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写意

写意

写意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037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中国文学、戏剧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19篇、专利文献18篇;相关期刊1130种,包括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大众文艺、文艺生活·文海艺苑等; 写意的相关文献由2638位作者贡献,包括韩玮、尚辉、彭锋等。

写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19 占比:99.41%

专利文献>

论文:18 占比:0.59%

总计:3037篇

写意—发文趋势图

写意

-研究学者

  • 韩玮
  • 尚辉
  • 彭锋
  • 徐恩存
  • 刘曦林
  • 李磊
  • 殷双喜
  • 薛永年
  • 贾德江
  • 刘骁纯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钱坤
    • 摘要: 明朝初年,宫廷绘画因统治阶级的审美需求,多取宋人画风,尤其在花鸟画方面深受南宋工整严谨画风的影响。林良作为宫廷画家,并没有一味地沿袭、模仿前人,而在深入学古的同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使写意花鸟画达到了新的高度。该文以林良的代表作《灌木集禽图》为例,介绍林良的生平与师承,并从作品题材、构图、笔墨、以书入画等方面探讨此件作品及林良的艺术成就。
    • 卜方伟
    • 摘要: 精谨细腻的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创作逐步走向成熟。画家要正确认识工笔画的特性,积极探索写意画的笔墨趣味,打下扎实的工笔技法基础,才能胸有成竹、畅快淋漓地直抒胸臆。
    • 刘前伦; 刘凯
    • 摘要: 水墨动画在表演上延续了水墨画的内在美学体系,融入了写意性、程式性、空间性、去语言化等特点,在一般动画表演的基础上,呈现出新的艺术特征。该文分析和总结水墨动画角色表演的艺术特征。
    • 龚有月
    • 摘要: 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旗袍的原型可追溯为清代旗人女性所穿着的“旗装”,即氅衣。改良旗袍在西方工业化和技术革新的背景下发生了结构、工艺及纹样变化。以《清宫后妃氅衣图典》中晚清旗人女性穿着的氅衣和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藏品中20世纪20-40年代的改良旗袍为调研对象,列举旗袍纹样所运用的动植物花卉纹样,具体阐述传统旗袍纹样在清代社会审美风潮下呈现出的写实风格,以及改良旗袍纹样受西方设计艺术思潮影响所呈现的写意风格。在对比两种纹样风格的研究过程中为更加深入了解旗袍纹样提供理论基础。
    • 宋淳
    • 摘要: 当代中国油画家何多苓的作品有着行云流水般的文人画气质,诗意的表达始终萦绕在他的绘画创作中。他的油画创作结合了国画的写意笔法,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其对画面诗意表达的追求突破了传统油画创作的桎梏,对当代油画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研究何多苓的绘画创作,分析其作品中诗意和意象的表达手法,从其对诗意的追求,以及对画面处理方法的变化中得出当代油画创作的学习方法。
    • 张天平
    • 摘要: 写意是相对中国传统绘画观念中的工笔与写实而言的概念,写意强调观象悟道,不求形似,追求反映物象的内在生命与精神风韵。对于西方写实观念而言,写意精神反映了东方审美趣味,十分耐人寻味。如何将源自西方的水彩与中国传统写意的艺术精神融合、发展与创新,是美术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改革首先面临的具有策略性与方向性的问题。该文从水彩的媒介、色光、肌理等方面探索与解读水彩写意性表现语言,将西方水彩画的审美观念、艺术方法与中国传统写意艺术精神有机融合并拓展,希望能探索出美术学基础教学改革新的可能性。
    • 蒋志琴; 高李蓥; 刘瑶
    • 摘要: 词源上,“写意”是指忠信之人用语言(文字或声音等)表达自己的真心实意。其后,魏晋玄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等通过言意之辨,形成了一些共识:如“意”主要包括情志和义理;它涵盖可以言说之物和不可以言说之物;为了更好地得意,需要超越语言。由此,诗文领域的“写意”即艺术家用语言文字来言说情志、阐明义理。当这种用法转入画学,结合绘画自身的特征(如水墨语言的书写性),中国画的“写意”可以理解为:写画中生成意义,言情说理。这种生成是一个不断平衡、持续创新的过程:画家凭借自己的艺术感觉,不断调整笔墨与造型、笔墨与表意、感性表达与理性分析等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处于一种自然而然、本应该如此的和谐状态。本文着重指出,“写意”一词,词源上以忠信品德为基础;中国画写意是一个有机生成的创新过程,它给画家带来了身心的平衡,让他们在笔墨表达中找到精神的家园。这些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艺评价标准和艺术功能等问题。
    • 孔繁明
    • 摘要: 近年来,经常被言说的“写意”已经不仅仅指代某种美术形式,即便是对美术中写意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写意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在当代具有澄清认识、匡正时弊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有关写意认识的误区,以期对推动中国画坛以美术创作为研究主体,立足当代、兼收并蓄,积极构建中国美术现代写意理论体系有所助力。毕竟,只有以先进的理论体系为引领,才能在美术创作中进一步弘扬写意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更具活力与魅力。
    • 张琴
    • 摘要: 以莲入壶,是紫砂壶创作中常用的素材,尤以花器为最,通过造型花的设计及色彩的搭配将荷之样貌塑造得栩栩如生。相较于这种侧向于莲的生态写实与形态塑造的写实的创作手法,紫砂壶艺作品《悟莲》,打破了常规,它更偏向于写意的创作方式,这种创作方式的特征在于它选择性地忽略了莲的客观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而是通过一些具有设计感的文化符号强调其内在的精神象征与文化内涵的表现。寥寥数笔下、深勾浅勒中,已然是莲花处处开。花开见佛性,一念心清静,是为“悟莲”。
    • 陈都
    • 摘要: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艺术逐渐踏上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但很多艺术家以功利化的创作方式,一味地呐喊、讽刺,使作品沦为一种刻板的程式。一些艺术家则以写意精神塑造革命美术,以画中可见之“象”,表达画外之“意”,开创一条“立象以尽意”的道路。写意精神与革命精神并不冲突,通过“立象以尽意”“意到笔不到”的方式,二者能紧密结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