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言不尽意

言不尽意

言不尽意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39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7篇、专利文献38篇;相关期刊307种,包括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等; 言不尽意的相关文献由368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友兰、朱立元、许艳丽等。

言不尽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7 占比:91.26%

专利文献>

论文:38 占比:8.74%

总计:435篇

言不尽意—发文趋势图

言不尽意

-研究学者

  • 冯友兰
  • 朱立元
  • 许艳丽
  • 刘文英
  • 孙玮志
  • 王文英
  • 胡大雷
  • 谢斯斯
  • 严菁琦
  • 余卫国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蕾
    • 摘要: 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有三种观点——以欧阳建为代表的言尽意论、以荀粲和嵇康为代表的言不尽意论、以王弼为代表的得意忘言论。这些观点体现了玄学家们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思考,这些思考触及认识论上的重要问题——认识工具语言的局限性、事物本体能否被认识主体把握,因而极富洞见,闪烁着思辨的光辉,更佐以论据证之,同一阵营观点呈补充之态,不同阵营观点针锋相对,言意之辩故弥漫着浓厚的哲学意味。言意之辩解释了创作者时常遇到的词不达意的苦恼,凝结着创作者苦与乐,因而充斥着生机勃勃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构成言意之辩生意盎然的美学意味。言意之辩的美学意味还在于它导向对“言外之意”审美价值的追求,并在导向对此审美价值的追求后引发对“会意”审美方式的推崇,最终助推重感性、直觉和个人内在体验的中华美学传统的形成。
    • 韩若莱
    • 摘要: 言、象、意是中国本体论哲学基础之上生长出的文学和哲学范畴,是中国文艺美学思想的独特建构。语言作为艺术作品的书写和实现方式,与其再现的形象一起为意义服务。在先秦到魏晋“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说的影响下,对艺术作品的美学研究一向偏重“意”的层面,并在和禅宗结合的过程中催生了独特的意境理论。然而,在后现代语境之下,语言的自足性和本体性空前膨胀,造成了对“意”的挤压和对言、象、意三层级关系的挑战。
    • 姜寿田
    • 摘要: 在书史上,至魏晋,书法摆脱了工具性与文人化生命感性相感召而趋于审美自觉之后,书法之道与艺便成为横亘在书史上的张本。也即是说,从这个时期开始,书法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与形式的问题,而是由形式上升到本体。魏晋书法对意的关注,便再好不过地说明,形上本体--道已成为书法的精神本源。这种精神本源表现为魏晋书法的玄学化,言不尽意,以形写神。晋人以意言韵、言神、而意之本体即易玄之道。道本于无,表现为形上精神本体与意的无限。
    • 林光华
    • 摘要: "言不尽意"是魏晋玄学的重要命题,根植于老、庄、易"三玄"经典。在《老子》中主要体现为"言不尽道",原因在于"道"的变动性;在《庄子》中体现为"得意忘言",原因在于"意"的当下性与不确定性;道经过庄子到王弼,经历了一个逐渐本体化与概念化的过程,而渐渐失去原味。老、庄"言不尽意"的背后是道家特殊的"时中"思维。"时"是老、庄观察宇宙而发现的变动性的根本法则,也是因时而动、随时变化、顺道而行的行为原则;"中"是致虚守静、中空无碍、不落两边的工夫境界,相对于对象化的认识论思维,这一思维方式是特别的。
    • 王靖雯
    • 摘要: 在中西方文艺美学发展脉络中,关于“语言能否准确地反映意义与思想”的“言意之辨”始终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理论问题。中西方先哲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言不尽意”与“语言的牢笼”这一否定答案,共同揭示出了文学语言的有限性及表达困境。究其根源,中西方重对话轻摹写的文化传统及语言本身的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都促成了这一现象的发生。中西方先哲从作者、读者两方面着手,提出了以“以象传意”、“言外之意”、“得意忘言”为中心的解决策略,探寻出了解决文学语言表达的局限性的出路。
    • 李静娴
    • 摘要: 道家的言意之辩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审美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庄子的“得意忘言”为解决“言不尽意”问题架起了沟通“言”与“意”的桥梁。一部文学作品价值的实现,需要创作者借助有限的语言去呈现对事物的所观所感,也需要接受者能够打破创作者的“言”的束缚来对文学文本进行文学审美活动,进行这两种文学的创造和再创造的活动都需要有从“言”及“意”这一过程的思考。庄子的“得意忘言”打破文学创作和文学审美活动中的语言藩篱,为创作者与接受者都提供了更加深远的精神境界和广阔的视野。
    • 林光华
    • 摘要: "言不尽意"是魏晋玄学的重要命题,根植于老、庄、易"三玄"经典.在《老子》中主要体现为"言不尽道",原因在于"道"的变动性;在《庄子》中体现为"得意忘言",原因在于"意"的当下性与不确定性;道经过庄子到王弼,经历了一个逐渐本体化与概念化的过程,而渐渐失去原味.老、庄"言不尽意"的背后是道家特殊的"时中"思维."时"是老、庄观察宇宙而发现的变动性的根本法则,也是因时而动、随时变化、顺道而行的行为原则;"中"是致虚守静、中空无碍、不落两边的工夫境界,相对于对象化的认识论思维,这一思维方式是特别的.
    • 姜寿田
    • 摘要: 晋人以意言韵,韵作为书画审美范畴在北宋才完全得以确立,并超过盛唐张怀瓘所推崇之神格,而与逸格共同成为最高书画审美范畴。这在范温论韵中可明确见出。范温在与王偁(定观)关于什么是韵的问答中,否定了"不俗谓之韵,潇洒之谓韵,乃至神之谓韵",而径言有余意谓之韵—韵盖生于有余。"定观曰:‘古人谓气韵生动,若吴生笔势飞动,可以为韵乎?’予曰:‘夫生动者是得其神,曰神则尽之,不必谓之韵也。’"这就与魏晋言不尽意的美学观点达成一致,也证明意即韵,而韵非神。
    • 张利群
    • 摘要: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言意之辨"不仅仅就语言讨论语言的言与意关系问题,即语符与语义、能指与所指关系;而且立足于语言而深化拓展到言者与受者、语言与言语、语境与语用、语体与修辞等诸要素构成的语言符号系统与文学阐释系统的交流统一所形成的话语体系,构成"立言"与"文以足言"之言与文关系、"文言"之文言与白话关系、"言意之辨"之言与意关系、"言尽意"与"言不尽意"关系、"无言""不言""玄言"与"得意忘言"之有无虚实关系、"言外之意"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言内之意与言外之意关系、"立象以尽意"之言象意关系、"文笔之争"之言与体关系等命题及问题探讨,推动文学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分离,强化文学语言的功能作用,从而将语言阐释与文学阐释有机统一,形成中国文学言意论特色与传统,为中国文学话语体系建构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当代文学批评发展提供启发与借鉴.
    • 张君燕
    • 摘要: 一席红裙,百般柔媚;拂袖起舞,缠绵缱绻;拨裙回转,言不尽意。伴随着柔美的舞蹈动作,红色的裙子飘逸飞扬,婉转悠扬的古典音乐更为这支舞蹈增添了十足的韵味,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仿佛乘坐时光隧道,从遥远的历史中款款走来,让人充分领略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短短2分钟的舞蹈视频,将中国风、中国元素、中国音乐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意犹未尽,不由得一遍一遍回放,一帧一帧品味。更让人惊叹的是,这支舞蹈的动作都是由舞蹈演员在水中完成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