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绘画

中国绘画

中国绘画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2539篇,主要集中在绘画、艺术理论、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29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6992篇;相关期刊774种,包括收藏、美术、美苑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五届北京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2010中国武义·国际养生旅游高峰论坛暨叶法善道家养生文化研讨会、新中国美术60年学术研讨会等;中国绘画的相关文献由2087位作者贡献,包括水天中、李艺、程大利等。

中国绘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29 占比:26.53%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6992 占比:73.36%

总计:9531篇

中国绘画—发文趋势图

中国绘画

-研究学者

  • 水天中
  • 李艺
  • 程大利
  • 陈滞冬
  • 朱浩云
  • 杨惠东
  • 何怀硕
  • 林木
  • 殷双喜
  • 邵大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晓文
    • 摘要: 在世界绘画领域,东方绘画以及西方绘画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而前者中又以中国绘画作为代表。不管是中国的绘画还是西方的绘画,都是源自精神层面的创造活动,所以存在着一些相同点,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绘画之间又有着很多明显的不同之处。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在文化、哲学、思维以及审美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入手探讨中西方在绘画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文章中,作者首先对中西方绘画彼此间的不同点进行了探寻,在此基础上,探讨这类差异背后的原因,在文章的结尾,还就中西方绘画融合与彼此借鉴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希望本研究能给从事绘画艺术创作的人以及从事这类研究工作的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思路。
    • 郭云璐
    • 摘要: 盆景历史悠久,被誉为自然界的“活化石”,它的形成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国家的自由包容度。盆景艺术的演变深受中国绘画的影响,文章围绕盆景的出现、绘画技法上的应用以及绘画对盆景审美的引导,进行多方面探究,它展现中华民族崇尚自然又将自然艺术化,思索与探究盆景艺术审美表象及创作的文化内涵。
    • 陈望衡
    • 摘要: 元朝是中国第一个异族统治者的中央政权,忽必烈是元朝的第一位皇帝。忽必烈对赵孟頫的重视及合理重用是赵孟頫之幸,也是元朝之幸,更是中华民族之幸。作为当时综合修养最高、最好的汉人学者,他在蒙元的汉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赵孟頫的美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见出华夏美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转型,为华夏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 林炜杰
    • 摘要: 沃尔夫林的《美术史的基本概念》是研究文艺复兴后艺术风格问题的专著,通过对文艺复兴艺术与巴洛克艺术相比较的形式分析,能使人们较为清晰地把握这两种风格。该书的重点是解释巴洛克,被奉为将巴洛克艺术引入艺术史时代划分的功臣。该文分析沃尔夫林提出的美术史的五对基本概念,并以此分析中国绘画,从而探讨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理论在中国绘画领域中的适用性、合理性。
    • 宋亚茹
    • 摘要: “经营位置”一词由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一书中提出。“经营,位置是也”是“六法论”里提出的一法,就是研究画面形象的位置,结构组织关系问题。“经营位置”集中体现了中国画家对于画面空间处理,位置安排的思考。它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空间透视理论和构图学原理,而是包含对时间、空间、文字、意象,等多重元素的构思,要求创作者对所绘对象进行缜密的思考,反复构思,最终让欣赏者感受到中国绘画作品中特有的审美意蕴。古今画家也通过各种内容、形式来表现自身的绘画风格,其中张择端与王蒙的构图形式值得我们学习,着重论述两位画家的作品,谢赫的“经营位置”对后世画家的影响很大,“经营位置”的绘画理论观点值得我们探究。
    • 徐浩; 徐辉
    • 摘要: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在绵延千年的艺术时光中尤其以文人画这一艺术形式最为突出,它不仅体现着中国先民对世界的观察,更显现出其人生态度、哲学观念与精神追求。文人画这种独特的艺术定义和艺术形式从被提出那天起就一直延续至今,并且日益完备。文人画的提出者和践行者——苏轼,无疑是众多文人画家所推崇的对象。苏轼在北宋文坛的地位举足轻重,其艺术观念和艺术主张深受后代文人画家效仿。他所提出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形式与神似的关系以及常形与常理的辩证思想,都对后来的文人画和文人画家以重要的启示,发展了文人画并使文人画从宋代历史画、风俗画以及院体画等诸多绘画形式中独立出来,不断发展。学习和挖掘研究苏轼与文人画的关系以及他对文人画的贡献是我们认识中国绘画之文人画的重要手段,以此来传承和发扬文人画。
    • 钟跃英
    • 摘要: 回望东西方艺术史,都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今天,抽象化艺术成为国际的时尚标志,但也产生了问题。当艺术缺乏文化精神的支撑时,艺术的抽象便成了干瘪的涂抹。当代艺术中抽象艺术的泛滥,使人产生了“历史的终结”“艺术的终结”的怀疑。
    • 王潇林
    • 摘要: 美术作为文化的产物,在不同的背景下,呈现出多样的表现方式和深刻的内涵。中西方的写意绘画都为世界美术史增添了不同的色彩,都是对从前旧有的绘画样式的一种突破,展现了人性内涵与绘画技术的交织,体现了创造的生命力,展现了人和绘画的双重解放和自由,二者存在着差异也存在着联系。以中西方绘画的写意性为主题进行比较研究,以中国绘画写意性研究中的齐白石、西方绘画写意性研究中的毕加索为代表,探究中西方绘画写意性的差异和联系,以期为之后的绘画创作提供借鉴。
    • 王仁海; 何怀雨; 梁小玲; 玛丽·杰拉尔丁·古纳班
    • 摘要: 本文通过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美展中中国画作品的题款艺术,对其形式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剖析其审美嬗变和“形式”发展趋势,并针对今日题款之优劣得失进行了细致的理性研究,思考解决的办法,以期突破既有格局,使当代国画题款更加具有文化内涵,深化中国传统绘画教学,并对其价值进行思考。
    • 雷浩
    • 摘要: 《谁在看中国画》是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学者柯律格的一本新著.在该书中,柯律格打破了以往关于"中国绘画"概念的一整套认知,通过考察中国绘画作品在不同时空的观看行为,为人们梳理了这一话语生成的复杂历史,从而揭示了在"中国绘画"这一看似毫无悬念的话语背后隐藏的阐释空间和认识漏洞.柯律格著此书的目的并非在于建立另一种关于"中国绘画"的定义,而是试图打破对于"中国绘画"这一话语潜在的认知错误,从而真正诠释"中国绘画"本身具有的丰富内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