为自由解放的时代.这一时期,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玄学的兴起都对中华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魏晋时期,玄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言意之辨"便是当时玄学的重要论题之一,它引导人们由有限走向无限,由具象走向抽象,深刻地影响着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这一时期的绘画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位有文献记载的画家,许多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到绘画创作中来.本文结合魏晋时期的绘画,探讨魏晋时期的言意观对这一时期绘画的重要影响.
    • 邓安琪
    • 摘要: 言意之辨涵盖了中国哲学命题中一切符号系统与意义的争辩.其中,"意"的胜出以其会通三教之精神而成为根本的思想方法,从而建构着中国美学的基本形态.言意之辨中的美学品格,从言象之内的"写照"转移到了方外的"传神"之上,并拓展了"畅神"的无限领域,最终主导形成了"气韵生动"的终极美学理想,并通过政治的建构达到高度的理论自觉.
    • 张利群
    • 摘要: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言意之辨"不仅仅就语言讨论语言的言与意关系问题,即语符与语义、能指与所指关系;而且立足于语言而深化拓展到言者与受者、语言与言语、语境与语用、语体与修辞等诸要素构成的语言符号系统与文学阐释系统的交流统一所形成的话语体系,构成"立言"与"文以足言"之言与文关系、"文言"之文言与白话关系、"言意之辨"之言与意关系、"言尽意"与"言不尽意"关系、"无言""不言""玄言"与"得意忘言"之有无虚实关系、"言外之意"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言内之意与言外之意关系、"立象以尽意"之言象意关系、"文笔之争"之言与体关系等命题及问题探讨,推动文学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分离,强化文学语言的功能作用,从而将语言阐释与文学阐释有机统一,形成中国文学言意论特色与传统,为中国文学话语体系建构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当代文学批评发展提供启发与借鉴.
    • 成盈秋; 邓宝剑
    • 摘要: 同中国传统诗学的“言意之辨”相似,新批评的诗歌语义学也是围绕“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展开的,特别是着重考察了诗意之生成和诗意之特质。新批评理论家区分语词的辞典意义与第二意义,相应于中国诗学对言内之意与言外之意的区分。他们对言内之意如何通向言外之意即所谓“第二意义”的论述,对意象的隐喻价值的论述,与中国诗学的意与象应、情与景合的主张异曲同工。维姆萨特进一步在“喻体”“喻旨”之外提出“第三个类”,指出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新概念”,这与中国古代杨万里等人所强调的在“词”“意”之外的“味”,实有神趣相通之处。
    • 赵文晶
    • 摘要: 言意之辨的兴起在魏晋时期绝非偶然 , 三国时期的长期动乱对社会的局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士族在东汉末年后期的不断扩张,至魏晋时期的发展壮大仍可左右国家的政治,进而士风也随之发生变化,玄学之风逐步深入,文学自觉的时代也随之到来,玄学领域的讨论逐渐渗透到文学批评的领域,并随之产生了重大影响。“言意之辨”的产生与社会以及语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